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桃树种植期提高产量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02244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果树种植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桃树种植期提高产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桃树是蔷薇科桃树属植物的果实,是普通的水果,也是最常见的水果,富含丰富的营养,桃的果肉中富含蛋白质、脂肪、糖、钙、磷、铁和维生素b、维生素c及大量的水分,对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肺纤维化、肺不张、矽肺、肺结核等出现的干咳、咳血、慢性发热、盗汗等症,可起到养阴生津、补气润肺的保健作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桃树生产国和消费国,桃树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总量的47%以上,在世界桃树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桃树种植主要依靠增施肥料来提高产量,但连年增施效果已经不再明显,而且过施肥料会导致土壤板结、盐碱化,桃树质量下降。技术实现要素:为解决现有桃树增产困难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桃树种植期提高产量的方法。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桃树种植期提高产量的方法,具体的:(1)桃树新梢长至15-18cm时,将果园土壤人工翻耕35-40cm深,并将翻耕土耙碎至粒径小于2cm,在结花骨朵前,人工控制翻耕土壤湿度在40-44%;(2)桃树树进入花期后,挂果前,人工控制翻耕土壤湿度在38-39%;(3)桃树挂果后,循环控制土壤湿度,3天为一个循环周期,循环过程中第一天人工控制翻耕土壤湿度在65-70%,循环过程第二天、第三天人工控制翻耕土壤湿度在42-45%;(4)桃树果径大于4cm后,循环控制土壤湿度,4天为一个循环周期,循环过程中前2天人工控制翻耕土壤湿度在80-82%,循环过程中剩余2天人工控制翻耕土壤湿度在40-44%。其中,翻耕期间避免伤及桃树根部;其中,人工控制翻耕土壤湿度时,通过向土壤中浇灌骨粉水解液来增大翻耕土壤湿度,通过在翻耕土壤中挖穴,并在穴内放置蓬松蔗渣来降低翻耕土壤湿度;其中,骨粉水解液制作时,将骨粉、三甲胺、水按10:0.3-0.5:1000的重量比混合,加入盐酸调节ph至4-4.2,在反应温度为120-135℃,反应压力为1.5-1.8mpa,的条件下反应30-32小时,滤过,得到骨粉水解液;所述蓬松蔗渣制作时,将蔗渣与孔雀石、盐酸、水按8-10:1:2:500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在0.2-0.3mpa,10-15℃下,将co2气体通入其中,通气流速为0.1-0.15l/min,持续通气50-60分钟,将蔗渣分离,在热风下干燥至含水量在8-10%,得到蓬松蔗渣;将蓬松蔗渣装入纱布袋中,即可使用。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控制桃树种植期间35-40cm深土壤的湿度,能够显著提高桃树开花率、结果率、以及果实生长期间营养物质积累量,对提高桃树产量和品质有明显的作用;其中,桃树新梢长至15-18cm时,将果园土壤人工翻耕35-40cm深,并将翻耕土耙碎至粒径小于2cm,在结花骨朵前,人工控制翻耕土壤湿度在40-44%,能够抑制副梢和周围外枝伸长,避免养分争夺,并能有效改善光照,保证结果枝良好健康生长,为增产打下初步基础;桃树树进入花期后,挂果前,人工控制翻耕土壤湿度在38-39%,能够有效降低落花率,促进花芽充分分化受精,提高座果率;桃树挂果后,循环控制土壤湿度,3天为一个循环周期,循环过程中第一天人工控制翻耕土壤湿度在65-70%,循环过程第二天、第三天人工控制翻耕土壤湿度在42-45%;能够在降低落果率的同时,促进果实快速膨大;桃树果径大于4cm后,循环控制土壤湿度,4天为一个循环周期,循环过程中前2天人工控制翻耕土壤湿度在80-82%,循环过程中剩余2天人工控制翻耕土壤湿度在40-44%,能够促促进