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产抗旱水稻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02222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稻种植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高产抗旱水稻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但由于其对水分及温度条件的要求较严格,在我国的分布存在区域性特点从全国来看,南方湿润多雨地区是水稻的主产区,而北方地区的少雨与年有效积温低限制了水稻的大面积种植,目前北方地区水稻分布多局限于河流、湖泊以及低洼沼泽区,且种植方式以泡田移栽为主,产量与年际间的降水量呈现明显的正相关,降水量成为决定北方水稻产量及种植面积的关键因子。

我国目前人均水资源量约2300m3,为世界平均量的29%,单位耕地面积的水资源量为世界平均量的80%,单位灌溉面积的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量的19%,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由于近些年来全球气候的变化,春旱、夏旱、夏涝等现象经常发生,常常导致北方地区农作物的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尤其以需水多的水稻受害更为突出。2000年北方地区出现大面积的干旱约20%水田无法种植而被迫改种旱田短生育期作物,减产十分严重,仅吉林、辽宁两省因旱灾损失达1亿多元,这种现状严重打击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因此,改革水稻生产的方式,提高稻作生产的水资源利用率,保证稻作生产的高产、稳产、优质、高效,已成为当前水稻生产关注的焦点。

中国专利(201410290840.6)公开了一种水稻在旱地栽培的方法。具体包括:选择普通水稻种子作为种源,选择旱地作为栽培地,选择吸水倍数是200-250倍的保水剂作为吸水载体,并将常规化肥按量兑水稀释成营养液,再由保水剂将营养液吸收起来成固体状营养液肥。栽培过程是:先将栽培地开栽培沟,接着施放固体状营养液肥,然后在固体状营养液肥上直接点播稻种。水稻追施肥料时先将肥料稀释成营养液,再均匀的往栽培沟里淋施。该发明利用保水剂的特殊功能将水肥固定起来再缓慢释放,使水稻虽然在旱地里却亦在水层里无异。有效解决了大量空闲的旱地无法种植水稻的缺陷。但是保水剂使用量大,不仅提高种植成本,且大量保水剂的使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土壤的理化性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产抗旱水稻的栽培方法,该方法栽培的水稻抗逆性好,不会因为干旱而减产,质量高,种植成本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产抗旱水稻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选择:选择普通水稻种子作为种源;

(2)选地、整地:以疏松肥沃的沙质或半沙质土地作为种植地,整地前,每亩施磷钾肥100-120公斤,打埂作畦,并将其施充足水;

(3)播种:将盐水浸泡、消毒后的种子撒在耕后的土地上,再铺上一层细土;

(4)移栽及种植:待种子出苗后,进行第一次灌水,并同时将氯化钙、硫酸镁、硫酸铜、硫酸亚铁和水混合搅拌配制成溶液喷洒秧苗,待出苗20天后移栽,采用粉垄栽培方法种植,在干田上使用专用多钻头粉垄机械粉垄耕层深23cm,分厢宽400cm,沟宽35cm、深14cm,然后在移栽前一天,将氯化钙、硫酸镁、硫酸铜、硫酸亚铁和灌溉水配制成溶液灌溉大田,移栽插秧时回水软土后直接插秧;

(5)田间管理:在水稻3-4叶期每亩施尿素10-20公斤、过磷酸钾5-10公斤;并及时除草,在长出稻穗时每亩施用尿素5-8公斤、氯化钾7-15公斤,并将氯化钙、硫酸镁、硫酸铜、硫酸亚铁和水配制成溶液喷洒叶面;

