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的花卉种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59978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种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花卉幼苗成长的栽种设备,特别是一种改良的花卉种植装置。



背景技术:

花卉种植能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花农在花卉栽培的操作中,为节省及充分利用空间,通常采用立式花架对花卉的幼苗进行栽培。在花卉幼苗的生长过程中,由于幼苗的不断长大,需要进行移苗操作,使幼苗变换至更大的栽培空间中,以利于幼苗的继续生长。但移苗操作即容易造成对花卉幼苗根部的损伤;幼苗移植到新的环境后还需经过一段时间适应,影响幼苗的快速生长;再者移苗操作花费了大量的人力与劳动时间,使得栽培成本升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设置多层结构分隔栽种,并进一步利用横向拉伸,纵向合并的方式拓展栽培空间,避免植株生长需要移苗操作的改良的花卉种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改良的花卉种植装置,包括机架和控制台,所述机架包括两根立柱,所述两根立柱之间由下至上设置若干个育苗槽,所述育苗槽内放置培养土,所述育苗槽底部开通排水孔,两根所述立柱的内侧设置竖直轨道,所述竖直轨道上均布若干定位卡槽,所述育苗槽的两端设置滑轮,所述滑轮嵌入所述竖直轨道中形成滑动连接,所述滑轮能嵌入所述定位卡槽中形成固定卡接,所述育苗槽包括左半部槽体和右半部槽体,所述左半部槽体的断面敞口插入所述右半部槽体的断面敞口中形成滑动连接,两者的中部形成相搭接的重叠节段,所述左半部槽体的底部设置左抽拉底板,所述右半部槽体的底部设置右抽拉底板,所述育苗槽的底部设置边沿凹槽,所述育苗槽的顶部设置边沿凸条,相邻两育苗槽的边沿凸条能卡接入边沿凹槽中,所述育苗槽内设置湿度感测器,所述湿度感测器伸入培养土中,所述湿度感测器通过电路连接所述控制台,所述机架外部设置加液斗,所述加液斗的底部连接输液总管,所述输液总管的底端分支出若干输液支管,所述输液支管的出液口一一对应连接所述育苗槽,所述输液支管上设置电动阀,所述控制台电控连接所述电动阀。

本改良的花卉种植装置的使用方式为,当种植较小的花卉苗时,将各个育苗槽分开,并且使育苗槽的左半部槽体和右半部槽体相嵌合至最短长度,因小植株苗体所需的土壤空间小;当育苗槽内的花卉苗生长至现有空间不能满足所需时,移动两根立柱之间的间距,使得育苗槽的左半部槽体和右半部槽体拉长,以使其内的横向空间变大,使下方相邻的育苗槽上移,利用边沿凸条与边沿凹槽的卡接相连,而后撤出上方育苗槽的左抽拉底板和右抽拉底板,以使其内的纵向空间变大,同时适量增加培养土。合并下方的育苗槽,仅需在机架增添空的育苗槽,同样使其滑动连接入竖直轨道中,并将空的育苗槽填满培养土。通过伸入土壤的湿度感测器时刻检测土壤的湿度,一旦湿度值低于设定标准,便将信号传输至控制台,再通过控制台操控开启对应输液支管上的电动阀,以对相应育苗槽进行浇水,每个独立的育苗槽可通过控制台进行不同湿度的可调控设置。

在上述的改良的花卉种植装置中,所述右半部槽体位于重叠节段内设置滑轨,所述左半部槽体位于重叠节段内设置滑块,所述滑块嵌入滑轨中形成滑动连接。

在上述的改良的花卉种植装置中,所述左半部槽体的断面敞口边沿设置密封条,所述密封条接触所述右半部槽体的内壁形成滑动连接。通过密封条封闭左半部槽体和右半部槽体之间间隙的敞口,以避免土壤进入间隙,导致左半部槽体与右半部槽体之间卡死而无法实现滑动移位。

在上述的改良的花卉种植装置中,所述左半部槽体包括左槽周壁,所述左槽周壁的底部为左敞口,所述左敞口边沿处设置左平向轨道,所述左平向轨道的左端为左插入口,所述左抽拉底板由左插入口插入所述左平向轨道内。

在上述的改良的花卉种植装置中,所述右半部槽体包括右槽周壁,所述右槽周壁的底部为右敞口,所述右敞口边沿处设置右平向轨道,所述右平向轨道的右端为右插入口,所述右抽拉底板由右插入口插入所述右平向轨道内。

