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与鱼杆或鱼护杆相配套使用的架杆座,属于钓鱼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架杆座作为钓鱼用具被广泛应用于垂钓领域,所述的架杆座被用来与鱼杆或鱼护杆(即鱼兜杆)相配套使用。已有技术中的架杆座只能单向调节鱼杆或鱼护杆的高度,使得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能双向调节鱼杆的架杆或鱼护杆的高低位置,而且使用方便的架杆座,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架杆座,包括底座、架杆臂和转位组件;
所述底座包括多棱柱和底盘,所述多棱柱与底盘固定连接或制成一体;
所述架杆臂包括转动基座和中空管,所述转动基座与中空管的管壁固定连接或制成一体,所述转动基座具有转动定位孔和安装槽口;
其创新点在于:
所述转位组件包括转位本体、调节扳手、销轴和扭簧;
所述转位本体转动支撑在转动基座的转动定位孔内,且转位本体具有多棱孔和第一齿,所述多棱柱与多棱孔动配合;
所述调节扳手具有互为一体或固定连接的推柄和调节块,所述调节块具有扭簧定位槽和第二齿;
所述调节扳手的调节块设在转动基座的安装槽口内,并通过销轴与转动基座铰接连接,扭簧的一端与调节块的扭簧定位槽相抵,且扭簧的另一端伸出调节块外并与转动基座的安装槽口的内壁相抵;
所述转位本体的第一齿与调节块的第二齿啮合;
拨动调节扳手的推柄,所述转位本体的第一齿能与调节块的第二齿分离。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锁定组件;所述锁定组件包括锁定杆,复位弹簧和锁定钢珠;所述锁定杆的外圆面上设有与锁定钢珠相匹合的凹坑,而锁定杆与多棱柱的中心轴孔动配合;锁定钢珠设在所述多棱柱侧壁的通孔内;在转位本体的内壁上设有与锁定钢珠相匹合的钢珠定位槽,复位弹簧设在多棱柱的中心轴孔内,且一端与底座的底盘相抵,另一端与锁定杆相抵;当转位本体的多棱孔与多棱柱插合配装时,锁定钢珠滑入转位本体的钢珠定位槽而使锁定组件锁定;按压锁定杆,所述锁定钢珠滑入锁定杆的凹坑内而使锁定组件开锁,并使转位组件与底座的多棱柱能够脱开。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架杆锁紧机构,所述架杆锁紧机构包括架杆锁紧旋钮、锁紧压片和架杆定位座,所述锁紧压片伸入架杆臂的中空管内并固定在中空管的一端,架杆定位座的一端伸入架杆臂的中空管内并固定在架杆臂的另一端,所述架杆锁紧旋钮穿过中空管并与锁紧压片固定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锁紧压片上设有垫片,且垫片上设有螺栓,架杆锁紧旋钮的一端具有螺纹孔,且螺栓与架杆锁紧旋钮的螺纹孔螺纹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架杆定位座具有与其互为一体或固定连接的加强折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的多棱柱是四边形多棱柱,转位本体的多棱孔是四边形多棱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架杆臂的转动基座与所述转位组件的转位本体之间设有卡簧。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述转位组件包括转位本体、调节扳手、销轴和扭簧;所述转位本体转动支撑在转动基座的转动定位孔内,且转位本体具有多棱孔和第一齿,所述多棱柱与多棱孔动配合;所述调节扳手具有互为一体或固定连接的推柄和调节块,所述调节块具有扭簧定位槽和第二齿;所述调节扳手的调节块设在转动基座的安装槽口内,并通过销轴与转动基座铰接连接,扭簧的一端与调节块的扭簧定位槽相抵,且扭簧的另一端伸出调节块外并与转动基座的安装槽口的内壁相抵;所述转位本体的第一齿与调节块的第二齿啮合;拨动调节扳手的推柄,所述转位本体的第一齿能与调节块的第二齿分离;使用时将鱼杆或鱼护杆固定在架杆臂的中空管内,转动架杆臂的转动基座,调节块的第二齿沿着转位本体转动,并与转位本体的第一齿啮合,使得架杆臂围绕底座的多棱柱单向转位,若需要反向调节架杆臂,只需拨动调节扳手的推柄,所述转位本体的第一齿与调节块的第二齿分离后,转动架杆臂的转动座到合适位置时,再次松开调节扳手的推柄,所述转位本体的第一齿与调节块的第二齿再次啮合,取代了已有技术中棘爪棘齿转位组件,使得使用更加方便,实现双向调节鱼杆的架杆或鱼护杆的高低位置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右视示意图;
图4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图1的A-A剖视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另一种状态示意图;
图7是图4的B-B剖视示意图;
