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栽培单元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3183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植物栽培单元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栽培器具,尤指一种植物栽培单元及装置。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0所示,为目前立体化植物栽培装置的剖视图,包括一直立管80,在直立管80侧向设有承接管81,该承接管81与直立管80相通,该承接管81供设置植物承杯82,植物则栽种于植物承杯82内,其主要是将植物栽种采用垂直化的排列设置,在直立管80内由上往下供水,此种设置方式采用的浇水方式概分为两种,第一种为雾化浇水,主要使用雾化喷头将水分雾化后,再飘落于直立管80内并达植物根部,但此种方式不仅会因须购置雾化喷头而导致设备支出增加,其雾化喷头也容易产生阻塞情形,轻则影响雾化浇水作业,重则将导致植物因缺水而枯萎坏死。第二种为雨滴式供水,主要将水分由上往下滴落,但其滴落的水分大部分直接落下,无法侧向流动,而无法有效供应到植物根部,因此不仅有浪费水分的环保问题,更有效率不佳的情形。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为改善先前技术中现有植物栽培容器有着不利植物吸收水分、浪费水分而不环保及设备支出增加等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植物栽培单元,包括:主体,具有外管、内管、若干承接管及若干斜板,该内管的外径小于该外管的内径,该内管同轴置于该外管内,这些承接管分别以底端连结于该外管的外周面上,该承接管的顶端倾斜地向上,该承接管与该外管的连结处具有贯通的连通口,该各斜板连接于该内管的外周面与该各连通口的周缘间,且该斜板自该内管往该连通口向下倾斜。

上述的植物栽培单元,其中,该外管呈轴向贯通,该内管呈轴向贯通,该承接管呈轴向贯通。

上述的植物栽培单元,其中,这些承接管等间距地连结于该外管的外周面上。

上述的植物栽培单元,其中,这些承接管的数量为至少两个。

上述的植物栽培单元,其中,该主体的每两两斜板间具有空隙。

上述的植物栽培单元,还包括若干的植物承杯,该各植物承杯分别置入于该主体的各承接管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植物栽培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植物栽培单元:该各植物栽培单元具有主体,该主体具有外管、内管、若干承接管及若干斜板,该内管的外径小于该外管的内径,该内管同轴置于该外管内,这些承接管分别以底端连结于该外管的外周面上,该承接管的顶端倾斜地向上,该承接管与该外管的连结处具有贯通的连通口,该各斜板连接于该内管的外周面与该各连通口的周缘间,且该斜板自该内管往该连通口向下倾斜;这些植物栽培单元以头尾相接的方式进行上下堆栈,使每一植物栽培单元的斜板位置与相邻接的植物栽培单元的斜板位置相互错开。

上述的植物栽培装置,其中,该各植物栽培单元的外管呈轴向贯通,该内管呈轴向贯通,该承接管呈轴向贯通。

上述的植物栽培装置,其中,该各植物栽培单元的这些承接管等间距地连结于该外管的外周面上。

上述的植物栽培装置,其中,该各植物栽培单元的这些承接管数量为至少两个。

上述的植物栽培装置,其中,该各植物栽培单元的主体的每两两斜板间具有空隙。

上述的植物栽培装置,其中,该各植物栽培单元还具有若干的植物承杯,该各植物承杯分别置入于该主体的各承接管内。

本实用新型借由斜板将水分加以导向喷溅,不仅有利于植物的吸收,更能有效地减少水分的用量,以达到节水的环保功效;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直接借由斜板将水分进行喷溅,因此无须使用现有的雾化喷头,不仅能减少设备的支出,还能避免现有雾化喷头阻塞时所可能造成植物缺水枯萎的情形。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构件立体图;

图2:本实用新型所示实施例的局部构件立体图;

图3:本实用新型所示实施例的局部构件俯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所示实施例的局部构件剖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所示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

图6:本实用新型所示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图7:本实用新型所示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组合立体图;

图8:本实用新型所示实施例的局部构件使用状态剖视图;

图9:本实用新型所示实施例图5的俯视图;

图10:现有一种植物栽培装置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现有技术)

直立管80 承接管81

植物承杯82

(本实用新型)

植物栽培装置100

植物栽培单元10

主体11 外管111

内管112 承接管113

斜板114 连通口115

空隙116 植物承杯12

植物91 水管2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贵审查员能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与其特点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同,现列举以下较佳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9,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植物栽培装置100,其主要由若干个植物栽培单元10上下堆栈而成,其中:

请参阅图1-4,由于这些植物栽培单元10的构造相同,为免赘述,因此以下仅就单一植物栽培单元10详述,该植物栽培单元10具有主体11及若干的植物承杯12。如图1,该主体11具有外管111、内管112、若干承接管113及若干斜板114;该外管111呈轴向贯通,该内管112呈轴向贯通,且外径小于该外管111的内径,该内管112同轴置于该外管111内,该承接管113呈轴向贯通,这些承接管113等间距地以其底端连结于该外管111的外周面上,该承接管113的顶端倾斜地向上,该承接管113与该外管111的连结处具有贯通的连通口115,该各斜板114连接于该内管112的外周面与该各连通口115的周缘间,且该斜板114自该内管112往该连通口115向下倾斜,每两两斜板114间并具有空隙116;如图2-4,该各植物承杯12分别置入于该主体11的各承接管113中。

因此,上述即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植物栽培装置100各部构件及其组装方式的介绍,接着再将其使用特点说明如下:

当欲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这些植物栽培单元10以头尾相接的方式进行上下堆栈(如图5所示),并使每一植物栽培单元10的斜板114位置与上下相邻接的植物栽培单元10的斜板114位置相互错开(如图6所示)。

借此,便可于每一植物承杯12中放入植物91(如图7所示),使植物91的根部位置靠近该连通口115(如图8所示)。

如此一来,相互堆栈的植物栽培单元10,可由顶部供水,其内管112呈相互连通,内可供穿设一水管20,而可供水分由下往上流动,再自最顶部位置的植物栽培单元10洒落,使水分能滴落于该斜板114上,而流向或喷溅于该连通口115处,并进入于该承接管113的底部,使位于该连通口115位置的植物91根部能吸收到水分,而未滴落于该斜板114上的水分则通过该斜板114间的空隙116向下滴落至第二个植物栽培单元10的斜板114上,进而再流向或喷溅于该连通口115处,使位于该连通口115位置的植物91根部能吸收到水分,如此一来,水分便能由上往下地流经各植物栽培单元10,以使各植物栽培单元10的斜板114将水分流(导)向或喷溅于对应的连通口115处,而能使每一植物栽培单元10上的植物91都吸收到水分。

由于本实用新型利用斜板114将水分进行喷溅形成多数而细小的水珠,并直接导向至连通口位置的植物91根部,因此由于水珠密集而细小,而能充满于整个外管111内,不仅有利于植物的吸收,更能有效地减少水分的用量,以达到节水的环保功效。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直接借由斜板114将水分进行喷溅,因此无须使用现有的雾化喷头,不仅能减少设备的支出,还能避免现有雾化喷头阻塞时所可能造成植物缺水枯萎的情形。

其次,虽然上述实施例中每一植物栽培单元10的承接管113数量为四个。但实际上,每一植物栽培单元10的承接管113数量也可为至少两个,即可达到相同的功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所作的均等变化,都应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