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渔线轮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用于渔线轮上的分体组合式主体外壳。
背景技术:
渔线轮又称放线器、卷线器,古称钓车,是抛(海)竿钓鱼必备钓具之一,通常有摇把、摇臂、逆止钮、主体、轮脚、导线轮、线轮、抛线螺帽、勾线夹、线壳、泄力装置等多个主要部件组成的一个收线传动装置,固定在抛竿手柄的前方的钓具,是构成抛竿钓组的主要钓具。
现有技术中,渔线轮的主体外壳普遍为一体式结构,若这种一体式主体外壳为模具件,会导致模具结构复杂,成型阶段收缩变形量大,不易精准控制产品尺寸。而若这种一体式主体外壳为机加工件,则加工时间长,工艺复杂,成本高。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的渔线轮的主体外壳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渔线轮上的分体组合式主体外壳,其加工成本低,能精准控制加工尺寸,更利于标准化批量生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渔线轮上的分体组合式主体外壳,包括有主体以及主体头部;主体与主体头部为两独立部件,主体具有一收纳传动组件的容置空间,主体的前端具有一连通容置空间的安装口;该主体头部与主体的前端组合固定连接并封盖住开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体的前端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孔,该主体头部的周缘设置有多个第二固定孔,多个螺钉穿过对应的第二固定孔而与对应的第一固定孔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均设置有开口朝前或朝后的齿轮轴安装槽,该主体头部封盖住齿轮轴安装槽的开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体头部包括有环形基板和中空柱体,该中空柱体于环形基板的前侧面向前一体延伸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本产品由主体和主体头部组合而成,主体和主体头两部件独立分开加工,能精准控制加工尺寸,降低了加工难度,工艺更简单,大大缩短了加工时间,更利于标准化批量生产,并有效降低了加工成本低。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另一角度的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分解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主体 11、容置空间
12、安装口 13、第一固定孔
14、左侧壁 15、右侧壁
16、齿轮轴安装槽 20、主体头部
21、第二固定孔 22、环形基板
23、中空柱体 30、传动组件
40、支架脚。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主体10以及主体头部20。
该主体10与主体头部20为两独立部件,在本实施例中,该主体10和主体头部20均为机加工件,主体10具有一收纳传动组件30的容置空间11,主体10的前端具有一连通容置空间11的安装口12。该主体头部20与主体10的前端组合固定连接并封盖住开口1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体10的前端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孔13,该主体头部20的周缘设置有多个第二固定孔21,多个螺钉(图中未示)穿过对应的第二固定孔21而与对应的第一固定孔13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孔13为均匀分布的三个,对应地,该第二固定孔21亦为均匀分布的三个。
以及,所述主体10的左侧壁14和右侧壁15上均设置有开口朝前或朝后的齿轮轴安装槽16,该主体头部20封盖住齿轮轴安装槽16的开口。并且,所述主体头部20包括有环形基板22和中空柱体23,该中空柱体23于环形基板21的前侧面向前一体延伸出。
组装时,如图5所示,首先,将传动组件30通过安装口12放入容置空间11对应的位置上安装定位,然后,将主体头部20固定于主体10的前端,接着,将支架脚40与主体10固定连接,然后,将组装渔线轮其他部件即可,在此不做详细叙述。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本产品由主体和主体头部组合而成,主体和主体头两部件独立分开加工,能精准控制加工尺寸,降低了加工难度,工艺更简单,大大缩短了加工时间,更利于标准化批量生产,并有效降低了加工成本低。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