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洋森林牧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5240阅读:6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洋森林牧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洋环境生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洋森林牧场。



背景技术:

海洋牧场,是在一定海域内,通过人工工程措施对海洋环境加以改造和利用,改善海洋的生态环境,使海洋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目前,海洋的环境出现世界性的资源枯竭、海洋生态被破坏、富氧物多、海洋污染等难以解决的问题,构建海洋牧场可以对污染的海域起到净化作用,修复生态环境,保护渔业资源,恢复海洋渔业环境,使渔业资源再生,并且能解决因过度捕捞导致的海洋荒漠化问题。

就目前而言,建造海洋牧场主要的操作方式为向海洋内抛入各种形式废弃物,如旧船、破损的飞机壳、水泥类、塑料类、废旧构筑物类、巨石、人造废弃物等,在海洋环境内这些废弃物表面可以生长植物,形成海底人工礁石。这样形成的海洋牧场有两个特点:一为使上下海水流动产生变化,形成海洋生物所需要的生态环境;二为这些废弃物可以生产各种藻类海洋植物。但是,这样的人工礁盘仅在海洋底部浅层设置,一般情况下多为养殖海参、鲍鱼等,无法形成全面全方位的海洋生态环境,无法形成呈现立体多层次全水域的空间立方人工礁盘。而这种单层设置的人工礁石,在时间稍长之后,会因为海水的腐蚀而被损坏,或者会因为海水流动,而被海沙淹没,其对海洋空间立方利用少,成本高,收益低,是目前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的海洋生产方法。

构造海洋生态环境牧场的难点在于:海水流速大,海水的腐蚀性高,在水流的大幅流动和风力的作用下,使一般的材料无法承受。如何能在控制成本的情况下,实现全水域空间立方生态环境海洋牧场是个世界性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海洋森林牧场,该森林牧场可以形成全空间立方人工礁盘,可以实现整个生态环境保护再生以及环境修护能力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海洋森林牧场,包括海上平台,所述海上平台底部连接有多层框架层,每层框架层包括多个框架,所述框架内置有供动物生存或植物生长的构件,所述构件的重量随框架层的深度逐渐增大,所述海上平台外围连接有向四周延伸的外伸结构。

优选的,所述海上平台中部具有空隙,所述空隙下部对应放置有养殖网箱。

或者,所述海上平台中部具有空隙,所述空隙下部对应放置有人造珊瑚树。

所述人造珊瑚树包括竖向支撑件,所述竖向支撑件两侧均连接有倾斜的侧向支撑件。

所述竖向支撑件和侧向支撑件均为玄武岩纤维筋制成。

所述竖向支撑件底部可设置重物。

所述竖向支撑件和侧向支撑件的重量均随框架的深度逐渐增大。

或者,所述人造珊瑚树包括多层框架层,每层框架层包括多个框架,框架内置有多个球状或柱状结构。

所述框架层外围也可连接有向四周延伸的外伸结构。

所述外伸结构为柔性体或刚性体。可以为外伸筋或板材或中空柱体或其他任何可供植物生长的构造。

所述框架由多个玄武岩纤维筋依次连接而成。

所述框架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

同一所述框架层内放置的构件相同,相邻所述框架层内放置的构件不同。

优选的,供植物生长的构件和供动物生存的构件沿多层框架层依次重复交叉布设。

供植物生长的所述构件可以为球形或棱锥形或棱柱形或圆锥形或圆柱形的第一结构体,所述第一结构体为实心的或空心的。可以为水泥预制件或石头预制件等。形成植物所依附生存的空间。

供动物生存的构件可以为球形或棱锥形或棱柱形或圆锥形或圆柱形的第二结构体,所述第二结构体为空心的。可以为水泥预制件或石头预制件等。形成动物所依附生存的空间。

优选的,所述构件为玄武岩纤维材料制成。

优选的,最底层的框架层内的构件为石头。

供动物生存的所述构件带有多个空腔。

优选的,所述玄武岩纤维筋上可绑缚有植物苗种。

优选的,所述海上平台可连接有锚定体。

优选的,所述框架层的框架上放置有一层或多层无土栽培托盘。

所述构件替换为无土栽培托盘。

优选的,所述框架层的最上层框架内置有多个浮体。

优选的,所述海上平台的外围形状为椭圆形。

所述海上平台由多个横向玄武岩纤维筋和多个竖向玄武岩纤维筋连接而成。

所述海上平台上部铺设承重板。

所述承重板上设置有植物种植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海洋森林牧场在海上平台底部设置多层框架层,在每一框架层的框架内设置能够供植物生长的构件或供动物生存的构件,实现动植物混合养殖,可以在海洋水域内建立起(上、中、下)全水域的人工礁盘,该海洋森林牧场的动植物形成食物链,可以对整个海洋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修护等。

本实用新型的框架层的重量随深度逐渐增大,上轻下重,形成不同的空间立方,养殖不同的海洋生物,构建起海洋生态环境;在海上平台设置向四周延伸的外伸结构,外伸结构上可以养殖海带等植物,更好吸引各种动物进入各框架层,在海洋森林牧场内进行动物养殖。

