木耳采摘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2744阅读:671来源:国知局
木耳采摘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木耳采摘机。



背景技术:

木耳菌袋种植方法,是现在木耳培育的主流方法。目前种植在食用菌袋上的木耳采用人工采摘,人工采摘木耳的过程中要接触菌袋,采摘时用手抓住整朵木耳轻轻拉下,或用小刀沿着子实体的边缘插入耳根,割下耳片,并挖出耳根,总的要求是勤采、细采,成熟一朵,来收一朵,以免造成流耳而受损。人工采摘木耳采耳速度慢,采摘不整齐,耗时长,劳动强度大,人工作业成本高。当采摘季节遇到连续阴雨天时,不能及时采摘会造成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进行改进,公开了一种木耳采摘机,它利用吸气风机运行时产生的压差将木耳吸入集耳箱,其结构简单,便于操作,采耳整齐,提高了采耳速度,降低了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木耳采摘机包括车体、车轮和采摘装置;所述采摘装置安装在车体上,所述采摘装置包括吸头、吸管、操控杆、集耳箱、风管、吸气风机和风机驱动装置,所述吸头、吸管、集耳箱、风管、吸气风机和风机驱动装置顺序连接,所述操控杆与吸管的吸入端连接,至少有部分所述吸管为柔性软管,所述吸气风机由风机驱动装置驱动,吸气风机运行时能产生将采摘物吸入集耳箱的压差。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集耳箱的上部两侧设有物料入口和吸风口,物料入口与所述吸管连接,吸风口与所述吸气风机通过风管连接,在集耳箱的吸风口设置有过滤网。物料入口和吸风口分布于集耳箱上部两侧,避免进入箱内 的木耳直接进入吸风口,过滤网防止木耳被吸入风管。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操控杆为空心管,所述操控杆一端与吸头连接,操控杆另一端与柔性软管连接,柔性软管与集耳箱的物料入口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吸头的一端与吸管相连,吸头的另一端为吸口,所述吸口的大小可以调节,采摘时吸头应垂直于菌袋轴向,从木耳的侧面吸入木耳。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吸口为圆形或矩形。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吸口为矩形,吸头包括吸头本体和一槽形钢板,吸头本体的下部为设有剖口的矩形管,该剖口与槽形钢板相对置地插接而构成吸口,槽形钢板的上部与吸头本体铰接,槽形钢板上还设有控制吸口开合大小的拉杆和拉绳。采摘时,铰接槽形钢板对侧靠近菌袋。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吸头设置有限位钢丝,限位钢丝捆绑或焊接在吸头上,采摘时有限位钢丝一侧靠近菌袋,可以限制吸口和菌袋的距离达到吸大留小的目的。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集耳箱上设有透明观察窗,观察窗可以观察集耳箱内部储存状况,集耳箱可以储存及释放木耳。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风机驱动装置为电动机,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皮带机构与吸气风机的转轴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风机驱动装置包括变速箱,变速箱的动力输入轴与拖拉机后动力输出装置连接,变速箱的动力输出轴与吸气风机的转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负压吸取的方式采摘木耳,通过吸气风机产生将采摘物吸入集耳箱的压差,所述吸头、吸管、集耳箱、风管、吸气风机和风机驱动装置顺序连接,从吸头至吸气风机形成一个负压通道,而操控杆与吸管的吸入端连接,操控杆可单人手持操控,通过操控杆来移动吸头对准要采摘的木耳,至少有部分所述吸管为柔性软管,使得吸头能在较大范围内活动自如,从而将所处范围内的木耳吸入集耳箱内。在供电条件良好的地区,利用电动机驱动木耳采 摘机;在电力系统难以保障的地区,利用在农村普遍应用的拖拉机的移动优势,采用拖拉机作为动力源和牵引车,构成一种方便灵活的移动式木耳采摘作业平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提高了采耳作业速度,采耳整齐,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经济效益,而且能防止因连续阴雨天气不能快速采摘木耳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吸头限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吸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吸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表示圆形吸口吸头;1'表示矩形吸口吸头;2表示吸管;3表示集耳箱;4表示操控杆;4'表示中空操控杆;5表示连接钢丝;6表示风管;7表示吸气风机;8表示皮带机构;8'表示变速箱;9表示电动机;9'表示带后动力输出装置的拖拉机;10表示车体;11表示车轮;12表示限位钢丝;13表示菌袋;14表示木耳;15表示拉杆;16表示拉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图1为结构示意图;包括吸头1;吸管2;集耳箱3;操控杆4;连接钢丝5;风管6;吸气风机7;皮带机构8;电动机9; 车体10;车轮11;限位钢丝12;菌袋13;木耳14。采摘装置包括吸头1、吸管2、操控杆4、集耳箱3、风管6、吸气风机7和电动机9,采摘装置安装在车体10上。吸头1、吸管2、集耳箱3、风管6、吸气风机7和电动机9顺序连接,吸头1的一端与吸管2相连,吸头1的另一端为吸口,吸口为圆形,吸头1设置有限位钢丝12,限位钢丝12捆绑或焊接在吸头1上,可以限制吸口和菌袋13的距离达到吸大留小的目的。所述集耳箱3上设有透明观察窗,集耳箱3的上部两侧设有物料入口和吸风口,物料入口与吸管2连接,吸风口与所述吸气风机7通过风管6连接,在集耳箱3的吸风口设置有过滤网。所述操控杆4通过连接钢丝5与吸管2的吸入端连接,至少有部分所述吸管2为柔性软管,操控杆4重量较轻,可以单人操控,可以移动操作杆4将吸头1对准要采摘的木耳14,用限位钢丝12靠拢菌袋13,围绕菌袋13一周就可将菌袋13上的木耳14采摘干净,而且采耳整齐。所述吸气风机7由电动机9驱动,电动机9的输出轴通过皮带机构8与吸气风机7的转轴连接,吸气风机7运行时能产生将采摘物吸入集耳箱3的压差。

实施例2:如图4和图5所示,图4为结构示意图;包括吸头1';吸管2;集耳箱3;中空操控杆4';风管6;吸气风机7;变速箱8';带后动力输出装置的拖拉机9';车体10;车轮11;限位钢丝12;菌袋13;木耳14。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木耳采摘机,是对实施例1提供的风机驱动装置和操控杆4的进一步改进。考虑到野外采摘木耳14时电力系统难以保障,采用带后动力输出装置的拖拉机9'加变速箱8'来驱动吸气风机7。变速箱8'的动力输入轴与拖拉机9'后动力输出装置连接,变速箱8'的动力输出轴与吸气风机7的转轴连接。本实施例的操控杆4为空心管,形成中空操控杆4',所述中空操控杆4'一端与吸头1'连接,另一端与吸管2连接,吸管2与集耳箱3的物料入口连接,中空操控杆4'更为轻便,更容易的操作。

此外,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吸头1'吸口为矩形,吸头1'包括吸头1'本体和一槽形钢板,吸头1'本体的下部为设有剖口的矩形管,该剖口与槽形 钢板相对置地插接而构成吸口,槽形钢板的上部与吸头1'本体铰接,槽形钢板上还设有控制吸口开合大小的拉杆15和拉绳16。

以上各实施例实用性高,采耳整齐,提高了采耳速度,降低了劳动强度,无复杂控制系统,操作简单,防止连续阴雨天的时候因不能快速采摘木耳而造成的经济损失,适合菌农使用。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