图8是图7转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的另一种状态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和锁定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架杆臂和转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调节扳手和扭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扭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架杆定位座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及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
如图1、2、3、4、5、6、7、8、9、10、11、12、13、14所示,一种架杆座,包括底座1、架杆臂2和转位组件3;
所述底座1包括多棱柱1-1和底盘1-2,所述多棱柱1-1与底盘1-2固定连接或制成一体;
所述架杆臂2包括转动基座2-1和中空管2-2,所述转动基座2-1与中空管2-2的管壁固定连接或制成一体,所述转动基座2-1具有转动定位孔2-1-1和安装槽口2-4;
所述转位组件3包括转位本体3-1、调节扳手3-3、销轴3-4和扭簧6;
所述转位本体3-1转动支撑在转动基座2-1的转动定位孔2-1-1内,且转位本体3-1具有多棱孔3-1-1和第一齿3-2,所述多棱柱1-1与多棱孔3-1-1动配合;
所述调节扳手3-3具有互为一体或固定连接的推柄3-3-3和调节块3-3-4,所述调节块3-3-4具有扭簧定位槽3-3-1和第二齿3-3-2;
所述调节扳手3-3的调节块3-3-4设在转动基座2-1的安装槽口2-4内,并通过销轴3-4与转动基座2-1铰接连接,扭簧6的一端与调节块3-3-4的扭簧定位槽3-3-1相抵,且扭簧6的另一端伸出调节块3-3-4外并与转动基座2-1的安装槽口2-4的内壁相抵;
所述转位本体3-1的第一齿3-2与调节块3-3-4的第二齿3-3-2啮合;
拨动调节扳手3-3的推柄3-3-3,所述转位本体3-1的第一齿3-2能与调节块3-3-4的第二齿3-3-2分离。
如图1、2、3、4、5、6、10所示,为了避免转位组件3与底座1插装组合后松开脱离,还包括锁定组件4;所述锁定组件4包括锁定杆4-1,复位弹簧5和锁定钢珠4-2;所述锁定杆4-1的外圆面上设有与锁定钢珠4-2相匹合的凹坑4-1-1,而锁定杆4-1与多棱柱1-1的中心轴孔动配合;锁定钢珠4-2设在所述多棱柱1-1侧壁的通孔内;在转位本体3-1的内壁上设有与锁定钢珠4-2相匹合的钢珠定位槽3-1-2,复位弹簧5设在多棱柱1-1的中心轴孔内,且一端与底座1的底盘1-2相抵,另一端与锁定杆4-1相抵;当转位本体3-1的多棱孔3-1-1与多棱柱1-1插合配装时,锁定钢珠4-2滑入转位本体3-1的钢珠定位槽3-1-2而使锁定组件4锁定;按压锁定杆4-1,所述锁定钢珠4-2滑入锁定杆4-1的凹坑4-1-1内而使锁定组件4开锁,并使转位组件3与底座1的多棱柱1-1能够脱开。
如图7、8、9、14所示,为了便于对鱼杆或鱼护杆进行锁紧定位,还包括架杆锁紧机构,所述架杆锁紧机构包括架杆锁紧旋钮7、锁紧压片8和架杆定位座9,所述锁紧压片8伸入架杆臂2的中空管2-2内并固定在中空管2-2的一端,架杆定位座9的一端伸入架杆臂2的中空管2-2内并固定在架杆臂2的另一端,所述架杆锁紧旋钮7穿过中空管2-2并与锁紧压片8固定连接。
图3、5、6、7、8、9所示,为了防止架杆锁紧旋钮从中空管上脱落,所述锁紧压片8上设有垫片8-1,且垫片8-1上设有螺栓,架杆锁紧旋钮7的一端具有螺纹孔,且螺栓与架杆锁紧旋钮7的螺纹孔螺纹连接。
如图14所示,所述架杆定位座9具有与其互为一体或固定连接的加强折边9-1。
如图1、5、6、7、8、9、10所示,为使得转位组件3与底座1插装组合后不会出现圆周方向转动,所述底座1的多棱柱1-1是四边形多棱柱,转位本体3-1的多棱孔3-1-1是四边形多棱孔。当然,并不局限于此,所述底座1的多棱柱1-1也可以是五边形多棱柱或者是六边形多棱柱,那么与其相匹合的转位本体3-1的多棱孔3-1-1是五边形多棱孔或者是六边形多棱孔。
如图5、6所示,所述转位组件本体3-1与棘轮3-2相配装后的轴向固定不动,所述架杆臂2的转动基座2-1与所述转位组件3的转位本体3-1之间设有卡簧10。
本实用新型使用前,将鱼杆的架杆或鱼护杆11穿过中空管2-2,并通过架杆锁紧旋钮7进行锁紧定位;使用时,只需转动架杆臂2的转动基座2-1,调节块3-3-4的第二齿3-3-2沿着转位本体3-1转动,并与转位本体3-1的第一齿3-2啮合,由于转位本体3-1的中心至销轴3-4的中心距离小于转位本体3-1的中心至第一齿3-2边缘距离与销轴3-4的中心至第二齿3-3-2的边缘距离之和,使得架杆臂2围绕底座1的多棱柱1-1只能单向转位,而不会发现逆向转动,若需要反向调节架杆臂2,只需拨动调节扳手3-3的推柄3-3-3,所述转位本体3-1的第一齿3-2与调节块3-3-4的第二齿3-3-2分离后,转动架杆臂2的转动基座2-1到合适位置时,再次松开调节扳手3-3的推柄3-3-2,所述转位本体3-1的第一齿3-2与调节块3-3-4的第二齿3-3-2再次啮合,取代了已有技术中棘爪棘齿转位组件,使得使用更加方便,实现双向调节鱼杆的架杆或鱼护杆的高低位置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