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苦荞麦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覆地膜定穴移栽种植苦荞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苦荞麦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高30-70厘米,分枝,绿色或微逞紫色,有细纵棱,一侧具乳头状突起,叶宽三角形,长2-7厘米,两面沿叶脉具乳头状突起,下部叶具长叶柄,上部叶较小具短柄,生长在田边、路旁、山坡、河谷等潮湿地带,在中国东北、华北、西北等地都有分布,苦荞麦性味苦、平、寒,有益气力、续精神、利耳目、降气宽肠健胃的作用;目前苦荞麦的种植多为撒种播种,种出来的苦荞麦长势参差不齐,而且苦荞麦中间杂生很多杂草,不仅影响苦荞麦的生长,而且给苦荞麦收割带来了一定的麻烦。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覆地膜定穴移栽种植苦荞麦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覆地膜定穴移栽种植苦荞麦的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覆地膜定穴移栽种植苦荞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土地选择:选择土质疏松且土壤通风性较好的平坦土地作为种植地块,且要求土壤养分充足和保水力强。
(2)土地处理:将种植地块进行翻新,翻新以深耕为主,深耕深度为15~20厘米,曝晒3-4天,曝晒后对土块进行敲碎平整处理,并对种植地块进行分块,种植地块四周进行挖排水沟,排水沟用于雨水天气情况下种植地块的排水,防止种植地块积水太多造成苦荞麦生长过程中出现根部由于长期处于水土中造成腐烂的现象。
(3)覆膜挖穴:将塑料薄膜平整摊放到处理好的分块种植地块上,塑料薄膜四周采用木桩进行固定,在塑料薄膜上挖基穴,基穴孔径为10-12厘米,且基穴之间的行距为45-55厘米,基穴底部施入农家肥,农家肥可选用鸡粪、鸭粪、牛粪、猪粪和人尿粪,农家肥上添加草木灰,并浇洒少量清水。
(4)麦苗移栽:将生长高度达到10-15厘米的苦荞麦幼苗移栽到步骤(3)的基穴中,并将基穴周围的挖穴翻新土壤覆盖到基穴内,对移栽后的苦荞麦幼苗进行定苗处理。
(5)虫害防治:幼苗期需定期挥洒熟石灰粉,并用60%退菌特和40%多菌灵的混合液浇灌根部,开花期喷洒用于防治花叶软腐病的波尔多液,果实期喷洒千分之一浓度的托布津。
(6)施肥处理:当苦荞麦生长到30-35厘米高度时,施氮肥8-10千克/亩,磷肥12-15千克/亩,钾肥14-16千克/亩。
(7)苦荞麦收割:当苦荞麦成熟后,人工采用镰刀进行收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覆地膜定穴移栽的方式种植苦荞麦,一方面可以防止苦荞麦生长过程中杂草丛生的现象,另一方面栽种出来的苦荞麦都是一丛一丛的,便于成熟后的收割,为苦荞麦种植提供了一种便捷式的种植方式,间接的提高了苦荞麦种植的效率和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发明进一步阐述。
一种覆地膜定穴移栽种植苦荞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土地选择:选择土质疏松且土壤通风性较好的平坦土地作为种植地块,且要求土壤养分充足和保水力强;(2)土地处理:将种植地块进行翻新,翻新以深耕为主,深耕深度为15~20厘米,曝晒3-4天,曝晒后对土块进行敲碎平整处理,并对种植地块进行分块,种植地块四周进行挖排水沟,排水沟用于雨水天气情况下种植地块的排水,防止种植地块积水太多造成苦荞麦生长过程中出现根部由于长期处于水土中造成腐烂的现象;(3)覆膜挖穴:将塑料薄膜平整摊放到处理好的分块种植地块上,塑料薄膜四周采用木桩进行固定,在塑料薄膜上挖基穴,基穴孔径为10-12厘米,且基穴之间的行距为45-55厘米,基穴底部施入农家肥,农家肥可选用鸡粪、鸭粪、牛粪、猪粪和人尿粪,农家肥上添加草木灰,并浇洒少量清水;(4)麦苗移栽:将生长高度达到10-15厘米的苦荞麦幼苗移栽到步骤(3)的基穴中,并将基穴周围的挖穴翻新土壤覆盖到基穴内,对移栽后的苦荞麦幼苗进行定苗处理;(5)虫害防治:幼苗期需定期挥洒熟石灰粉,并用60%退菌特和40%多菌灵的混合液浇灌根部,开花期喷洒用于防治花叶软腐病的波尔多液,果实期喷洒千分之一浓度的托布津;(6)施肥处理:当苦荞麦生长到30-35厘米高度时,施氮肥8-10千克/亩,磷肥12-15千克/亩,钾肥14-16千克/亩;(7)苦荞麦收割:当苦荞麦成熟后,人工采用镰刀进行收割。
本发明采用覆地膜定穴移栽的方式种植苦荞麦,一方面可以防止苦荞麦生长过程中杂草丛生的现象,另一方面栽种出来的苦荞麦都是一丛一丛的,便于成熟后的收割,为苦荞麦种植提供了一种便捷式的种植方式,间接的提高了苦荞麦种植的效率和产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步骤实施例的限制,步骤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