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养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3471阅读:81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鸭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养鸭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养鸭国,鸭养殖量占世界的70%,占亚洲的86.5%。我国养鸭主要以两广、两湖、浙江、江苏等南方省份为主,其养殖量占全国的80%以上。

鸭子是水禽,其饮水、饮食、交配等都在水中进行,日常生活不可无水,传统肉鸭养殖模式通常是单一散养模式,在养殖过程中大量排泄物进入池塘,致使环境中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如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气和硫化氢等,滋生了大量细菌、病毒,导致肉鸭饲料转化率降低,死亡率高,品质低。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农村普遍采取的方法就是换水,即先抽出一部分旧水,然后注入等量的新水,每次换20-30公分,以便改善池塘水体水质,但由于池塘排出的水体未经任何处理,导致周边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影响周边生态环境和居民身心健康。

一只鸭平均每天排出鲜粪100克,每万只鸭每天产粪达1吨。按肉鸭饲养周期50天计算,万只鸭场一个养殖周期内产出鲜粪超过50吨。肉鸭养殖中产生的大量粪便以及粪便流失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和处理好这个问题已是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方式是将肉鸭粪便作为有机无机复混肥直接施用,其最大的障碍是含水率高、恶臭,此外,氨气的大量挥发,造成肥效降低,病原微生物与杂草种子还会对环境构成威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养鸭系统。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养鸭系统,包括养鸭的鸭舍、设置在鸭舍内并连通有沼气池的排污系统,鸭舍通过进水管道连通有水源,水源为池塘,进水管道上设有泵和过滤装置,过滤装置通过灌溉水管道连通有灌溉系统,灌溉系统通过肥料管道与沼气池连通,肥料管道上设有肥料泵,灌溉系统连通有种植区。

所述的鸭舍通过进风管道连通有热风制造系统。

所述的鸭舍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与热风制造系统电连接。

所述的热风制造系统通过进风管道与种植区连通。

所述的泵与过滤装置之间设有能够向进水管道添加重金属去除剂的添加装置。

所述的水源内设有芦苇种植区。

所述的鸭舍内设有若干个使用宽谱紫外线作为光源的杀虫灯。

所述的种植区内设有蚯蚓养殖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排污系统,能够将鸭舍内的排泄物转运到沼气池内进行沼气处理,从而避免排泄物流入到外界环境而造成污染,避免鸭体内的病原体进入环境之中,通过设置过滤装置能够滤除水中的杂质以确保用水安全,避免有毒物质通过饮用水进入鸭体内,通过设置灌溉系统能够将沼气池内的产物利用以当作肥料,实现物质再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设置种植区能够种植经济作物、中药或饲料,有利于减少养鸭成本,减少进入本系统的物质,以此能够减少有毒物质流入本系统而通过食物链不断累积,通过种植中药还能够利用中药起到改善鸭的体质、提高鸭的品质、增加产蛋率、提高鸭的抵抗力、减少死亡率等作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热风制造系统,便于调控鸭舍内的室温,并能够使鸭舍内空气保持流通,有利于补充氧气,减少鸭舍内的臭味,防止蚊虫滋生,以此能够有效避免疾病发生,并促进鸭的生长,并且能够在对鸭舍进行冲洗之后快速调节鸭舍内的温度,使鸭舍保持干净、避免空气湿度过高而造成容易滋生细菌,通过使热风制造系统与种植区连通,有利于将种植区富含氧气的空气输送到鸭舍内,从而提高鸭舍内的氧含量,以此有利于促进鸭生长;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控制器,能够自动调节鸭舍内的室温至合适的温度,并且能够根据日间、夜间调控温度至所需的值,以此能够减小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添加装置,能够通过添加装置向进水管道添加重金属去除剂,以此有利于使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形成沉淀而与水脱离,便于过滤装置滤除,以此能够避免重金属进入鸭体内;

(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芦苇种植区,能够利用芦苇对水源中的水进行净化处理,以此有利于提高水源中水的品质;

(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杀虫灯能够避免使用农药等有毒物质杀死昆虫,防止有毒物质随着食物链堆积,并且由于杀虫灯的光源为宽谱诱虫光源,能够有效诱杀鳞翅目类的菜蛾、棉铃虫、地老虎、食心虫、蒂蛀虫、吸果叶蛾、美国白蛾等;鞘翅目类的金龟子、天牛、步甲、跳甲、象鼻虫等;双翅目类的蚊子、蝇、蠓、虻等;同翅目类的飞虱、叶蝉等;直翅目类的蝼蛄等昆虫,其能够诱杀的昆虫种类多,能够有效防止传播疾病;