本实用新型在海上平台中部设置空隙,在空隙内对应放置养殖网箱,养殖网箱内养殖各种海洋鱼类,提升该森林牧场的经济效益,使其改善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相结合,并且框架层内的养殖植物可以作为养殖网箱内的养殖动物的食物,两者自相供应,节省饲料。

本实用新型的框架均由玄武岩纤维筋连接而成,结构强度更高,耐腐蚀,可以解决现有海底构筑物容易损毁和容易腐蚀的问题;且因在海洋牧场框架内设置了各种构件,可以更好的抗击海浪冲击,且不容易被海沙埋没,该森林牧场在海水内存留的时间更长。

本实用新型在框架重复交叉设置供植物生长的构件和供动物生存的构件,动物和植物交叉养殖,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动物的粪便为植物提供养料,两者的配合使得生态环境的建立更加完善。

本实用新型将各种构件可以替换为无土栽培托盘,在森林牧场移动到淡水区时,可以通过无土栽培托盘种植植物,在富氧物多的水域可以对水源进行净化,改善海洋生态环境。

本实用新型将整个海上平台设置为椭圆形,且可以将整个森林牧场的长宽高的尺寸设置为依次递减,在经受海浪冲击时不会发生倾倒和翻滚;底部框架内设置石头,石头为植物提供生长环境,且石头的重量较大,可以将森林牧场稳固在确定位置;在底部框架设置石头,在顶部框架设置浮体,浮力和重力的配合形成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在海上平台上连接锚定体,可以将整个森林牧场锚固在固定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海洋森林牧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海上平台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带有无土栽培托盘的海洋森林牧场的示意图;

图4为人造珊瑚树的示意图;

图中,1海上平台,2框架层,3框架,4构件,5外伸结构,6空隙,7空腔,8锚定体,9无土栽培托盘,10浮体,11横向玄武岩纤维筋,12竖向玄武岩纤维筋,13承重板,14竖向支撑件,15侧向支撑件,16重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海洋森林牧场,包括海上平台1,海上平台1底部连接有多层框架层2,每层框架层2包括多个框架3,框架3内置有供动物生存或植物生长的构件4,构件4的重量随框架层的深度逐渐增大,海上平台1外围连接有向四周延伸的外伸结构5,框架层2外围也可连接有向四周延伸的外伸结构。按照海洋的生态环境,海洋分为水面、中层、底层三个层面,对应这几个层面按照生长要求,可以在框架层内分别设置海洋水生植物、水生鱼类、水生甲壳类生物(如鲍鱼、海参等)。在海上平台底部设置多层框架层,在每一框架层的框架内设置能够供植物生长的构件或供动物生存的构件,实现动植物混合养殖,可以在海洋水域内建立起(上、中、下)全水域的人工礁盘,该海洋森林牧场的动植物形成食物链,可以对整个海洋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修护等。框架层的重量随深度逐渐增大,上轻下重,形成不同的空间立方,养殖不同的海洋生物,构建起海洋生态环境;在海上平台设置向四周延伸的外伸结构,外伸结构上可以养殖海带等植物,更好吸引各种动物进入各框架层,在海洋森林牧场内进行动物养殖。外伸结构为柔性体或刚性体。可以为外伸筋或板材或中空柱体或其他任何可供植物生长的构造。

海洋森林牧场的植物养殖区生长的植物,可供牧场内动物养殖区生存的动物食用,同时动物的粪便等形成养殖植物的肥料,养殖的植物还可以用来吸收富氧物,净化海水环境,有利于动物在其内生存。

本实用新型的森林牧场因为设置多层框架层,并在框架层内设置构件,底层水和上层水会发生交换,海底营养物质在水流交换中会被翻至上方供养殖动物食用。

现在,在北方养殖鱼类时,冬天需要将鱼类和渔网等全部收到船上,运送至南方过冬,耗费大量资金,而本实用新型的海洋森林牧场重量轻,可在水中慢慢拖动行走。

海上平台1中部具有空隙6,空隙6下部对应放置有养殖网箱。在海上平台中部设置空隙,在空隙内对应放置养殖网箱,养殖网箱内养殖各种海洋鱼类,提升该森林牧场的经济效益,使其改善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相结合,并且框架层内的养殖植物可以作为养殖网箱内的养殖动物的食物,两者自相供应,节省饲料。

海上平台1中部的空隙6内可以放置人造珊瑚树,如图4所示,人造珊瑚树包括竖向支撑件14,竖向支撑件14两侧均连接有倾斜的侧向支撑件15。竖向支撑件14和侧向支撑件15均为玄武岩纤维筋制成。竖向支撑件14底部可设置重物16。竖向支撑件14和侧向支撑件15的重量均随框架的深度逐渐增大。

