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林木繁殖方法,具体是涉及促进薄壳山核桃种子快速萌发的方法。
背景技术:
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为胡桃科(Julandaceae)山核桃属(Carya)落叶高大乔木,世界著名的干果经济树种和优质用材树种。薄壳山核桃原产于美国,我国引种已有百余年历史。薄壳山核桃种子内种皮坚硬致密,种胚无法及时吸收水分并进行有氧代谢,导致种子萌发受到抑制;同时由于种皮的机械阻力阻碍了胚芽和胚根的生长。采用传统的播种育苗方法,薄壳山核桃种子萌发需要2~3个月的时间,且发芽出苗不整齐,当年苗高生长量为10cm~15cm,地径0.5cm左右,实生苗需经过2~3年的生长才能达到作砧木用的粗度。因此缩短薄壳山核桃种子萌发的时间,延长苗木的生长期,提高苗木的生长量,是科研和生产迫切解决的关键技术。
国内外已有学者针对促进薄壳山核桃种子萌发方面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申请人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多年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集成创新并研发出促进薄壳山核桃种子快速萌发的简易且实用的技术,该技术方法是先解除薄壳山核桃种子内种皮的物理阻力,外源激素GA3、IBA和KT可直接作用于种胚胚根、胚芽的细胞分裂与生长,在适宜温度条件下,种子得以迅速的萌发。应用本方法处理的薄壳山核桃种子发芽迅速,发芽势高,整齐度好,发芽率高达98.7%;同时该方法省却种子长期低温沙藏的时间与过程,极大地降低了种子霉烂的风险和育苗成本,具有广阔地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促进薄壳山核桃种子快速萌发的育苗方法。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促进薄壳山核桃种子快速萌发的育苗方法,其特征是它由下列步骤组成:
(1)种子浸泡消毒:种子经调制后用清水浸泡7d,每天需换水1次,用1%CuSO4浸种消毒1h后备用;
(2)种子破壳:将步骤(1)的种子置于强日光下晒4h~6h,或放入50℃烘干设备中30~60min,挑拣出种壳裂口的种子,备用;
(3)激素处理: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浸泡裂口的种子1h;
(4)催芽:将步骤(3)的种子与泥炭按照泥炭∶种子=1∶1(体积比)混合置于35℃温室中催芽7d~15d;
(5)播种:将步骤(4)中发芽的种子切断1/3~1/2胚根后移入育苗容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薄壳山核桃种子快速萌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植物生长调节剂为GA330mg/L~50mg/L、IBA10mg/L~30mg/L、KT0.5mg/L浓度的混合液。
有益效果:应用本方法处理的薄壳山核桃种子发芽迅速,发芽势高,整齐度好,发芽率高达98.7%以上,苗木生长期可以延长2~3个月,当年苗高达80cm~100cm,地径达1.0cm以上,即可用于嫁接良种,缩短了薄壳山核桃良种苗木培育周期;同时该方法省却种子长期低温沙藏的时间与过程,极大地降低了种子霉烂的风险和育苗成本,具有广阔地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种子浸泡消毒:种子经调制后用清水浸泡7d,每天需换水1次,用1%CuSO4浸种消毒1h后备用;
(2)种子破壳:将步骤(1)的种子置于强日光下晒4h~6h,挑拣出种壳裂口的种子,备用;
(3)激素处理:用GA330mg/L、IBA10mg/L、KT0.5mg/L浓度的混合液浸泡裂口的种子1h;
(4)催芽:将步骤(3)的种子与泥炭按照泥炭∶种子=1∶1(体积比)混合置于35℃温室中催芽7d~15d;
(5)播种:将步骤(4)中发芽的种子切断1/3~1/2胚根后移入育苗容器中,发芽高峰期出现在催芽后的第12天,发芽率达90.8%。
实施例2
(1)种子浸泡消毒:种子经调制后用清水浸泡7d,每天需换水1次,用1%CuSO4浸种消毒1h后备用;
(2)种子破壳:将步骤(1)的种子放入50℃烘干设备中30~60min,挑拣出种壳裂口的种子,备用;
(3)激素处理:用GA340mg/L、IBA20mg/L、KT0.5mg/L浓度的混合液浸泡裂口的种子1h;
(4)催芽:将步骤(3)的种子与泥炭按照泥炭∶种子=1∶1(体积比)混合置于35℃温室中催芽7d~15d;
(5)播种:将步骤(4)中发芽的种子切断1/3~1/2胚根后移入育苗容器中,发芽高峰期出现在催芽后的第10天,发芽率达98.7%。
实施例3
(1)种子浸泡消毒:种子经调制后用清水浸泡7d,每天需换水1次,用1%CuSO4浸种消毒1h后备用;
(2)种子破壳:将步骤(1)的种子放入50℃烘干设备中30min,挑拣出种壳裂口的种子,备用;
(3)激素处理:用GA350mg/L、IBA30mg/L、KT0.5mg/L浓度的混合液浸泡裂口的种子1h;
(4)催芽:将步骤(3)的种子与泥炭按照泥炭∶种子=1∶1(体积比)混合置于35℃温室中催芽5d~7d;
(5)播种:将步骤(4)中发芽的种子切断1/3~1/2胚根后移入育苗容器中,发芽高峰期出现在催芽后的第9天,发芽率达96.6%。
以实施例2为较佳实施例。
以上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了本发明,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