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葡萄种植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葡萄高产提质营养套餐施肥方法。
背景技术:
葡萄含有丰富的营养,以其鲜美的口感,特殊的风味,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我国鲜食葡萄主要栽培品种包括巨峰、藤稔和夏黑等欧美杂种;红地球、玫瑰香和克里森无核等欧亚种。欧美杂种葡萄叶色深、落叶早,抗寒性和抗病性优于欧亚种。
葡萄生长旺盛,结果量大,对土壤养分的需求也较多,研究表明,每生产1000kg赤霞珠葡萄,需氮(N)5.95kg、磷(P2O5)3.95kg、钾(K2O)7.68kg。每生产1000kg红地球葡萄,需氮(N)5.4kg、磷(P2O5)1.8kg、钾(K2O)7.8kg。其中,新梢旺长期吸收39%氮,吸收27.5%的钾;花期吸收氮钾1:1;果实膨大期吸收30.5%氮,47%磷,45.8%钾。葡萄根系主要分布在0~40cm土层,包括骨干根、侧根(2~6mm)和吸收根(绝大部分分布在表层),根系生长晚于萌芽10~15天。葡萄生长根有2个生长高峰:5月至6月中旬、8月末至9月中下旬;吸收根有2个生长高峰:5月下旬至7月中旬、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秋季适当断根施肥,有利于新根产生和发育。PH值影响根毛数量,PH为5.7时根毛数量是PH为7.5时根毛数量的2倍。
在葡萄的传统施肥方法中,肥料养分配比不合理,且经常使用化肥,不注意使用有机肥,造成土壤酸化、地表长绿色青苔或者起红霜,使土壤的理化性质遭到严重破坏,致使葡萄根系生长不良,根部病害加重,肥料吸收利用率降低,葡萄枝叶长势弱,果实酸度高、色泽差,商品价值降低。申请号为201510432376.4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葡萄施肥方法,但所用肥料品种依然主要为化肥,长期使用会引起土壤酸化、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使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下降的问题。申请号为201510255278.8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葡萄水肥药一体化管理方法,该方法的缺陷一是肥药混合容易产生沉淀堵塞管道,二是致使肥料和农药某些成分间会发生反应,失去应有功效,三是施肥品种单一,且未按照葡萄需肥规律施肥。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葡萄水肥一体化营养套餐施肥方法,按照葡萄的需肥规律及需水要求,将肥料均匀、准确地施用到葡萄根系周围的土壤中,使葡萄根系充分吸收水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在套餐用肥中添加了土壤调理剂及微生物菌剂,用来调理修复土壤,增加土壤有益微生物含量,使土壤保持良好的疏松透气、保水保肥性能。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葡萄水肥一体化营养套餐施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1:果实采摘后施用高氮高磷肥(19-45-6)、有机微生物菌剂和土壤调理剂;
S2:萌芽开花前施用高氮高磷肥(19-45-6)、菌液、叶面硼肥和有机碳肥;
S3:幼果膨大期施用钙镁肥(13-0-0-17-6)、菌液和叶面钙肥;
S4:膨果转色期施用高钾肥(15-5-32)、有机碳肥和叶面钙肥。
步骤S1具体是将有机微生物菌剂、土壤调理剂挖坑埋入树盘部,高氮高磷肥料随滴灌系统滴入葡萄根系土壤;
步骤S2具体是将高氮高磷肥、菌液、有机碳肥随滴灌系统滴入葡萄根系土壤,将叶面硼肥喷施在叶面;
步骤S3具体是将钙镁肥和菌液随滴灌系统滴入葡萄根系土壤,将叶面硼钙喷施在叶面;
步骤S4具体是将高钾肥和有机碳肥随滴灌系统滴入葡萄根系土壤,将叶面硼钙喷施在叶面。
作为优选方案,步骤S1中所述的高氮高磷肥(19-45-6)为氮元素含量为19%、磷元素含量为45%、钾元素含量为6%的肥料;所述有机微生物菌剂为有机质重量含量不低于65%、有效活菌数不低于2.0*108/g的肥料;所述土壤调理剂为氧化钙含量不低于40%的调理剂。
