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式清粪机及鸡舍饲养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3513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带式清粪机及鸡舍饲养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式清粪机及鸡舍饲养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层叠式鸡舍饲养设备有着较大的技术和成本优势,在养鸡农牧养殖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及应用。传统的,在养鸡农牧养殖中,鸡舍饲养设备一般使用带式传动系统来输送粪便,粪便在清粪带上传动到尾端进行收集后处理。但是,清粪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出现偏带的现象,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偏带现象会越来越严重直至严重偏斜,进而影响带的运行及损坏带的质量,设备的稳定性不能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清粪带的跑偏、设备运行稳定的带式清粪机及鸡舍饲养设备。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式清粪机,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上设有至少一层清粪机构,所述清粪机构包括主动辊、从动辊、清粪带、第一压带轮以及第二压带轮,所述主动辊、所述从动辊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的两端,所述清粪带包裹所述主动辊与从动辊,所述第一压带轮设置在所述主动辊的内侧,在所述清粪带的下方朝向上方紧压所述清粪带,所述第二压带轮设置在所述从动辊的内侧,在所述清粪带的上方朝向下方紧压所述清粪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框架设置主动辊的一端为尾端,设置从动辊的一端为头端,所述清粪机构还包括上刮刀组件与下刮刀组件,所述上刮刀组件包括上刮刀,所述上刮刀位于所述主动辊的外侧,所述下刮刀组件包括下刮刀,所述下刮刀位于所述主动辊的下侧,所述清粪带运动时,所述上刮刀与所述下刮刀均顶住所述清粪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带式清粪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尾端的调节拉杆和第一弹簧,所述调节拉杆的上部通过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支撑框架的上部连接,所述调节拉杆上在对应层的清粪机构处均设有第一固定板以及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调节拉杆固定连接,所述上刮刀组件还包括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第一端与所述上刮刀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的第二端与所述调节拉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第一固定板、第一安装板的第二端弹性压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拉杆上在对应层的清粪机构处还设有第一限位轴,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限位轴的一端伸出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限位轴伸出所述第一通孔的轴段上设有限位螺栓,所述第一限位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一限位轴的外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拉杆上在对应层的清粪机构处均设有第二固定板以及第三弹簧,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调节拉杆固定连接,所述下刮刀组件还包括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的第一端与所述下刮刀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的第二端与所述调节拉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第二固定板、第二安装板的第二端弹性压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拉杆上在对应层的清粪机构处还设有第二限位轴,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限位轴的一端伸出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限位轴伸出所述第二通孔的轴段上设有限位螺栓,所述第二安装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二限位轴的外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带式清粪机还包括调节手柄和拉绳,所述支撑框架上设有导向板,所述拉绳的一端与所述调节手柄连接,所述拉绳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导向板导向,且所述拉绳的另一端与所述调节拉杆连接,所述拉绳与所述调节拉杆的连接点沿纵向方向的高度高于所述导向板的高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框架上沿纵向方向设有至少两块拉杆固定板,所述拉杆固定板上设有固定孔,所述调节拉杆穿过所述固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清粪机钩还包括第一刮刀组件,所述第一刮刀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上,所述第一刮刀组件的第一刮刀位于所述第一压带轮的外侧并顶住所述第一压带轮。

一种鸡舍饲养设备,包括笼具支架以及上述所述的带式清粪机,所述笼具支架上设有至少一层鸡笼层,所述清粪机构的层数与所述鸡笼层的层数对应,所述清粪带位于所述鸡笼层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所述带式清粪机,通过在主动辊的内侧设置第一压带轮,并朝向上方紧压所述清粪带,可将清粪带压向主动辊并一定程度上防止清粪带偏带,进一步,通过在从动辊的内侧设置第二压带轮,并朝向下方压紧清粪带,当从动辊对清粪带进行改向后,通过第二压带轮紧压清粪带,能够有效防止清粪带偏带,保证清粪带的运行轨迹。所述带式清粪机,能够有效防止清粪带的跑偏,设备运行稳定。

所述鸡舍饲养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带式清粪机,具备所述带式清粪机的技术效果,清粪带不易跑偏,设备运行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鸡舍饲养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带式清粪机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带式清粪机的尾端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笼具支架,2、鸡笼层,10、支撑框架,110、导向板,120、拉杆固定板,20、清粪机构,210、主动辊,220、从动辊,230、清粪带,240、第一压带轮,250、第二压带轮,260、上刮刀组件,262、上刮刀,264、第一安装板,270、下刮刀组件,272、下刮刀,274、第二安装板,280、第一刮刀组件,30、调节拉杆,310、第一固定板,320、第二弹簧,330、第一限位轴,40、第一弹簧,50、调节手柄,60、拉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鸡舍饲养设备,包括笼具支架1以及带式清粪机,所述笼具支架1上设有至少一层鸡笼层2。本实施例中,笼具支架1上设有三层鸡笼层2。

