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体苗菜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66849阅读:6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体苗菜栽培技术,特别是一种富灵芝锗活体苗菜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富锗活体苗菜对人体代谢过程中不断有自由基产生,从而延缓了细胞的衰老。灵芝天然的锗能有效地提高肝、脑等脏器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保护机体不受自由基反应的损伤,使过氧化脂质水平明显降低,防止脂质过氧化作用。富锗活体苗菜能诱导人体细胞产生γ干扰素,提高nk细胞(天然杀伤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活性,从而提高免疫功能。天然灵芝锗有生血刺激作用,表现在增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量,刺激血小板生成,消除血管壁上的脂类附着物,所以对贫血和高胆固醇血脂及糖尿病有一定的疗效。天然灵芝锗还可以通过抑制蛋白质dna和rna的合成来遏制癌细胞。天然灵芝锗活体苗菜是一种最安全高效的锗元素补充源,因此富锗活体苗菜对保障人类健康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食用菌年产量超过3025.6万吨,产值超过1700亿元,占世界食用菌产量的70%以上。伴随食用菌产业蓬勃的发展,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大量废棒的问题;废棒的传统处理方法是丢弃或燃烧,燃烧只能快速取得其中10%左右的热能,是对生物量的不合理利用;随意丢弃是对资源的浪费,同时还导致霉菌和害虫的滋生增加空气中有害孢子和害虫的数量,势必造成环境污染。所以合理的开发利用灵芝废棒,不仅可以广辟资源,变废为宝、而且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具有显著的生态效应。这些废弃的菌棒经过处理后实现了二次利用,用它做基质栽培苗菜,替代了价格相对昂贵的营养液、蛭石、珍珠岩和草灰,且能提高产品品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苗菜的品种与质量及保健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有机的苗菜更受市民的青睐,深受生产者及消费者的欢迎,发展势头良好取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比常规苗菜生产得获取相对较高的利润。

近年来许多欧美研究机构均指出,芽菜可提供现代人生活中非常宝贵的营养来源,然而传统芽菜栽培技术多半经过采收、漂洗、与截切的动作,这些流程让芽菜的营养与酵素大量流失,同时截切处易累积生菌。更有甚者许多芽菜种植则添加生长激素、漂白剂、长期食用对于人体是很大的健康伤害。中国专利文献zl201010203459.3公开了一种“富集一种或多种微量元素的芽苗菜的生产方法”,它是人工合成化学元素锗栽培苗菜,众所周知人工合成化学元素锗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体是有害的。我公司希望能够透过创新的栽培技术,将利用废弃灵芝棒转化为有机质种出来的芽菜从产地直接配送到餐桌,带给消费者芽菜完整的营养与新鲜让农业也能成为创新的起点,充分体现我公司移动农业,健康生活的经营理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富灵芝锗活体苗菜的栽培方法,通过采用灵芝天然锗水溶液栽培苗菜,使得苗菜富锗、口感鲜嫩、质脆、食用安全。在保健苗菜中补灵芝锗,费用低、保健效果好。

一种活体苗菜栽培方法,步骤如下:

收集灵芝孢子粉;

浸种:先将灵芝孢子粉用30度的温水溶解后再加入45度温水,得到浸泡液;将活体菜种浸泡在浸泡液浸泡24小时;所述浸泡液中灵芝孢子粉与水的重量比为1.5:100;

发芽:将上步所得浸泡后的活体菜种置于温度19-22℃,湿度50-60的放置有基质的苗盘中;再用灵芝孢子水浇湿苗盘,光照600-800lx,待活体菜种苗长达到9-12厘米时,即可摘食。

作为优选项:所述发芽期间,每天用18-22℃的灵芝孢子水喷洒活体苗菜2-3次。

作为优选项:所述收集灵芝孢子粉的操作步骤如下:在灵芝将要成熟时,在灵芝菌柄基部套上0.02mm的超薄乙烯袋,袋底扎紧,袋口朝上,按灵芝的大小在袋内套上硬纸筒,高15cm,直径3-15cm,筒口上盖上一纸板,防止孢子粉逃逸。套袋采粉要注意通风,防止霉变,将灵芝孢子粉晒干或烘干备用。

作为优选项:所述步骤三中苗盘中基质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灵芝孢子粉1.5-3份、灵芝废菌棒发酵物38-45份、鸽子粪20-25.5份、蛭石10-13份、膨化珍珠岩15份。

作为优选项:所述步骤三中苗盘中基质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灵芝孢子粉1.5份、灵芝废菌棒发酵物45份、鸽子粪25.5份、蛭石13份、膨化珍珠岩15份。

作为优选项:所述基质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一)将灵芝废菌棒粉碎,使其粒径为3-5mm;将粉碎废菌棒与鸽子粪加水拌匀后,再加酵素菌拌匀,然后堆制成发酵堆进行首次密封透气保温发酵,测量发酵堆表层深度23-27厘米处温度,待温度升到55℃以上时,维持12—24小时后进行翻堆后二次密封透气保温发酵,当料堆温度再升到55℃以上时,保持12小时左右,进行第二次翻堆,重复二次发酵操作1-2次后拆堆降温,待温度降到30℃左右时得到灵芝废菌棒发酵物;

