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木移植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94183阅读:5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树木移植支撑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林业园艺支架,特别涉及一种树木移植支撑架。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改善人居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绿化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改善城市生态中作用十分明显,因此,会经常移植一些树苗来提高城市的绿化程度。新移植的大树由于其根系不稳,需要在大树上装置支撑架以保证其正常存活。

传统的树木支撑架如公开号为CN203467336U所示的一种树木与支撑杆固定装置,包含三个弧形扣和通过轴心与之相连的三个可旋转扣件组成,三个弧形扣经螺丝连接形成闭合环状,用于锁紧树干,与之相连的三个可旋转扣件夹固支撑杆。

由于该种支撑杆斜插入地面,其支撑杆与地面的抓地力较差,当城市遭遇到台风等灾害性天气,支撑杆容易从地面被拔出,导致林木失去了支撑架的支撑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树木移植支撑架,采用与地面直插方式提高支撑杆的抓地力。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树木移植支撑架,包括用于支撑树体的若干支撑体以及用于压紧支撑体和树体的收紧带,所述支撑体包括支撑杆和连接在支撑杆一端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竖直穿设于地面,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管体和穿设连接在固定管体内的旋转轴,所述固定管体包括连接支撑杆的连接管以及一端铰接在连接管上的膨胀部,所述膨胀部置于地面下,所述膨胀部的另一端铰接有尾管,所述尾管螺纹连接在旋转轴上,所述膨胀部包括连接在连接管上的第一限位条和连接在尾管上的第二限位条,所述第一限位条与第二限位条之间通过铰链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紧带将支撑体与树体压紧,支撑体固定部的膨胀部穿设至地面以下,通过转动旋转轴,尾管沿旋转轴上升,同时提升膨胀部,带动第一限位条和第二限位条向水平方向翻折,增大了固定部与地面的水平接触面积,增加了固定部与地面的抓地力,使固定部的安装更加稳固,不会轻易被拔出。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杆倾斜固定在连接管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现实工况中,支撑杆一般都是倾斜插入地面,工人在支撑杆插入过程中需要倾斜插入,工作过程十分不方便,且角度容易偏移,将支撑杆倾斜连接在连接管上,支撑体安装时,支撑杆呈倾斜状态,此时固定部呈竖直状态与地面连接,方便工人操作,将固定部固定在地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体还包括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与支撑杆枢接的枢接座和与枢接座一体成型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端面抵接在树体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枢接座的设置,可以使支撑杆在安装过程中,根据收紧带和地面的高度,根据工程的需要调节角度,方便工人的施工过程,通过弧形板的设置,可以减小支撑体与树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支撑体与树体之间的局部压强,使支撑体可以压紧树体,提高连接部对树体的压紧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弧形板与枢接座之间设置有供收紧带卡接的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部的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的设置可以方便收紧带从支撑体上拆卸下来,连接部抵接在树体上,相较于直接用收紧带固定树体的固定效果更好,同时,在支撑架回收过程中,收紧带和支撑体可以分开搬运,减少搬运过程中收紧带之间互相缠绕,方便工人的拆卸和搬运。

作为优选,所述收紧带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一侧设置有卡钩座,所述卡钩座上连接有卡钩,所述开口的另一侧设置有与卡钩配合的定位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树木的大小直径通常都不一致,收紧带、卡钩座和卡钩的配合,可以根据树木的直径通过收紧带的伸缩使收紧带贴于树木表面,使收紧带和树木的连接更加稳固,增加了支撑架结构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柱的端部设置有直径大于卡钩钩体内径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收紧带表面形成卡槽,所述卡钩的钩体卡接于卡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钩与定位柱连接后,卡槽可以限制卡钩从定位柱上滑出,卡钩不会轻易脱出卡槽,因此可以进一步提升收紧带与树木的连接稳定度。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轴顶部设置有端帽,所述端帽的外径大于固定管体的内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端帽的设置,在使用旋转轴的时候,可以将工具施力于端帽,不会由于工具的夹持而对旋转轴表面的螺纹造成破坏,方便工人施工,同时,还能够防止旋转轴过于伸入固定座内导致无法取出。