(7)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蚯蚓养殖区能够利用蚯蚓疏松种植区内的土壤以增加土壤内的腐殖质以及氧含量,以此有利于促进植物生长,蚯蚓还能够加工成鸭的饲料以便于为鸭补充丰富的动物蛋白及其他营养物质,以此有利于促进鸭的生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养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鸭舍,2—排污系统,3—沼气池,4—过滤装置,5—泵,6—水源,7—添加装置,8—热风制造系统,9—蚯蚓养殖区,10—种植区,11—灌溉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养鸭系统,包括养鸭的鸭舍1、设置在鸭舍1内并连通有沼气池3的排污系统2,鸭舍1通过进水管道连通有水源6,水源6为池塘,进水管道上设有泵5和过滤装置4,过滤装置4通过灌溉水管道连通有灌溉系统11,灌溉系统11通过肥料管道与沼气池3连通,肥料管道上设有肥料泵,灌溉系统11连通有种植区10,通过设置排污系统2,能够将鸭舍1内的排泄物转运到沼气池3内进行沼气处理,从而避免排泄物流入到外界环境而造成污染,避免鸭体内的病原体进入环境之中,通过设置过滤装置4能够滤除水中的杂质以确保用水安全,避免有毒物质通过饮用水进入鸭体内,通过设置灌溉系统11能够将沼气池3内的产物利用以当作肥料,实现物质再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设置种植区10能够种植经济作物、中药或饲料,有利于减少养鸭成本,减少进入本系统的物质,以此能够减少有毒物质流入本系统而通过食物链不断累积,通过种植中药还能够利用中药起到改善鸭的体质、提高鸭的品质、增加产蛋率、提高鸭的抵抗力、减少死亡率等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鸭舍1通过进风管道连通有热风制造系统8,通过设置热风制造系统8,便于调控鸭舍1内的室温,并能够使鸭舍1内空气保持流通,有利于补充氧气,减少鸭舍1内的臭味,防止蚊虫滋生,以此能够有效避免疾病发生,并促进鸭的生长,并且能够在对鸭舍1进行冲洗之后快速调节鸭舍1内的温度,使鸭舍1保持干净、避免空气湿度过高而造成容易滋生细菌。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鸭舍1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与热风制造系统8电连接,通过设置控制器,能够自动调节鸭舍内的室温至合适的温度,并且能够根据日间、夜间调控温度至所需的值,以此能够减小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所述的热风制造系统8通过进风管道与种植区10连通,通过使热风制造系统8与种植区10连通,有利于将种植区10富含氧气的空气输送到鸭舍1内,从而提高鸭舍1内的氧含量,以此有利于促进鸭生长。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泵5与过滤装置4之间设有能够向进水管道添加重金属去除剂的添加装置7,通过设置添加装置7,能够通过添加装置7向进水管道添加重金属去除剂,以此有利于使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形成沉淀而与水脱离,便于过滤装置4滤除,以此能够避免重金属进入鸭体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水源6内设有芦苇种植区,通过设置芦苇种植区,能够利用芦苇对水源6中的水进行净化处理,以此有利于提高水源6中水的品质。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鸭舍1内设有若干个使用宽谱紫外线作为光源的杀虫灯,通过设置杀虫灯能够避免使用农药等有毒物质杀死昆虫,防止有毒物质随着食物链堆积,并且由于杀虫灯的光源为宽谱诱虫光源,能够有效诱杀鳞翅目类的菜蛾、棉铃虫、地老虎、食心虫、蒂蛀虫、吸果叶蛾、美国白蛾等;鞘翅目类的金龟子、天牛、步甲、跳甲、象鼻虫等;双翅目类的蚊子、蝇、蠓、虻等;同翅目类的飞虱、叶蝉等;直翅目类的蝼蛄等昆虫,其能够诱杀的昆虫种类多,能够有效防止传播疾病。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种植区10内设有蚯蚓养殖区9,通过设置蚯蚓养殖区9能够利用蚯蚓疏松种植区内的土壤以增加土壤内的腐殖质以及氧含量,以此有利于促进植物生长,蚯蚓还能够加工成鸭的饲料以便于为鸭补充丰富的动物蛋白及其他营养物质,以此有利于促进鸭的生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