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饲养管理条件下莱芜母猪的饲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67521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家畜饲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规模化饲养管理条件下莱芜母猪的饲养方法。



背景技术:

山东的莱芜黑猪是保种最纯和品种特征最完整的一个猪种,突出的优点是肉质细嫩香醇、色泽鲜艳、持水力高、肌间脂肪含量高,是开发特色优质猪肉的优良猪种资源。但原有的莱芜黑猪是在长期粗放养殖的条件下形成的,如何在大规模生产条件下,用简易的操作方案,满足其营养需要,从而达到传统饲养条件下的繁殖性能、生长速度和优良肉质,这方面的研究还较少。

莱芜黑猪属于地方肉脂型猪种,体型小、长速慢,与速快生长的瘦肉型杜长大外三元猪相比,其生长速度和瘦肉率显然不同于洋×洋的或纯种的瘦肉型猪,其生长速度和瘦肉率也不相同,营养需要显然也存在一定差异。如果直接用外三元饲料去饲喂,不仅造成饲料成本的浪费,还可能由于营养过剩导致生长和健康问题。

传统的莱芜猪饲养方案,基于规模小,采用家庭式饲养,而大量使用糟糠和放牧形式,饲养过程中存在纤维高、能量和蛋白低的问题。但规模化的饲养条件下,没有足够的空间采取自然放牧和传统农家的杂粮饲喂法,如何饲喂才能满足莱芜母猪的营养需求,又可简化操作,是目前亟待研究的项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规模化饲养管理条件下莱芜母猪的饲养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规模化饲养管理条件下莱芜母猪的饲养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配种后-怀孕112天:配种后的母猪饲喂长大二杂怀孕母猪料与发酵麸皮,为了防止妊娠期母猪膘情太肥,采取控料的方式,每头每天喂2.0-2.8kg,日喂2次,且每次添加的发酵麸皮占喂料量的30-70%;

步骤2)哺乳期:饲喂长大二杂哺乳母猪料与发酵麸皮,每头每天3.0-5.0kg,日喂4次,且每次添加的发酵麸皮占喂料量的20-30%。

进一步的,步骤1)中的喂料量具体为,妊娠1-30天日喂2.0kg;妊娠31-80天日喂2.4kg;妊娠81-112天日喂2.8kg。

进一步的,步骤1)中,每次添加的发酵麸皮占喂料量的50%。

进一步的,步骤2)中,每次添加的发酵麸皮占喂料量的25%。

进一步的,所述长大二杂怀孕母猪料组成及配比为:

进一步的,所述长大二杂哺乳母猪料组成及配比为:

一种猪用发酵麸皮的发酵方法,其步骤包括:

步骤1)在发酵池底放干净消毒过的塑料薄膜打底;

步骤2)在发酵池底的塑料薄膜上放入15-20cm厚度的草粉或大蒜粉,以防浆汁渗出;

步骤3)将麸皮放入发酵池中踩实压紧,然后注水,注水量以能淹盖住麸皮为准;

步骤4)再放入干酵母及微生态制剂进行发酵;平均每2立方米内加入酵母菌500g、微生态制剂液适量,池内不宜装太满,防止发酵汁液溢出;保持发酵液在发酵池内分布均匀,发酵过程中用薄膜覆盖好,防止雨水进入;发酵时间为2-7天。

作为优选的,所述发酵池底放入大蒜粉。

作为优选的,所述微生态制剂包括乳酸菌、芽孢杆菌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通过规模化管理条件下,合理设计莱芜母猪养殖过程的各个阶段的饲喂方法,针对猪只在不同生长阶段,于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发酵麸皮,并且严格控制饲料类型以及用料量,能很好解决莱芜母猪的营养需要,提高猪只的消化吸收率,有效保证猪只的健康生长。并且本发明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实用性强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麦麸是小麦最外层的表皮,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效改善便秘,同时可促使脂肪及氮的排泄,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其中氨基酸含量也较高,并且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麦麸经过发酵可以软化纤维,提高消化吸收率。在目前的杜长大外三元营养水平的基础上,通过使用不同比例的发酵麦麸,能很好解决莱芜母猪的营养需要;该方法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实施例

本发明的规模化饲养管理条件下莱芜母猪的饲养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配种后-怀孕112天:配种后的母猪饲喂长大二杂怀孕母猪料与发酵麸皮,为了防止妊娠期母猪膘情太肥,采取控料的方式,每头每天喂2.0-2.8kg,日喂2次,且每次添加的发酵麸皮占喂料量的50%;具体为妊娠1-30天日喂2.0kg;妊娠31-80天日喂2.4kg;妊娠81-112天日喂2.8kg。

