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扁桃地苗全冠移植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66878阅读:7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园林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树苗移植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扁桃地苗全冠移植的方法。



背景技术:

扁桃(Mangifera persiciformis C.Y.Wu et T.L.Ming)又名巴旦杏、婆淡树、巴旦姆,为漆树科芒果属常绿阔叶乔木,广西主要分布在左江、右江一带,尤其桂西南最为集中。扁桃树干通直,最高可达30m,胸径达1m以上,树冠圆整呈广卵状,冠大浓荫,四季常青,树形美观,果实香味浓郁,为亚热带名果,可作庭园观赏树种或行道树,是优良的绿化树种。

近年来,扁桃地苗移植仍然用较传统的方法对树木进行移植或假植,导致死亡率达到40%以上。对如何提高扁桃地苗全冠移植成活率缺乏相关的研究。目前扁桃地苗移植成活率低下、短期内无法形成较好的景观效果一直是绿化工程项目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移植时既要保持扁桃地苗全冠幅又要确保其成活率这一瓶颈问题,极大限制了这种优良树种的应用和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扁桃地苗全冠移植的方法,该方法主要针对胸径为20cm以下的扁桃地苗,利用该方法可以在保证其树形和树冠直接达到景观效果的要求的情况下,提高了扁桃地苗全冠移植的成活率,为园林绿化产业提供优质的扁桃苗木。

对此,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扁桃地苗全冠移植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挖土球,土球的直径是树木胸径的6~8倍,土球深度为60~100cm;优选的,土球的外径比树木的胸径大60~100cm,土球深度为60~120cm;

步骤S2:在土球的底部直接断主根,并保留在土球周围不同方向靠近地面的粗壮侧根2~3条,并在树干上用喷漆做好保留侧根的位置标记;

步骤S3:对根部进行消毒杀菌及促生根处理;消毒当天对根系用含有NNA、IBA和蔗糖的生根剂的300-500倍稀释液进行喷施处理,每隔7天后用含有NNA、IBA和蔗糖的生根剂的300-500倍稀释液进行灌根处理,每株树约3L-5L;连续灌根处理3次;

步骤S4:用棉麻布缠绕土球并用铁丝网对土球进行包扎,通过开口方式绕过侧根而不伤及侧根;

步骤S5:在土球周围围上控根器,所述控根器的直径比土球直径大4-8cm,高度与土球高度相当,并使控根器的顶部与表土持平;

步骤S6:在土球及控根器周围回填基质土,优选的,先填满土球与控根器之间的空隙再回填四周; 30天后淋施水溶性复合肥,隔30天后再淋一次,连续淋2次;

优选的,所述水溶性复合肥的有效活性成分质量含量为1‰~3‰,其中,氮、磷、钾分别占有效活性成分质量百分比均为20%。步骤S7:30天后保留最壮一条侧根,把其余侧根切断并做好标记;重新覆土;

步骤S8:60天后把最后一条侧根切断,并重新覆土;完全断根3个月后,可进行苗木移植出圃。移植时对新长嫩叶进行修剪。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扁桃地苗全冠移植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9:运输前树冠用绑绳绑扎收拢,控根器与土球一起进行捆绑包扎运输;对土球进行保湿处理,并对树冠喷施蒸腾抑制剂及覆盖荫网进行抗蒸腾处理;

步骤S10:定植前先拆除控根器,对栽植穴用70%敌磺钠200~300倍稀释液或70%多•锰锌600~800倍稀释液喷雾进行消毒杀菌处理,用3%辛硫磷撒施或40%毒死蜱1200~1500倍稀释液喷雾进行地下害虫的预防处理;种植时在紧帖土球四周宜放置3~4处观察孔,种植深度保持下沉后原土球表面和地面等高,分层回填种植土;

步骤S11:栽植后浇水前采用支撑物进行支撑固定,支撑物的支柱埋入土中不少于30 cm;

步骤S12:定植支撑固定后浇灌定根水,围绕土球进行缓浇、浇匀、浇透;土球外沿设围堰,围堰高10 cm~20 cm,筑实不漏水,并保持土壤湿度在70%~80%,树冠周围空气湿度不低于70%。

