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扶正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0709阅读:1010来源:国知局
树木扶正支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跟踪系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树木扶正支架。



背景技术:

在绿化工程中,新种植或移栽的树木了防止其倾斜偏倒,特别是刮风、下雪或大树倒下时有时会把小树压倒或压歪,被压倒或压歪的小树由于存在树根或树干损伤状况,不能直接扶正而只能慢慢扶正,否则容易对小树造成二次损伤而导致损伤加重,影响小树状态恢复,甚至会导致小树死掉,为此,需要用防护架固定,以防止树木在外界干扰下倒伏,造成成活率下降,而现有技术的树木防护架连接处受力面积小,受力时容易断裂,使得防护架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树木扶正支架,由支座、支撑轴套以及抱箍组成,增加了支撑轴套与支座的接触面积,加强了支撑轴套与支座的连接强度,解决了扶正支架易受力断裂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树木扶正支架,包括:

支座,其内侧壁设置为内凹弧面,所述内凹弧面贴合固定在树木枝干上,所述支座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周向贯穿所述支座;

支撑轴套,其旋转设置在所述支座上,所述支撑轴套上安装有支撑地面的撑杆;

抱箍,其贯穿设置在若干个所述支座的通孔中,所述抱箍的共接端设置有松紧调节机构;

其中,所述支座上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侧壁为圆弧面,所述支撑轴套的第一端设置有圆柱接头,所述圆柱接头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腔中,所述圆柱接头侧壁抵顶所述圆弧面。

优选的,所述支撑轴套第二端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从所述圆柱接头径向方向延伸成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套筒内侧壁设置有若干菱角,所述撑杆插设在所述套筒内。

优选的,所述圆柱接头轴向两端中心凸出设置有圆形凸起,所述圆柱接头轴中心贯穿开设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一轴孔贯穿所述凸起,所述凸起外周设置有导入角结构。

优选的,所述安装腔沿所述支座长度方向开设,所述安装腔外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套筒从所述开口向外引出。

优选的,所述安装腔两侧壁横向开设有导入槽,所述导入槽内侧端横向开设有第二轴孔,所述第二轴孔贯穿所述支座侧壁,所述凸起滑动安装在所述导入槽内,所述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对其。

优选的,所述支座与所述支撑轴套通过销钉连接,所述销钉贯穿设置在所述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中,所述销钉第一端设置有导入角结构,所述销钉第二端设置有滚花。

优选的,所述支撑轴套绕所述销钉转动,所述支撑轴套在所述安装腔中的可转动角度范围为15°,所述套筒与垂直线之间的夹角在30°~45°之间。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轴套与支座的接触面积大,支撑轴套不易受力断裂;

2、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轴套与支座通过销钉转动连接,增加了连接强度,且支撑轴套不易从支座上脱离;

3、支撑轴套与支座的安装便捷,提高了扶正架的安装效率,同时支撑轴套在支座上的转动范围限制在15°内,满足了扶正支架的扶正角度需求,且提高了对树木的扶正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支座与支撑轴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支座上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支座侧视图;

图4为支座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支撑轴套结构示意图;

图6为支撑轴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扶正支架的完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树木扶正支架,包括:

支座1,其内侧壁设置为内凹弧面15,所述内凹弧面贴合固定在树木枝干上,以提高与树木枝干的接触面积,提高对树木的扶正强度,且不易是树干受到伤害,所述支座上开设有通孔11,所述通孔周向贯穿所述支座;

支撑轴套2,其旋转设置在所述支座1上,所述支撑轴套上安装有支撑地面的撑杆;

抱箍3,其贯穿设置在若干个所述支座的通孔11中,所述抱箍的共接端设置有松紧调节机构,根据树干的粗细,选择使用支座的个数,将若干个支座的内凹弧面等间距贴合在树干上后,通过一个抱箍贯穿各个支座的通孔11,将各个支座连接起来,调节松紧调节机构,使得各个支座与围绕固定在树干上,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将四个支座通过抱箍连接成环形,包络固定在枝干上,同时在每个支座上安装一个支撑轴套,支撑轴套上插入撑杆支撑在地面上,从而撑杆支撑支座进而对树木进行扶正;

其中,所述支座1上开设有安装腔10,所述安装腔内侧壁为圆弧面12,所述支撑轴套的第一端设置有圆柱接头21,所述圆柱接头横向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腔中,所述圆柱接头侧壁抵顶所述圆弧面,也就是说圆柱接头21的圆柱侧面与整个安装腔内侧壁的圆弧面接触,增加了支撑轴套与支座的接触面积,从而在扶正架受力时支撑轴套不易受力断裂,从支座上脱落。

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轴套2第二端设置有套筒22,所述套筒从所述圆柱接头21中心径向方向延伸成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套筒内侧壁设置有若干菱角24,所述撑杆插设在所述套筒内,菱角24与撑杆接触,起到提高结合力的作用,避免撑杆轻易从套筒内脱落。

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圆柱接头轴向两端中心凸出设置有圆形凸起23,所述圆柱接头轴中心贯穿开设有第一轴孔211,所述第一轴孔贯穿所述凸起,所述凸起外周设置有导入角结构,所述安装腔沿所述支座长度方向开设,所述安装腔外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套筒从所述开口向外引出,圆弧面12设置在开口的内侧壁,所述安装腔两侧壁横向开设有导入槽13,所述导入槽内侧端横向开设有第二轴孔14,所述第二轴孔贯穿所述支座侧壁,当圆柱接头安装到安装腔中时,两侧的凸起23沿着导入槽向所述圆弧面移动,直到圆柱接头完全安装到安装腔中,圆柱接头侧壁抵顶圆弧面,所述第一轴孔211与第二轴孔14对其。所述支座与所述支撑轴套通过销钉连接,所述销钉贯穿设置在所述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中,所述销钉第一端设置有导入角结构,便于导入到轴孔内,所述销钉第二端设置有滚花,防止销钉在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中滑动,支撑轴套与支座通过销钉转动连接,增加了连接强度,且支撑轴套不易从支座上脱离;

所述凸起外周的导入角结构便于凸起滑入到导入槽中。所述支撑轴套绕所述销钉转动,所述支撑轴套在所述安装腔中的可转动角度范围为15°,也就是套筒在开口中的转动角度范围在15°之间,扶正支架安装在树木上后,所述套筒与垂直线之间的夹角在30°~45°之间,调整余地更大,应用范围更广,具体根据撑杆需要扶正的角度来套筒与垂直线的夹角。

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轴套与支座的接触面积大,支撑轴套不易受力断裂;同时,支撑轴套与支座通过销钉转动连接,增加了连接强度,且支撑轴套不易从支座上脱离;进一步的,支撑轴套与支座的安装便捷,提高了扶正架的安装效率,同时支撑轴套在支座上的转动范围限制在15°内,满足了扶正支架的扶正角度需求,且提高了对树木的扶正强度。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