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新品种的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66990阅读:54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植物培育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桂花新品种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桂花为木犀属木犀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1.5-15米。树冠呈圆头形、半圆形或椭圆形,可覆盖60平方米。树皮粗糙,呈灰褐色或灰白色,全缘或上半部疏生细锯齿。叶对生,呈椭圆形或长椭圆形。花3至5朵生于当年春梢,二年或三年生枝上亦有着生,每朵花花瓣4片,香气极浓。叶腋生成聚伞状,花小,黄白色,极芳香。树皮粗糙,呈灰色。单叶对生,革质光亮,叶形及叶缘因品种而不同,叶形椭圆至椭圆状披针形,叶缘有全缘或具锯齿。花腋呈聚伞花序,花形小而浓香,花色因品种而异。其品种有金桂、银桂、丹桂、月桂、四季桂等。

然而,现有桂花的花期较短,一般在两周左右。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桂花新品种培育方法,该方法培育出的桂花花期较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桂花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在桂花花期前6-7个月开始至花期结束,进行以下操作:

以3-4次/月的周期,采用磷酸钾肥对桂花培育土壤进行施肥,在所述土壤上扦插桂花苗,形成苗床;

以1-2次/月的周期,采用磷酸二氢钾对桂花苗的叶面进行施肥,使所述苗床的土壤的pH为5.0-6.5;

在距离所述苗床高度为130-150cm处设置遮阳网。

遮阳网离苗床面高度在130-150cm,这样不但有利于保湿、降温,而且不影响生产管理作业。

进一步,每年的3-5月份,采用磷酸钾肥对桂花培育土壤施肥。

进一步,每年的3-5月份,于17:30-18:00,采用磷酸钾肥对桂花培育土壤施肥。

进一步,所述土壤为砂质壤土。砂质壤土是指含砂量多,但因亦含有少量坋粒及粘粒,具有土粒间之结合性。干时可成块,但易破碎,湿时可感觉粘性,所握成之土块,小心抚弄之不致破碎的土壤。这种土壤土层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

进一步,所述土壤的湿度为48-53%。土壤的湿度即土壤含水量,指土壤中水的重量占其干土重的百分数(%)。

进一步,扦插前用浓度为8-10ppm的萘乙酸溶液浸泡插条基部1-2h或用浓度为1-5pm的三十烷醇溶液浸泡插条基部30-60min。这样操作有利于扦插条生根。所述萘乙酸简称NAA,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结构为萘的1号位置以羧甲基取代。它是一种植物激素生长素,可促进桂花生根。所述三十烷醇是一种天然的长碳链植物生长调节剂,化学名称正三十烷醇,结构式CH3(CH2)28CH2OH,又称蜂花醇,是从蜜蜂蜡中纯化提取的天然生物产品,对人畜无害及副作用,对环境无污染,可促进桂花生根。

进一步,所述遮阳网的透光度为30-50%。这样既防止强光直晒,又保证有足够的散射光照,以利带叶插穗进行光合作用,有利于生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所述方法培育出的桂花花期较长,与现有技术相比,花期明显延长。采用该方法培育桂花新品种,插扦成功率可达86.77%,与现有技术相比,插扦成功率提高了65.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优选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

实施例1

一种桂花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在桂花花期前6个月开始至花期结束,进行以下操作:

每年的3-5月份于18:00,以3次/月的周期,采用磷酸钾肥对桂花培育土壤进行施肥,在所述土壤上扦插桂花苗,形成苗床;

以2次/月的周期,采用磷酸二氢钾对桂花苗的叶面进行施肥,使所述苗床的土壤的pH为6.5;

在距离所述苗床高度为130cm处设置透光度为50%的遮阳网。

所述土壤为湿度为53%的砂质壤土;

扦插前用浓度为8ppm的萘乙酸溶液浸泡插条基部2h。

采用上述人工繁育方法,在重庆市永川区何埂镇石笋山村进行桂花新品种培育,共插扦桂花插条61个,获得桂花新品种53个,插扦成功率为86.89%;培育出的桂花新品种的花期为19.3天。

