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然来源的蜗牛驱杀水剂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99839阅读:10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天然来源的蜗牛驱杀水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生物农药领域。
背景技术
::蜗牛是腹足纲软体动物,常见品种有灰巴蜗牛(Bradybaenaravida(Benson))和同型巴蜗牛(B.similaris(Ferussac)),具有繁殖快、食性杂、食量大、密度高、危害严重、活动隐蔽和防治困难等特点,是直接威胁蔬菜和花卉等农作物的有害生物。其口器位于头部腹面,其齿舌舔食叶片造成空洞与缺刻,严重时食光叶片造成死苗;同时还分泌黏液,污染植株,导致有害病菌侵染,引发腐烂病。蜗牛的防治目前主要采用:农业综合措施、人工捕杀、喷撒农药等方法。虽然,化学农药的防治有一定效果,但是长期使用,部分蜗牛等软体动物产生抗药性,导致危害加剧。例如四聚乙醛(metaldehyde),别名迷达、灭旱螺,就是一种常用的软体动物杀灭剂,按我国农药毒性分级属于低毒农药,广泛用于防治水稻、棉花、蔬菜和烟草等作物上的田螺、蜗牛和蛞蝓,但过量残留或者在动植物体内富集也会威胁人类健康。随着公众对“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等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市场对可生物降解的天然来源农药需求量也逐渐增多。应用生物酶催化技术进行植物功能成分的转化和活性改善,是一种专业性强、效果显著、环境友好的先进工艺技术。目前,生物转化在生物制药和部分中药活性成分转化等领域已经得到产业化用,而该技术用于生物农药的研发与制备还处于起步阶段。具有。因此,将生物转化技术,特别是生物酶转化技术,引入新型天然源昆虫驱杀剂的研发与创制环节具有开创性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然驱杀蜗牛的水剂及其制备方法,通过科学提取,定向生物催化,气味诱杀,达到更好的驱杀蜗牛的效果。本发明目的是通过一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天然植物源蜗牛驱杀水剂,主要由以下原料和辅料制备而成:茶籽粉及其提取物、柑橘皮及其提取物、蜗牛酶。本发明采用全天然的植物原料,针对指标性成分进行优化提取,最重要的是通过酶解能力很强的蜗牛酶进行酶转化,获得驱杀能力更强的茶籽素成分,达到更好的蜗牛驱杀效果;原料取自天然植物或者昆虫,不含化学添加物,产品安全,对动植物无毒、无害、无副作用、安全性高,且不会造成土壤和水体的环境污染。因此,该水剂可广泛用于农作物、经济作物、名贵中草药、林木等种植领域的蜗牛危害防治。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上述天然驱杀蜗牛水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茶籽粉1~3份、柑橘果皮5~10份、50℃~75℃温水20~50份的质量比混合,在敞口浸泡罐或浸泡池内进行浸泡两次,每次浸泡5小时;浸泡结束后,过滤收集滤液,浓缩滤液至茶籽皂素含量在0.5%~3%之间,并具有明显柑橘果香味;(2)按照浓缩液质量比例的0.1%~0.3%加入固定化蜗牛酶,并加入磷酸钠缓冲盐,使浓缩液pH为5.0~7.0;放入酶转化装置中,50℃~75℃恒温反应3-4小时,过滤去除固定化酶,留着重复使用,滤液为酶催化后含高驱杀能力的皂素成分的浓缩液。(3)酶催化反应后的浓缩液在120℃高温中灭活5分钟,冷却即制得蜗牛驱杀水剂。