(6)病虫害防治:在移栽前,对种植土地,每亩采用敌克松500倍液兑水浇泼大田,进行苗床土壤消毒;移栽后15天,将由腐植酸、壳聚糖和水配制成溶液喷洒叶面,5-7天一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步骤(2)中,所述盐水浸泡的具体过程为:将nacl和水混合搅拌至固体溶解,制得盐溶液,然后将选好的种子倒入盐溶液中,搅拌均匀,去除上层漂浮的秕子,剩余的饱满的种子继续搅拌混合10-15min,然后捞出用清水洗涤至中性,晾干。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步骤(3)中,种子出苗后所施的由氯化钙、硫酸镁、硫酸铜、硫酸亚铁和水组成的溶液中,各组分的用量为:氯化钙10-30mg、硫酸镁20-40mg、硫酸铜0.02-0.03mg、硫酸亚铁1-3mg、水1l。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步骤(3)中,移栽前一天灌溉大田所用的由氯化钙、硫酸镁、硫酸铜、硫酸亚铁和水组成的溶液中,各组分的用量为:氯化钙35-60mg、硫酸镁50-80mg、硫酸铜0.04-0.06mg、硫酸亚铁3.5-5mg、水1l。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步骤(5)中,所述由氯化钙、硫酸镁、硫酸铜、硫酸亚铁和水配制的溶液中各组分的用量为:氯化钙5-9mg、硫酸镁8-15mg、硫酸铜0.001-0.01mg、硫酸亚铁0.5-0.8mg、水1l。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步骤(6)中,所述腐植酸、壳聚糖和水配制的溶液中,各组分的用量为:腐植酸10-40mg、壳聚糖5-15mg、水1l。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利用该发明种植的水稻,茎蘖成穗率明显提高,叶面积指数和有效叶面积比率增加,叶面积持续期、作物生长率和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增加;

本发明在水稻生长的各个阶段施用氯化钙、硫酸镁、硫酸铜、硫酸亚铁、水配制的溶液,并根据生长情况调节各组分的用量,有效提高了水稻的水分利用效率、氮肥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可以有效提高水稻的抗旱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不会对本发明构成任何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高产抗旱水稻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选择:选择普通水稻种子作为种源;

(2)选地、整地:以疏松肥沃的沙质或半沙质土地作为种植地,整地前,每亩施磷钾肥100公斤,打埂作畦,并将其施充足水;

(3)播种:将盐水浸泡、消毒后的种子撒在耕后的土地上,再铺上一层细土;

(4)移栽及种植:待种子出苗后,进行第一次灌水,并同时将氯化钙、硫酸镁、硫酸铜、硫酸亚铁和水混合搅拌配制成溶液喷洒秧苗,其中,各组分的用量为:氯化钙10mg、硫酸镁20mg、硫酸铜0.02mg、硫酸亚铁1mg、水1l,待出苗20天后移栽,采用粉垄栽培方法种植,在干田上使用专用多钻头粉垄机械粉垄耕层深23cm,分厢宽400cm,沟宽35cm、深14cm,然后在移栽前一天,将氯化钙、硫酸镁、硫酸铜、硫酸亚铁和灌溉水配制成溶液灌溉大田,移栽插秧时回水软土后直接插秧,其中,各组分的用量为:氯化钙35mg、硫酸镁50mg、硫酸铜0.04mg、硫酸亚铁3.5mg、水1l;

(5)田间管理:在水稻3-4叶期每亩施尿素10公斤、过磷酸钾5公斤;并及时除草,在长出稻穗时每亩施用尿素5公斤、氯化钾7公斤,并将氯化钙、硫酸镁、硫酸铜、硫酸亚铁和水配制成溶液喷洒叶面,其中,各组分的用量为:氯化钙5mg、硫酸镁8mg、硫酸铜0.001mg、硫酸亚铁0.5mg、水1l;

(6)病虫害防治:在移栽前,对种植土地,每亩采用敌克松500倍液兑水浇泼大田,进行苗床土壤消毒;移栽后15天,将由腐植酸、壳聚糖和水配制成溶液喷洒叶面,5-7天一次,其中,各组分的用量为:腐植酸10mg、壳聚糖5mg、水1l。

实施例2

一种高产抗旱水稻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选择:选择普通水稻种子作为种源;

(2)选地、整地:以疏松肥沃的沙质或半沙质土地作为种植地,整地前,每亩施磷钾肥120公斤,打埂作畦,并将其施充足水;

(3)播种:将盐水浸泡、消毒后的种子撒在耕后的土地上,再铺上一层细土;

