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冲洗的鱼缸循环过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5312阅读:102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冲洗的鱼缸循环过滤系统。



背景技术:

养殖观赏鱼的鱼池或鱼缸,如果未能保持池水清洁则影响观赏而且伤害鱼类的健康,需要过滤器以过滤鱼缸或鱼池中的污物。但过滤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有污物积存于过滤器的上方。现有的常用过滤器有气举生化棉过滤器、桶式外置式过滤器、水族箱顶部过滤器等。这些过滤器大都有其局限性,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清洗。气举生化棉过滤器清洗比较方便,但是需要经常进行清洗,而且气举生化棉过滤器过滤效果不好,不适合在水质较差的情况下使用;桶式外置式过滤器过滤的过滤效果好,但是过滤不方便,同时价格昂贵;水族箱顶部过滤器清洗比较方便,但是会影响从上到下的观赏视觉。CN105994116A公开了双排水双排污循环过滤系统,CN201467825U公开了一种鱼缸过滤装置,上述过滤装置虽然可以达到过滤的效果,也具有一定的观赏性,但是过滤装置本身不可自动冲洗,使用一段时间后均需要更换过滤装置,成本较高,使用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冲洗的鱼缸循环过滤系统,能够通过进出水的压差自动控制虹吸产生和破坏,实现鱼缸中水自动过滤净化以及反冲洗,节能高效的实现了对水的循环利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自动冲洗的鱼缸循环过滤系统,包括设置有通过纵向隔板分隔开的养鱼区和过滤区的鱼缸,过滤区通过横向隔板分隔为上部的过滤室和下部的排水室,过滤室上部的纵向隔板上设置有出水口,养鱼区下部设置有连接进水管的潜水泵,进水管另一端通入过滤室中部与竖直设置于过滤室内的第一虹吸管相连,第一虹吸管下端连接罩体,罩体内设置有对应第一虹吸管管口的用于过滤水的多层过滤层,第一虹吸管上端延伸至鱼缸壁顶端与竖直平行于鱼缸壁的第二虹吸管相连,第二虹吸管另一端延伸入排水室的水封口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第一虹吸管位于第二虹吸管和鱼缸壁之间的部位连接有竖直平行于鱼缸壁的虹吸辅助管;虹吸辅助管的下端延伸入排水室的水封口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第一虹吸管与第二虹吸管连接处架设有三通管,三通管一端连接有抽气管,抽气管向下延伸连接第二虹吸管,连接端还与虹吸辅助管连接,且与虹吸辅助管连接处设置有水射器(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三通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虹吸破坏管,虹吸破坏管的端部设置有虹吸破坏头,虹吸破坏头位于过滤室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罩体内第一虹吸管管口下方设有水平的挡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罩体外部设置有连接鱼缸壁和纵向隔板的生化棉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多层过滤层为两层滤料级配,分别为石英砂和活性炭;生化棉层上寄生有硝化细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排水室设置有竖直挡板,挡板一侧为水封口,另一侧为废液口,废液口连通排水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冲洗的鱼缸循环过滤系统可以自动对过滤装置进行反冲洗,无需拆卸过滤装置,过滤装置构造简单,过滤效果好;

2、过滤装置位于鱼缸内壁一侧,可以对其进行外貌改造,不妨碍鱼缸的美观,过滤装置出现问题也及时并方便的进行更换;

3、在进行反冲洗地过程中,不需要再提供其他能源,利用虹吸作用对过滤器自动进行反冲洗,节能环保,整个过滤系统成本低,操作方便;

