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人工释放异色瓢虫防治柑桔木虱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66948阅读:685来源:国知局
利用人工释放异色瓢虫防治柑桔木虱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生物防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利用人工释放异色瓢虫防治柑桔木虱的方法。



背景技术:

柑桔黄龙病(Huanglongbing, HLB) 是一种毁灭性病害,是柑桔生产中最严重的病害,目前尚无治愈办法,柑橘木虱是柑橘黄龙病的媒介昆虫,防控柑橘木虱是柑橘黄龙病治理的主要手段,已有柑桔木虱防控一般采取化学农药防治方法,一年之中主要集中于2个时间段用药,一是春梢期即2—4月、另一个时间段为9月份的秋梢期,由于柑桔木虱是具有一定飞行和跳跃能力的害虫,喷药过程中柑桔木虱会迁移到未喷施到化学农药的寄主植物上,因此防治上需要统防统治,而且决不能留防治死角,这给防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柑桔木虱在春季和秋季繁殖力很强,往往一次喷药对于移动能力较差的柑桔木虱若虫和卵是有一定效果,而漏网的成虫在适宜的气温和产卵场所,往往再次产卵,因此需要二次及三次喷药,这样该方法造成了对环境生态的极大破坏和对天敌的杀伤,耗费了大量的人工和农药费用。异色瓢虫是蚜虫、多种蚧虫和粉虱的有效捕食性天敌,起源于亚洲,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由于其杂食性、分布广、捕食量大、寿命长、产卵量大、耐高温、繁殖容易、适应性强、年发生代数多等优点,在柑桔害虫的生物防治中日益受到重视,已有虽然有过关于异色瓢虫捕食柑桔木虱的研究,但并没有形成系统有效的防治技术体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通过人工大量繁殖异色瓢虫,并由人工田间释放,以解决柑桔木虱防治的问题,避免或减少使用化学农药而造成的农药污染,提高柑桔成活率的利用人工释放异色瓢虫防治柑桔木虱的方法。

本发明利用人工释放异色瓢虫防治柑桔木虱的方法的技术方案是: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⑴、异色瓢虫的饲养和驯化:在市场上购买异色瓢虫,采用豌豆蚜进行扩繁,释放前在养虫笼内带柑桔木虱的九里香植株上驯化1个月,得到3—4龄幼虫;

⑵、人工释放异色瓢虫:①、在柑桔春梢及展叶期的3月上旬,待春芽萌发1—2厘米时,喷杀菌剂防治柑桔疮痂病,药后5—10天由工人带防护手套直接投放异色瓢虫;②、在6月—7月的夏梢萌发期,由工人带防护手套直接投放异色瓢虫;③、在9月份的柑桔秋梢期,由工人带防护手套直接投放异色瓢虫;

⑶、投放的比例:结合柑桔木虱的发生量和时期以及异色瓢虫的取食量,在柑桔木虱发生量在200头/每颗树以上,每颗树投放异色瓢虫5头以上,分别按东、西、南、北、中方位投放,柑桔木虱发生量在200头/每颗树以下,每颗树投放异色瓢虫3头以上,分别按上、中、下位置投放;

⑷、异色瓢虫的收集和管理:如遇每颗树的异色瓢虫数量过多,爬行空间过小,引起互残行为或食料不足现象发生,需要及时捕捉树上的成虫,保持每颗树2—5头异色瓢虫成虫种群数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人工释放异色瓢虫防治柑桔木虱的方法,先从市场上采购一定数量的异色瓢虫进行饲养,并通过豌豆蚜进行扩繁(也可以直接购买所需数量的异色瓢虫),在释放前,将3—4龄的异色瓢虫放到养虫笼内,并在养虫笼中放置带柑桔木虱的九里香植株,使异色瓢虫得到1个月的驯化,然后由工人带上防护手套将完成驯化的异色瓢虫直接投放到桔树上,而投放时间可选择:1、柑桔春梢萌发及展叶期,该时期为3月上旬,该时期为柑桔木虱产卵和若虫发育时期,也是春季第一次柑桔木虱的发生高峰期,释放异色瓢虫以柑桔木虱卵和若虫作为饲料,同时兼食同期发生的柑桔红蜘蛛和蚜虫;2、夏梢期萌发期,一般为6月份至7月,此时柑桔木虱发生出现小高峰,该时期柑桔木虱活动性强,卵期和若虫期较短,释放异色瓢虫以柑桔木虱卵和若虫作为饲料,同时兼食同期发生的柑桔红蜘蛛和蚧虫; 3、柑桔秋梢期,一般为9月份,该时期为柑桔木虱发生的高峰期,该时期柑桔木虱活动性强,卵期和若虫期较短,释放异色瓢虫以柑桔木虱卵和若虫作为饲料,同时兼食同期发生的柑桔红蜘蛛和蛾类害虫;而投放时,结合柑桔木虱的发生量和时期制定以下标准,在发生量200头/每颗树以上,每颗树投放异色瓢虫5头以上,分别按东、西、南、北、中方位投放,发生量在200头/每颗树以下,每颗树投放异色瓢虫3头以上,分别按上、中、下位置投放,一般春季和秋季由于气温低捕食量大,按以上投放标准即可,夏季气温较高,可每颗树适当增加1头投放量;由于露地环境变化较大,如遇田间套种其他蔬菜作物时,会造成异色瓢虫迁移,需要增加异色瓢虫的投放量,如遇每颗树的异色瓢虫数量过多,爬行空间过小,引起互残行为或食料不足现象发生,需要及时捕捉树上的成虫,保持每颗树2—5头异色瓢虫成虫种群数量。本发明利用人工释放异色瓢虫防治柑桔木虱的方法,一方面,采用人工释放异色瓢虫,可保持田间天敌的种群维护,对柑桔木虱的防治能力较好,并可以避免或减少防治柑桔木虱的化学农药使用,从而避免或减少因使用化学农药而造成的农药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安全另一方面,利用异色瓢虫还可以兼治柑桔其他害虫,保持生态的平衡,生态相容性好。