实施例2

一种桂花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在桂花花期前7个月开始至花期结束,进行以下操作:

每年的3-5月份于17:30,以4次/月的周期,采用磷酸钾肥对桂花培育土壤进行施肥,在所述土壤上扦插桂花苗,形成苗床;

以1次/月的周期,采用磷酸二氢钾对桂花苗的叶面进行施肥,使所述苗床的土壤的pH为5.0;

在距离所述苗床高度为150cm处设置透光度为30%的遮阳网;

所述土壤为湿度为48%的砂质壤土;

扦插前用浓度为10ppm的萘乙酸溶液浸泡插条基部1h。

采用上述人工繁育方法,在重庆市永川区何埂镇石笋山村进行桂花新品种培育,共插扦桂花插条59个,获得桂花新品种52个,插扦成功率为88.14%;培育出的桂花新品种的花期为19.1天。

实施例3

一种桂花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在桂花花期前7个月开始至花期结束,进行以下操作:

每年的3-5月份于17:45,以3次/月的周期,采用磷酸钾肥对桂花培育土壤进行施肥,在所述土壤上扦插桂花苗,形成苗床;

以2次/月的周期,采用磷酸二氢钾对桂花苗的叶面进行施肥,使所述苗床的土壤的pH为5.5;

在距离所述苗床高度为140cm处设置透光度为40%的遮阳网。

所述土壤为湿度为50%的砂质壤土;

扦插前用浓度为9ppm的萘乙酸溶液浸泡插条基部1.5h。

采用上述人工繁育方法,在重庆市永川区何埂镇石笋山村进行桂花新品种培育,共插扦桂花插条62个,获得桂花新品种54个,插扦成功率为87.10%;培育出的桂花新品种的花期为19.6天。

实施例4

一种桂花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在桂花花期前6个月开始至花期结束,进行以下操作:

每年的3-5月份于18:00,以4次/月的周期,采用磷酸钾肥对桂花培育土壤进行施肥,在所述土壤上扦插桂花苗,形成苗床;

以1次/月的周期,采用磷酸二氢钾对桂花苗的叶面进行施肥,使所述苗床的土壤的pH为5.0;

在距离所述苗床高度为150cm处设置透光度为30%的遮阳网。

所述土壤为湿度为53%的砂质壤土;

扦插前用浓度为0.5ppm的三十烷醇溶液浸泡插条基部30min。

采用上述人工繁育方法,在重庆市永川区何埂镇石笋山村进行桂花新品种培育,共插扦桂花插条64个,获得桂花新品种55个,插扦成功率为85.94%;培育出的桂花新品种的花期为19.5天。

实施例5

一种桂花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在桂花花期前7个月开始至花期结束,进行以下操作:

每年的3-5月份于17:30,以3次/月的周期,采用磷酸钾肥对桂花培育土壤进行施肥,在所述土壤上扦插桂花苗,形成苗床;

以2次/月的周期,采用磷酸二氢钾对桂花苗的叶面进行施肥,使所述苗床的土壤的pH为6.5;

在距离所述苗床高度为130cm处设置透光度为50%的遮阳网。

所述土壤为湿度为48%的砂质壤土;

扦插前用浓度为0.1ppm的三十烷醇溶液浸泡插条基部60min。

采用上述人工繁育方法,在重庆市永川区何埂镇石笋山村进行桂花新品种培育,共插扦桂花插条63个,获得桂花新品种55个,插扦成功率为87.30%;培育出的桂花新品种的花期为20.3天。

实施例6

一种桂花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在桂花花期前6个月开始至花期结束,进行以下操作:

每年的3-5月份于17:40,以4次/月的周期,采用磷酸钾肥对桂花培育土壤进行施肥,在所述土壤上扦插桂花苗,形成苗床;

以1次/月的周期,采用磷酸二氢钾对桂花苗的叶面进行施肥,使所述苗床的土壤的pH为5.8;

在距离所述苗床高度为145cm处设置透光度为36%的遮阳网。

所述土壤为湿度为51%的砂质壤土;