驱杀水剂的施用方法:将所述蜗牛驱杀水剂稀释成100-250倍液即可使用。在蔬菜定植或者花卉栽培前,将所述驱杀水剂稀释成100-250倍液,按50kg/亩的量均匀分散到土壤上;植物栽培10天后,再次按30kg/亩的量喷洒。能有效驱杀蜗牛,对蔬菜及花卉栽培具有较好的效果。制得的蜗牛驱杀水剂在农作物、经济作物、名贵中草药、林木等种植中应用于防治蜗牛危害收到很好的效果,尤其是观赏兰花、石斛、金花茶等种植中用于蜗牛防治,效果更佳。本发明中各原料的相关特性如下:茶籽粉是油茶籽经过机械压榨提取油脂之后剩余的工业废弃物。茶籽粉中富含茶皂素(茶皂苷)、蛋白、多糖等植物资源,但大部分茶籽粉得不到好的处理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茶皂素(Theasaponin)又名茶皂苷,是一类五环三萜皂苷类物质,存在于山茶科植物的根、茎、叶、果之中,由于存在部分不同,茶皂素的糖配基也有所不同,包括半乳糖、鼠李糖、葡萄糖、木糖和阿拉伯糖;皂甙元配基主要有茶皂草精醇(Theasapogenl)A、B、C、D、E和茶配基B和山茶配基D,均属于齐墩果酸属衍生物。茶皂素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天然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起乳化气泡作用,广泛运用于工业、医药、农业等领域。溶血性是茶皂素所具备的重要生理活性之一,对红细胞的毒性作用主要表现在破坏细胞膜而使细胞质外渗,导致红细胞解体。研究结果表明,茶皂素对血液中的红细胞都有溶血作用,而对白细胞和虾血细胞则无作用。对鱼类的毒性,主要是通过破坏鱼鳃的上皮细胞而进入鳃血管和心脏,使血液中的红细胞产生溶血。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茶皂素的溶血毒性,主要是通过皂甙元来实现的,糖基的水解将提高其溶血毒性。但是,关于茶皂素具有驱杀蜗牛的特性未见报道。柑橘皮,包括柚子皮和橙皮等,是柑橘果汁榨汁后产生的废渣,主要含有柑橘纤维、柑橘精油、柑橘黄酮等成分。柑橘精油是有柠檬烯(Limonene)类的挥发性精油,具体独特的清爽香味。柑橘黄酮主要是指柚皮苷(Naringin)、橙皮苷(Hesperidin)和新橙皮苷(Neohesperidin)等黄酮成分,其中柚皮苷是具有强烈苦味的成分,食品工业中作为啤酒等产品的苦味添加剂。同时,柑橘黄酮还具有改善血管通透性、抗病毒、抗菌、抑制醛糖还原酶等药理活性。我们推测苦味功能有利于对昆虫或者软体动物具有驱杀作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案例对本发明进行补充详述,该实施案例仅用于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实施例1一种天然驱杀蜗牛的水剂,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各原料按以下重量份组成:茶籽粉1份、柑橘果皮5份、50℃温水50份、固定化蜗牛酶0.3%份。将柑橘果皮切碎成粒与茶籽粉混合后放入圆底烧瓶中,加入50℃温水,保持温度浸泡5小时,提取完毕后,过滤收集滤液,浓缩滤液至茶籽皂素和柑橘黄酮含量在5%(HPLC检测),加入磷酸盐缓冲液,调制pH6.5,加入0.1%质量比的固定化蜗牛酶,60℃反应1小时。反应后的浓缩液120℃高温灭菌5分钟,即制得蜗牛驱杀水剂。实施例2一种天然驱杀蜗牛的水剂,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各原料按以下重量份组成:茶籽粉2份、柑橘果皮8份、70℃温水50份、固定化蜗牛酶0.3%份。将柑橘果皮切碎成粒与茶籽粉混合后放入圆底烧瓶中,加入70℃温水,保持温度浸泡4小时,提取完毕后,过滤收集滤液,浓缩滤液至茶籽皂素和柑橘黄酮含量在10%(HPLC检测),加入磷酸盐缓冲液,调制pH7.5,加入0.3%质量比的固定化蜗牛酶,60℃反应1小时。