如图1、图2所示,所述带式清粪机包括支撑框架10,所述支撑框架10上设有至少一层清粪机构20,所述清粪机构20包括主动辊210、从动辊220、清粪带230、第一压带轮240以及第二压带轮250,所述主动辊210、所述从动辊220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10的两端,所述清粪带230包裹所述主动辊210与从动辊220,所述第一压带轮240设置在所述主动辊210的内侧,在所述清粪带230的下方朝向上方紧压所述清粪带230,所述第二压带轮250设置在所述从动辊220的内侧,在所述清粪带230的上方朝向下方紧压所述清粪带230。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带轮240为铸胶轮,所述第二压带轮250为压带胶轮。其中,所述主动辊210的内侧是指所述主动辊210靠近从动辊220的一侧,所述从动辊220的内侧是指所述从动辊220靠近主动辊210的一侧。具体的,所述清粪机构20的层数与所述鸡笼层2的层数对应,本实施例中,所述清粪机构20为3个,所述清粪带230位于对应的所述鸡笼层2的下方,进而清粪机构20能够对对应鸡笼层2落下的粪便进行输送及清理。

所述带式清粪机,通过在主动辊210的内侧设置第一压带轮240,并朝向上方紧压所述清粪带230,可将清粪带230压向主动辊210并一定程度上防止清粪带230偏带,进一步,通过在从动辊220的内侧设置第二压带轮250,并朝向下方压紧清粪带230,当从动辊220对清粪带230进行改向后,通过第二压带轮250紧压清粪带230,能够有效防止清粪带230偏带,保证清粪带230的运行轨迹。所述带式清粪机,能够有效防止清粪带230的跑偏,设备运行稳定。

如图3、图4、图5所示,所述支撑框架10设置主动辊210的一端为尾端,设置从动辊220的一端为头端,所述清粪机构20还包括上刮刀组件260与下刮刀组件270,所述上刮刀组件260包括上刮刀262,所述上刮刀262位于所述主动辊210的外侧,所述下刮刀组件270包括下刮刀272,所述下刮刀272位于所述主动辊210的下侧,所述清粪带230运动时,所述上刮刀262与所述下刮刀272均顶住所述清粪带230。当清粪带230在主动辊210的驱动作用下运转时,先通过上刮刀组件260的上刮刀262进行第一次刮落粪便,当清粪带230运行到下面时,可通过下刮刀组件270的下刮刀272进行第二次刮落粪便,通过采用双重刮刀装置清洁清粪带230上的粪便,可有效地刮落清粪带230上粪便,保证清粪带230的清洁度,主动辊210上不易结块,不会影响清粪带230的运行,可有效保证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带式清粪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10尾端的调节拉杆30和第一弹簧40,所述调节拉杆30的上部通过所述第一弹簧40与所述支撑框架10的上部连接,所述调节拉杆30上在对应层的清粪机构20处均设有第一固定板310以及第二弹簧320,所述第一固定板310与所述调节拉杆30固定连接,所述上刮刀组件260还包括第一安装板264,所述第一安装板264的第一端与所述上刮刀262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264的第二端与所述调节拉杆30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320的两端分别与所第一固定板310、第一安装板264的第二端弹性压接。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框架10上沿纵向方向设有至少两块拉杆固定板120,所述拉杆固定板120上设有固定孔,所述调节拉杆30穿过所述固定孔。通过设置拉杆固定板120,能够将调节拉杆30进行固定,并使所述调节拉杆30能够沿纵向方向来回运动。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当清粪带230没有运转工作时,所述上刮刀组件260的上刮刀262并不顶住清粪带230,可防止上刮刀262对清粪带230造成损坏;当清粪带230运转需要上刮刀262对清粪带230进行刮落时,可向下拉动调节拉杆30,调节拉杆30拉伸第一弹簧40向下运动,带动第一固定板310向下运动,第一固定板310压缩第二弹簧320,第二弹簧320向下压上刮刀组件260的第二端,使第一安装板264的第二端向下旋转,进而使与第一安装板264的第一端连接的上刮刀262向上运动顶住清粪带230进行刮粪操作。本实施例的带式清粪机,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可有效防止上刮刀262对清粪带230造成损坏,对上刮刀组件260的传动控制简单、可靠。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拉杆30上在对应层的清粪机构20处还设有第一限位轴330,所述第一固定板310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限位轴330的一端伸出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限位轴330伸出所述第一通孔的轴段上设有限位螺栓,所述第一限位轴33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板264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弹簧320套设在所述第一限位轴330的外侧。通过设置第一限位轴330,可对第二弹簧320进行固定限位,防止第二弹簧320压缩过程中受力分散,保证第二弹簧320能够有效压紧所述第一安装板264的第二端。