扦插前用浓度为0.3ppm的三十烷醇溶液浸泡插条基部45min。

采用上述人工繁育方法,在重庆市永川区何埂镇石笋山村进行桂花新品种培育,共插扦桂花插条61个,获得桂花新品种52个,插扦成功率为85.23%;培育出的桂花新品种的花期为19.2天。

对比例1

一种桂花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在桂花花期前7个月开始至花期结束,进行以下操作:

每年的3-5月份于17:30,以4次/月的周期,采用磷酸钾肥对桂花培育土壤进行施肥,在所述土壤上扦插桂花苗,形成苗床;

以1次/月的周期,采用磷酸二氢钾对桂花苗的叶面进行施肥,使所述苗床的土壤的pH为5.2;

在距离所述苗床高度为90cm处设置透光度为42%的遮阳网;

所述土壤为湿度为49%的砂质壤土;

扦插前用浓度为10ppm的萘乙酸溶液浸泡插条基部1h。

采用上述人工繁育方法,在重庆市永川区何埂镇石笋山村进行桂花新品种培育,共插扦桂花插条58个,获得桂花新品种34个,插扦成功率为58.62%;培育出的桂花新品种的花期为14.2天。

对比例2

一种桂花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在桂花花期前6个月开始至花期结束,进行以下操作:

每年的3-5月份于18:00,以3次/月的周期,采用磷酸钾肥对桂花培育土壤进行施肥,在所述土壤上扦插桂花苗,形成苗床;

在距离所述苗床高度为145cm处设置透光度为42%的遮阳网;

所述土壤为湿度为50%的砂质壤土;

扦插前用浓度为0.2ppm的三十烷醇溶液浸泡插条基部50min。

采用上述人工繁育方法,在重庆市永川区何埂镇石笋山村进行桂花新品种培育,共插扦桂花插条65个,获得桂花新品种36个,插扦成功率为55.38%;培育出的桂花新品种的花期为13.6天。

对比例3

一种桂花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在桂花花期前7个月开始至花期结束,进行以下操作:

每年的3-5月份于17:50,以4次/月的周期,采用磷酸钾肥对桂花培育土壤进行施肥,在所述土壤上扦插桂花苗,形成苗床;

以2次/月的周期,采用磷酸二氢钾对桂花苗的叶面进行施肥,使所述苗床的土壤的pH为6.2;

在距离所述苗床高度为136cm处设置透光度为65%的遮阳网;

所述土壤为湿度为52%的砂质壤土;

扦插前用浓度为8ppm的萘乙酸溶液浸泡插条基部2h。

采用上述人工繁育方法,在重庆市永川区何埂镇石笋山村进行桂花新品种培育,共插扦桂花插条62个,获得桂花新品种33个,插扦成功率为53.23%;培育出的桂花新品种的花期为14.1天。

对比例4

培育桂花新品种,其具体步骤为:

首先采用容量百分比为4%的硫酸亚铁溶液浇溉土壤,对土壤进行处理,然后在该经过硫酸亚铁溶液浇溉处理的土壤上扦插桂常规的桂花苗;

在扦插成活的桂花苗上,采用磷酸二氢钾对扦插成活的桂花苗进行叶面施肥,并且确保土壤的PH值保持不大于3的酸性环境。在进行磷酸二氢钾叶面施肥时优选采用以至少每月两次的周期进行叶面施肥,施肥的时间在傍晚的5点。

在扦插桂花苗后,采用遮阳网对苗床进行遮盖,对桂花苗的光照程度进行控制,采用透光率为80%的遮阳网对苗床进行遮盖。

在扦插桂花苗后,还采用薄膜覆盖苗床,使得桂花苗在保持高湿适温状态下生长。

采用上述人工繁育方法,在重庆市永川区何埂镇石笋山村进行桂花新品种培育,共插扦桂花插条61个,获得桂花新品种32个,插扦成功率为52.46%;培育出的桂花新品种的花期为13.9天。

以上实施例和对比例中的插条来自于同一株桂树。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