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牛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67526阅读:30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牛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态牛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牛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肉食品之一,牛肉的组成比猪肉更接近人体需要,能提高人体机体抗病能力,对生长发育及手术后、病后调养的人在补充失血和修复组织等方面特别适宜。寒冬吃牛肉,有暖胃作用,为寒冬补益佳品。牛一般为放养,而猪为圈养,养牛的成本比养的猪高,牛肉也比猪肉贵,因此长期以来猪肉的销量还不比牛肉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供,加之吃猪肉猪油都容易长胖,人们对猪肉的需求量不断减少,对牛肉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牛养殖业也为此得到不断发展,为了快速提高回收养牛成本,赢得养牛利润,目前牛养殖都是形成一定规模的圈养模式,即将牛放在圈舍里,喂给其饲料,减去了放养消耗人力场地等成本,虽然获得了较多利润。但是,长期圈养吃饲料的牛身体体质差,肉质无法保证。并且长期置于圈舍不能正常呼吸道山间新鲜空气,影响了其身体机能健康发育,也得不到基本身体锻炼,也无法保障其健康成长。虽然也出现了一些圈养为主放养为辅的模式,但是没有规划好放养节奏,还是散放散收,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照料,也浪费较多的山林土地资源。另外,散放散收使得牛群杂乱无章,有些放养吃草就饱了,有些则没有吃饱,饥饱不一使得后续圈养味饲料无法统一投放,既需耗费放料管理时间,又使得牛群成长不一,影响了牛养殖的效率,也影响了牛养殖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统筹牛养殖的放养圈养时间,合理调节放养节奏的生态牛养殖方法。

一种生态牛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场地选择:选择倾斜25至35坡度的山地,在山地上设置4条并排首尾相接往返的S形走道,每条S形走道长为8百至1千米宽为3至5米,定期护理S形走道内的植被,在S形走道之间空隙种植树木;(2)圈舍设置:在第一条S形走道的出发侧和第四条S形走道的回来侧设置圈舍,在第四条S形走道的回来道上设置清洗和消毒通道;

(3)牛仔选配:选择身体健壮月龄在3至4月的牛仔;(4)幼牛期管理:上午每头牛供给2至2.5斤饲料,后将牛放入S形走道行走,从第一条出发至第四条回来控制时间为3至3.5小时,回来后给每头牛供给3至4斤饲料,每次回来均启动对牛清洗和消毒工作;(5)育肥期管理:上午每头牛供给2.5至3斤饲料,后将牛放入S形走道行走,从第一条出发至第四条回来控制时间为2至2.5小时,回来后给每头牛供给3至4斤饲料,吃料后将牛放入S形走道行走,从第一条出发至第四条回来控制时间为1.5至2小时,回来后给每头牛供给2至3斤饲料,每次回来均启动对牛清洗和消毒工作;(6)出栏:育肥至牛体重达到700至800千克以上时可以出栏。

进一步,该生态牛养殖方法的步骤(4)幼牛期管理:上午每头牛供给2至2.5斤饲料,后将牛放入S形走道行走,从第一条出发至第四条回来控制时间为3.5小时,回来后给每头牛供给3至4斤饲料,每次回来均启动对牛清洗和消毒工作。

进一步,该生态牛养殖方法的步骤(5)育肥期管理:上午每头牛供给2.5至3斤饲料,后将牛放入S形走道行走,从第一条出发至第四条回来控制时间为2.5小时,回来后给每头牛供给3至4斤饲料,吃料后将牛放入S形走道行走,从第一条出发至第四条回来控制时间为1.5小时,回来后给每头牛供给2至3斤饲料,每次回来均启动对牛清洗和消毒工作。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技术效果为:该生态牛养殖方法较好的统筹了牛养殖的圈养放养时间,圈养时能进食较多饲料,利于其成长,放养时能得到较好的身体体质锻炼,呼吸新鲜空气,恢复放养牛的本性,合理调节放养圈养节奏,减少了放养的人力物力,节省了牛养殖的成本,提高牛养殖工作效率,也降低了对放养土地资源的使用,较大程度的保护了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平面示意图。

在图中:1、圈舍;2、消毒通道;3、清洗通道;4、S形走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平面示意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一种生态牛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场地选择:选择倾斜25至35坡度的山地,在山地上设置4条并排首尾相接往返的S形走道4,每条S形走道4长为8百至1千米宽为3至5米,定期护理S形走道4内的植被,在S形走道4之间空隙种植树木;

(2)圈舍1设置:在第一条S形走道的出发侧和第四条S形走道的回来侧设置圈舍1,在第四条S形走道的回来道上设置清洗和消毒通道;

(3)牛仔选配:选择身体健壮月龄在3至4月的牛仔;

(4)幼牛期管理:上午每头牛供给2至2.5斤饲料,后将牛放入S形走道4行走,从第一条出发至第四条回来控制时间为3至3.5小时,回来后给每头牛供给3至4斤饲料,每次回来均启动对牛清洗和消毒工作;

(5)育肥期管理:上午每头牛供给2.5至3斤饲料,后将牛放入S形走道4行走,从第一条出发至第四条回来控制时间为2至2.5小时,回来后给每头牛供给3至4斤饲料,吃料后将牛放入S形走道行走,从第一条出发至第四条回来控制时间为1.5至2小时,回来后给每头牛供给2至3斤饲料,每次回来均启动对牛清洗和消毒工作;

(6)出栏:育肥至牛体重达到700至800千克以上时可以出栏。

为更加合理管理幼年期的牛,让其快速健康成长。该生态牛养殖方法的步骤(4)幼牛期管理:上午每头牛供给2至2.5斤饲料,后将牛放入S形走道行走,从第一条出发至第四条回来控制时间为3.5小时,回来后给每头牛供给3至4斤饲料,每次回来均启动对牛清洗和消毒工作。

为使育肥期的牛快速增肥,提高养殖效率。该生态牛养殖方法的步骤(5)育肥期管理:上午每头牛供给2.5至3斤饲料,后将牛放入S形走道行走,从第一条出发至第四条回来控制时间为2.5小时,回来后给每头牛供给3至4斤饲料,吃料后将牛放入S形走道行走,从第一条出发至第四条回来控制时间为1.5小时,回来后给每头牛供给2至3斤饲料,每次回来均启动对牛清洗和消毒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