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用浮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9111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用浮漂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钓具,具体涉及一种耐用浮漂。



背景技术:

浮漂是钓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置于水面上,当鱼吞饵时,能发生形态变化,使得钓者快速觉察。浮漂的种类有多种,其中立式浮漂的形状最多,如辣椒形、纺锤形、棒形、伞形、陀螺形等,反应灵敏,为众多钓者喜用。但目前的立式浮漂一般牢固性差,使用寿命短。

由此可见,目前的浮漂存在牢固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的浮漂存在牢固性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一种耐用浮漂,包括漂身和分别设置在所述漂身两端的漂尾和漂脚,所述漂身包括上半壳、下半壳和连接所述上半壳和所述下半壳的中间件,所述中间件呈圆管状,且其内壁上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

外圈,其外侧面与所述中间件的内壁相接;

中心管,置于所述外圈的中心并通过若干筋板与所述外圈连接,所述筋板由所述中心管向外辐射状分布。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上半壳和所述下半壳背离所述中间件的一端分别设有连接孔,所述漂尾、所述漂脚分别通过对应所述连接孔插装在所述上半壳、所述下半壳上。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漂尾、所述漂脚分别从两端插入所述中心管内。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中间件的外周沿周向设有凸台,所述上半壳、下半壳分别挤压在所述凸台的两侧面。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上半壳、下半壳均通过防水胶水粘连在所述中间件的外周面上。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漂尾由一级玻璃纤维棒磨制而成,所述漂身采用PP材料和ABS工程塑料制得,所述漂脚采用碳素纤维制得。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上半壳和所述下半壳均中空,均为圆锥状。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中间件的内壁上设有周向的凹槽,所述外圈卡接在所述凹槽内。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中间件采用一体注塑成型。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漂尾的外侧面上涂覆有第一颜料涂层,所述漂身的外侧面涂覆有第二颜料涂层。

本实用新型,利用中间件来连接漂身的上半壳和下半壳,且中间件内部的支撑部类似轮胎的轮毂,可有效防止中间件受到压力变形,受到压力时会将压力通过筋板传输到中心管,再通过其他筋板传输到中间件的其他部位,使得压力均匀分散,利于维持漂身的重心平衡,方便使用,坚固耐用,有效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中间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耐用浮漂,利用中间件来连接漂身的上半壳和下半壳,且中间件内部的支撑部类似轮胎的轮毂,可有效防止中间件受到压力变形,受到压力时会将压力通过筋板传输到中心管,再通过其他筋板传输到中间件的其他部位,使得压力均匀分散,利于维持漂身的重心平衡,方便使用,坚固耐用,有效延长使用寿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予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耐用浮漂,包括漂身和分别设置在漂身两端的漂尾1和漂脚5,漂身包括上半壳2、下半壳4和连接上半壳2和下半壳4的中间件3。中间件3呈圆管状,且其内壁上设有支撑部31,支撑部31包括外圈311和中心管312,外圈311的外侧面与中间件3的内壁相接;中心管312置于外圈311的中心并通过若干筋板313与外圈311连接,筋板313由中心管312向外辐射状分布。

利用中间件3来连接漂身的上半壳2和下半壳4,且中间件3内部的支撑部31类似轮胎的轮毂,可有效防止中间件3受到压力变形,受到压力时会将压力通过筋板313传输到中心管312,再通过其他筋板313传输到中间件的其他部位,使得压力均匀分散,利于维持漂身的重心平衡,方便使用。

上半壳2和下半壳4背离中间件3的一端分别设有连接孔,漂尾1、漂脚5分别通过对应连接孔插装在上半壳2、下半壳4上,这种结构方式能增大漂尾1和漂脚5的连接稳定性。漂尾1、漂脚5可以在穿过连接孔后不插入中心管312内,也可以从两端分别插入中心管312内,利于保持中心管312的轴线不变,提高漂身的平衡能力。

优选地,中间件3的外周沿周向设有凸台32,上半壳2、下半壳4分别挤压在凸台32的两侧面。凸台32作为上半壳2和下半壳4的连接位置的基准,可有效避免上半壳2和下半壳4安装不到位。上半壳2、下半壳4均通过防水胶水粘连在中间件3的外周面上,也可以通过膨胀连接等其他方式固定。

优选地,漂尾1由一级玻璃纤维棒磨制而成,具有质轻、强度高的优点,易于加工;漂身采用PP材料和ABS工程塑料制得,具有较高的耐冲击性,机械性质强韧,抗多种有机溶剂和酸碱腐蚀;漂脚5采用碳素纤维制得,由碳纤维与相关的基体树脂(如环氧树脂)备制的复合材料,其多项物理力学性能可以与金属媲美,耐高温(可承受3000℃以下高温),耐烧蚀,热膨胀系数小,及高比强度、高比摸量等特性,具有极高的强度,且超轻、耐高温高压。

优选地,上半壳2和下半壳4均中空,均为圆锥状。采用中空设置,增大漂身的浮力,扩大了应用范围,适用于多种水流场合。

优选地,中间件3的内壁上设有周向的凹槽,外圈311卡接在凹槽内。可知支撑部31独立设置,并通过卡接固定,能有效防止支撑部31的位置发生偏移,影响抗压能力。或者,中间件3采用一体注塑成型,加工简单,也简化了加工步骤。

优选地,漂尾1的外侧面上涂覆有第一颜料涂层,漂身的外侧面涂覆有第二颜料涂层。第一颜料涂层和第二颜料涂层的颜色可相同或不同,根据需要进行自行设置,增强标志性,便于钓鱼者观察,也增强外观的美观性。

本实用新型,利用中间件来连接漂身的上半壳和下半壳,且中间件内部的支撑部类似轮胎的轮毂,可有效防止中间件受到压力变形,受到压力时会将压力通过筋板传输到中心管,再通过其他筋板传输到中间件的其他部位,使得压力均匀分散,利于维持漂身的重心平衡,方便使用,坚固耐用,有效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