所述废菌棒与鸽子粪、酵素菌的质量比为40-45:18-25.5:1-2。

(二)按比例将灵芝废菌棒发酵物与灵芝孢子粉、蛭石、膨化珍珠岩、鸽子粪拌匀,即得到育苗专用基质。

作为优选项:所述发酵堆的顶部、发酵堆外周的中部和下部均均匀分布有透气孔;所述发酵堆外周的透气孔从外至内向下倾斜。

作为优选项:所述透气孔的直径为5cm;相邻两个透气孔的孔间距可为25-35厘米。

作为优选项:所述翻堆的操作是将料堆上下换位,内外相调,翻好堆后,再重新建堆。

作为优选项:所述活体菜种为麻豌豆、燕麦、小麦、花生、黑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灵芝孢子锗水苗菜的栽培方法简单,生长周期短,富集天然锗,口感鲜嫩、质脆。在保健苗菜中补灵芝孢子锗,费用低、效果好,本发明培养的苗菜含锗量可达到0.15mg/kg。

附图说明

图1为用本发明方法培养的苗菜含锗量的检测报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麻豌亚苗菜的栽培方法:

准备阶段,在灵芝将要成熟时,在灵芝菌柄基部套上0.02mm的超薄乙烯袋,袋底扎紧,袋口朝上,按灵芝的大小在袋内套上硬纸筒,高15cm,直径3-15cm,筒口上盖上一纸板,防止孢子粉逃逸。套袋采粉要注意通风,防止霉变,将灵芝孢子粉晒干或烘干备用。

浸种阶段,先将1.5公斤灵芝孢子粉用30度的温开水溶解,溶解液再加入45度温水100公斤,浸泡麻豌豆种50公斤,浸泡时间24小时。

基质阶段,先将富含灵芝孢子粉的基质置于苗盘里。

所述基质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一)将灵芝废菌棒粉碎,使其粒径为3-5mm;将粉碎灵芝菌棒45公斤与鸽子粪25.5公斤,加100公水拌匀后,再加2公斤酵素菌拌匀,然后堆制成发酵堆进行首次密封透气保温发酵,测量发酵堆表层深度23-27厘米处温度,待温度升到55℃以上时,维持12—24小时后进行翻堆后二次密封透气保温发酵,当料堆温度再升到55℃以上时,保持12小时左右,进行第二次翻堆,重复二次发酵操作1-2次后拆堆降温,待温度降到30℃左右时得到灵芝废菌棒发酵物;

按比例将38重量份灵芝废菌棒发酵物与1.5重量份灵芝孢子粉、10重量份蛭石、15重量份膨化珍珠岩与20重量份鸽子粪拌匀,即得到育苗专用基质。

所述发酵堆的顶部、发酵堆外周的中部和下部均均匀分布有透气孔;所述发酵堆外周的透气孔从外至内向下倾斜。

所述透气孔的直径为5cm;相邻两个透气孔的孔间距可为25-35厘米。

所述翻堆的操作是将料堆上下换位,内外相调,翻好堆后,再重新建堆。

发芽阶段,先去掉杂质和消毒后,用200目沙布滤掉浸泡水,将种子置于温度19-22,湿度50-60%的苗盘中,再用1.5公斤灵芝孢子稀释于30度的温开水溶解,溶解后的灵芝孢子水一次浇湿苗盘,光照600-800lx;所述灵芝孢子水中灵芝孢子与水质量比为1.5:10。

培养收获阶段,每天用18-220c灵芝孢子水喷洒2-3次,喷洒标准浇湿苗盘即可,培育8-10天,湿度65%;苗长达到9-12厘米时,即可即摘即食;所述灵芝孢子水中灵芝孢子与水质量比为1.5:10。

实施例2

收集灵芝孢子粉;

(二)浸种:先将灵芝孢子粉用10公斤的30度温开水溶解后再加入50公斤的45度温水,得到浸泡液;将活体菜种浸泡在浸泡液中,浸泡24小时;所述浸泡液中灵芝孢子粉与水的重量比为1.5:100;所述浸泡液与活体菜种的重量比为1.5:10;

(三)发芽:将上步所得浸泡后的活体菜种先去掉杂质和消毒后,用200目沙布滤掉浸泡水,然后置于温度19-22℃,湿度50-60的放置有基质的苗盘中;再用灵芝孢子粉兑水10公斤浇湿苗盘,光照600-800lx,待活体菜种苗长达到9-12厘米时,即可摘食,所述灵芝孢子水中灵芝孢子与水质量比为1.5:10。

