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贝类养殖的篮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123阅读:5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贝类养殖的篮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贝类养殖的篮子。本发明适用于在海洋中养殖贝类的领域,并涉及蚌类、海扇类、牡蛎及其它类似水产品的养殖。
背景技术
饮食方面对于贝类日益增长的需求导致增加产量的需求。已经发展出了用于满足该需求的工业生产过程。这些养殖方法有时包括使用刚性或柔性的箱型容器,其由带孔的结构制成,用于水的流动;贝类种子放置在该容器内。
一旦该容器位于外海中,其将被放置在那儿长达一段从3-36个月不等的时间,该时间为贝类成长为可上市尺寸所需的时间。此后,将容器从海洋中收集起来,收获贝类并将其卖给销售者。
现有技术包括多种不同类型的容器,主要的不同在于其能够容纳和培育的贝类的形状和种类。
例如,现有技术中描述了一个已知为“口袋(poche)”的容器,其适于牡蛎肥育;这些蚌类需要大的成长空间,在此情形下其由矩形周长的双重网构成,其在侧部缝制以形成袋子。
这些容器由两个或多个设置在海底上的支撑物固定在合适位置,以将这些容器保持在海底上方30-40cm处。它们实际上是水平设置的。
为了使贝类恰当地生长,这些容器几乎每天都需要手工地翻转;从而它们在使用时是耗费时间的。
另一类似的解决方案是使用刚性的和圆柱形的带孔的篮子,其竖直稳固地固定在海底上,因此其适于浅水。
这些篮子的空间使得贝类向上生长得过高,产生的形状不适合于销售。
而且,显然,上述篮子仅能用于近海岸,不能用于外海。
另一现有技术由柔性容器构成,技术上称为“灯笼”,其大致为圆柱形桶状网。
在灯笼内是一列盘状元件,其是刚性环,其具有另外的网覆盖住刚性环下的区域——所有这些形成了用于培育的多个层级。
当秧苗放置在这些层中时,灯笼关闭并被放置在养殖地点。
在贝类的生长过程中,贝类能够挤满甚至绕着网生长,这产生的缺点是在收获时不但会破坏产品,而且会破坏网本身,并有可能影响它们的重新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用于外海的养殖方法使用柔性容器;现有技术包括由塑料制成的刚性篮,其为圆柱形,开口很大并且其直径远大于其高度。
每个篮子能够通过使用一个耦连到篮子的轴线上的圆柱形条而彼此堆叠,该篮子具有多个分隔件,这些分隔件将篮子的空间分成四个周向区域。贝类种子放置在每个区域内。
这些篮子在单次挤压操作中由单次作用的350吨压力形成。该制造过程制造了具有最大直径45cm的篮子,其内部每个篮子最多能够生产5kg的贝类,这使得这些系统产量非常低。
此外,对于制造商而言,篮子的构造在运输成本和储存方面也非常不利,因为大量的空间由这些系统所占据。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一种篮子,其具有比市场上目前的这些篮子更大的容积,从而增大贝类产量,而不必使用比现在更大的压力来制造篮子。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实现一种篮子,其能够使得运输成本和仓储成本最低。
这些目的和优点以及除此以外的更多方面都由本发明所实现,正如所附带的权利要求
中所表征的那样。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这些附图示出了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优选形式。
图1是本发明的设备的立体图;图2是限定用于在水中养殖贝类的篮子的多个部件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构造成一列的多个篮子的直径剖面。
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1整体上表示用于贝类养殖的篮子。