人造珊瑚树也可以是包括多层框架层,每层框架层包括多个框架,框架内置有多个球状或柱状结构。

框架3由多个玄武岩纤维筋依次连接而成,框架为柔性的,可以抗风浪,通过柔性结构与框架底部重物的重力结合,可以适应海流海浪。框架3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框架均由玄武岩纤维筋连接而成,结构强度更高,耐腐蚀,可以解决现有海底构筑物容易损毁和容易腐蚀的问题;且因在海洋牧场框架内设置了各种构件,可以更好的抗击海浪冲击,且不容易被海沙埋没,该森林牧场在海水内存留的时间更长。

同一框架层2内放置的构件4相同,相邻框架层2内放置的构件4不同。

供植物生长的构件4和供动物生存的构件4沿多层框架层2依次重复交叉布设。即在一个框架层内放置供植物生长的构件,在相邻的另一框架层内放置供动物生存的构件,依次重复布设,如可以在最底层框架内放置供植物生长的构件,在倒数第二层的框架内放置供动物生存的构件,在倒数第三层的框架内再放置供植物生长的构件,……依次交叉重复设置。在框架重复交叉设置供植物生长的构件和供动物生存的构件,动物和植物交叉养殖,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动物的粪便为植物提供养料,两者的配合使得生态环境的建立更加完善。

供植物生长的构件可以为球形或棱锥形或棱柱形或圆锥形或圆柱形的第一结构体,第一结构体为实心的或空心的。可以为水泥预制件或石头预制件等。形成植物所依附生存的空间。

供动物生存的构件可以为球形或棱锥形或棱柱形或圆锥形或圆柱形的第二结构体,第二结构体为空心的。可以为水泥预制件或石头预制件等。形成动物所依附生存的空间。供动物生存的构件可形成类似保育房的空间。

构件最优选择为玄武岩纤维材料制成。

最底层的框架层2内的构件4为石头。框架层2的最上层框架3内置有多个浮体10,可以减少重力,降低成本,通过浮力+框架双层定型,浮体10可以为封闭结构,浮体10上也可以设置多个开口。底部框架内设置石头,石头为植物提供生长环境,且石头的重量较大,可以将森林牧场稳固在确定位置;在底部框架设置石头,在顶部框架设置浮体,浮力和重力的配合形成整个结构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的海洋森林牧场可沉底定住,也可将石头去掉成漂浮状态,作为漂浮式移动牧场(比较适合渤海湾、胶州湾等水域),或者在锚链定住。

供动物生存的构件4带有多个空腔7。空腔作为养殖鱼类的生存空间,同时可以作为幼鱼躲避大鱼的躲避空间。

玄武岩纤维筋上可绑缚有植物苗种。绑缚苗种后,海水的环境以及动物的粪便作为肥料,植物苗种可以快速生长。

海上平台1可连接有锚定体8。在海上平台上连接锚定体,可以将整个森林牧场锚固在固定位置。

海上平台1的外围形状为椭圆形。本实用新型将整个海上平台设置为椭圆形,且可以将整个森林牧场的长宽高的尺寸设置为依次递减,在经受海浪冲击时不会发生倾倒和翻滚

目前,在可以捕鱼区域设置渔网,一年拉网6次以上进行捕捞,破坏了海洋生物,使得鱼类无法存活,发生海洋荒漠化,进而使得海洋变成死海;而且因为生活污水、化学污水等会导致富氧物增多,而植物可以吸收富氧物,本实用新型的海洋森林牧场可以对重度污染海洋起净化作用,在入海口处设置为最佳,形成海底红树林,解决污染问题,同时增加了海洋生物,形成了海洋生物链,养殖动植物的种类繁多,可以解决海洋荒漠化的问题,使资源枯竭海变化为生态环境更好的富海。

本实用新型的海洋森林牧场可以形成由水面至海底的高空间立方的构筑物空间,实体构件表面形成藻类等海洋植物的生长条件,带有空腔的构件形成多种鱼类的生存空间,为鱼类特别是幼鱼提供了躲避大鱼等的生存条件;且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动植物间生态链需求,整个海洋森林牧场能实现与自然岛礁相同的自然环境。

如图3所示,可以直接在框架层2的框架3上放置有一层或多层无土栽培托盘9。或者,将构件4替换为无土栽培托盘9。将各种构件可以替换为无土栽培托盘,在森林牧场移动到淡水区时,可以通过无土栽培托盘种植植物,在富氧物多的水域可以对水源进行净化,改善海洋生态环境。

无土栽培托盘上全部种植植物,可以在富氧物多的水域如淡水湖泊等进行水源净化。具有重要的环保、生态、经济效益。

海上平台1由多个横向玄武岩纤维筋11和多个竖向玄武岩纤维筋12连接而成。海上平台1上部铺设承重板13。承重板13上设置有植物种植层。海上平台上部的植物种植层可以种植荷花以供观赏,或者水上蔬菜等。海上平台上可开展旅游设施,通过配置相应现代化功能管理设施,可以对整个牧场进行智能化管理。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