反应后的浓缩液120℃高温灭菌5分钟,即制得蜗牛驱杀水剂。实施例3一种天然驱杀蜗牛的水剂,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各原料按以下重量份组成:茶籽粉3份、柑橘果皮10份、70℃温水40份、固定化蜗牛酶0.3%份。将柑橘果皮切碎成粒与茶籽粉混合后放入圆底烧瓶中,加入70℃温水,保持温度浸泡4小时,提取完毕后,过滤收集滤液,浓缩滤液至茶籽皂素和柑橘黄酮含量在15%(HPLC检测),加入磷酸盐缓冲液,调制pH7.5,加入0.3%质量比的固定化蜗牛酶,60℃反应1小时。反应后的浓缩液120℃高温灭菌5分钟,即制得蜗牛驱杀水剂。实施例4一种天然驱杀蜗牛的水剂,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各原料按以下重量份组成:茶籽粉3份、柑橘果皮10份、70℃温水40份。将柑橘果皮切碎成粒与茶籽粉混合后放入圆底烧瓶中,加入70℃温水,保持温度浸泡4小时,提取完毕后,过滤收集滤液,浓缩滤液至茶籽皂素和柑橘黄酮含量在15%(HPLC检测)。浓缩液120℃高温灭菌5分钟,即制得蜗牛驱杀水剂。(末进行酶处理的对照组)实施例5对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制得的天然驱杀蜗牛的水剂进行安全性鉴定(重金属残留和农药残留),重金属残留鉴定结果如表1所示,农药残留结果如表2所示。表1重金属残留结果检测项目检测结果标准限量要求检验依据重金属(以Pb计)/(mg/kg)≤1≤10GB/T5009.74总砷(以As计)/(mg/kg)≤0.5≤3GB/T5009.76或GB/T5009.11无机砷/(mg/kg)≤0.1≤1.5GB/T5009.11表2农药残留结果检测项目检测结果标准限量要求检验依据高灭磷/(mg/kg)未检出≤0.05EN15662:2008啶虫脒/(mg/kg)未检出≤0.01EN15662:2008双甲脒/(mg/kg)未检出≤0.01EN15662:2008毒死蜱/(mg/kg)未检出≤0.01EN15662:2008灭线磷/(mg/kg)未检出≤0.01EN15662:2008实施例6对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制得的天然驱杀蜗牛的水剂进行蜗牛驱杀及作物病情防治效果评价,共设置4个处理组(分别为处理组1、处理组2、处理组3和处理组4);另设阳性对照区(处理组5)、阴性对照区(处理组6)。选择前茬作物田间蜗牛发生较严重,病害也较严重的土壤,在白菜田进行试验。在蜗牛发生期,调查各个经处理组处理后的实验小区蜗牛总数,喷洒驱杀剂10天后,再进行蜗牛死亡数和逃逸数调查,并统计病害情况(见表3)。施药方法:将实施例1~3获得的驱杀水剂稀释成100倍液,按大约50kg/亩,于定植后蜗牛发生期撒入地表,作物栽培10天后,进行蜗牛驱杀效果和作物病害情况观察。阳性对照区(处理组5)按每亩用6%四聚乙醛颗粒(500g),拌细土10kg制成使用。阴性对照区(处理组6),按每亩补加5kg菜园土。表3不同处理组的蜗牛驱杀效果和作物(白菜)病害情况注:蜗牛总数人为控制在每个小区25个,不足25个的人为添加。表3结构表明:1、处理组4(即实施例4)中的驱杀剂与处理组1~3(即实施例1~3)相比,由于缺少酶转化工艺环节,导致蜗牛逃逸和蜗牛杀灭效果明显降低。2、处理组1~3(即实施例1~3):随着驱杀剂中的茶籽粉和柑橘果皮比例的增加,蜗牛死亡与逃逸的总数逐渐增加,驱杀蜗牛效果提升;白菜的软腐病和干烧心的发病率也逐渐降低。综合蜗牛死亡数、逃逸数、病害防治三个因素来看,茶籽粉3份、柑橘果皮10份、固定化蜗牛酶0.3%份时,所制得驱杀剂综合效果最为理想。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