篮子1是直径远大于其高度的圆筒体,并且是在其基部具有穿孔的盘状元件2。孔的平均尺寸为1cm2的量级,这是一个折衷,因为较大的尺寸将不足够保持种子,而较小的尺寸将对水的流通产生较大的阻碍。
优选地为圆形的盘状元件2具有中央孔3,在中央孔3的直径处至少具有一个凹口7,其从该中央孔3的圆周上向外延伸。
在附图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具有四个凹口7位于中央孔3的方位基点处,并且与前一凹口类似地形成。
多个孔8位于中央孔3的外侧;这些多个孔8优选地相对于凹口7交错45°。
多个孔8的每一个孔的中心位于与中央孔3同心的同一圆周上,并具有比中央孔3更大的直径。
在盘状元件2的外周附近,具有多个小的周向眼孔9,优选地形状为方形。
多个径向形成的眼孔也形成于盘状元件2上。每个轮辐上可有两个眼孔,如附图所示。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多个径向眼孔10沿着交错90°的径向直线形成。
在盘状元件2的外周上,有多个形成规则接头的对中元件11,其形成方向为当盘状元件2水平放置时从盘状元件2的底平面向下延伸。
作为刚性元件以及几个篮子1堆叠时的校正边缘的引导件,在盘状元件2之下包括至少一对轮辐22,每个轮辐22是直线形的平行六面体形,其竖直尺寸相对于多个对中元件11的竖直尺寸较小。
这一对轮辐22每一个都具有靠近盘状元件2的中央孔3的第一端22a和终止于盘状元件2的外径附近的第二端22b。
在第二端22b处,轮辐22具有楔形的斜坡23,其竖直尺寸差不多等于多个对中元件11的尺寸。
盘状元件2耦连到至少一个侧部容器壁5,以使得篮子1具有杯状容器的形状,开口很大并且具有底部和侧壁,其具有穿孔使得水能够在其内部流通。
周边容器壁5优选地为矩形,并且由柔性塑料制成,当从盘状元件2分离后变平直。
容器壁5在第一端5a处具有对应于矩形周边的短侧的成形元件18,在相对端5b处具有对应于与前一个相对的短侧的引导件19,该导引件19具有与成形元件18相反形状的构型,从而可耦连到成形元件18。
容器壁5下具有多个钩17,其能够借助压力耦连到盘状元件2的多个周向眼孔9。
盘状元件2与至少一个容器壁5形成的空间由压配合应用到盘状元件2上的至少一个分隔壁6而分隔成两个或多个周向区域。
至少一个分隔壁6具有类似于容器壁5的穿孔的构造,其长度等于中央孔3的外周和盘状元件2的外径之间的距离,相应于盘状元件2的半径。
分隔壁6下具有多个第二钩20,其通过压配合可耦连到盘状元件2的多个径向眼孔10,并在第一侧6a以钩体21终止,该钩体形状为钩,能够抵靠住容器壁5,以加强其在篮子1内侧上的定位,并且在与第一侧6a相对的第二侧6b以成形元件18终止,该成形元件18与侧容器壁5上的成形元件相同。
支撑毂(hub)耦连到盘状元件2的中央孔3。
附图中示出的毂4是单个分离元件,但是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可以与盘状元件2制成为一件式。
毂4由具有截头圆锥形状的第一管道12和具有截头圆筒形状的第二管道13制成。
第一管道12竖直地定向,使得其较小直径12b比其较大直径12a高。
在第一管道12的较大直径12a处,支撑毂4通过第一端23a连接到第二管道13,从而改变几何构形。
在第二管道13的第二端13b处,支撑毂4重新改变其几何构形,终止于基部凸缘14。
沿着第二管道13的侧壁形成至少一个翼片(tab)15,优选地为4个。翼片15耦连到属于盘状元件2的中央孔3的凹口7,并具有与侧容器壁5的端5b上的引导件19类似的构造,其能够耦连到分隔壁6的第二侧6a上的成形元件18。
多个销钉16设置在凸缘14处,以通过压配合耦连在盘状元件2上的多个孔8中。
本发明以如下方式工作。
将由压力成形得到的单个部件,即盘状元件2、至少一个容器壁5、至少一个分隔壁6和支撑毂4,组装形成篮子1。
将容器壁5的多个钩17逐渐耦连到盘状元件2边缘上的多个周向眼孔9中。
在完成多个钩17在多个周向眼孔9的眼孔上的最后一个钩的压配合之前,容器壁5的第一端5a上的成形元件18耦连到其相对端5b上的引导件19。
容器壁5从平的变形成弧形的,使得其限定了一个环形体。
若盘状元件2的外径大于容器壁5的长度,通过使属于一个壁5的成形元件18连接到属于相邻的另一个壁5的成形元件19,能够在盘状元件2上装配更多的容器壁5。