进一步的,所述的扁桃地苗全冠移植的方法中步骤S9~步骤S12的步骤优选为:

步骤S9:移植运输,运输前树冠应用绑绳绑扎收拢,控根器与土球一起用胶带捆绑包扎运输。应对土球喷雾进行保湿处理,并对树冠喷施蒸腾抑制剂及覆盖荫网进行抗蒸腾处理。

步骤S10:定植,定植前应对栽植穴用70%敌磺钠200~300倍稀释液或70%多•锰锌600~800倍稀释液喷雾做好消毒杀菌处理,用3%辛硫磷撒施或40%毒死蜱1 200~1 500倍稀释液喷雾做好地下害虫的预防处理。紧帖土球四周宜放置3~4处观察孔,观察孔可用PVC管,其规格为:直径为10cm~15cm、长度高出土球面10cm~20cm,管体表面钻纵横间距10 cm×5 cm,直径0.5 cm~1 cm的小孔。种植深度应保持下沉后原土球表面和地面等高。分层回填种植土,边填入边夯实,空隙部分要填满。

步骤S11:支撑,栽植后浇水前要进行支撑固定,应根据立地条件和树木规格进行三角支撑、四柱支撑及软牵拉。支撑物的支柱应埋入土中不少于30 cm,支撑物、牵拉物与地面连接点应牢固。

步骤S12:栽植后养护管理,定植支撑固定后应立即浇灌定根水,应围绕土球缓浇、浇匀、浇透,不得大水冲灌。土球外沿设围堰,围堰高20cm~30cm,应筑实不漏水。浇水次数和间隔时间视天气情况和树木生长恢复情况而定,以保持土壤湿度在70%~80%为宜,避免浇水过度;应安装喷淋施备,定期进行喷雾保湿,以树冠周围空气湿度不低于70%为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1挖土球之前,应先对树体进行支撑然后对病虫枝、干枯枝、内膛枝、交叉枝、重叠枝进行修剪。进一步的,修剪时保持原有冠幅的及树型,适当疏枝1/3~2/5,再喷施蒸腾抑制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3中,采用0.3%-0.5%的高锰酸钾稀释液或者30%双氧水对根部进行喷雾消毒,再用70%多•锰锌600~800倍稀释液或 70%敌磺钠300-400倍稀释液喷施进行杀菌处理;

本文中,所述70%多•锰锌为多菌灵有效成分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20%,代森锰锌有效成分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50%,所述70%敌磺钠为敌磺钠有效成分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7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3中,所述生根剂中NNA、IBA和蔗糖的质量比为1:(2.5~3.5):(0.5~1.5)。优选的,所述生根剂中NNA、IBA和蔗糖的质量比为1:3:1。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6中,所述水溶性复合肥的有效成分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3‰。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6中,采用喷雾方式保持周围的空气湿度在60~8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6中,所述填基质土的配比为:泥碳土、珍珠岩和河沙的体积比为5:(2~4):(1~3)。优选的,所述泥碳土、珍珠岩和河沙的体积比为5:3:2。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2中,在无法保留侧根的情况下,则不要完全切断主根,保留一半的主根,在步骤S8中,将主根全部切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10中,所述观察孔采用PVC管,所述PVC管的规格为:直径为10cm~15cm、长度高出土球面10 cm~20 cm,管体表面钻纵横间距10 cm×5 cm、直径0.5 cm~1 cm的小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针对现有移植技术中扁桃地苗在移植过程中,容易出现截顶破坏树型影响景观效果,假活且成活率低,恢复景观效果周期长等问题,通过实验发现:采用修剪疏枝、分期断根、消毒、生根处理等综合处理方式,使其保持了原有树形和树冠,恢复树型从原来的2-3年生长周期缩短为1-2个月,移植成活率从原来的60%-70%提高到不可预料的90%-95%,大大提高了移植成活率。该技术方案为园林绿化提供了优质苗木,实现短期内形成很好的景观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优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2015年11月对胸径10-12cm的扁桃共10株进行全冠移植试验,其包括以下步骤:

(1)修剪:对病虫枝、干枯枝、内膛枝进行修剪;在保持原有树型冠幅的情况下适当疏枝。

(2)挖土球:清理表层土后再挖土球,土球大小为60cm~70cm,土球深度为70cm。

(3)第一次断根:在土球底部直接切断主根,保留在土球周围三个不同方向靠近地面、粗壮的侧根各1条,并在树干用喷漆做好保留侧根的位置标记。

(4)根部杀菌消毒:用30%双氧水进行喷雾消毒,再用70%多•锰锌700倍稀释液喷施进行杀菌处理;其中,所述70%多•锰锌为多菌灵有效成分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20%,代森锰锌有效成分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50%。

(5)生根处理:包扎前对根系用NNA+IBA+蔗糖的生根剂的300倍稀释液进行喷施处理;每隔7天后用NNA+IBA+蔗糖的生根剂的300倍稀释液绕着土球周围进行灌根处理,每株树每次用量约3L,连续处理3次。其中,所述生根剂中NNA、IBA和蔗糖的质量比为1:3:1。

(6)土球包扎:用棉麻布缠绕土球并用铁丝网对土球进行包扎,并且不伤及侧根。

(7)围控根器:在土球周围围上控根器,所述控根器的范围比土球直径大4cm,高度为60cm,安装放置时控根器顶部与表土持平。

(8)回填基质土:在土球及控根器周围回填基质土,基质土配比为泥碳土:珍珠岩:河沙=5:3:2(该比例为体积比),先填满土球与控根器之间的空隙再回填四周;30天后淋施有效活性成分质量含量为1‰~3‰氮、磷、钾含量均为20%的水溶性复合肥,隔30天后再淋一次,连续淋2次。

(9)喷雾保湿:安装喷雾设备,保持周围空气湿度在70%左右,根据天气情况及树木生长恢复情况调整喷雾时间。

(10)二次断根:30天后,留最壮一条侧根,把其余侧根切断,并在树干做好已断根标记,重新覆土。

(11)三次断根:60天后,把最后一条侧根切断,并重新覆土。

(12)移植:5个月后,即2016年4月对这批苗木进行全冠移植出圃。

(13)移植运输:运输前树冠应用绑绳绑扎收拢,控根器与土球一起用铁线捆绑包扎运输。对土球喷雾进行保湿处理,并对树冠喷施蒸腾抑制剂及覆盖荫网进行抗蒸腾处理。

(14)定植:定植前对栽植穴用70%多•锰锌600倍稀释液喷雾进行消毒杀菌处理,用3%辛硫磷撒施或40%毒死蜱1200~1500倍稀释液喷雾进行地下害虫的预防处理。其中,所述70%多•锰锌为多菌灵有效成分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20%,代森锰锌有效成分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50%,所述70%敌磺钠为敌磺钠有效成分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70%。所述3%辛硫磷撒施为辛硫磷撒施有效成分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3%,所述40%毒死蜱为毒死蜱有效成分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40%。

在紧帖土球四周宜放置3~4处观察孔,观察孔可用PVC管,其规格为:直径为10cm长度高出土球面10cm,管体表面钻纵横间距10cm×5cm,直径1 cm的小孔。种植深度保持下沉后原土球表面和地面等高。分层回填种植土,边填入边夯实,将空隙部分填满。

(15)支撑:栽植后浇水前进行三角支撑固定,防止倒伏。

(16)栽植后养护管理:定植支撑固定后立即浇灌定根水,围绕土球缓浇、浇匀、浇透,不得大水冲灌。土球外沿设围堰,围堰高10cm~20cm,筑实不漏水。浇水次数和间隔时间视天气情况和树木生长恢复情况而定,以保持土壤湿度在70%~80%为宜,避免浇水过度。安装喷淋施备,定期进行喷雾保湿,树冠周围空气湿度不低于70%。

通过以上措施处理后发现,本实施例的10株扁桃苗,能够在保持全冠幅的情况下进行移植并且成活率达到100%,同时避免了截顶、光杆、植株半截死亡、假活等常见现象发生。使用该方法后移植植株恢复速度快,只需1个月就重新发新叶恢复原有的生长势,而常规手段移植的植株至少需要2年才能恢复原有树冠和树型,从根本上解决了扁桃树移植后成活率低、景观效果成型慢、成型难的问题。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