在上述的改良的花卉种植装置中,所述左抽拉底板的左端设置左抽拉把手,所述右抽拉底板的右端设置右抽拉把手。

在上述的改良的花卉种植装置中,所述立柱的底部设置分叉支脚,所述分叉支脚的顶部为圆拱形,所述分叉支脚的底部形成两个底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改良的花卉种植装置通过设置多层结构分隔栽种,由此节省并充分利用了种植空间;进一步利用横向拉伸,纵向合并的方式拓展栽培空间,避免植株生长需要移苗操作,以对幼苗的生长进行保护,同时减省劳作力和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改良的花卉种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立柱;2、分叉支脚;3、左半部槽体;4、右半部槽体;5、左抽拉把手;6、右抽拉把手;7、加液斗;8、输液总管;9、输液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改良的花卉种植装置,包括机架和控制台,机架包括两根立柱1,两根立柱1之间由下至上设置若干个育苗槽,育苗槽内放置培养土,育苗槽底部开通排水孔,两根立柱1的内侧设置竖直轨道,竖直轨道上均布若干定位卡槽,育苗槽的两端设置滑轮,滑轮嵌入竖直轨道中形成滑动连接,滑轮能嵌入定位卡槽中形成固定卡接,育苗槽包括左半部槽体3和右半部槽体4,左半部槽体3的断面敞口插入右半部槽体4的断面敞口中形成滑动连接,两者的中部形成相搭接的重叠节段,左半部槽体3的底部设置左抽拉底板,右半部槽体4的底部设置右抽拉底板,育苗槽的底部设置边沿凹槽,育苗槽的顶部设置边沿凸条,相邻两育苗槽的边沿凸条能卡接入边沿凹槽中,育苗槽内设置湿度感测器,湿度感测器伸入培养土中,湿度感测器通过电路连接控制台,机架外部设置加液斗7,加液斗7的底部连接输液总管8,输液总管8的底端分支出若干输液支管9,输液支管9的出液口一一对应连接育苗槽,输液支管9上设置电动阀,控制台电控连接电动阀。

本改良的花卉种植装置的使用方式为,当种植较小的花卉苗时,将各个育苗槽分开,并且使育苗槽的左半部槽体3和右半部槽体4相嵌合至最短长度,因小植株苗体所需的土壤空间小;当育苗槽内的花卉苗生长至现有空间不能满足所需时,移动两根立柱1之间的间距,使得育苗槽的左半部槽体3和右半部槽体4拉长,以使其内的横向空间变大,使下方相邻的育苗槽上移,利用边沿凸条与边沿凹槽的卡接相连,而后撤出上方育苗槽的左抽拉底板和右抽拉底板,以使其内的纵向空间变大,同时适量增加培养土。合并下方的育苗槽,仅需在机架增添空的育苗槽,同样使其滑动连接入竖直轨道中,并将空的育苗槽填满培养土。通过伸入土壤的湿度感测器时刻检测土壤的湿度,一旦湿度值低于设定标准,便将信号传输至控制台,再通过控制台操控开启对应输液支管9上的电动阀,以对相应育苗槽进行浇水,每个独立的育苗槽可通过控制台进行不同湿度的可调控设置。

右半部槽体4位于重叠节段内设置滑轨,左半部槽体3位于重叠节段内设置滑块,滑块嵌入滑轨中形成滑动连接。

左半部槽体3的断面敞口边沿设置密封条,密封条接触右半部槽体4的内壁形成滑动连接。通过密封条封闭左半部槽体3和右半部槽体4之间间隙的敞口,以避免土壤进入间隙,导致左半部槽体3与右半部槽体4之间卡死而无法实现滑动移位。

左半部槽体3包括左槽周壁,左槽周壁的底部为左敞口,左敞口边沿处设置左平向轨道,左平向轨道的左端为左插入口,左抽拉底板由左插入口插入左平向轨道内。

右半部槽体4包括右槽周壁,右槽周壁的底部为右敞口,右敞口边沿处设置右平向轨道,右平向轨道的右端为右插入口,右抽拉底板由右插入口插入右平向轨道内。

左抽拉底板的左端设置左抽拉把手5,右抽拉底板的右端设置右抽拉把手6。

立柱1的底部设置分叉支脚2,分叉支脚2的顶部为圆拱形,分叉支脚2的底部形成两个底脚。

本改良的花卉种植装置通过设置多层结构分隔栽种,由此节省并充分利用了种植空间;进一步利用横向拉伸,纵向合并的方式拓展栽培空间,避免植株生长需要移苗操作,以对幼苗的生长进行保护,同时减省劳作力和时间。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立柱1;分叉支脚2;左半部槽体3;右半部槽体4;左抽拉把手5;右抽拉把手6;加液斗7;输液总管8;输液支管9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