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尤其涉及自走采棉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风机采用发动机驱动,发动机输出轴与风机主轴之间通过皮带连接。因此,存在着功率损失比较大,空间要求较大,皮带轮定位要求高、皮带经常磨损,需要皮带张紧机构的缺点。
另外,动力输入端与输出端,轴之间的轴向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很难实现利用减震垫缓冲动力输入时对传动轴的硬连接部分产生的冲击,又能满足大扭矩,高转速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采棉机,解决输出轴与风机主轴之间通过皮带连接带来的问题,同时实现利用减震垫缓冲动力输入时对传动轴的硬连接部分产生的冲击,又能满足大扭矩,高转速的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采棉机,包括机架及安装于机架上的风机,所述风机的主轴与液压马达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风机上设有连接座,所述液压马达设有与连接座对接的端部法兰,所述端部法兰与连接座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连接座设有支承风机主轴的轴承,所述端部法兰设有定位凸缘,所述连接座设有使定位凸缘定位的定位台阶,所述联轴器设于连接座内,所述联轴器包括第一联轴节、第二联轴节以及减震垫,所述第一联轴节沿周向均布有凸向第二联轴节的第一连接凸块,所述第二联轴节沿周向均布有凸向第一联轴节的第二连接凸块,所述减震垫沿周向均布有联接齿,所述第一连接凸块和第二连接凸块沿减震垫周向交错嵌合于联接齿之间的嵌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座通过调节螺栓与机架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机架上设有支座,所述连接座设有凸耳,所述调节螺栓的两端分别通过调节螺母与支座和凸耳锁紧。
作为优选,所述风机的端部设有支撑筋条,所述支撑筋条焊接固定有固定板,所述连接座设有与固定板叠合的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与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端部法兰设有与连接座口部内台阶配合的定位凸缘。
作为优选,所述端部法兰的四角设有与螺栓配合的U型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联轴节设有向第二联轴节凸出的筒状突出部,所述减震垫的内孔嵌套在筒状突出部外圆上。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通过液压变量泵(马达)直接驱动风机,风机与液压变量泵之间采用连接座保证液压变量泵与风机轴同心,不仅空间上更加节约,而且不存在功率损失。
另外,减震垫的内孔嵌套在筒状突出部外圆上,减震垫不占用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的轴向空间,在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的轴向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实现利用减震垫缓冲动力输入时对传动轴的硬连接部分产生的冲击,又能满足大扭矩,高转速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风机与液压变量泵马达的安装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风机与液压变量泵马达的安装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液压变量泵马达输出轴与风机主轴的轴连接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联轴器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联轴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联轴器与轴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7为采棉机液压变量泵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8为采棉机液压变量泵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采棉机,包括机架1及安装于机架1上的风机13,风机主轴与液压变量泵1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14连接,所述风机1设有将液压变量泵11与风机13连接的连接座12。
