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娃娃鱼体表黏液专用收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1037阅读:202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用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收集娃娃鱼体表黏液的专用收集器。



背景技术:

娃娃鱼,学名大鲵(拉丁学名:Andrias davidianus ),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它的叫声很像婴儿的哭声,因此人们又叫它"娃娃鱼"。娃娃鱼是一种食用价值极高的动物,也是一种传统名贵药用动物,其肌肉、内脏、骨骼、表皮及其分泌物均可入药”。

娃娃鱼皮肤粉末拌桐油可以治疗烧伤、烫伤是传统验方,尤其是对面部的烧烫伤的治疗可以不留疤痕。大鲵皮肤黏液细胞中释放黏糖蛋白后,与水结合即成黏液,覆盖在上皮游离面,形成了一道天然的防护屏障。黏液主要成分为黏多糖蛋白和纤维物质,还有多种激素,及“蛙皮素”,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可预防麻风病、老年痴呆和防治癌症。

现代医疗领域,很多病症需要手术切除病变,此外外科伤害也会在人体表面形成创口,而创口的快速愈合可以减小手术或外伤对人体的伤害,传统的缝线式已经逐渐被粘合剂所取代。国内医疗行业常用的粘合剂有血纤维蛋白(也称血纤蛋白)、氰基丙烯酸酯。血纤维蛋白因其作用机理,其粘合性较弱,病患在使用后作品护理极为重要,但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创口的破裂,严重的还会造成创口的二次伤害,而氰基丙烯酸酯作为化学来源的粘合剂,尽管其粘合质量远好于血纤蛋白,但其毒副作用较大,体质稍敏感的人群都不适用。

现代研究发现,娃娃鱼体表的黏液具有极强的粘合性,秒级止血粘合,且因其为纯天然的生物原料,无任何的毒副作用,所以娃娃鱼黏液用于医疗手术等领域的前景极为广阔。因娃娃鱼生存环境较为严苛,不能大规模、普遍化的养殖,再加之获取娃娃鱼体表黏液的方法极为传统,在宰杀娃娃鱼后才能收集其皮肤表层的黏液,娃娃鱼黏液的稀少也限制了娃娃鱼黏液用于医用粘合剂。因为娃娃鱼体表黏液收集过程中,既要考虑收集速度、收集过程不能导致病菌引入,还要考虑收集不能伤到娃娃鱼皮肤表面,以免收集黏液后娃娃鱼皮肤感染。现有技术中,并没有专门用于娃娃鱼体表黏液收集的工具。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在娃娃鱼体表收集黏液的收集速度慢,收集过程容易病菌引入、容易伤到娃娃鱼表面皮肤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方便,黏液收集彻底且不会伤到娃娃鱼表面皮肤的专用收集器。

一种娃娃鱼体表黏液专用收集器,包括手柄、两个曲形安装片,两个曲形安装片对向固定安装在手柄上,两曲形安装片与手柄设计成为Y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刮板头、固定装置;所述的刮板头两侧分别通过固定装置安装在曲形安装片之间,刮板头朝向手柄方向的一面为平面,与平面不相邻、且远离手柄方向的一面为平滑曲面,弧形曲面与平面之间的下底面、也即工作面是过渡弧形曲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重要改进,还包括收纳装置,用于盛装刮板头处收集的黏液,收纳装置与刮板头配合,将刮板头平面处堆集的黏液收集到收纳装置中。

本实用新型通过过滤弧形曲面的设计,避免了收集黏液过程中对娃娃鱼体表的损伤,而刮板头朝向手柄方向的一面为平面,也可使刮动收集过程较为彻底,不会造成黏液的浪费,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收集速度快,可极大的提高娃娃鱼黏液收集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刮板头 2、收集孔 3、曲形安装片 4、加强筋 5、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娃娃鱼体表黏液专用收集器,包括手柄5、两个曲形安装片3,两个曲形安装片3对向固定安装在手柄5上,两曲形安装片3与手柄5设计成为Y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刮板头1、固定装置;所述的刮板头1两侧分别通过固定装置安装在曲形安装片3之间,刮板头1朝向手柄5方向的一面为平面,与平面不相邻、且远离手柄5方向的一面为平滑曲面,弧形曲面与平面之间的下底面、也即工作面是过渡弧形曲面。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时,手持手柄5,拉动刮板头1,使其向手柄5所在方向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重要改进,还包括收纳装置,用于盛装刮板头1处收集的黏液,收纳装置与刮板头1配合,将刮板头1平面处堆集的黏液收集到收纳装置中。

进一步的,还包括负压装置;所述的刮板头1处为中空结构充当收纳装置,在刮板头1平面上靠近过渡弧形曲面处设计有多组黏液收集孔2,所述的刮板头1与负压装置相连接。当刮板头1的过渡弧形曲面与刮板头1的平面相交处收集到黏液后,在负压装置的作用下,黏液被及时的通过收集孔2吸入刮板头1的中空腔体中,实现黏液的收集。当刮板头1的中空腔体收集满后,取下刮板头1,将刮板头1中的黏液倒出并集中到大容器中。

为进一步提高装置的结构强度,提高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所述的两曲形安装片3之间安装有加强筋4。

进一步的,所述的刮板头1还连接大容量收集盒,大容量收集盒再与负压装置连接。通过大容量收集盒的应用,避免了频繁拆卸刮板头,提高黏液的收集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