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状月季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66998阅读:9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园林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树状月季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树状月季,又称月季树、玫瑰树,是由一个直立树干通过园艺手段(扦插、养根、育干、嫁接、修剪、整形等措施)生产出来的一种新型月季类型,在河南地区最为盛行。树状月季的形状独特、高贵典雅、层次分明,在视觉效果上令人耳目一新;造型多样,有圆球型、扇面型、瀑布型、微型等;既保留了一般月季的花香浓、花期长、花色多样等优点,又表现的更新颖、更高贵、更热烈,因此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

目前树状月季的栽培方法主要包括自身培育和嫁接两种,自身培育是自月季中优选直立性较好、树冠匀称的品种,作为培育对象,经过不断的修剪得到树状月季,但是此方法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是上花量少、长势缓慢,并且形不成较好的树冠、树形,观赏价值低。二是寿命不长,易老化退化。三是培育难度大,发病率较高,不能批量生产。由于自身培育存在上述问题,因此现在的树状月季基本都是采用嫁接的方法进行栽培,具体方法为: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无刺蔷薇作为砧木,选择干性强、长势旺、萌发分枝多、树姿扩展、冠形好、3-4季开花、香味浓郁、花色鲜艳的优良品种。从幼株或中年株的外围中部,选健壮的当年生枝,剪取接穗。将采集的穗条,剪成5厘米左右的接穗,每根带两个芽,然后放入溶化的石蜡中(90℃左右)速蘸,使其外表沾上一层薄蜡,再把蜡封接穗装进薄膜袋中,存放在低温湿润的地方待用。嫁接的时间一般在早春,用快刀将接穗下端削成外宽内窄的楔形斜面,长度一般2.5厘米左右,然后在砧木在离地5厘米左右处,在砧木横截面中心线处,用刀由上至下垂直劈一刀,长2.5厘米左右,用刀尖将砧木劈口撬开,把接穗厚的一侧向 外自上而下慢慢插入劈口中,使砧穗的形成层与砧木形成层对准,并紧紧夹住(以利愈合成活),再用薄膜条从下而上将接口绑扎严紧。待接穗发芽长至10厘米左右时,即可解绑,培土解绑后,嫁接部位培上细湿土,以防接穗苗折裂,促其生根,加快生长。之后进行正常的肥水和病虫害管理就可。

采用上述嫁接方法栽培得到的树状月季,冠幅大,开花量多,并且生命力更强,操作简单,可实现大批量的生产。但是此方法也存在有弊端,首先,月季的颜色单一,因为不同颜色的月季嫁接在同一砧木上,亲和力弱的月季长势不好,不易成活。其次,砧木的选择比较少,由于嫁接月季和砧木的亲和力直接关系到月季以后的生长发育,因此在挑选砧木时,必须选择亲和力强的品种作为砧木,这就给砧木的选择带来了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树状月季的栽培方法,以解决目前的树状月季颜色单一并且在嫁接时,砧木选择性少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树状月季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砧木选择:选择直立、干高2m~4m的山木香进行移栽,在移栽时,将山木香下断面用百菌清、生根素和多菌灵的混合药物浸泡杀菌生根,上断面用石蜡封闭,主杆下部使用塑料纸缠绕包裹保湿,上部枝条涂抹激素混合药物促进发侧芽,当其顶端长出3~5个分枝并且分枝已木质化时,将其作为砧木;

步骤二、一次嫁接:用芽接的方式,将月季芽嫁接在山木香的枝条上,每个枝条上嫁接2~3个芽,相邻两个芽间隔15cm且各个芽处于不同的竖直平面内,之后每隔3天,用30~35℃的温水喷洒一次嫁接处;

步骤三、二次嫁接:当有壮芽从嫁接处发出,并长成多个壮枝,在壮枝没有木质化时进行二次嫁接,二次嫁接时先将壮枝上部截去1/4~1/3,在截断处外侧纵划一刀深至木质部,撬开皮层,接着选择粗壮、无病虫害的月季枝条作接穗,接穗长15cm、上端留1~2个芽,下端两侧分别削成马蹄形大斜面;再将接穗下端大斜面朝里、小斜面朝外,从壮枝撬开的皮层处插入,使砧木上端撕开皮层处稍露白,之后用塑料条将嫁接处包扎捆严,同一枝条不同方向嫁接2~3个接穗并及时将接穗套袋保温。

