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恒温控湿装置的养殖他留乌骨鸡的圈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47062阅读:5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恒温控湿装置的养殖他留乌骨鸡的圈舍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鸡舍,特别涉及一种带有恒温控湿装置的养殖他留乌骨鸡的圈舍。



背景技术:

塑料大棚养鸡,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养鸡方法,值得在刚开始从事养鸡业、经济条件较差的养鸡户中推广应用,塑料大棚鸡舍的主要材料为普通农用薄膜、竹子或者草帘,这些材料除薄膜外,其它均易获得,可随需随建,不与农争田,且能农牧结合,养鸡肥田。但是大棚养鸡一般在2000~3000只左右,密度较高,导致鸡生长缓慢,而且均是将鸡放在地面养,吃喝拉撒全在棚内,容易孳生病菌,鸡一生病就得用药,这样不仅成本上去了,而且鸡的药物残留大,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特别是有的养鸡户没有卫生防疫观念,农户之间相互串门,相互看鸡,不消毒,不换衣,一家鸡发病,引起几家鸡同时发病,最后就是大棚养鸡环境差,氨气浓度高,鸡易感染疾病,如果排水设施也不完善,若碰上雨天,雨水会流进棚内,易造成鸡相互挤压而死,并且由于大棚内湿度大,卫生条件差,易导致肉鸡品质差,无人购买。

笼养鸡,饲养密度高,饲养条件便于人工控制,保证蛋鸡产蛋率稳定、高产和肉鸡增重快,耗料相对少,节省空间、垫料等,也深受生产者的欢迎。是月子鸡(45天出栏)的必选。笼养鸡前期投资大,需良好鸡舍和保温通风条件,在养殖过程中监管十分重要,由于密度高,鸡舍的通风就非常重要,同时鸡舍内部温度的控制也极大的影响了产蛋率以及肉鸡增重效率由于公开号CN 204670105U,提出了一种热风恒温装置,通过鼓风机为鸡舍提供新鲜空气,并在进气管上增加柴油热风机,当鸡舍温度降低时,利用柴油热风机对进气管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利用热空气提高鸡舍温度,使用简单方便,减少工作量,单人即可维护,但是此公开文件并不能够对鸡舍内部的细菌进行杀菌消毒,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带有恒温控湿装置的养殖他留乌骨鸡的圈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恒温控湿装置的养殖他留乌骨鸡的圈舍,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操作简单,能够保持鸡舍内部温度一定,可以控制鸡舍内部湿度问题,密封性好,节能无污染,有效的对鸡舍进行杀菌、消毒,避免细菌的滋生,成本低,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带有恒温控湿装置的养殖他留乌骨鸡的圈舍,包括鸡舍本体、保温层、密封门、加热装置和干燥装置,所述鸡舍本体内层设有保温层,所述密封门内侧设有杀菌灯,所述鸡舍本体顶端设有照明灯,所述鸡舍本体侧壁设有进气管,所述鸡舍本体一侧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与鸡舍本体用热风管连接,所述加热装置底端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上方设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上方设有水槽,所述热风管通过进气管与鸡舍本体连接,所述进气管一侧通 过热风管连接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另一端与热风管连接,所述热风管两侧均设有散热孔,所述鸡舍本体底端设有隔层,所述隔层表面设有透风孔,所述鸡舍本体另一侧设有干燥装置,所述干燥装置一侧设有热风机,所述干燥装置和热风机通过管道与隔层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鸡舍本体中间位置设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两侧设有墙壁,所述墙壁上方设有真空玻璃。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一侧设有水箱,所述水箱内部设有水泵,所述水箱通过水管与水槽连接,所述水管上方设有温控阀。

