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徽一季稻区种植中籼两系杂交稻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02225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水稻种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安徽一季稻区种植中籼两系杂交稻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提高水稻的科学种植技术水平和能力,减少水稻种植的水、肥用量,降低劳作强度,提高产量和稻谷的质量,其意义十分重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水稻种植无论产量质量都有根本性的提升。但是,发展是无止境的,水稻种植的改进潜力还很大,比如现有的水稻种植方法其无论是用水量、用肥量还是用药量都很大,而随着用水和用肥量的增大,禾苗虽然长得旺,但这又将更进一步的加重病虫害。通常的种植方法,产量上不去,水、肥、药却大量增加,这一方面不仅使稻谷农药残留量增大,种植成本也大幅度增加;另一方面水用量大又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仍是当今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而目前技术仅限对优良品种的培育,它包括杂交水稻不育系和保持系分别以优良品种的提高及通过制种技术手段而达到高产,杂交水稻是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用于生产。为了提高适于不同地区杂交水稻的产量,现提供一种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徽一季稻区种植中籼两系杂交稻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安徽一季稻区种植中籼两系杂交稻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育秧,亩播种量10-15公斤,催芽至破胸露白时摊凉待播;

秧龄30-35天,两叶一心期亩施4-5公斤尿素作断奶肥,四叶一心期再补施4-5公斤尿素作平衡肥;

大田栽插密度13.3×23.3或13.3×26.6厘米,每穴1-2粒种子苗;

大田亩施纯氮15公斤,其中70%作基肥,返青时施15%作追肥,余下15%作穗肥。

所述育秧播种具体为:选择一定面积秧田,其中秧田面积与大田面积比为1:30-40;秧田畦面宽2m,沟宽0.5m,沟深0.2m;将腐熟畜禽粪和粉碎秸秆按重量比1.5-2.5:0.8-1.2混合,添加1.5%腐熟有机菌肥、0.15-0.2%钼酸铵、3%草木灰、0.3%壮秧剂进行搅拌处理,将处理后的上述肥料混合于秧田苗土中,苗土覆盖种子,用量6.5-8.8kg。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中籼两系杂交稻的种植方法,栽培适应性较广,适宜于在安徽一季稻区杂交稻推广种植,表现出高产稳产、米质好、适应性强等突出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安徽一季稻区种植中籼两系杂交稻的方法,本实施例以两优9526中籼两系杂交稻为例进行说明;

两优9526中籼两系杂交稻品种来源:瑞丰95s(广占63-4s系选)×gr26(来源于镇恢084/安选6号);

本实施例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育秧,亩播种量10-15公斤;具体为:选择一定面积秧田,其中秧田面积与大田面积比为1:30-40;秧田畦面宽2m,沟宽0.5m,沟深0.2m;将腐熟畜禽粪和粉碎秸秆按重量比1.5-2.5:0.8-1.2混合,添加1.5%腐熟有机菌肥、0.15-0.2%钼酸铵、3%草木灰、0.3%壮秧剂进行搅拌处理,将处理后的上述肥料混合于秧田苗土中,苗土覆盖种子,用量6.5-8.8kg;择晴晒种1天,用0.8%盐水与60%多菌灵1000倍流水浸种48h,催芽至破胸露白时摊凉待播;

秧龄30-35天,两叶一心期亩施4-5公斤尿素作断奶肥,四叶一心期再补施4-5公斤尿素作平衡肥;

大田栽插密度13.3×23.3或13.3×26.6厘米,每穴1-2粒种子苗;

大田亩施纯氮15公斤,其中70%作基肥,返青时施15%作追肥,余下15%作穗肥,缺钾的田块适当补施钾肥;

浅水湿润促分蘖,亩茎蘖苗数达18万时烤田,做到早够早烤田,且以轻烤为主,分次烤,收割前5-7天断水,切忌断水过早;及时防治病虫草害,适宜推广区域:全省一季稻区。

主要特征特性:平均株高119.3厘米、亩有效穗15.9万、每穗总粒数195.5粒、结实率82.7%、千粒重27.3克。全生育期139天左右,与对照品种(ⅱ优838)相当。

抗性表现: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5.00),抗稻曲病(病指2.4),感纹枯病(病指46),中抗白叶枯病(病指34);2014年感稻瘟病(综合抗指7.43),抗稻曲病(病指1.6),感纹枯病(病指50),感白叶枯病(病指51)。

产量表现:在一般栽培条件下,区域试验亩产621.54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6.98%(极显著)。2015年生产试验亩产635.48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7.47%。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中籼两系杂交稻的种植方法,栽培适应性较广,适宜于在安徽一季稻区杂交稻推广种植,表现出高产稳产、米质好、适应性强等突出优点。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安徽一季稻区种植中籼两系杂交稻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育秧,亩播种量10-15公斤,催芽至破胸露白时摊凉待播;秧龄30‑35天,两叶一心期亩施4‑5公斤尿素作断奶肥,四叶一心期再补施4‑5公斤尿素作平衡肥;大田栽插密度13.3×23.3或13.3×26.6厘米,每穴1-2粒种子苗;大田亩施纯氮15公斤,其中70%作基肥,返青时施15%作追肥,余下15%作穗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中籼两系杂交稻的种植方法,栽培适应性较广,适宜于在安徽一季稻区杂交稻推广种植,表现出高产稳产、米质好、适应性强等突出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男;范思静;樊友鑫;王宝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金培因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3.02
技术公布日:2017.08.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