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拉杆30上在对应层的清粪机构20处均设有第二固定板以及第三弹簧(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调节拉杆30固定连接,所述下刮刀组件270还包括第二安装板274,所述第二安装板274的第一端与所述下刮刀272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274的第二端与所述调节拉杆30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第二固定板、第二安装板274的第二端弹性压接。同样的,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当清粪带230没有运转工作时,所述下刮刀组件270的下刮刀272并不顶住清粪带230,可防止下刮刀272对清粪带230造成损坏;当清粪带230运转时,向下拉动调节拉杆30,此时,下刮刀272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顶住清粪带230,与上刮刀262一起对清粪带进行刮粪操作。本实施例的带式清粪机,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可有效防止下刮刀272对清粪带230造成损坏,通过拉动调节拉杆30,可同时驱动上刮刀组件260与下刮刀组件270对清粪带230进行刮粪操作,传动控制简单、可靠。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拉杆30上在对应层的清粪机构20处还设有第二限位轴(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限位轴的一端伸出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限位轴伸出所述第二通孔的轴段上设有限位螺栓,所述第二安装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板274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二限位轴的外侧。通过设置第二限位轴,可对第三弹簧进行固定限位,防止第三弹簧压缩过程中受力分散、保证第三弹簧能够有效压紧所述第二安装板的第二端。

如图3、图5所示,所述带式清粪机还包括调节手柄50和拉绳60,所述支撑框架10上设有导向板110,所述拉绳60的一端与所述调节手柄50连接,所述拉绳60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导向板110导向,且所述拉绳60的另一端与所述调节拉杆30连接,所述拉绳60与所述调节拉杆30的连接点沿纵向方向的高度高于所述导向板110的高度。当清粪带230运转需要向下拉动调节拉杆30,使上刮刀组件260与下刮刀组件270顶住清粪带230时,可向下旋转调节手柄50至固定位置,调节手柄50即可拉动拉绳60移动,进而带动调节拉杆30向下运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清粪机钩还包括第一刮刀组件280,所述第一刮刀组件280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10上,所述第一刮刀组件280的第一刮刀位于所述第一压带轮240的外侧并顶住所述第一压带轮240。清粪带230在运行过程中,第一压带轮240压着清粪带230,清粪带230上的粪便会残留在第一压带轮240上,通过设置第一刮刀组件280,在第一压带轮240转动过程中,第一刮刀组件280能够刮落第一压带轮240上的留渣,第一压带轮240上不易结块,清粪带230运行稳定,设备运行稳定。

本实施例所述的带式清粪机,通过在从动辊220的内侧设置第二压带轮250,并朝向下方压紧清粪带230,当从动辊220对清粪带230进行改向后,通过第二压带轮250紧压清粪带230,能够有效防止清粪带230偏带,保证清粪带230的运行轨迹;通过在主动辊210的外侧设置上刮刀组件260与下刮刀组件270,当清粪带230在主动辊210的驱动作用下运转时,可先通过上刮刀组件260刮落粪便,运行到下面时再通过下刮刀组件270刮落粪便,能够有效地刮落清粪带230上粪便,保证清粪带230的清洁,主动辊210上不易结块;通过设置第一刮刀组件280,可对第一压带轮240上的留渣进行刮落,保证第一压带轮240的清洁,第一压带轮240上不易结块;通过设置调节拉杆30等组件,可方便地同时调节上刮刀组件260与下刮刀组件270的位置,保证上刮刀组件260与下刮刀组件270的正常操作,又不会损坏清粪带230。本实施例所述的带式清粪机,能够有效防止清粪带230的跑偏,保证清粪带230的干净度,保证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提高生产效率。本实施例所述的鸡舍饲养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带式清粪机,具备所述带式清粪机的技术效果,清粪带230不易跑偏,设备运行稳定。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