进一步地,所述水槽另一侧连接有热水管,所述鸡舍本体通过热水管与水槽连接,所述热水管头部固定连接有热水龙头。

进一步地,所述鸡舍本体内侧上方设有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一侧设有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感应器和温控阀电性连接,所述湿度传感器与干燥装置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鸡舍本体内部设有保温层,可以降低鸡舍内部温度的下降,保护鸡舍温度长时间保持,通过真空玻璃,增加了鸡舍的密封性,不仅可以使动物照射到太阳的光芒,还可以减少动物产生的声音对外界的干扰,通过密封门,再次提高鸡舍的密封性,通过杀菌灯,可以有效的对鸡舍内部进行杀菌消毒,保持鸡舍内部干净,避免细菌滋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通过加热器对水槽中的水进行加热,使整个加热装置充满热蒸汽,热气通过鼓风机对热风管进行吹风,热气通过进气管进入到热风管内,然后通过散热孔,对鸡舍内部进行散热,有效的提升鸡舍内部温度,通过温度感应器检测到鸡舍内部温度下降时,温度感应器通过电信号传输到温控阀,温控阀启动水箱通过水泵进行抽水,水通过水管进入到水槽内,此时加热器再次对水槽进行加热,保持鸡舍温度不变,通过干燥装置、热风机、隔层和散热孔的结合,可以有效的控制鸡舍内部湿度问题,为动物提供一个干燥、无菌、恒温的环境,有助于动物健康成长,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操作简单,能够保持鸡舍内部温度一定,可以控制鸡舍内部湿度问题,密封性好,节能无污染,有效的对鸡舍进行杀菌、消毒,避免细菌的滋生,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恒温控湿装置的养殖他留乌骨鸡的圈舍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恒温控湿装置的养殖他留乌骨鸡的圈舍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鸡舍本体;2、保温层;3、真空玻璃;4、墙壁;5、密封门;6、杀菌灯;7、照明灯;8、进气管;9、加热装置;10、支架;11、加热器;12、水槽;13、水管;14、温控阀;15、水管;16、水泵;17、热水管;18、热水龙头;19、鼓风机;20、热风管;21、散热孔;22、湿度传感应器;23、隔层;24、透风孔;25、干燥装置;26、热风机;27、温度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2所示,一种带有恒温控湿装置的养殖他留乌骨鸡的圈舍,包括鸡舍本体1、保 温层2、密封门5、加热装置9和干燥装置25,所述鸡舍本体1内层设有保温层2,所述密封门5内侧设有杀菌灯6,所述鸡舍本体1顶端设有照明灯7,所述鸡舍本体1侧壁设有进气管8,所述鸡舍本体1一侧设有加热装置9,所述加热装置9与鸡舍本体1用热风管20连接,所述加热装置9底端设有支架10,所述支架10上方设有加热器11,所述加热器11上方设有水槽12,所述热风管20通过进气管8与鸡舍本体1连接,所述进气管8一侧通过热风管20连接有鼓风机19,所述鼓风机19另一端与热风管20连接,所述热风管20两侧均设有散热孔21,所述鸡舍本体1底端设有隔层23,所述隔层23表面设有透风孔24,所述鸡舍本体1另一侧设有干燥装置25,所述干燥装置25一侧设有热风机26,所述干燥装置25和热风机26通过管道与隔层23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恒温控湿装置的养殖他留乌骨鸡的圈舍,通过鸡舍本体内部设有保温层2,可以降低鸡舍内部温度的下降,保护鸡舍温度长时间保持,通过真空玻璃3,增加了鸡舍的密封性,不仅可以使动物照射到太阳的光芒,还可以减少动物产生的声音对外界的干扰,通过密封门5,再次提高鸡舍的密封性,通过杀菌灯6,可以有效的对鸡舍内部进行杀菌消毒,保持鸡舍内部干净,避免细菌滋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通过加热器11对水槽12中的水进行加热,使整个加热装置充满热蒸汽,热气通过鼓风机19对热风管20进行吹风,热气通过进气管8进入到热风管20内,然后通过散热孔21,对鸡舍内部进行散热,有效的提升鸡舍内部温度,通过温度感应器27检测到鸡舍内部温度下降时,温度感应器27通过电信号传输到温控阀14,温控阀14启动水箱15通过水泵16进行抽水,水通过水管13进入到水槽12内,此时加热器11再次对水槽进行加热,保持鸡舍温度不变,通过干燥装置25、热风机26、隔层23和散热孔24的结合,可以有效的控制鸡舍内部湿度问题,为动物提供一个干燥、无菌、恒温的环境,有助于动物健康成长,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操作简单,能够保持鸡舍内部温度一定,可以控制鸡舍内部湿度问题,密封性好,节能无污染,有效的对鸡舍进行杀菌、消毒,避免细菌的滋生,成本低。

其中,所述鸡舍本体1中间位置设有密封门5,所述密封门5两侧设有墙壁4,所述墙壁4上方设有真空玻璃3。

其中,所述加热装置9一侧设有水箱15,所述水箱15内部设有水泵16,所述水箱15通过水管13与水槽12连接,所述水管13上方设有温控阀14。

其中,所述水槽12另一侧连接有热水管17,所述鸡舍本体1通过热水管17与水槽12连接,所述热水管17头部固定连接有热水龙头18。

其中,所述鸡舍本体1内侧上方设有温度感应器27,所述温度感应器27一侧设有湿度传感器22,所述温度感应器27和温控阀14电性连接,所述湿度传感器22与干燥装置25电性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带有恒温控湿装置的养殖他留乌骨鸡的圈舍,首先加热器11对水槽12中的水进行加热,使整个加热装置充满热蒸汽,热气通过鼓风机19对热风管20进行吹风,热气通过进气管8进入到热风管20内,然后通过散热孔21,对鸡舍内部进行散热,当温度感应器27检测到鸡舍内部温度下降时,温度感应器27通过电信号传输到温控阀14,温控阀14启动水箱15通过水泵16进行抽水,水通过水管13进入到水槽12内, 此时加热器11再次对水槽进行加热,当鸡舍内部湿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湿度传感器22将检测信号传送至干燥装置25,干燥装置25然后开始运行,通过管道传送至热风机26处,热风机26对隔层23内部吹热风,然后通过散热孔24散热,对鸡舍内部进行风干。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