优选的,所述百菌清、生根素和多菌灵的浓度配比为1.5:1:1.3。

优选的,所述激素混合药物为生长素和赤霉素的混合物,生长素和赤霉素的混合浓度比为1:2。

本发明的原理:本申请相对于现有的树状月季栽培技术,具有以下创新点:首先,将山木香用百菌清、生根素和多菌灵的混合药物浸泡,具有杀菌和促进生根的作用,而且下部使用塑料纸缠绕可进行保湿保温,可促进山木香的生长和发芽,待山木香的顶端长出3~5个分枝且分枝已木质化(木质化是指细胞壁内填充和附加了木质素,使细胞壁的硬度增加,细胞群的机械力增加。这样的填充木质素的过程就叫做木质化)时,代表山木香的分枝已成熟硬化,可作为砧木进行嫁接操作。其次,在一次嫁接时,采用芽接的方式,可保证月季芽嫁接时的存活,在一次嫁接后,每隔3天,用30~35℃的温水喷洒一次嫁接处,具有保温的作用,还可促进月季芽的细胞分裂,让发芽更加迅速。在一次嫁接后,会有壮芽从嫁接处发出,并长成多个壮枝,在壮枝还没有木质化时进行二次嫁接,可以提高嫁接的月季与壮枝的亲和力,让月季和壮枝配合得更紧密,促进嫁接月季的存活和生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申请先在山木香上嫁接一种月季,之后再在此月季上嫁接需要的月季花,优点在于,一次嫁接的月季作为中间砧,其与山木香的亲和力好,这样能保证嫁接的成功率和生长效果,而在月季上再二次嫁接月季,由于是同样的物种,彼此的亲和力更佳,不会产生任何抗性,可保证最终嫁接的月季有很强的适应性。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市场的需要,嫁接不同颜色的月季,就能解决树状月季颜色单一的问题。其次,由于有中间砧木的存在,在选择砧木时,不用必须选择某一品种的山木香,只需使用对应亲和力较好的月季作为中间砧木即可,大大提高了月季嫁接时的容错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步骤一、砧木选择:选择直立、干高2m~4m的山木香进行移栽,在移栽时,将山木香下断面用百菌清、生根素和多菌灵的混合药物浸泡杀菌生根,百菌清、生根素和多菌灵的浓度配比为1.5:1:1.3,上断面用石蜡封闭,主杆下部使用塑料纸缠绕包裹保湿,上部枝条涂抹生长素和赤霉素的激素混合药物,生长素和赤霉素的混合浓度比为1:2,当其顶端长出3~5个分枝并且分枝已木质化时,将其作为砧木。

步骤二、一次嫁接:用芽接的方式,将月季芽嫁接在山木香的枝条上,每个枝条上嫁接2~3个芽,相邻两个芽间隔15cm且各个芽处于不同的竖直平面内,之后每隔3天,用30~35℃的温水喷洒一次嫁接处。

步骤三、二次嫁接:当有壮芽从嫁接处发出,并长成多个壮枝,在壮枝没有木质化时进行二次嫁接,二次嫁接时先将壮枝上部截去1/4~1/3,在截断处外侧纵划一刀深至木质部,撬开皮层,接着选择粗壮、无病虫害的月季枝条作接穗,接穗长15cm、上端留1~2个芽,下端两侧分别削成马蹄形大斜面;再将接穗下端大斜面朝里、小斜面朝外,从壮枝撬开的皮层处插入,使砧木上端撕开皮层处稍露白,之后用塑料条将嫁接处包扎捆严,同一枝条不同方向嫁接2~3个接穗并及时将接穗套袋保温。一星期后接穗萌发,嫁接后5个月就能开花。

实施例2

采用现有的月季栽培技术,具体方法为: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无刺蔷薇作为砧木,选择干性强、长势旺、萌发分枝多、树姿扩展、冠形好、3-4季开花、香味浓郁、花色鲜艳的优良品种。从幼株或中年株的外围中部,选健壮的当年生枝,剪取接穗。将采集的穗条,剪成5厘米左右的接穗,每根带两个芽,然后放入溶化的石蜡中(90℃左右)速蘸,使其外表沾上一层薄蜡,再把蜡封接穗装进薄膜袋中,存放在低温湿润的地方待用。嫁接的时间一般在早春,用快刀将接穗下端削成外宽内窄的楔形斜面,长度一般2.5厘米左右,然后在砧木在离地5厘米左右处,在砧木横截面中心线处,用刀由上至下垂直劈一刀,长2.5厘米左右,用刀尖将砧木劈口撬开,把接穗厚的一侧向 外自上而下慢慢插入劈口中,使砧穗的形成层与砧木形成层对准,并紧紧夹住(以利愈合成活),再用薄膜条从下而上将接口绑扎严紧。待接穗发芽长至10厘米左右时,即可解绑,培土解绑后,嫁接部位培上细湿土,以防接穗苗折裂,促其生根,加快生长。之后进行正常的肥水和病虫害管理就可。

对比试验

分别用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方法栽培10株树状月季,观察颜色以及统计存活率,得到数据如下:

表1

注:存活率是统计嫁接后3个月的生长状况得到,颜色情况是指单株树状月季上是否能嫁接不同颜色的的月季。

由表1中的数据可知,采用本申请的栽培方法,月季花的存活率和生长状况明显更好,并且可根据市场需求在单株树状月季上嫁接不同颜色的月季。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