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水产幼苗撞伤的增氧投饲机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2620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水产幼苗撞伤的增氧投饲机头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防止水产幼苗撞伤的增氧投饲机头。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水产养殖有粗养、精养和高密度精养等方式。粗养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如湖泊水库养鱼和浅海养贝等。精养是在较小水体中用投饵、施肥方法养成水产品,如池塘养鱼、网箱养鱼和围栏养殖等。高密度精养采用流水、控温、增氧和投喂优质饵料等方法,在小水体中进行高密度养殖,从而获得高产,如流水高密度养鱼、虾等。

为提高水产养殖的最大收益,仅靠人工是远远不够的,还离不开水产养殖设备的使用,如增氧设备和投饲机。

增氧设备是增加水体溶氧的必备设备,其种类很多,主要有微孔曝气增氧、叶轮增氧机、水车式增氧机、充气式增氧机、射流式增氧机、喷水式增氧机等。增氧设备主要用途是增加水中的溶氧量,通过搅拌水体、促进水体上下循环,达到增氧曝气和改善水质的作用,增氧设备可在晴天中午坚持开启增氧机2小时以上,遇到阴雨天或天气突变,要及时开启增氧机。

投饲机以投料形式命名的有离心式投饲机、风送式投饲机和下落式投饲机;以供料方式命名的投饲机有振动式投饲机、翻板式投饲机、螺旋式投饲机等。投饲机要根据不同养殖对象的营养需求,投喂营养全面的饲料,切忌投喂霉变质劣的饲料,饲料投喂量控制在2小时内吃完为宜,防止残饵腐败水质,在河蟹养殖中投喂的鱼饲料一是要保证新鲜,以防出现内脏病害和污染水质。

以上两种设备均为水产养殖领域必不可少的设备,然后现有技术中,投饲机与增氧设备均分开操作,基本都要操作两小时,存在以下缺点:

1.耗电量大,投饲机与增氧设备均为电力设备,均操作两小时左右,每天耗电量较大;

2.耗时较长,分开操作,影响工作效率,同时长时间的噪音以及对水的震动,还会影响水产动物的休息,进而影响其生长情况,甚至影响其成活率;

3.投喂的饲料为密度小的颗粒,容易浮在水面上,使得水产动物难以进食,食物利用率低。

4.装置成本高,增氧机结构复杂。

若直接将增氧设备和投饲机组合可解决以上问题,但采用现有出料头往往由于出料势头猛其中的固体颗粒可能会对水产幼苗造成损伤,甚至死亡,大大降低了水产动物的育苗期存活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水产幼苗撞伤的增氧投饲机头,以解决现有技术由于出料势头猛其中的固体颗粒可能会对水产幼苗造成损伤甚至死亡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止水产幼苗撞伤的增氧投饲机头,设在增氧投饲机的出料口,用于将饲料混在通入水底的气流中,包括柱状的机头本体,所述机头本体的中心处设有沿轴向设置的气固流通道,机头本体气固流入口处的外部设有连接凸起,所述机头本体有内外套接的硬质支撑层和软质防撞层组成,所述硬质支撑层的内部设有环状内接凸台,所述内接凸台上覆盖有通气层,所述通气层的外侧设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位于机头本体的气固流出口处;通过对机头外部以及内部结构的设置均作了改进,使得机头外部较为柔软,减弱了机头内部出来的带颗粒气流的冲击力道,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由于出料势头猛其中的固体颗粒可能会对水产幼苗造成损伤甚至死亡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机头本体的外表面上设有凸棱。

优选的,所述硬质支撑层的材质为金属或硬质橡胶。

优选的,所述软质防撞层的材质为海绵。

优选的,所述通气层为均布若干通气孔的弹性橡胶片。

优选的,所述缓冲层由内外设置的金属网和粗孔海绵层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机头外部以及内部结构的设置均作了改进,使得机头外部较为柔软,减弱了机头内部出来的带颗粒气流的冲击力道,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由于出料势头猛其中的固体颗粒可能会对水产幼苗造成损伤甚至死亡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通气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缓冲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分别为:1、机头本体;11、软质防撞层;12、硬质支撑层;13、内接凸台;14、凸棱;2、连接凸起;3、气固流通道;4、通气层;41、弹性橡胶片;42、通气孔;5、缓冲层;51、金属网;52、粗孔海绵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防止水产幼苗撞伤的增氧投饲机头,设在增氧投饲机的出料口,用于将饲料混在通入水底的气流中,包括柱状的机头本体1,所述机头本体1的中心处设有沿轴向设置的气固流通道3,机头本体1气固流入口处的外部设有连接凸起2,所述机头本体1有内外套接的硬质支撑层12和软质防撞层11组成,所述硬质支撑层12的内部设有环状内接凸台13,所述内接凸台13上覆盖有通气层4,所述通气层4的外侧设有缓冲层5,所述缓冲层5位于机头本体1的气固流出口处。

本实施例中,从增氧投饲机出来的气固混合气流或单一气流经气固流通道3的气固流入口处进入,然后依从通过通气层4和缓冲层5再通入水底,大大削弱了气流或气流中夹杂的固体颗粒的冲击力道;其次机头与周围的水产幼苗碰撞到时,软质防撞层11能起到保护作用,避免撞伤周围的水产幼苗。

本实施例通过对机头外部以及内部结构的设置均作了改进,使得机头外部较为柔软,减弱了机头内部出来的带颗粒气流的冲击力道,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由于出料势头猛其中的固体颗粒可能会对水产幼苗造成损伤甚至死亡的问题。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防止水产幼苗撞伤的增氧投饲机头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所述机头本体1的外表面上设有凸棱14,增加摩擦力,保证本实施例装置稳固的安装在增氧投饲机的出料口,避免机头掉落。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述的一种防止水产幼苗撞伤的增氧投饲机头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所述硬质支撑层12的材质为金属或硬质橡胶,结构坚硬,能够承受一定的水压,支撑起气固流通道3;所述软质防撞层11的材质为海绵,质地柔软,能有效避免撞伤水产幼苗。

实施例4

在实施例3述的一种防止水产幼苗撞伤的增氧投饲机头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2所示,所述通气层4为均布有若干通气孔42的弹性橡胶片41,本实施例中,没有气流时,弹性橡胶片41呈自然伸缩状态,通气孔42比较小,能起到一定的阻水作用,有效减少水的进入;当气流流到通气层4处时,使得弹性橡胶片41膨胀,进而使得通气孔42变大,从而使气流通过,且在此过程中,弹性橡胶片41极大的减弱了气流力道,避免气流喷射而出。

实施例5

在实施例4述的一种防止水产幼苗撞伤的增氧投饲机头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3所示,所述缓冲层5由内外设置的金属网51和粗孔海绵层52组成,本实施例中,金属网51是用于固定支撑粗孔海绵层52的,经通气层4减弱力道的气流中的固体颗粒饲料经粗孔海绵层52进一步缓冲,落到粗孔海绵层52外部时,基本上没有冲击力,不会对水产幼苗造成损害;多余的饲料附着于粗孔海绵层52,避免多余的饲料影响水质。

如上所述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