4、鱼缸的滤料运用了活性炭,石英砂以及生化棉,活性炭和石英砂可以对进水中的进行物理拦截,此外,活性炭还可以吸附水中由于鱼类代谢所产生的可溶性杂质,二生化棉上可以附着硝化菌,对鱼缸中鱼类代谢产生的废物进行清除,过滤效果好,反冲洗后仍旧能够保持稳定的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鱼缸;2-养鱼区;3-过滤区;31-过滤室;32-排水室;4-潜水泵;5-进水管;6-第一虹吸管;7-罩体;8-过滤层;9-第二虹吸管;10-虹吸辅助管;11-抽气管;12-水射器;13-虹吸破坏管;14-虹吸破坏头;15-挡板;16-出水口;17-生化棉层;18-水封口;19-废液口;20-排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横向为图1的水平方向,纵向为图1中的竖直方向;术语“上”、“下”、“顶部”、“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图1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见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自动冲洗的鱼缸循环过滤系统,包括设置有通过纵向隔板分隔开的养鱼区2和过滤区3的鱼缸1,过滤区3通过横向隔板分隔为上部的过滤室31和下部的排水室32,过滤室31与养鱼区2相邻的上部有出水口16,养鱼区2下部设置有连接进水管5的潜水泵4,进水管5另一端通入过滤室中部与竖直设置于过滤室内的第一虹吸管6相连,第一虹吸管6下端连接罩体7,罩体7内设置有对应第一虹吸管6管口的用于过滤水的多层过滤层8,第一虹吸管6上端延伸至鱼缸壁顶端与竖直平行于鱼缸壁的第二虹吸管9相连,第二虹吸管9另一端延伸入排水室32的水封口内。潜水泵可将污染的水体送入过滤室31经滤料级配的滤层8过滤后水位上升至出水口16进入养鱼区,滤层堵塞时,过滤室位于高位,排水室位于低位,第一虹吸管水位上升至第二虹吸管的水封口形成虹吸,反冲洗滤层,从而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利用虹吸作用进行反冲洗,不必多次更换过滤装置,成本低而效率高。

参见图1,作为优选的实施例,第一虹吸管6位于第二虹吸管9和鱼缸壁之间的部位连接有竖直平行于鱼缸壁的虹吸辅助管10;虹吸辅助管10的下端延伸入排水室的水封口内。第一虹吸管6与第二虹吸管9连接处架设有三通管,三通管一端连接有抽气管11,抽气管11向下延伸连接第二虹吸管9,连接端还与虹吸辅助管10连接,且与虹吸辅助管10连接处设置有水射器12。滤层发生阻塞,第一虹吸管6中的水位升高,在到达虹吸辅助管10之前,第一虹吸管6中的空气受到压缩,从第二虹吸管9的下端进入大气;第一虹吸管6中的水位继续升高超过虹吸辅助管10的上端管口时,水流入虹吸辅助管10和第二虹吸管9中,急速的水流经过水射器12,水射器12将抽气管11以及第二虹吸管9上端中的空气抽走产生负压,同时在虹吸辅助管10入流处产生漩涡也夹带部分气体,加速了虹吸管中的真空度。第一虹吸管6与第二虹吸管9的水位都上升,汇合后形成虹吸。上述设置能够使得虹吸形成稳定,虹吸流量大,虹吸后,过滤室31内的水流反向冲洗滤层,反向冲洗更为彻底。

继续参见图1作为优选的实施例,三通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虹吸破坏管13,虹吸破坏管13的端部设置有虹吸破坏头14,虹吸破坏头14位于过滤室31内。冲洗时,过滤室内水位下降至虹吸破坏头,空气进入,虹吸则终止。上述结构能够保证过滤和冲洗的多次重复进行,反复循环保证鱼缸内水体的质量。

继续参见图1,作为可选的实施例,罩体7内第一虹吸管6管口下方设有水平的挡板15,能够阻挡第一虹吸管6水流的流速,使得过滤层的过滤效果更好。

继续参见图1,作为可选的实施例,罩体7外部设置有连接鱼缸壁和纵向隔板的生化棉层17,能够在过滤层的基础上进一步净化水体。

结合图1,作为可选的实施例,滤料级配滤层为二级滤料级配,分别为石英砂和活性炭,但是可以理解的是,根据具体的水体情况,可以更换为多层的级配滤层,保证过滤的效果。作为可选的实施例,生化棉层上寄生有硝化细菌,可以培养硝化细菌来分解水中毒素,起到有益的生化过滤的效果。

参见图1,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排水室32设置有竖直的挡板,挡板一侧为水封口18,另一侧为废液口19,废液口19连通排水口20。反冲洗过程中,废液溢过挡板即可通过废液口19连通的排水口20进行排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