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鱼苗培育池水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4032阅读:6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鱼苗培育池水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全球水产业第一大国,水产养殖产量占全球养殖产量的一半以上,其中池塘养殖是我国主要的养殖模式之一,其养殖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0%左右,因此,有效地推动我国池塘养殖标准化建设,将会有效地推进现代渔业发展及新农村建设,现有的小型鱼苗培育池的规模不大不小,培育池内的水有时比较浑浊,水浑浊之后也没有办法进行全部的抽换,即使注入部分清水也无法彻底改变水质,且经常注入清水,对水资源产生了一定的浪费,水浑浊容易造成鱼苗的死亡,大幅度降低鱼苗的存活率,不利于鱼苗的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过滤水质,进而循环用水的小型鱼苗培育池水过滤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小型鱼苗培育池水过滤装置,包括培育池,在培育池底部设置有滤水口,还包括滤水槽、过滤器,滤水槽一端与滤水口相连,另一端与过滤器连通并延伸至过滤器内,在过滤器内从上到下依次铺设有石英砂层、木炭层、过滤棉层,过滤器底端设置有出水口,出水口处安装有水管,水管一端与水泵相连,另一端设置在培育池上端位置处。

进一步,在滤水口处设置有拦网。

进一步,滤水槽上铺设有一层过滤网。

进一步,出水口为漏斗形。

进一步,培育池底端设置为倾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培育池中浑水经过滤器过滤,有效地除去水中杂质,简单快捷,方便实用,清水流至出水口,在水泵作用下,过滤后的清水通过水管流到培育池中,提高培育池中水质,有利于鱼苗健康生长,提高了鱼苗存活率,且能使水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小型鱼苗培育池水过滤装置示意图;

图1中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1-培育池,2-滤水口,3-滤水槽,4-过滤器,5-石英砂层, 6-木炭层,7-过滤棉层,8-出水口,9-水管,10-水泵,11-拦网,12-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小型鱼苗培育池水过滤装置,包括培育池1,在培育池1底部设置有滤水口2,还包括滤水槽3、过滤器4,滤水槽3一端与滤水口2相连,另一端延伸至过滤器4中,在过滤器4内从上到下依次铺设有石英砂层5、木炭层6、过滤棉层7,过滤器4底端设置有出水口8,出水口8处安装有水管9,水管9一端与水泵10相连,另一端设置在培育池1上端位置处;培育池1中浑水经过滤水口2排出到培育池1外,滤水口2处连接有滤水槽3,滤水槽3另一端与过滤器4连通并延伸至过滤器4内,浑水由滤水槽3进入至过滤器4中,在过滤器4中从上到下依次铺设有石英砂层5、木炭层6、过滤棉层7,石英砂层5能有效的截留除去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胶质颗粒,降低水浊度、净化水质,经石英砂层5过滤后的水流至木炭层6,木炭具有独特的孔隙结构,这些空隙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能吸附污水中的微小颗粒,除去污水的异味,以及除去毒素,经过木炭层6过滤后的水流至过滤棉层7,过滤棉层7能分解水中的有机物,除去水中的细菌,改善水质,最终对浑水彻底过滤,过滤后的清水从出水口8流出,在出水口8处安装有水管9,在水泵10作用下,过滤后的清水通过水管9流到培育池1中,提高培育池1中水质,有利于鱼苗健康生长,提高了鱼苗存活率,且能使水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

为了防止在对培育池1中浑水过滤时,培育池1中鱼苗随浑水游出,本实用新型中,在滤水口2处设置有拦网11,有效地防止了鱼苗游出到培育池1外,有助于鱼苗在培育池中稳定地生长。

为了更好的达到过滤效果,本实用新型中,滤水槽3上铺设有一层过滤网12,培育池1 中的浑水通过出水口8流过滤水槽3,通过滤水槽3上过滤网12的过滤作用,对浑水中较大颗粒的杂质进行过滤,完成粗过滤。

本实用新型中,将滤水器4下端的出水口8设置为漏斗形状,采用漏斗形状,上宽下窄,清水通过漏斗形状的出水口8流出,具有较强的流动性,提高了清水流出的速率,有效地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

培育池1底部有污物沉淀,为了将淤积的污物排出至培育池1外,本实用新型中,将培育池1底端设置为倾斜,通过倾斜设置,池底污物在培育池1中水流作用下,随水流排出到培育池1外,对水进行过滤。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从实施过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小型鱼苗培育池水过滤装置,有效地除去水中杂质,提高培育池中水质,有利于鱼苗健康生长,提高了鱼苗存活率,且能使水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简单快捷,方便实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