(4)移栽及种植:待种子出苗后,进行第一次灌水,并同时将氯化钙、硫酸镁、硫酸铜、硫酸亚铁和水混合搅拌配制成溶液喷洒秧苗,其中,各组分的用量为:氯化钙30mg、硫酸镁40mg、硫酸铜0.03mg、硫酸亚铁3mg、水1l,待出苗20天后移栽,采用粉垄栽培方法种植,在干田上使用专用多钻头粉垄机械粉垄耕层深23cm,分厢宽400cm,沟宽35cm、深14cm,然后在移栽前一天,将氯化钙、硫酸镁、硫酸铜、硫酸亚铁和灌溉水配制成溶液灌溉大田,移栽插秧时回水软土后直接插秧,其中,各组分的用量为:氯化钙60mg、硫酸镁80mg、硫酸铜0.06mg、硫酸亚铁5mg、水1l;

(5)田间管理:在水稻3-4叶期每亩施尿素20公斤、过磷酸钾10公斤;并及时除草,在长出稻穗时每亩施用尿素8公斤、氯化钾15公斤,并将氯化钙、硫酸镁、硫酸铜、硫酸亚铁和水配制成溶液喷洒叶面,其中,各组分的用量为:氯化钙9mg、硫酸镁15mg、硫酸铜0.01mg、硫酸亚铁0.8mg、水1l;

(6)病虫害防治:在移栽前,对种植土地,每亩采用敌克松500倍液兑水浇泼大田,进行苗床土壤消毒;移栽后15天,将由腐植酸、壳聚糖和水配制成溶液喷洒叶面,5-7天一次,其中,各组分的用量为:腐植酸40mg、壳聚糖15mg、水1l。

实施例3

一种高产抗旱水稻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选择:选择普通水稻种子作为种源;

(2)选地、整地:以疏松肥沃的沙质或半沙质土地作为种植地,整地前,每亩施磷钾肥105公斤,打埂作畦,并将其施充足水;

(3)播种:将盐水浸泡、消毒后的种子撒在耕后的土地上,再铺上一层细土;

(4)移栽及种植:待种子出苗后,进行第一次灌水,并同时将氯化钙、硫酸镁、硫酸铜、硫酸亚铁和水混合搅拌配制成溶液喷洒秧苗,其中,各组分的用量为:氯化钙15mg、硫酸镁25mg、硫酸铜0.02mg、硫酸亚铁1.5mg、水1l,待出苗20天后移栽,采用粉垄栽培方法种植,在干田上使用专用多钻头粉垄机械粉垄耕层深23cm,分厢宽400cm,沟宽35cm、深14cm,然后在移栽前一天,将氯化钙、硫酸镁、硫酸铜、硫酸亚铁和灌溉水配制成溶液灌溉大田,移栽插秧时回水软土后直接插秧,其中,各组分的用量为:氯化钙40mg、硫酸镁60mg、硫酸铜0.045mg、硫酸亚铁4mg、水1l;

(5)田间管理:在水稻3-4叶期每亩施尿素15公斤、过磷酸钾6公斤;并及时除草,在长出稻穗时每亩施用尿素6公斤、氯化钾9公斤,并将氯化钙、硫酸镁、硫酸铜、硫酸亚铁和水配制成溶液喷洒叶面,其中,各组分的用量为:氯化钙6mg、硫酸镁10mg、硫酸铜0.003mg、硫酸亚铁0.6mg、水1l;

(6)病虫害防治:在移栽前,对种植土地,每亩采用敌克松500倍液兑水浇泼大田,进行苗床土壤消毒;移栽后15天,将由腐植酸、壳聚糖和水配制成溶液喷洒叶面,5-7天一次,其中,各组分的用量为:腐植酸20mg、壳聚糖7mg、水1l。

实施例4

一种高产抗旱水稻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选择:选择普通水稻种子作为种源;

(2)选地、整地:以疏松肥沃的沙质或半沙质土地作为种植地,整地前,每亩施磷钾肥110公斤,打埂作畦,并将其施充足水;

(3)播种:将盐水浸泡、消毒后的种子撒在耕后的土地上,再铺上一层细土;