所述发芽期间,每天用18-22c0灵芝孢子水其比例为灵芝孢子1.5公斤,水10公斤,喷洒苗菜2-3次,喷洒标准,浇湿苗盘即可。

所述收集灵芝孢子粉的操作步骤(现有技术)如下:在灵芝将要成熟时,在灵芝菌柄基部套上0.02mm的超薄乙烯袋,袋底扎紧,袋口朝上,按灵芝的大小在袋内套上硬纸筒,高15cm,直径3-15cm,筒口上盖上一纸板,防止孢子粉逃逸。套袋采粉要注意通风,防止霉变,将灵芝孢子粉晒干或烘干备用。

所述步骤三中苗盘中基质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灵芝孢子粉1.5份、灵芝废菌棒发酵物45份、鸽子粪25.5份、蛭石13份、膨化珍珠岩15份。

所述基质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一)将灵芝废菌棒粉碎,使其粒径为3-5mm;将粉碎灵芝菌棒45公斤与鸽子粪25.5公斤,加100公水拌匀后,再加2公斤酵素菌拌匀,然后堆制成发酵堆进行首次密封透气保温发酵,测量发酵堆表层深度23-27厘米处温度,待温度升到55℃以上时,维持12—24小时后进行翻堆后二次密封透气保温发酵,当料堆温度再升到55℃以上时,保持12小时左右,进行第二次翻堆,重复二次发酵操作1-2次后拆堆降温,待温度降到30℃左右时得到灵芝废菌棒发酵物;

按比例将灵芝废菌棒发酵物与灵芝孢子粉、蛭石、膨化珍珠岩鸽子粪拌匀,即得到育苗专用基质。

所述发酵堆的顶部、发酵堆外周的中部和下部均均匀分布有透气孔;所述发酵堆外周的透气孔从外至内向下倾斜。

所述透气孔的直径为5cm;相邻两个透气孔的孔间距可为25-35厘米。

所述翻堆的操作是将料堆上下换位,内外相调,翻好堆后,再重新建堆。

本发明中活体苗菜种子为燕麦。

实施例3

收集灵芝孢子粉;

(二)浸种:先将灵芝孢子粉用10公斤的30度温开水溶解后再加入50公斤的45度温水,得到浸泡液;将活体菜种浸泡在浸泡液中,浸泡24小时;所述浸泡液中灵芝孢子粉与水的重量比为1.5:100;所述浸泡液与活体菜种的重量比为1.5:10;

(三)发芽:将上步所得浸泡后的活体菜种先去掉杂质和消毒后,用200目沙布滤掉浸泡水,然后置于温度19-22℃,湿度50-60的放置有基质的苗盘中;再用灵芝孢子粉兑水10公斤浇湿苗盘,光照600-800lx,待活体菜种苗长达到9-12厘米时,即可摘食,所述灵芝孢子水中灵芝孢子与水质量比为1.5:10。

所述发芽期间,每天用18-220c灵芝孢子水其比例为灵芝孢子1.5公斤,水10公斤,喷洒苗菜2-3次,喷洒标准,浇湿苗盘即可。

所述收集灵芝孢子粉的操作步骤(现有技术)如下:在灵芝将要成熟时,在灵芝菌柄基部套上0.02mm的超薄乙烯袋,袋底扎紧,袋口朝上,按灵芝的大小在袋内套上硬纸筒,高15cm,直径3-15cm,筒口上盖上一纸板,防止孢子粉逃逸。套袋采粉要注意通风,防止霉变,将灵芝孢子粉晒干或烘干备用。

所述步骤三中苗盘中基质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灵芝孢子粉1.5份、灵芝废菌棒45份、鸽子粪25.5份、蛭石13份、膨化珍珠岩15份。

所述基质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一)将灵芝废菌棒粉碎,使其粒径为3-5mm;将粉碎灵芝菌棒40公斤与鸽子粪18公斤,加100公水拌匀后,再加1公斤酵素菌拌匀,然后堆制成发酵堆进行首次密封透气保温发酵,测量发酵堆表层深度23-27厘米处温度,待温度升到55℃以上时,维持12—24小时后进行翻堆后二次密封透气保温发酵,当料堆温度再升到55℃以上时,保持12小时左右,进行第二次翻堆,重复二次发酵操作1-2次后拆堆降温,待温度降到30℃左右时得到发酵好的废棒料;

按比例将发酵好的灵芝废棒料与灵芝孢子粉、蛭石、膨化珍珠岩鸽子粪拌匀,即得到育苗专用基质。

所述发酵堆的顶部、发酵堆外周的中部和下部均均匀分布有透气孔;所述发酵堆外周的透气孔从外至内向下倾斜。

所述透气孔的直径为5cm;相邻两个透气孔的孔间距可为25-35厘米。

所述翻堆的操作是将料堆上下换位,内外相调,翻好堆后,再重新建堆。

本发明中活体苗菜种子为花生。

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未详细阐述的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针对较佳实施例的描述较为详细,并不能因此而认为是对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做出替换或变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请求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