秋季正值根系第二次生长高峰,在施肥中被切断的伤根容易愈合,并能促发新根。此时施肥还可以迅速恢复树势,促使新梢充分成熟和花芽深度分化,增强越冬能力,有利于来年萌芽、开花及新梢早期生长。树体营养水平高,花芽质量好,利于提高坐果率,促进幼果细胞分裂,这是果实肥大和丰产的基础。而且秋施基肥,有机质腐烂分解时间长,矿质化程度高,可及时供给来年春天根系的吸收利用并有利于保墒防冻。另外,目前大部分土壤存在酸化问题,影响葡萄对养分的吸收及自身根系生长,且葡萄缺钙会导致新根短粗弯曲,所以在配合施用底肥时应该注意调理土壤,补充钙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高氮高磷肥(19-45-6)、有机微生物菌剂和土壤调理剂的施用量分别为10~50kg/亩、60~200kg/亩、20~60kg/亩。
作为优选方案,步骤S2中所述的菌液为活菌数不低于2.0*108/mL;所述有机碳肥为有机质含量不低于70%、氮磷钾总含量不低于10%的肥料;所述叶面硼肥为硼元素含量不低于100g/L的肥料。
葡萄萌芽、开花需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在早春出土至萌芽前后,进行第一次追肥,以氮钾为主,配以少量磷肥,对促进幼芽萌发,花序继续分化和加快枝叶生长有较好的效果。开花前追肥是为了完善和增大花序,促进开花整齐,提高授粉能力和坐果率,降低小果率,从而提高当年产量,所以又叫“稳果肥“,花前可结合叶面喷施优质叶面肥,如硼肥,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缺硼能造成大小粒现象,新梢生长期至开花前是硼营养关键期。萌芽后可结合喷药加入优质叶面硼肥,防止出现小粒。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高氮高磷肥(19-45-6)、菌液、叶面硼肥和有机碳肥的施用量分别为10~50kg/亩、10~50L/亩,150~500mL/亩、10~40kg/亩。
作为优选方案,步骤S3中所述的钙镁肥(13-0-0-17-6)为钙元素含量为17%、镁元素含量为6%、氮元素含量为13%的肥料;所述叶面钙肥为钙元素重量含量不低于130g/L的肥料。
在浆果长到黄豆大小时,是葡萄需肥最多的时期。幼果和新梢迅速生长、花芽的分化都需要大量的营养,此次追肥可以促进新梢正常生长,促进幼果迅速发育,促进果实膨大,增强叶片光合作用,促进枝条生长,减少生理落果,提高坐果率,故又称“壮果肥”。幼果至果实膨大期吸收30%钙,根系生长期钙需要量增加,为了防止葡萄裂果,此时应配合施用一定量的钙肥。红地球葡萄花后1-2周是果粒钙需求高峰期。葡萄进入果实膨大期后普遍缺镁,表现为老叶叶脉间褪绿;缺镁还影响光合产物长距离运输,不利于浆果成熟,更限制根系生长。花期至硬核期吸收40%镁,采收后至落叶前吸收30%镁。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钙镁肥(13-0-0-17-6)、菌液和叶面钙肥的施用量分别为10~40kg/亩、10~50L/亩、150~500mL/亩。
作为优选方案,步骤S4中所述高钾肥(15-5-32)为氮元素含量15%、磷元素含量6%、钾元素含量32%的肥料。
果实着色期追肥,促进果粒进一步膨大和着色,提高商品率。葡萄转色期是吸钾高峰,施钾还可加强葡萄对灰霉病的抗性。转色期吸收30%钙,有利于增加果皮颜色并预防裂果。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高钾肥(15-5-32)、有机碳肥和叶面钙肥的施用量分别为10~40kg/亩、10~40kg/亩、150~500mL/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肥料配比合理,施肥时期合理,根据葡萄在营养需求期进行施肥,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并且本发明的配方中添加农业生防菌,可以增加土壤中微生物数量,改良酸化土壤,增加土壤疏松透气性;本发明的配方中还添加了土壤调理剂,调价土壤酸性,使土壤PH值恢复到中性,利于葡萄根系的生长;本发明在配方中添加了叶面肥,是根部施肥的补充途径,利于葡萄营养均衡;本发明采用的滴灌施肥是一种精确精准的施肥方法,只施用在根部,肥水浸润在根系所在的区域,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与常规施肥方法相比,节省肥料用量50%以上,节省人工6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中:
高氮高磷肥是(19-45-6)为氮元素含量为19%、磷元素含量为45%、钾元素含量为6%的肥料;
机微生物菌剂为有机质重量含量不低于65%、有效活菌数不低于2.0*108/g的肥料;
有机碳肥为有机质含量不低于70%、氮磷钾总含量不低于10%的肥料;
叶面硼肥为硼元素含量不低于100g/L的肥料;
菌液中包含有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农业生防菌,菌液的浓度为2.0*108/mL,可以选择农业生防菌在常规培养条件和培养基下的发酵原液;
土壤调理剂为氧化钙含量不低于40%的调理剂;
钙镁肥(13-0-0-17-6)为钙元素含量为17%、镁元素含量为6%、氮元素含量为13%的肥料;
叶面钙肥为钙元素重量含量不低于130g/L的肥料;
高钾肥(15-5-32)为为氮元素含量15%、磷元素含量6%、钾元素含量32%的肥料。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葡萄水肥一体化营养套餐施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葡萄采摘后用肥,种类及其用量包括:高氮高磷肥(19-45-6)20kg/亩;有机微生物菌剂80kg/亩,土壤调理剂40kg/亩。有机肥、土壤调理剂挖坑埋入树盘部,高氮高磷肥料随滴灌系统滴入葡萄根系土壤。
2、萌芽期用肥,种类及其用量包括:高氮高磷肥(19-45-6)10kg/亩,菌液(有效活菌数≥2.0亿/mL)20L/亩,有机碳肥15kg/亩,配合叶面硼肥200mL/亩喷施叶面。
3、落花后幼果膨大初期用肥,种类及其用量包括:钙镁肥(13-0-0-17-6)10kg/亩,菌液15L/亩,配合叶面钙肥250mL/亩喷施叶面。
4、转色期用肥的次数为1次,用肥种类及其用量包括:高钾肥(15-5-32)20kg/亩,有机碳肥20kg/亩,配合叶面钙肥300mL/亩喷施叶面。
实施例2
实施例2是实施例1的变化例,变化指出在于:
1、葡萄采摘后用肥,种类及其用量包括:高氮高磷肥(19-45-6)20kg/亩;有机微生物菌剂60kg/亩,土壤调理剂30kg/亩。有机肥、土壤调理剂挖坑埋入树盘部,高氮高磷肥料随滴灌系统滴入葡萄根系土壤。
2、萌芽期用肥,种类及其用量包括:高氮高磷肥(19-45-6)10kg/亩,菌液(有效活菌数≥2.0亿/mL)10L/亩,有机碳肥20kg/亩,配合硼肥200mL/亩喷施叶面。
3、落花后幼果膨大初期用肥,种类及其用量包括:钙镁肥(13-0-0-17-6)15kg/亩,菌液15L/亩,配合叶面钙肥250mL/亩喷施叶面。
4、转色期用肥的次数为1次,用肥种类及其用量包括:高钾肥(15-5-32)20kg/亩,有机碳肥20kg/亩,配合叶面钙肥300mL/亩喷施叶面。
对比例1
对比例1是实施例1的对比例,对比之处仅在于:对比例1在葡萄膨果转色期不进行施肥。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是实施例1的对比例,对比之处仅在于本比例采用常规施肥方法,采果后每亩施有机肥2000kg/亩,三元复合肥50kg/亩,尿素20kg/亩;6月上旬至7月中旬追施尿素30kg,过磷酸钙50kg,三元复合肥15kg;在8月中下旬,磷酸二氢钾30kg,尿素20kg。
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增产效果显著,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较高,表明葡萄的品质较好;可溶性糖含量达到19%,酸度为0.69,一般来说,含糖量是鲜食葡萄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含糖量17~19%,酸度0.6~0.9%的情况下该葡萄的风味最佳,可见该配方能显著提高葡萄的品质。
对比例3~4
对比例3~4是实施例1的对比例,对比之处如下:
对比例3:葡萄转色期高钾肥80Kg/亩,水溶性有机碳肥10kg/亩;同时,葡萄幼果期钙镁肥5kg/亩。
对比例4:葡萄幼果期钙镁肥5kg/亩,水溶性有机碳肥10kg/亩;葡萄采摘后省去有机肥、土壤调理剂坑埋入树盘的操作。
最终结果如下表2所示:
表2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