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双门中蜂箱及用其养殖中蜂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61195阅读:1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式双门中蜂箱及用其养殖中蜂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蜂箱,及中蜂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中蜂又名中华蜜蜂,俗称中蜂,原亚洲东方蜜蜂的一个品种。

由于中蜂飞行迅速,嗅觉灵敏,能采集零星蜜源,饲料消耗少,抗病力强,采集力强,性情温顺,而受到人们喜爱,分布在我国广大地区。

传统的中蜂养殖,采用子脾蜜脾不分的活框蜂脾蜂箱,它存在两个严重的缺陷:一是观察管理蜂群困难,要打开蜂箱取出蜂脾才能观察到蜂群的繁殖、储蜜、疾病、王台生长、分蜂热等情况,费工费时,工作效率低,对于规模养殖来说,其管理难度可想而知。不仅如此,频繁地取脾观察,对蜂群的人为干扰多,降低对病虫害的抵抗力,难以形成强势蜂群;二是由于子脾蜜脾不分,混在一片脾上,在取蜜时易将未成熟蜜一同摇去,蜂蜜度数低,质量差;三是在取蜜时,子脾内的小幼虫在摇蜜过程中受震动被摇出,对幼虫繁殖造成很大损失;四是无法形成球形蜂脾,不利保温保湿,违背了中蜂的生物学特征,给正常生产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进行了一些探索,如专利公开号为CN106172086A、公开日为2016.12.07的一种蜂箱和中蜂的饲养方法,如图1所示,公开的技术为:一种蜂箱,其包括巢箱,其特征在于:巢箱中设置有巢架,巢架由两个侧边梁、连接梁以及固脾梁组成,两个侧边梁分别和巢箱的相对的内壁连接;连接梁的两端分别连接到两个侧边梁上,固脾梁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侧边梁上,固脾梁垂直方向的投影和连接梁垂直方向的投影不重合。又如公开号为CN101766129A、公开日为2010.07.07的一种蜂箱,如如图2,公开的技术为:一种蜂箱,包括巢箱底座(10)、巢箱、纱盖(2)和巢箱大盖(1),巢箱底座(10)设在巢箱底部,巢箱大盖(1)设在巢箱顶部,纱盖(2)设在巢箱与巢箱大盖(1)之间;其特征在于:巢箱由多个分巢箱(3)纵向连接构成,每个分巢箱(3)内均安装有支撑条(5)和活动条(6),分巢箱(3)底部设有换箱口(4);最底层的分巢箱(3)的底部设置可拆卸的巢门板(9),巢门板(9)上设有进蜂口(11),进蜂口(11)与最底层的分巢箱(3)一侧的换箱口(4)对应连通,该分巢箱(3)另一侧的换箱口(4)和上方的各分巢箱(3)的换箱口(4)均用密封条(8)密封。以上现有技术也仅是解决了子脾蜜脾不分、蜂蜜度数低,质量差,取蜜时对幼虫繁殖造成很大损失的问题,而对观察管理蜂群困难等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在不动蜂箱和蜂脾的前提下,可以直观蜂群内部,能及时掌握繁殖、储蜜、疾病、生长王台、分蜂热等情况,并及时处理,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提高蜂群管理效率;而且顺应中蜂生物学特性,蜂脾能呈球形状,保温保湿,向上造脾储蜜,向下造脾育儿,取蜜不影响子脾,有利于繁殖,提高蜂蜜产量和质量的一种立式双门中蜂箱及用其养殖中蜂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立式双门中蜂箱,包括1-5个叠加在一起的巢箱,其特殊之处在于在巢箱的下面设有可直接观察子脾的子脾箱。

进一步地,流蜜季节,在巢箱上叠加有活框脾箱。一般1-2个,最佳1个。

进一步地,所述子脾箱,对应子脾的平面的前后侧设有对开的观察门。

进一步地,在子脾箱的底部设有活动底座,在其底部侧面设有巢门。

进一步地,所述巢箱的中央设有巢脾支撑条。

更进一步地,巢脾支撑条设1-3根,优选1-2根。

进一步地,在巢箱或活框脾箱的上部可以设有箱盖,在箱盖的侧面设有通气窗。

更进一步地,在巢箱或活框脾箱与箱盖之间设有纱窗盖。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用立式双门中蜂箱养殖中蜂的方法,采取如下步骤:

a.选址:将立式双门中蜂箱摆放在预定的选址场地上,

进一步地,场地选择在座北朝南,有清洁水源,采蜜范围蜜源充足的向阳台地处。

b.入蜂群:将收捕的分蜂群轻轻地抖入巢箱内,依次盖上纱窗盖和箱盖,让蜂群安静后,在箱外观察,工蜂飞行不乱,部分脚部带有花粉团进箱,说明蜂群已接收新环境,入蜂群成功。