作为优选,所述端帽的表面设置控制旋转轴转动的工作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孔的设置可以方便工人使用工具操作,进一步简化工人的操作步骤,减少工人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收紧带、支撑杆和固定部的设置,可以使支撑架与地面的连接结构更加稳固,通过膨胀体的设置,进一步提升固定部与地面的结构稳定度,使支撑架的支撑效果更佳,通过该支撑架,可以减少城市绿化由于树体偏斜、倾倒导致的树木无法存活的情况,提高了新移植的大树的存活率,对城市的绿化建设有极大的帮助;

2.通过枢接座、卡钩、工作孔、倾斜固定的第一固定管的设置,可以简化工人的操作步骤,减少工人在拆卸、安装时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3.该树木移植支撑架可以回收利用,不会造成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树木移植支撑架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收紧带卡钩与卡槽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支撑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固定座膨胀部膨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树木移植支撑架的膨胀部膨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树体;2、支撑体;3、收紧带;31、开口;41、卡钩座;42、卡钩;43、定位柱;44、限位块;45、卡槽;46、连接条;21、支撑杆;22、连接部;221、枢接座;222、弧形板;223、第一环形槽;224、第二环形槽;23、固定部;231、固定管体;232、旋转轴;233、连接管;236、膨胀部;234、第一限位条;235、第二限位条;237、尾管;238、端帽;239、工作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和图2,一种树木移植支撑架,包括环绕支撑在树体1表面的支撑体2以及用于将支撑体2与树体1压紧的收紧带3,收紧带3由TPE弹性体制成,收紧带3上设有将收紧带3断开呈条状的开口31,其一端穿设有卡钩座41,卡钩座41上枢接有连接条46,连接条46的一端连接有卡钩42,收紧带31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卡钩42配合的定位柱43,定位柱43的端部设置有直径大于卡钩42钩体内径的限位块44,限位块44与收紧带3之间形成环绕着定位柱43的卡槽45,卡钩42的钩体可以卡接于卡槽45内。

参见图1和图3,支撑体2设为三个,支撑体2包括倾斜的支撑杆21,支撑杆21的上端枢接有与树体1抵接的连接部22,连接部22包括与支撑杆21枢接的枢接座221和与枢接座221一体成型的弧形板222,弧形板222与枢接座221之间开设有用于卡接收紧带3的第一环形槽223和第二环形槽224,第一环形槽223设置于第二环形槽224的正上方,弧形板222的另一面抵接于树体1的表面。

参见图3和图4,支撑杆21的底部连接有固定部23,固定部23穿设于地面,固定部23包括固定管体231和贯穿在固体管体231轴线位置并可相对于固定管体231转动的旋转轴232,固定管体231包括倾斜固定在支撑杆21上的连接管233和一端与连接管233连接的膨胀部236,膨胀部236包括与一端与连接管233铰接的第一限位条234,第一限位条234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限位条235,第二限位条235的尾端铰接有尾管237,旋转轴232的端部设置有端帽238,端帽238的外径大于固定管体231的内径,端帽238的上部还设置有工作部239,工作部239为方便工具固定的工作孔,工作孔为内六角孔,旋转轴232的轴体穿设经过连接管233、膨胀部236和尾管237,轴体的表面设置有外螺纹,尾管237的内表面设置有与该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

工作过程:

参见图1和图5,将树体1种植到地面上后,首先,在树体1表面周向设置三个支撑体2,其弧形板222抵接在树体1表面,将一条收紧带3通过第一环形槽223与支撑体2卡接,将另一条收紧带3通过第二环形槽224与支撑体2卡接,旋转卡钩42,卡钩42以卡钩座41为圆心点旋转,卡钩42的钩体卡入卡槽45内,通过枢接座221旋转支撑杆21,使固定部23与地面保持竖直状态,将固定部23插入地面内,至膨胀部236全部插入地面内,通过工具旋转工作孔,带动旋转轴232旋转,尾管237在旋转轴232的作用下上升,带动第二限位条235和第一限位条234向水平方向翻折,至旋转轴232无法转动,此时,第一限位条234和第二限位条235与旋转轴232之间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增大了固定部23与地底水平方向上的接触面积,使固定部23的固定更加牢固。当需要拆卸时候,只需反向旋转旋转轴232,第一限位条234和第二限位条235复原,可以方便地从地底取出固定部23,反向旋转卡钩42,使钩体脱离卡槽45,将该支撑架从树体1上拆除。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