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丰年虫孵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3714阅读:91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丰年虫孵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丰年虫孵化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丰年虫孵化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丰年虫孵化装置孵化筒通常采用上下直径相同的圆筒,也有采用上大下小的圆筒,另外现有技术为增加孵化率通常在孵化筒的上方设置光源,但是由于丰年虫具有趋光性,特别是采用上大下小的圆筒时,大量孵化后的幼虫易聚集至水面,因而水面上层氧气消耗过快,造成孵化筒内部的部分幼虫死亡,影响产量,在此过程中,幼虫与卵壳之间的分离变的更为困难。

现有的丰年虫孵化装置中的爆气软管通常设置在孵化筒的底部,由于孵化筒具有一定的高度,造成孵化筒内部不能均匀地对孵化筒不同位置进行供气、供氧,从而会降低幼虫、虫卵的成活率,影响产量,降低孵化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虫卵存活率、提升孵化效率的丰年虫孵化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丰年虫孵化装置,包括孵化筒,孵化筒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筒顶和筒底,孵化筒、筒顶和筒底共同形成连通的孵化腔室,孵化筒由上到下直径逐渐增大并形成锥状的筒体,筒顶可拆卸的设置在筒顶的上端,筒顶由上到下直径逐渐增大,并使筒顶的下端与孵化筒的上端相对应配合,筒顶的上端设有筒盖,筒盖的底部设有光源,筒底由下到上逐渐增大,并使筒底的上端与孵化筒的下端相对应配合,筒底的下端设有出液口,出液口连接有出液管,出液口与出液管的连接处设有阀门,出液管的出液端通向储液池,并且出液管的出液端连接有筛网;

所述孵化筒的内壁上由上而下螺旋设有曝气软管,曝气软管管壁上开有多个气孔,曝气软管的进气端与空气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筒顶内的底部固定设有冲液管,冲液管沿筒顶的径向设置,冲液管上沿冲液管延伸的方向设有多个冲液口,冲液管两端的冲液口分别沿孵化筒内壁延伸的方向朝下设置,冲液管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冲液管的第一端连接有水泵,水泵的汲水端没入所述储液池中。

进一步地,所述冲液管两侧分别设有一辅助冲液管,两个辅助冲液管对称设置,每个辅助冲液管均沿筒顶的周向固定在筒顶的内壁上,每个辅助冲液管的一端与冲液管的第一端连通,每个辅助冲液管的另一端与冲液管的第二端连通,每个辅助冲液管上均设有多个辅助冲液口,每个辅助冲液口均沿孵化筒内壁延伸的方向朝下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输水管,输水管的出水端与冲液管的进水端连通。

本实用新型中孵化筒采用由上到下直径逐渐增大的锥状筒体,由于上层水平面积较小,避免过多的孵化后的幼虫易聚集至水面,从而避免水面上层氧气消耗过快,保证孵化筒内部的供氧量,提高孵化筒内部幼虫存活率,提高产量,也便于幼虫与卵壳之间的分离。

本实用新型中的曝气软管螺旋设置在孵化筒的内壁上,从而能够孵化筒内的不同高度、不同位置的幼虫均匀进行供氧,提高幼虫、虫卵的成活率,提升产量,提高孵化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丰年虫孵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冲液管和辅助冲液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一种丰年虫孵化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孵化筒11,孵化筒1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筒顶12和筒底13,孵化筒11、筒顶12和筒底13共同形成连通的孵化腔室,孵化筒11由上到下直径逐渐增大并形成锥状的筒体,筒顶12可拆卸的设置在筒顶12的上端,筒顶12由上到下直径逐渐增大,并使筒顶12的下端与孵化筒11的上端相对应配合,筒顶12的上端设有筒盖14,筒盖14的底部设有光源,筒底13由下到上逐渐增大,并使筒底13的上端与孵化筒11的下端相对应配合,筒底13的下端设有出液口131,出液口131连接有出液管15,出液口131与出液管15的连接处设有阀门16,出液管15的出液端通向储液池17,并且出液管15的出液端连接有筛网18;

如图1所示,所述孵化筒11的内壁上由上而下螺旋设有曝气软管19,曝气软管19管壁上开有多个气孔(图中未示出),曝气软管19的进气端与空气泵20连接。

本实施例中孵化筒采用由上到下直径逐渐增大的锥状筒体,由于上层水平面积较小,避免过多的孵化后的幼虫易聚集至水面,从而避免水面上层氧气消耗过快,保证孵化筒内部的供氧量,提高孵化筒内部幼虫存活率,提高产量,也便于幼虫与卵壳之间的分离。

本实施例中筒盖的底部设有光源,光源向下辐射进孵化筒中,本实施例中孵化筒采用上小下大的锥状筒体,正好与光源的辐射路线相对应配合,增加丰年虫孵化率。

本实施例中的曝气软管螺旋设置在孵化筒的内壁上,从而能够孵化筒内的不同高度、不同位置的幼虫均匀进行供氧,提高幼虫、虫卵的成活率,提升产量,提高孵化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筒顶12内的底部固定设有冲液管21,冲液管21沿筒顶12的径向设置,冲液管21上沿冲液管21延伸的方向设有多个冲液口211,冲液管21两端的冲液口分别沿孵化筒11内壁延伸的方向朝下设置,冲液管21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冲液管21的第一端连接有水泵23,水泵23的汲水端没入所述储液池17中。

本实施例中冲液管两端的冲液口分别沿孵化筒内壁延伸的方向朝下设置,通过冲液管两端的冲液口,能够对粘结在孵化筒内壁上的丰年虫进行分离, 将附着在内壁上的丰年虫冲刷干净,避免了内壁上丰年虫的残留,也提高丰年虫的收集率,进一步地提高了丰年虫养殖的经济效益。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冲液管21两侧分别设有一辅助冲液管22,两个辅助冲液管对称设置,每个辅助冲液管均沿筒顶12的周向固定在筒顶12的内壁上,每个辅助冲液管22的一端与冲液管21的第一端连通,每个辅助冲液管22的另一端与冲液管21的第二端连通,每个辅助冲液管22上均设有多个辅助冲液口(图中未示出),每个辅助冲液口均沿孵化筒11内壁延伸的方向朝下设置。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辅助冲液管,辅助冲液管的辅助冲液口能够冲净孵化筒内壁周向每个位置的丰年虫,最大限度避免内壁上丰年虫的残留,提高丰年虫的收集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水泵23的出水端连接有输水管24,输水管24的出水端与冲液管21的进水端连通。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实施方式,在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从上述的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