或者在流蜜期将老式蜂箱中的中蜂用震动或喷烟方式驱赶中蜂于一边结团,依次把旧巢脾的子脾割下绑到预定巢框上,搁放在立式双门中蜂箱顶层的活框脾箱内后,轻轻将蜂抖入活框脾箱,依次盖上纱窗盖和箱盖,让蜂群安静后,在箱外观察,工蜂飞行不乱,部分脚部带有花粉团进箱,说明蜂群已接收新环境,入蜂群成功。

c.管理:入蜂群后,当造出的新脾延伸到子脾箱,形成子脾,此后根据需要随时打开子脾箱的观察门观察蜂群的繁殖、疾病、王台生长、分蜂热等情况,并及时作出相应处理。

d.采蜜:在采蜜季节,当巢箱内的蜂脾储满蜜后,在顶层巢箱的下部缝隙处用细钢丝 拉一圈,割断后搬走取蜜,立即安放空的巢箱,成为新的储蜜区。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可以直观蜂群内部,能及时掌握繁殖、储蜜、疾病、生长王台、分蜂热等情况,便于及时处理,大大减少病害危害;并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提高蜂群管理效率;而且顺应中蜂生物学特性,蜂脾能呈球形状,保温保湿,向上造脾储蜜,向下造脾育儿,取蜜不影响子脾,对仔脾的人为干扰降到最少,仔蜂繁殖速度快;所产蜜杂质少,水分含量低,品质好,质量等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1的结构图;

图2为现有技术2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结构之一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结构之二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活动巢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活动底座,2巢门,3仔脾箱,4、观察门,5巢箱,6活框脾箱,7纱窗盖,8通气窗,9箱盖,10活动巢框,11巢脾支撑条,12王台,13仔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3-6用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3-5,一种立式双门中蜂箱,包括1-5个叠加在一起的巢箱5,具体数量视蜂群群势发展而定。在巢箱5的下面设有可直接观察子脾13的子脾箱3。

实施例2:如图3-5,一种立式双门中蜂箱,设有2-4个巢箱5,在巢箱5上设有0-2个活框脾箱6,最佳设1个,在巢箱5的上部可以设有箱盖9。箱盖9下可以设有纱窗盖7,避免箱盖9压入蜜蜂。在箱盖9的两侧设有通气窗8。在巢箱5与箱盖9之间设有纱窗盖7。在巢箱5的下面设有可直接观察子脾13、王台12的子脾箱3,所述子脾箱3,对应子脾13的平面的前后侧设有对开的观察门4。

实施例3:如图3-6,一种立式双门中蜂箱,设有3-4个巢箱5,巢箱5设有1-3根巢脾支撑条11,在巢箱5上设有1个活框脾箱6,活框脾箱6内设有活动巢框10,在巢箱5的下面设有可直接观察子脾13、王台12的子脾箱3,所述子脾箱3,对应子脾13的平面的前后侧设有对开的观察门4,在子脾箱3的底部设有活动底座1,在其底部侧面设有巢门2。仔脾箱3顶部为开口状,底部嵌在活动底座1上,锁扣连接,也可拆卸,便于清洗、消毒、运输。

实施例4:如图3-6,一种立式双门中蜂箱,设有3-4个巢箱5,巢箱5的中央设有1根巢脾支撑条11,巢脾支撑条11最好采用天然纤维质条,如竹条或木条等,蜂群向下造脾时会包裹巢脾支撑条11,巢脾支撑条11支撑住巢脾,使巢脾不会下掉。如果巢脾支撑条11设置过多会造成过多的人为干扰,设2根就比设1根增加1倍的人为干扰,影响造脾质量和速度。巢箱5上设有1个活框脾箱6,活框脾箱6内设有活动巢框10,活框脾箱6的上部设有箱盖9,在箱盖9的一侧设有通气窗8。在活框脾箱6与箱盖9之间设有纱窗盖7。设纱窗盖7避免箱盖9压死蜜蜂。在巢箱5的下面设有可直接观察子脾的子脾箱3,所述子脾箱3,对应子脾13的平面的前后侧设有对开的观察门4,在子脾箱3的底部设有活动底座1,在其底部侧面设有巢门2。仔脾箱3顶部为开口状,底部嵌在活动底座1上。活动底座1、子脾箱3、巢箱5、活框脾箱6之间用不锈钢锁扣连结。