本发明利用人工释放异色瓢虫防治柑桔木虱的方法,对于设施栽培柑桔园时,在冬季棚内气温较高,需增加一次投放异色瓢虫。由于冬季的棚内气温较高,导致柑桔木虱越冬虫量较多,因此还需要增加一次投放。在每年的春季补充一次异色瓢虫,每颗树补充3头异色瓢虫。根据田间柑桔木虱的种群数量及田间生态环境,一般每年补充一次,选择在春季补充为好,按照每颗树3头的数量进行补充,从而保证每年每颗树都有足够的异色瓢虫。

附图说明

图1是不同温度下异色瓢虫对柑橘木虱的捕食率对比图;

图2是异色瓢虫对柑橘木虱预测最大捕食量的试验图;

图3是异色瓢虫种内干涉现象的试验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人工释放异色瓢虫防治柑桔木虱的方法,具体实施方式有

一、异色瓢虫的饲养和驯化:于市场购买异色瓢虫,参考前人方法采用豌豆蚜扩繁后,成虫释放前在养虫笼内带柑橘木虱的九里香植株上驯化1月,3-4龄幼虫和成虫可以直接释放;二、异色瓢虫释放和维护:于3月上旬的柑橘春梢期,待橘树春芽萌发1-2厘米喷施杀菌剂防治柑橘疮痂病后,药剂可以选用安全性较好的苯醚甲环唑和代森锰锌,药后5-10天开始释放异色瓢虫,期间不得喷施杀虫剂;如遇柑橘红蜘蛛为害严重可以在喷施柑橘疮痂病时混入矿物油乳剂;分别在夏季和秋季检查柑橘树上异色瓢虫和柑橘木虱虫量,每树基本上能看到1头异色瓢虫成虫和幼虫及卵团,如未见到,需要补充按照每树3头3-4龄幼虫和成虫。

从图1的异色瓢虫的捕食率与温度关系可见,在15-20℃时,捕食率较高,而在30-35℃下捕食率较低,因此在春季投放异色瓢虫数量可以低于秋、冬季数量,一般在春季柑橘木虱200头/每颗树以上,投放异色瓢虫数量在5头即可,而在秋、冬季柑橘木虱200头/每颗树以上,投放异色瓢虫数量在6-7头。

从图2的各虫态的预测最大捕食率研究分析,三龄和四龄幼虫以及成虫可以作为投放对象,其中三龄幼虫日最大捕食量为54头柑橘木虱,四龄幼虫日捕食量最大102头,而成虫采用蚜虫饲养为29头,采用柑橘木虱饲养可达63头,因此投放的异色瓢虫可采用3-4龄幼虫和经过驯化的异色瓢虫成虫。

三、异色瓢虫的收集与管理:如遇每树异色瓢虫虫口数量过多,爬行空间过小引起互残行为或食料不足现象发生,另外,异色瓢虫种群内也存在取食过程中相互干涉现象(见图3),需要及时捕捉橘树上的成虫,一般保持每棵树2-3头异色瓢虫成虫种群数量。

人工释放异色瓢虫防治柑橘木虱的方法,含释放异色瓢虫的头数一般在3-5头左右、选择3-4龄幼虫或经柑橘木虱驯化的成虫、释放时间分春季、秋季和冬季、农药选用代森锰锌、苯醚甲环唑和矿物油乳剂管理,益害比为40: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