其中,液压变量泵11设有与连接座12对接的端部法兰110,所述端部法兰110与连接座12通过螺栓连接,连接座12设有支承风机主轴的轴承121,端部法兰设有定位凸缘1100,所述连接座12设有使该定位凸缘1100定位的定位台阶122,联轴器14设于连接座12内。
该技术方案通过液压变量泵11直接驱动风机13,风机13与液压变量泵11之间采用连接座12保证液压变量泵输出轴与风机主轴同心,具体来说,风机主轴通过轴承121支承,液压变量泵11输出轴通过定位凸缘1100与定位台阶122的配合实现定位,这样,不仅空间上更加节约,而且不存在功率损失。
其中,所述连接座12通过调节螺栓101与机架1连接。所述机架上设有支座10,所述连接座12设有凸耳,所述调节螺栓的两端分别通过调节螺母与支座和凸耳锁紧。使用调节螺栓101调节连接座12的高度,并且调节螺栓101对连接座12进行辅助支撑,保证液压变量泵输出轴与风机主轴同心及动力传递平稳可靠。
另外,风机的端部设有支撑筋条131,所述支撑筋条131焊接固定有固定板132,所述连接座12设有与固定板叠合的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与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以使连接座12与风机13固定。同时,液压变量泵的端部法兰110设有与连接座口部内台阶配合的定位凸缘1101,所述端部法兰的四角设有与螺栓配合的U型槽。
由于在自走采棉机的动力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即液压变量泵的输出端与风机输入端之间轴向空间有限,因此如何节约轴向空间,是联轴器14的设计难点。如图4至图6所示,联轴器14包括第一联轴节141、第二联轴节142以及减震垫143,所述第一联轴节141设有向第二联轴节凸出的筒状突出部1411,所述第一联轴节141沿周向均布有凸向第二联轴节的第一连接凸块1412,所述第二联轴节142沿周向均布有凸向第一联轴节的第二连接凸块1421,所述第二联轴节设有凸向远离第一联轴节方向的筒状连接头1422。
其中,所述减震垫143沿周向均布有联接齿1431,所述减震垫的内孔嵌套在筒状突出部外圆上,所述第一连接凸块1412和第二连接凸块1421沿减震垫周向交错嵌合于联接齿1431之间的嵌槽内。
为了节约轴向空间,减震垫的内孔嵌套在筒状突出部外圆上,减震垫143不占用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的轴向空间。而且减震垫143可以安装在动力输入一端,也可以在动力输出的一端,也可以在轴连接的中间位置。因此,实现了利用减震垫缓冲动力输入时对传动轴的硬连接部分产生的冲击,又能满足大扭矩,高转速的要求。
减震垫143采用橡胶垫弹性体,以实现软连接。第一联轴节141主要通过筒状突出部1411与液压变量泵的输出轴传递扭矩,第二联轴节142主要通过筒状连接头1422与风机主轴传递扭矩。或者第一联轴节141与第二联轴节142的位置也可以进行互换,即第二联轴节142与液压变量泵的输出轴连接,第一联轴节141与风机主轴连接。
筒状突出部1411和筒状连接头内孔内设有平键槽或者花键槽,可以采用花键,平键,或锥形等任意连接方式。
传统的液压泵变量泵阀门为拉索控制,人为操作。不利于电气自动化控制,风机的起动速度和停止时间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风机叶轮的冲击力大,风机寿命短。为了克服上述缺陷,如图7和图8所示,本发明采用液压变量泵控制机构实现风机的起动速度和停止时间的有效控制。
具体的,液压变量泵11设有控制输出排量大小的排量调节手柄114,液压变量泵的泵体上安装有电动推杆112,所述电动推杆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与调节手柄之间设有调节排量调节手柄打开角度的行程调节板113,通过伸缩杆的伸缩速度来控制液压变量泵排量由小到大的变化时间。进一步通过调整液压变量泵的排量大小来控制风机的转速。
利用电动推杆控制输出排量大小的方式,实现风机平稳起动和停止。电动推杆伸缩速度来控制变量泵排量由小到大的变化时间,从而控制液压变量泵的转速变化的时间,达到对风机低速到高速的起动时间进行控制。同样也可以风机高速到低速的停止时间进行控制。
另外,行程调节板113上设有行程调节孔1131,螺丝穿过行程调节孔将行程调节板与排量调节手柄固联。行程调节孔为腰形孔。但不仅限于腰形孔进行调整,也可以是多个孔或卡槽式等等,通过行程调节孔1131调节排量调节手柄114行程,达到调节排量调节手柄打开角度的目的。
所述液压变量泵的泵体设有固定安装板111,所述电动推杆使用螺栓固定在固定安装板上。
另外,所述伸缩杆设有与行程调节板固联的条形槽1121,以进一步达到调节行程的目的。
该液压变量泵控制机构采用的技术方案,通过电动推杆112带动行程调节板113,行程调节板113连接排量调节手柄114。对排量调节手柄的角度和打开速度进行控制,进而控制风机起动时间和控制风机运转速度。通过行程调节板进行行程调整,保证行程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