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茶叶采摘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1863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茶叶采摘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采摘工具,具体涉及到一种便携式茶叶采摘设备。



背景技术:

茶,属于山茶科,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植物,植株高达1-6米,茶树喜欢湿润的气候,在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广泛栽培。

在采摘茶叶时,通常的操作方式是采用人手工采摘,但是采摘的过程中,嫩芽为茶叶的珍品,但嫩芽与茶树的茶径连接较紧密,需要工人用指甲掐断,但掐断的茶叶在掐断处通常会出现变黑的现象,原因或许是因为人体液通常为弱酸性,而茶叶为碱性,因此发生反应,导致变黑,影响茶叶的品质。

再者,在野外采摘中,特别是野生茶树、古茶树等树体高大,野外采摘中,只能使用梯子或者爬树实现采摘,而攀爬对实验人员危险性大,且古茶树、野生茶树枝丫脆弱,容易破坏茶树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茶叶采摘设备,以解决现有茶叶采摘设备结构复杂、不利于携带、不适用于高大茶树以及人工采摘破坏茶叶品质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便携式茶叶采摘设备,包括第一管道以及安装于第一管道一端的采摘机构;第一管道的另一端依次伸缩连接有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设有若干调节孔,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上对应设有与调节孔匹配的限位珠;第一管道的中部安装有储存箱,储存箱上设有第一电机,储存箱连接一延伸至采摘机构内的吸附管道;采摘机构包括安装座、设置在安装座上的导轨以及滑动连接于导轨的两个滑块,两个滑块上相对设有若干刀片,安装座上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动力杆连接,动力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铰接,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滑块铰接,安装座上设有朝向刀片的吹风电机。

优选的,第三管道上设有手握部且在其端部设有卡件。

优选的,第一管道的外壁上设有挂环。

优选的,吹风电机由L型的安装架固定。

优选的,吸附管道为自由弯折的波纹管。

优选的,第一管道与安装座可拆卸连接,且通过若干销钉固连。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连接杆、动力杆和第二连接杆构成曲柄连杆机构,通过该曲柄连杆机构带动滑动块移动从而将刀片合拢完成对茶叶的剪切,采用曲柄连杆机构大大简化了驱动机构,也简化了整个剪刀的结构。

2、通过第一电机产生的负压将剪切后的茶叶吸附至储存箱中,刀片前端的吹风电机进一步将嫩芽推送进吸附管道,防止芽苗积沉,综合提高了机械采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茶叶采摘设备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采摘机构的后视图;

其中,1、安装座;2、导轨;3、第一管道;4、储存箱;5、第一电机;6、吸附管道;7、第二管道;8、第三管道;9、调节孔;10、第一连接杆;11、动力杆;12、第二连接杆;13、滑块;14、刀片;15、安装架;16、吹风电机;17、第二电机;18、手握部;19、挂环;20、卡件;21、销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茶叶采摘设备,包括第一管道3以及安装于第一管道3一端的采摘机构;第一管道3的另一端依次伸缩连接有第二管道7和第三管道8,第一管道3和第二管道7上设有若干调节孔9,第二管道7和第三管道8上对应设有与调节孔9匹配的限位珠;第一管道1的中部安装有储存箱4,储存箱4上设有第一电机5,储存箱4连接一延伸至采摘机构内的吸附管道6;采摘机构包括安装座1、设置在安装座1上的导轨2以及滑动连接于导轨2的两个滑块13,两个滑块13上相对设有若干刀片14,安装座1上设有第二电机17,第二电机17的输出轴与动力杆11连接,动力杆1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杆10和第二连接杆12铰接,第一连接杆10和第二连接杆12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滑块13铰接,安装座1上设有朝向刀片14的吹风电机16。

本实用新型的优化实施例,第三管道8上设有手握部18且在其端部设有卡件20,第一管道3的外壁上设有挂环19,便于收纳悬挂;吹风电机16由L型的安装架15固定,吸附管道6为自由弯折的波纹管,第一管道3与安装座1可拆卸连接,且通过若干销钉21固连。

使用时,依次拉出第三管道8和第二管道7,将刀片14对准茶叶嫩芽,第二电机17带动滑块13移动从而将刀片14合拢完成对茶叶的剪切,完成采摘工作;最后通过第一电机5产生的负压将茶叶吸附至储存箱4,刀片14前端的吹风电机16进一步将芽苗推送进吸附管道6,防止芽苗积沉,综合提高机械采摘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连接杆10、动力杆11和第二连接杆12构成曲柄连杆机构,通过该曲柄连杆机构带动滑动块移动从而将刀片14合拢完成对茶叶的剪切,采用曲柄连杆机构大大简化了驱动机构,也简化了整个剪刀的结构。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作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