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底式高值贝类养殖立体网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5686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沉底式高值贝类养殖立体网笼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贝类养殖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沉底式高值贝类养殖立体网笼。



背景技术:

现阶段贝类养殖主要使用聚乙烯网或单层养殖网笼,不仅养殖空间利用率低,而且在收获时,因为附着杂藻较多,贝类规格较大,不方便进行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空间利用率高的沉底式高值贝类养殖立体网笼。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沉底式高值贝类养殖立体网笼,包括若干网笼,其特征在于:网笼包括相互平行,且形状相同,并呈椭圆形跑道状的上挡板和下挡板,还包括连接在上挡板和下挡板之间的带网孔的围板,围板与上挡板平行的横截面呈椭圆形跑道状,且围板沿上挡板和下挡板外沿轮廓弯曲设置,上挡板具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弧形边,以及两个相互平行的平直边,围板两侧分别与上挡板的两个平直边对应位置设有开口,开口上通过销针铰接有带网孔的盖板,销针与上挡板垂直,上挡板上分别设有两个上线孔一和四个上线孔二,下挡板上分别设有两个下线孔一和四个下线孔二,上线孔一和上线孔二分别与下线孔一和下线孔二依次对应设置,盖板上设有与销针垂直的穿线孔,且能上下叠合若干网笼,并使盖板围绕销针旋转至盖合在开口上,并通过绑线一依次穿过若干网笼的上线孔一、穿线孔和下线孔一并固定若干网笼的盖板,也能通过若干绑线二依次穿过若干网笼的上线孔二和下线孔二,以依次对齐固定若干网笼。

使用时,上下叠合若干网笼,并使盖板围绕销针旋转至盖合在开口上,并通过绑线一依次穿过若干网笼的上线孔一、穿线孔和下线孔一并固定若干网笼的盖板,同时通过若干绑线二依次穿过若干网笼的上线孔二和下线孔二,以依次对齐固定若干网笼,即可将绑线二挂在浮弓上,进行吊笼养殖,也可以放在底层用于底播养殖。可以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并且方便工人进行挂笼操作。每层网笼都采用双边侧向开口,方便在贝类倒笼或收获进行操作。且操作时可以倾斜放置网笼,利用平直边防止网笼滚动,同时绑线一和绑线二可以使用聚乙烯绳,在需要打开时,直接剪开绑线一即可。

在上述的一种沉底式高值贝类养殖立体网笼中,所述的上挡板长轴两侧各对称设有两个上线孔一,上挡板短轴两侧各对称设有两个上线孔一。

因此放置后更加稳定。

在上述的一种沉底式高值贝类养殖立体网笼中,所述的上挡板外轮廓和下挡板外轮廓突出围板外侧面设置,且上线孔一和上线孔二设在围板外侧面对应的上挡板上,下线孔一和下线孔二设在围板外侧面对应的下挡板上。

因此避免影响养殖操作。

在上述的一种沉底式高值贝类养殖立体网笼中,所述的若干绑线二顶端共同捆绑固定,并挂在浮于水面的浮弓上。

在上述的一种沉底式高值贝类养殖立体网笼中,所述的网笼共有六个,且网笼与上挡板垂直的高度为40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使用时,上下叠合若干网笼,并使盖板围绕销针旋转至盖合在开口上,并通过绑线一依次穿过若干网笼的上线孔一、穿线孔和下线孔一并固定若干网笼的盖板,同时通过若干绑线二依次穿过若干网笼的上线孔二和下线孔二,以依次对齐固定若干网笼,即可将绑线二挂在浮弓上,进行吊笼养殖,也可以放在底层用于底播养殖。可以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并且方便工人进行挂笼操作。每层网笼都采用双边侧向开口,方便在贝类倒笼或收获进行操作。且操作时可以倾斜放置网笼,利用平直边防止网笼滚动,同时绑线一和绑线二可以使用聚乙烯绳,在需要打开时,直接剪开绑线一即可。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分别是本网笼俯视图结构示意图和主视图。

图中,

1、上挡板;11、上线孔一;12、上线孔二;

2、下挡板;21、下线孔一;22、下线孔二;

3、围板;31、开口;

4、销针;41、盖板;42、穿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沉底式高值贝类养殖立体网笼,包括若干网笼,网笼包括相互平行,且形状相同,并呈椭圆形跑道状的上挡板1和下挡板2,还包括连接在上挡板1和下挡板2之间的带网孔的围板3,围板3与上挡板1平行的横截面呈椭圆形跑道状,且围板3沿上挡板1和下挡板2外沿轮廓弯曲设置,上挡板1具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弧形边,以及两个相互平行的平直边,围板3两侧分别与上挡板1的两个平直边对应位置设有开口31,开口31上通过销针4铰接有带网孔的盖板41,销针4与上挡板1垂直,上挡板1上分别设有两个上线孔一11和四个上线孔二12,下挡板2上分别设有两个下线孔一21和四个下线孔二22,上线孔一11和上线孔二12分别与下线孔一21和下线孔二22依次对应设置,盖板41上设有与销针4垂直的穿线孔42,且能上下叠合若干网笼,并使盖板41围绕销针4旋转至盖合在开口31上,并通过绑线一依次穿过若干网笼的上线孔一11、穿线孔42和下线孔一21并固定若干网笼的盖板41,也能通过若干绑线二依次穿过若干网笼的上线孔二12和下线孔二22,以依次对齐固定若干网笼。

进一步的,上挡板1长轴两侧各对称设有两个上线孔一11,上挡板1短轴两侧各对称设有两个上线孔一11。上挡板1外轮廓和下挡板2外轮廓突出围板3外侧面设置,且上线孔一11和上线孔二12设在围板3外侧面对应的上挡板1上,下线孔一21和下线孔二22设在围板3外侧面对应的下挡板2上。若干绑线二顶端共同捆绑固定,并挂在浮于水面的浮弓上。网笼共有六个,且网笼与上挡板1垂直的高度为40cm。

使用时,上下叠合若干网笼,并使盖板41围绕销针4旋转至盖合在开口31上,并通过绑线一依次穿过若干网笼的上线孔一11、穿线孔42和下线孔一21并固定若干网笼的盖板41,同时通过若干绑线二依次穿过若干网笼的上线孔二12和下线孔二22,以依次对齐固定若干网笼,即可将绑线二挂在浮弓上,进行吊笼养殖,也可以放在底层用于底播养殖。可以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并且方便工人进行挂笼操作。每层网笼都采用双边侧向开口,方便在贝类倒笼或收获进行操作。且操作时可以倾斜放置网笼,利用平直边防止网笼滚动,同时绑线一和绑线二可以使用聚乙烯绳,在需要打开时,直接剪开绑线一即可。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上挡板1、上线孔一11、上线孔二12、下挡板2、下线孔一21、下线孔二22、围板3、开口31、销针4、盖板41、穿线孔4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