在盘状元件2与容器壁5的耦连过程完成后,容器内部的空间能够通过使用至少一个分隔壁6而细分。
组装阶段需要通过压配合将多个第二钩20插入到盘状元件2上的多个径向眼孔10。
在最后将分隔壁6阻塞到盘状元件2上之前,钩体21在容器壁5上钩到分隔壁6的第一侧6a。
根据需要并考虑到待养殖的蚌类的种类,用户能够确定在盘状元件2上应用多少个分隔壁6。
此时,支撑毂4耦连到盘状元件2,通过至少一个翼片15在至少一个凹口7中滑动,使得位于毂4的凸缘14上的多个销钉16与形成于盘状元件2上的多个孔8对中。
在支撑毂4滑动到盘状元件2的中央孔3的过程中,形成于至少一个分隔壁6上的成形元件18将内部地接合到至少一个凹口7,该凹口具有与成形元件18相反的构形。
完成该过程后,篮子装配完毕。
通过将毂4的第一管道12插入到另一毂4的第二管道13中而耦连多个支撑毂4,多个篮子能够彼此重叠。
通过将金属丝插入到一列毂4的内部,并在基部使用终止垫圈,能够便于将一列容器沉入海洋中和从海洋中抬起。
在这个重叠阶段,多个对中元件11和属于盘状元件2的这一对轮辐22形成间隙。
在这一对轮辐22的位置处,对中元件11限定了形状为圆冠形状的中空空间,该空间的宽度等于侧容器壁5。
以此方式,对中元件11与这一对轮辐22的配合使得第一篮子的盘状元件2毫无困难地搁置在位于第一篮子下方的另一篮子1的容器壁5上,从而避免盲目地将一个篮子插入到另一个篮子上。
从而,当一列篮子被抬起时,重量分配到支撑毂4、多个对中元件11和一对轮辐22上,避免出现篮子弯曲的现象,该现象如果在篮子之间的接触元件仅仅是支撑件4时就会出现;从而还可避免产品的损失,因为在篮子弯曲时蚌类将漂流到海洋里去。
此外,多个对中元件11由一系列腔隔开,能够改进水的流通。
若上部篮子的盘状元件2不仅覆盖有贝类,还有海藻或其它杂质,水从篮子1的内部运动到外部部分受到阻碍。
由于多个对中元件11的几何构造,水还在向下的方向上流通,该方向从篮子1的顶部朝向篮子1的底部。
从而,篮子的构形构成了另一相当重要的优点,因为多个对中元件11使得篮子1内部水的流通更好。
而且,批量篮子1的运输和配送成本得以极大地减小,因为它们以未组装的方式配送并由可堆叠的平坦元件构成,从而节省了很多空间。
另一优点是可将最终的盘状元件2用作盖元件(图3),这不需要使用专门的结构。
另一优点是篮子1的常规的圆筒构造便于篮子的清洁操作。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外海贝类养殖的篮子,包括盘状元件(2),其具有穿孔且是平的;支撑毂(4),其与该盘状元件(2)同轴且耦连到该盘状元件;至少一个容器壁(5),其具有网状结构,并连接到该盘状元件(2)的外周;至少一个分隔壁(6),其具有网状结构,并能够接合到该盘状元件(2);其中该容器壁(5)和该分隔壁(6)能够从该盘状元件(2)取下。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篮子,其中在优选实施方式中该支撑毂(4)能够从该盘状元件(2)取下。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篮子,其中该盘状元件(2)包括中央孔(3),其具有至少一个凹口(7),该凹口从该中央孔(3)的周部朝向其外侧形成;多个孔(8),每个孔的中心在一个圆周上,该圆周与该盘状元件(2)同心,并且大于该中央孔(3);多个周向眼孔(9),位于该盘状元件(2)的外径上;多个径向眼孔(10),位于该盘状元件(2)的直径线上;多个对中元件(11),其形成方向为当该盘状元件(2)水平放置时从该盘状元件(2)的平面沿向下方向延伸;至少一对轮辐(22),其在该盘状元件(2)下方连接并且沿直线形成,每个轮辐具有靠近该中央孔(3)的第一端(22a)和位于该盘状元件(2)的外周处的第二端(22b),该第二端(22b)终止于楔形的斜坡(23)。
4.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篮子,其中该支撑毂(4)包括第一管道(12),其具有竖直轴线截头圆锥形状,并且设置成其较大直径(12a)在其较小直径(12b)下方;第二管道(13),其具有截头圆筒形状,并且第一端(13a)和第二端(13b),该第一端(13a)的外径大于该较大直径(12a)并且连接到该较大直径(12a)附近,该第二端(13b)连接到凸缘(14);至少一个翼片(15),其沿着第二管道(13)的外壁连接,并具有平行的延伸方向;多个销钉(16),其垂直地连接到该凸缘(14)。