(4)移栽及种植:待种子出苗后,进行第一次灌水,并同时将氯化钙、硫酸镁、硫酸铜、硫酸亚铁和水混合搅拌配制成溶液喷洒秧苗,其中,各组分的用量为:氯化钙20mg、硫酸镁30mg、硫酸铜0.02mg、硫酸亚铁2mg、水1l,待出苗20天后移栽,采用粉垄栽培方法种植,在干田上使用专用多钻头粉垄机械粉垄耕层深23cm,分厢宽400cm,沟宽35cm、深14cm,然后在移栽前一天,将氯化钙、硫酸镁、硫酸铜、硫酸亚铁和灌溉水配制成溶液灌溉大田,移栽插秧时回水软土后直接插秧,其中,各组分的用量为:氯化钙55mg、硫酸镁60mg、硫酸铜0.05mg、硫酸亚铁4.5mg、水1l;

(5)田间管理:在水稻3-4叶期每亩施尿素15公斤、过磷酸钾8公斤;并及时除草,在长出稻穗时每亩施用尿素7公斤、氯化钾11公斤,并将氯化钙、硫酸镁、硫酸铜、硫酸亚铁和水配制成溶液喷洒叶面,其中,各组分的用量为:氯化钙8mg、硫酸镁12mg、硫酸铜0.005mg、硫酸亚铁0.6mg、水1l;

(6)病虫害防治:在移栽前,对种植土地,每亩采用敌克松500倍液兑水浇泼大田,进行苗床土壤消毒;移栽后15天,将由腐植酸、壳聚糖和水配制成溶液喷洒叶面,5-7天一次,其中,各组分的用量为:腐植酸30mg、壳聚糖9mg、水1l。

实施例5

一种高产抗旱水稻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选择:选择普通水稻种子作为种源;

(2)选地、整地:以疏松肥沃的沙质或半沙质土地作为种植地,整地前,每亩施磷钾肥110公斤,打埂作畦,并将其施充足水;

(3)播种:将盐水浸泡、消毒后的种子撒在耕后的土地上,再铺上一层细土;

(4)移栽及种植:待种子出苗后,进行第一次灌水,并同时将氯化钙、硫酸镁、硫酸铜、硫酸亚铁和水混合搅拌配制成溶液喷洒秧苗,其中,各组分的用量为:氯化钙25mg、硫酸镁35mg、硫酸铜0.03mg、硫酸亚铁2.5mg、水1l,待出苗20天后移栽,采用粉垄栽培方法种植,在干田上使用专用多钻头粉垄机械粉垄耕层深23cm,分厢宽400cm,沟宽35cm、深14cm,然后在移栽前一天,将氯化钙、硫酸镁、硫酸铜、硫酸亚铁和灌溉水配制成溶液灌溉大田,移栽插秧时回水软土后直接插秧,其中,各组分的用量为:氯化钙55mg、硫酸镁70mg、硫酸铜0.05mg、硫酸亚铁4.5mg、水1l;

(5)田间管理:在水稻3-4叶期每亩施尿素18公斤、过磷酸钾9公斤;并及时除草,在长出稻穗时每亩施用尿素7公斤、氯化钾13公斤,并将氯化钙、硫酸镁、硫酸铜、硫酸亚铁和水配制成溶液喷洒叶面,其中,各组分的用量为:氯化钙8mg、硫酸镁13mg、硫酸铜0.008mg、硫酸亚铁0.7mg、水1l;

(6)病虫害防治:在移栽前,对种植土地,每亩采用敌克松500倍液兑水浇泼大田,进行苗床土壤消毒;移栽后15天,将由腐植酸、壳聚糖和水配制成溶液喷洒叶面,5-7天一次,其中,各组分的用量为:腐植酸30mg、壳聚糖13mg、水1l。

对比例1

水稻的各个阶段都不施用由氯化钙、硫酸镁、硫酸铜、硫酸亚铁和水配制的溶液,其他条件和实施例5相同。

对比例2

水稻出苗后不使用氯化钙、硫酸镁、硫酸铜、硫酸亚铁和水配制的溶液,其他条件和实施例5相同。

对比例3

移栽时不使用氯化钙、硫酸镁、硫酸铜、硫酸亚铁和水配制的溶液,其他条件和实施例5相同。

对比例4

水稻生长后期不使用氯化钙、硫酸镁、硫酸铜、硫酸亚铁和水配制的溶液,其他条件和实施例5相同。

经跟踪调查,实施例1-5种植的水稻产量为105-10.9t/hm2,对比例1种植的水稻产量为5.5t/hm2,对比例2-4种植的水稻产量仅为3.5-4t/hm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