果实着色成熟、提高桃子中固形物含量的积累,并降低果实酸度,提高桃子食用价值;本发明特制骨粉水解液,浇灌于种植土壤中,能够有效分解土壤中的有机质,增加土壤的通气性,改良土壤菌相,利于有益菌增殖;蔗渣浸泡于由孔雀石、盐酸、水混合得到的溶液中再经通co2处理能够提高蔗渣的蓬松度和吸水性能,经处理得到的蔗渣吸水性极强,每平方米配置40-50g蔗渣在60-80分钟内能将土壤水分降低10%以上;所得到的蔗渣还能反复利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桃树种植期提高产量的方法,具体的:(1)桃树新梢长至15cm时,将果园土壤人工翻耕35cm深,并将翻耕土耙碎至粒径小于2cm,翻耕期间避免伤及桃树根部,在结花骨朵前,人工控制翻耕土壤湿度在40%;(2)桃树树进入花期后,挂果前,人工控制翻耕土壤湿度在38%;(3)桃树挂果后,循环控制土壤湿度,3天为一个循环周期,循环过程中第一天人工控制翻耕土壤湿度在65%,循环过程第二天、第三天人工控制翻耕土壤湿度在42%;(4)桃树果径大于4cm后,循环控制土壤湿度,4天为一个循环周期,循环过程中前2天人工控制翻耕土壤湿度在80%,循环过程中剩余2天人工控制翻耕土壤湿度在40%。其中,人工控制翻耕土壤湿度时,通过向土壤中浇灌骨粉水解液来增大翻耕土壤湿度,通过在翻耕土壤中挖穴,并在穴内放置蓬松蔗渣来降低翻耕土壤湿度;其中,骨粉水解液制作时,将骨粉、三甲胺、水按10:0.3:1000的重量比混合,加入盐酸调节ph至4,在反应温度为120℃,反应压力为1.5mpa,的条件下反应30小时,滤过,得到骨粉水解液;所述蓬松蔗渣制作时,将蔗渣与孔雀石、盐酸、水按8:1:2:500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在0.2mpa,10℃下,将co2气体通入其中,通气流速为0.1l/min,持续通气50分钟,将蔗渣分离,在热风下干燥至含水量在8%,得到蓬松蔗渣;将蓬松蔗渣装入纱布袋中,即可使用。实施例2、一种桃树种植期提高产量的方法,具体的:(1)桃树新梢长至18cm时,将果园土壤人工翻耕40cm深,并将翻耕土耙碎至粒径小于2cm,翻耕期间避免伤及桃树根部,在结花骨朵前,人工控制翻耕土壤湿度在44%;(2)桃树树进入花期后,挂果前,人工控制翻耕土壤湿度在39%;(3)桃树挂果后,循环控制土壤湿度,3天为一个循环周期,循环过程中第一天人工控制翻耕土壤湿度在70%,循环过程第二天、第三天人工控制翻耕土壤湿度在45%;(4)桃树果径大于4cm后,循环控制土壤湿度,4天为一个循环周期,循环过程中前2天人工控制翻耕土壤湿度在82%,循环过程中剩余2天人工控制翻耕土壤湿度在44%。其中,人工控制翻耕土壤湿度时,通过向土壤中浇灌骨粉水解液来增大翻耕土壤湿度,通过在翻耕土壤中挖穴,并在穴内放置蓬松蔗渣来降低翻耕土壤湿度;其中,骨粉水解液制作时,将骨粉、三甲胺、水按10:0.5:1000的重量比混合,加入盐酸调节ph至4.2,在反应温度为135℃,反应压力为1.8mpa,的条件下反应32小时,滤过,得到骨粉水解液;所述蓬松蔗渣制作时,将蔗渣与孔雀石、盐酸、水按10:1:2:500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在0.3mpa,15℃下,将co2气体通入其中,通气流速为0.15l/min,持续通气60分钟,将蔗渣分离,在热风下干燥至含水量在10%,得到蓬松蔗渣;将蓬松蔗渣装入纱布袋中,即可使用。以下结合具体种植对比试验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试验材料:试供桃树树品种为春美,试验桃树树从同一果园挑选,为长势相同、上一年产量相近、健康无病害的4年生桃树树,共计200棵,将所挑选的桃树树随机分为实验组、常规组,每组100株;试验于2016年在肥西县上派镇进行;其中,实验组按照实施例3方式进行种植管理;常规组按照常规桃树树种植方式进行管理;其中,实验组、常规组在试验期间施肥方式、施肥种类、及施肥量均相同,日常管理也均相同;统计各组桃树树16年平均株产量,结果枝平均枝长、茎粗,各组所产桃树中平均固形物含量、果实的可滴定酸度,结果见下表1:组别平均株产量(kg)结果枝平均枝长、茎粗(cm)平均固形物含量(%)平均可滴定酸度(%)实验组11822.8/1.218.20.22常规组7414.5/0.513.30.36由表1可知,在常规种植的基础上,适时控制土壤湿度,能显著提高桃树株产量,结果枝茎长、茎粗,并对提高桃树营养价值、增加桃树酸度有显著帮助。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