5.根据权利要求
3或4所述的用于外海贝类养殖的篮子,其中该支撑毂(4)能够耦连到该盘状元件(2)的中央孔(3)。
6.根据权利要求
3或4所述的篮子,其中该支撑毂(4)的至少一个翼片(15)能够可滑动地接合到该中央孔(3)的至少一个凹口(7)。
7.根据权利要求
3或4所述的篮子,其中所述多个销钉(16)能够通过压配合耦连到该盘状元件(2)的多个孔(8)中。
8.根据权利要求
1或3所述的篮子,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容器壁(5)下具有多个第一钩(17),其能够通过压配合接合到该盘状元件(2)的多个周向眼孔(9)。
9.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篮子,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容器壁(5)具有第一端(5a),其终止于成形元件(18);和相对端(5b),其终止于引导件(19),该引导件与该第一成形元件(18)的形状相反,该成形元件(18)和该引导件(19)能够实现该容器壁(5)的第一端(5a)和相对端(5b)的可滑动耦连,限定一个环。
10.根据权利要求
1或3所述的篮子,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分隔壁(6)下具有多个第二钩(20),其能够通过压配合接合到该盘状元件(2)的多个径向眼孔(10)。
11.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篮子,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分隔壁(6)的第一端(6a)由钩状钩体(21)终止,其能够接合到所述至少一个容器壁(5)。
12.根据权利要求
1或4所述的篮子,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分隔壁(6)在其第二端(6b)由成形元件(18)终止,其通过在该支撑毂(4)的至少一个翼片(15)中内部地滑动而可耦连。
13.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篮子,其中该篮子(1)能够通过将支撑毂(4)的第一管道(12)耦连到重叠在前一篮子(1)上的另一支撑毂(4)的第二管道(13)内部而彼此重叠。
14.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篮子,其中该篮子(1)的外径大于45cm。
15.根据权利要求
3和9所述的篮子,其中这一对轮辐(22)的外径和所述多个对中元件(11)的内径之间的差值限定了一个中空的空间,其面积等于由侧容器壁(5)封闭时所限定的环的面积。
16.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篮子,其中该篮子(1)具有正圆筒形状。
专利摘要
一种篮子(1),包括平的带有孔的盘状元件(2),该盘状元件通过压配合耦连到至少一个网状容器壁(5),该容器壁接合到该盘状元件的外周边缘附近。该盘状元件(2)和容器壁(5)限定了一个内部空间,该内部空间由包括至少一个分隔壁(6)所分隔,该分隔壁通过压配合耦连到该盘状元件(2)。该篮子(1)能够连接到支撑毂(4),该支撑毂与该盘状元件(2)同轴且可耦连到该盘状元件。
文档编号A01K61/00GK1993042SQ20058002597
公开日2007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21日
发明者乔瓦尼·马尼亚尼尼, 爱德华多·图罗拉 申请人:阿夸股份有限公司, 德尔塔生态应用研究有限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