在巢箱5上设活框脾箱6,一般是在流蜜期,使蜂群无需做脾,加速采蜜,缩短储蜜周期,提高蜜的产量。

实施例5:用立式双门中蜂箱养殖中蜂的方法,采取如下步骤:

b.选址:将立式双门中蜂箱叠加1-3个巢箱5,摆放在预定的选址场地上,

b.入蜂群:将收捕的分蜂群轻轻地抖入巢箱5内,依次盖上纱窗盖7和箱盖9,让蜂群安静后,一般为半个小时左右,在箱外观察,工蜂飞行不乱,部分脚部带有花粉团进箱,说明蜂群已接收新环境,入蜂群成功。

c.管理:入蜂群后,当造出的新脾延伸到子脾箱3,形成子脾13,此后根据需要随时打开子脾箱3的观察门4观察蜂群的繁殖、疾病、王台生长、分蜂热等情况,并及时作出常规技术相应处理。

d.采蜜:在采蜜季节,当顶层巢箱5内的蜂脾储满蜜后,在顶层巢箱5的下部缝隙处用细钢丝拉一圈,割断后搬走取蜜,立即安放空的巢箱5,成为新的储蜜区。巢箱5的多少视蜂群的强弱而定,弱为1-2个,强为3-5个。

实施例6:用立式双门中蜂箱养殖中蜂的方法,采取如下步骤:

c.选址:将立式双门中蜂箱设置3-5个巢箱5,流蜜期在顶层设置1个活框脾箱6,摆放在座北朝南,有清洁水源,采蜜范围蜜源充足的向阳台地处。

b.入蜂群:在流蜜期将老式蜂箱中的中蜂用震动或喷烟方式驱赶中蜂于一边结团,依次把旧巢脾的子脾割下绑到预定巢框10上,搁放在立式双门中蜂箱顶层的活框脾箱6内后,轻轻将蜂抖入活框脾箱6,依次盖上纱窗盖7和箱盖9,让蜂群安静后,一般为半个小时左右,在箱外观察,工蜂飞行不乱,部分脚部带有花粉团进箱,说明蜂群已接收新环境,入蜂群成功。

c.管理:入蜂群后,当造出的新脾延伸到子脾箱3,形成子脾13,此后根据需要随时打开子脾箱3的观察门4观察蜂群的繁殖、疾病、王台生长、分蜂热等情况,用常规方法及时作出相应处理。

d.采蜜:在采蜜季节,当活框脾箱6内的蜂脾储满蜜后,进行取蜜,然后立即安放空的活框脾箱6,成为新的储蜜区。

子脾箱3为繁殖区,中间隔着一层蜜和花粉,蜂王不会到巢箱5储蜜区来产卵,巢箱5所产蜜杂质少,水分含量≤18%,品质好,浓度高,波美度≥42度。

实施例7:用立式双门中蜂箱养殖中蜂的方法,采取如下步骤:

d.选址:将立式双门中蜂箱摆放在座北朝南,有清洁水源,采蜜范围蜜源充足的向阳台地处。

b.入蜂群:在流蜜期将老式蜂箱中的中蜂用震动或喷烟方式驱赶中蜂于一边结团,依次把旧巢脾的子脾割下绑到预定巢框10上,搁放在巢箱5上的活框脾箱6内后,轻轻将蜂抖入活框脾箱6,依次盖上纱窗盖7和箱盖9,让蜂群安静半个小时后,在箱外观察,工蜂飞行不乱,部分脚部带有花粉团进箱,说明蜂群已接收新环境,入蜂群成功。

c.管理:入蜂群后,当造出的新脾延伸到子脾箱3,形成子脾13,此后根据需要随时打开子脾箱3的观察门4,通过观察仔脾13,了解蜂群的繁殖、疾病、王台12的生长、分蜂热等情况,以便用常规方法及时作出相应处理。

d.采蜜:在采蜜季节,当活框脾箱6内的蜂脾储满蜜后,进行取蜜,然后立即安放空的活框脾箱6,成为新的储蜜区。如果群势强大,采集蜂多,进蜜迅速,蜂蜜成熟也很快,这时可加2-5个巢箱5,加速储蜜速度,巢箱也可取蜜,一般3-7天可取蜜一次,一个花期一般群产成熟蜜40公斤左右,比其他箱式饲养要高20-50%。

以上实施例经实验证明,能方便观察蜂群内部情况,便于及时处理所造王台,分蜂热、失王、病害等事项;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每人管理蜂箱数由100箱左右增加到300-400箱左右。结构符合中蜂生物学特性,自由向上造脾储蜜,向下造脾育儿,人为干扰减少50%左右,繁殖速度提高2-3倍,群势发展快。蜂群呈球形繁殖,利于保温,保湿、蜂群健康,少疾病,能养成强群,生产巢蜜(成熟蜜)产蜜多,提高产量1.5-2.5倍,水分含量≤18%,降低4-5%,浓度高,波美度≥42度,提高3度左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