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斑翅果蝇及其天敌的诱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3481阅读:10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植物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斑翅果蝇及其寄生性天敌的诱捕装置。



背景技术:

斑翅果蝇(Drosophila suzukii Matsumura)是一种危害草莓、蓝莓、树莓、黑莓、樱桃、葡萄和桃等软皮水果的全球性害虫。该害虫可以对成熟或亚成熟的健康果实进行危害,因为其雌成虫的产卵器外形较大、坚硬锋利且呈锯齿状,可刺破果皮产卵于果实内部,幼虫在果实内部取食造成危害,使被害果实迅速开始腐烂,并且会引发真菌、细菌等病害,造成二次侵染,导致水果产量下降,品质变劣,安全性和商品价值都受到严重的影响。斑翅果蝇原产于东亚地区,在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都有分布。自2008年起,斑翅果蝇迅速传入到欧美国家,对当地的水果产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在我国,随着樱桃和小浆果栽培产业的发展突飞猛进,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关于斑翅果蝇在我国危害的报道日渐增多,如不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我国辽宁、云南和山东等地区的水果产业将受到严重影响。

目前,在实际栽培生产中主要通过喷洒杀虫剂和诱捕的方法来防治斑翅果蝇。由于斑翅果蝇幼虫隐蔽性强,成虫可迁移,使杀虫剂的防治效果不佳,而且大量喷洒杀虫剂不仅增加生产成本,还会造成农残增加、害虫抗药性增强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目前,国内外为了有效、安全且可持续地防治斑翅果蝇,他们将利用寄生蜂等天敌的生物防治策略纳入斑翅果蝇综合防治体系中,与诱捕方法相结合,以尽可能地减少杀虫剂的施用。现阶段,斑翅果蝇寄生蜂资源主要是通过人为收集自然界被寄生的果蝇来获取,难度较大而且费时费力。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将诱捕斑翅果蝇和获取寄生蜂等天敌相结合的装置,本装置在诱捕斑翅果蝇的同时,利用诱捕剂和鲜果的气味可更好的吸引寄生蜂等天敌,以达到有效、安全且可持续地防治斑翅果蝇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斑翅果蝇及其天敌的诱捕装置来监测防治斑翅果蝇并获取寄生性天敌资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寄生性天敌诱捕装置和斑翅果蝇诱捕装置,其特征是:寄生性天敌诱捕装置设置塑料容器,塑料容器上口螺纹连接塑料容器盖,塑料容器盖上部连接挂钩和挡雨遮光板;在塑料容器外壁上距顶端1/3处环形交错均匀分布10个进虫孔,进虫孔上设有隔虫网,将寄生性天敌诱饵放置在塑料容器内部;

斑翅果蝇诱捕装置设置塑料容器,塑料容器上口螺纹连接塑料容器盖,塑料容器盖上部连接挂钩,通过该挂钩将斑翅果蝇诱捕装置连接在寄生性天敌诱捕装置的下部;在塑料容器内悬挂粘虫板,并在塑料容器上标记引诱剂刻度线,在塑料容器外壁上距顶端1/3处环形交错均匀分布20个进虫孔,在塑料容器内添加斑翅果蝇诱捕剂至刻度线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斑翅果蝇及其天敌的诱捕装置示意图。

寄生性天敌诱捕装置图中标号: A1-挂钩、A2-挡雨遮光板、A3-塑料容器盖、A4-塑料容器、A5-隔虫网、A6-进虫孔、A7-寄生性天敌诱饵;斑翅果蝇诱捕装置图中标号:B8-挂钩,B9-塑料容器盖、B10-粘虫板、B11-塑料容器、B12-进虫孔、B13-引诱剂刻度线、B14-斑翅果蝇诱捕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包括寄生性天敌诱捕装置和斑翅果蝇诱捕装置两部分。

寄生性天敌诱捕装置:设置塑料容器A4,塑料容器A4为容积1L的碗状塑料容器,塑料容器A4上口螺纹连接塑料容器盖A3,塑料容器盖A3上部连接挂钩A1和挡雨遮光板A2,挂钩A1为可弯曲定形的包胶铁丝,用于固定装置防止大风吹落,挡雨遮光板A2为屋脊形韧性PC板,用于防止阳光暴晒或暴雨等不良天气原因使诱捕装置受损影响诱捕效果;在塑料容器A4外壁上距顶端1/3处环形交错均匀分布10个进虫孔A6,进虫孔A6上设有隔虫网A5,可使鲜果气味散发出去,由于寄生蜂的体长、体宽均<0.98mm,因此可顺利通过隔虫网A5进入诱捕器,对果蝇幼虫或蛹进行寄生,同时能有效阻隔其他体型较大的昆虫进入诱捕器;并能防止在寄生性天敌诱饵A7内的果蝇幼虫及成虫逃逸;寄生性天敌诱饵A7为在鲜果内部生活的人工繁殖的健康果蝇幼虫。将寄生性天敌诱饵A7放置在塑料容器A4内部;

斑翅果蝇诱捕装置:设置塑料容器B11,塑料容器B11为容积1L的杯状塑料容器;塑料容器B11上口螺纹连接塑料容器盖B9,塑料容器盖B9上部连接挂钩B8,通过该挂钩将斑翅果蝇诱捕装置连接在寄生性天敌诱捕装置的下部,挂钩B8为可弯曲定形的包胶铁丝,用于固定装置防止大风吹落;在塑料容器B11内悬挂5cm*5cm的双面黄色粘虫板B10,可以防止被诱捕到的果蝇成虫逃逸;并在塑料容器B11上标记引诱剂刻度线B13,在塑料容器B11外壁上距顶端1/4处环形交错均匀分布20个直径为0.5cm的进虫孔B12,可使诱捕剂气味散发出去,并能使果蝇成虫识别诱饵气味顺利进入诱捕器,同时防止其他体形较大的非目的昆虫进入到诱捕器中。在塑料容器B11内添加斑翅果蝇诱捕剂B14至刻度线B13处。刻度线B13位于塑料容器B11下方200ml处,可作为添加诱捕剂体积的标准;斑翅果蝇诱捕剂配方B14为酵母、糖和水,按照1:2:16的重量比配置。

使用时,将该装置悬挂放置在树杈或定制挂杆上,高度约1.2-1.5m为宜,悬挂点选择在阴凉避光处,即可诱捕到斑翅果蝇诱捕装置可循环使用,寄生性天敌诱饵和斑翅果蝇诱捕剂每隔7天更换一次。

以上所述,仅可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形式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替换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