步骤2)哺乳期:饲喂长大二杂哺乳母猪料与发酵麸皮,每头每天3-5千克,日喂4次,且每顿中添加的发酵麸皮占喂料量的25%。

所述长大二杂怀孕母猪料的重量份组成为:玉米527.4份、皮大麦150份、43%豆粕156份、棕榈仁粕60份、小麦麸61.2份、石粉13.2份、磷酸氢钙12.2份、预混料20份。

所述长大二杂哺乳母猪料的重量份组成为:玉米654份、43%豆粕159份、棕榈仁粕30份、小麦麸50份、膨化大豆60份、石粉12份、磷酸氢钙15份、预混料20份。

本发明采用以下制备方法进行猪用麸皮的发酵,其步骤包括:

步骤1)在发酵池底放干净消毒过的塑料薄膜打底;

步骤2)在发酵池底的塑料薄膜上放入15-20cm厚度的草粉或大蒜粉,以防浆汁渗出;

步骤3)将麸皮放入发酵池中踩实压紧,然后注水(注水量以能淹盖住麸皮为准);

步骤4)再放入干酵母及微生态制剂进行发酵;平均每2立方米内加入酵母菌500g、微生态制剂液适量(市售产品,用量根据不同产品的推荐值添加),池内不宜装太满,防止发酵汁液溢出;保持发酵液在发酵池内分布均匀,发酵过程中用薄膜覆盖好,防止雨水进入;发酵时间为2-7天。

作为优选的,所述发酵池底放入大蒜粉。

作为优选的,所述微生态制剂包括乳酸菌、芽孢杆菌等。

为进一步验证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可行性,作出以下试验进行测试:

本发明中的长大二杂母猪料,按照以下配比进行配制:

表1 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风干基础)

备注:①原料营养标准根据《温氏2012年猪用原料营养标准数据库》计算得来。

②预混料里包括元明粉、胆碱、微量元素、维生素和合成氨基酸等。

试验一:怀孕期发酵麸皮对产仔成绩的影响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共设计4个处理,分别用对照组(《NRC2012》妊娠母猪营养标准)、试验组一(《猪饲养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04肉脂型妊娠母猪营养标准)、试验二(对照组料50%+发酵麦麸50%)和试验三(试验组一料50%+发酵麦麸50%)。莱芜母猪(2-7胎)为研究对象,根据胎龄、背膘和健康度等分组(将同一胎次的母猪,根据前几胎的繁殖成绩、及当前配种时的背膘、健康状况,随机分为四组,保证每组母猪的胎龄、基础产仔成绩、背膘厚度等基本一致),从妊娠第2天开始饲喂,妊娠期限制采食,日喂两餐,妊娠1-30天日喂2.0kg,妊娠31-80天日喂2.4kg,妊娠81-112天日喂2.8kg。

表2 不同饲料饲喂妊娠母猪的繁殖成绩的影响/窝

从上表可知,采用对照组料搭配发酵麦麸进行饲喂效果较优。

表3 怀孕期采用不同发酵麦麸量饲喂效果分析试验。

从统计结果来看,各组间几个繁殖指标均没有达到差异显著性水平(p>0.05),但用50%对照组料+50%发酵麦麸,总仔和健仔都有所提高。

试验二:哺乳期对产奶性能的影响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共设计4个处理,分别用对照组(《NRC2012》哺乳母猪营养标准)、试验组一(《猪饲养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04肉脂型哺乳母猪营养标准)、试验二(对照组75%+25%发酵麦麸)和试验三(试验组一料75%+25%发酵麦麸)。选用健康、体况、预产期相近的第3胎莱芜黑猪,分成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12个重复,即12头母猪,组内体重[(120±5)kg]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母猪饲养于同一栋产仔舍。母猪于妊娠108d转移入产仔舍,产仔舍为高床、漏缝式地板、圈舍通风良好、舍内保持清洁干燥、温度适宜(18~25℃),仔猪采用保温箱保暖。每头每天3-5千克,日喂4次,且每顿中添加的发酵麸皮占喂料量的25%(07:00、11:00、14:30、18:00),干粉料饲喂,公猪3~5日龄去势。断奶前每窝仔猪都不提供幼猪补料。其他饲养管理和免疫程序均一致。

表4 不同饲料对哺乳期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注:表中数据为M±SD,同一列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0.05),字母相同或未标注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

表5 哺乳期采用不同发酵麦麸量饲喂效果试验

注:表中数据为M±SD,同一列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0.05),字母相同或未标注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

泌乳量是体现哺乳母猪泌乳性能的重要指标,实际生产中多用窝增重×4计算母猪的泌乳量。与对照组相比表明,使用了发酵麦麸的哺乳母猪料,母猪泌乳性能有一定的提高(P>0.05),而且母猪的采食量也有一定提高(P>0.05)。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