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的育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10784阅读:614来源:国知局
丹参的育苗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中药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丹参的育苗方法有种子育苗法和扦插育苗法,在扦插育苗法中,先制作苗床,苗床分为两层,下层为泥土层,上层为沙层,将丹参的茎秆剪成10-15厘米的小段,剪除下部叶片,然后将茎秆插入苗床中,然后进行浇水,保持苗床的湿润,待茎秆长出3厘米左右的再生根时就可以对茎秆进行移栽了。为了充分利用苗床,茎秆扦插的距离一般会比较近,相邻茎秆长出根以后,根相互交叉,不易被分开,从而导致移栽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丹参的育苗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丹参移栽时根部交叉不易分开的问题。

本方案中的丹参的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准备育苗装置,育苗装置包括弹性支撑袋和支撑板,弹性支撑袋上设有注水阀,支撑板位于弹性支撑袋的顶部,支撑板包括若干块活动板,相邻活动板之间相互铰接,活动板上固定连接有立管,立管的下端与弹性支撑袋的内部连通,立管的上端设有出水阀;

步骤b、开启注水阀,往弹性支撑袋内注水,使支撑板处于水平状态后关闭注水阀;

步骤c、苗床的制作,使用目数为5目的筛网将泥土进行过筛,取筛落下的泥土平铺成泥土层,并进行浇水湿润,泥土层的厚度为5厘米;在泥土层上铺设3厘米后的沙层;

步骤d、将丹参的茎秆剪成10-15厘米的茎段,将茎段竖直插入苗床中,茎段的间隔为4厘米;

步骤e、开启出水阀,弹性支撑袋受到压力作用并将水从立管处喷出,使得沙层湿润;

步骤f、移栽丹参苗时,关闭出水阀,通过往弹性支撑袋内注水,使弹性支撑袋的体积膨胀,弹性支撑袋的上部形成一个中部高、两侧低的曲面,从而使支撑板也随弹性支撑袋一起变形,进而使支撑板上的泥土层和沙层在重力的作用下也发生弯曲变形,由于泥土层具有一定的厚度,当泥土层弯曲时,泥土层会产生裂缝,使丹参苗的根与泥土之间的作用力较小,方便将丹参苗与泥土层分离。

设置弹性支撑袋,用于储存浇灌用的水,同时,弹性支撑袋也起托起支撑板的作用。支撑板,用于支撑泥土层和沙层。设置活动板,使相邻活动板之间可以相对转动,进而使支撑板可以形成一个曲面。设置立管,用于将弹性支撑袋内的水引入到沙层中。设置出水阀,用于调节立管出水量的大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优点在于:1、通过将苗床设置在弹性支撑袋的上部,利用苗床的重力挤压弹性支撑袋,使弹性支撑袋内的水通过立管对沙层进行湿润,减少了单独去给沙层浇水的时间,减少了育苗的管理成本。2、移栽丹参苗时,关闭出水阀,通过往弹性支撑袋内注水,使弹性支撑袋的体积膨胀,弹性支撑袋的上部形成一个中部高、两侧低的曲面,从而使支撑板也随弹性支撑袋一起变形,进而使支撑板上的泥土层和沙层在重力的作用下也发生弯曲变形,由于泥土层具有一定的厚度,当泥土层弯曲时,泥土层会产生裂缝,使丹参苗的根与泥土之间的作用力较小,方便将丹参苗与泥土层分离;同时,泥土层弯曲后,相邻茎段之间的间距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从而使操作者的操作空间增大,方便了操作。

进一步,所述弹性支撑袋的横截面呈拱形。将弹性支撑袋设计为拱形,使弹性支撑袋的底面为平面,从而有利于使弹性支撑袋平稳的放置在地面上。

进一步,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覆盖有弹性薄膜,弹性薄膜与支撑板粘接。支撑板变形时,相邻活动板之间会发生相对转动,从而使支撑板的上表面的表面积增大,通过设置弹性薄膜,可以很好的适应支撑板的变形;支撑板上覆盖弹性薄膜后,避免了泥土进入到相邻活动板铰接的缝隙出,进而避免泥土对活动板的转动造成影响。

进一步,所述出水阀为闸阀。闸阀调节水流大小的方式主要是通过转动带有螺纹的阀杆来实现的,通过转动带有螺纹的阀杆可以使水流的调节更为准确。

进一步,所述出水阀的出口处可拆卸连接有透明的竖向管。将竖向管连接在出水阀的出口处,开启出水阀,通过记录竖向管内的水流时间可以推算出出水阀的单位时间流量,从而控制出水阀给沙层浇水的水量大小。

进一步,所述立管为镀锌管。避免立管长时间与泥土和水接触而生锈腐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丹参的育苗方法实施例中育苗装置弹性支撑袋常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丹参的育苗方法实施例中育苗装置弹性支撑袋膨胀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弹性支撑袋1、支撑板2、立管3、出水阀4、泥土层5、沙层6、注水阀7。

如图1所示的丹参的育苗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准备育苗装置,如图1所示,育苗装置包括弹性支撑袋1和支撑板2,弹性支撑袋1为橡胶材料制成,弹性支撑袋1膨胀后其横截面呈拱形。弹性支撑袋1上安装有注水阀7,支撑板2位于弹性支撑袋1的顶部,支撑板2的上表面覆盖有弹性薄膜,弹性薄膜与支撑板2粘接。支撑板2包括11块活动板,相邻活动板之间相互铰接,活动板上固定连接有立管3,立管3为镀锌管。立管3的下端与弹性支撑袋1的内部连通,立管3的上端螺纹连接有出水阀4。出水阀4为闸阀,出水阀4的出口处插接有透明玻璃制成的竖向管,竖向管的下端外壁套设有橡胶套,竖向管通过橡胶套插入出水阀4的出口内并与出口连接。

步骤b、开启注水阀7,往弹性支撑袋1内注水,使支撑板2处于水平状态后关闭注水阀7。

步骤c、苗床的制作,使用目数为5目的筛网将泥土进行过筛,取筛落下的泥土平铺在支撑板2上形成泥土层5,并进行浇水湿润,泥土层5的厚度为5厘米;然后在泥土层5上铺设3厘米后的沙层6,对沙层6进行浇水,使沙层6湿润,最终苗床的厚度为8厘米。

步骤d、将丹参的茎秆剪成10-15厘米的茎段,将茎段竖直插入苗床中,插入深度为4厘米,茎段的间隔为4厘米。

步骤e、出水阀上设有电控开关,控制电控开关开启出水阀4,弹性支撑袋1内的水通过立管3和出水阀4对沙层6进行湿润。将透明管插入到出水阀4的出口处,观察透明管内的水柱移动速度并计算出出水阀4的单位时间流量,通过调节出水阀4来控制出水阀4对沙层6的浇水量。

步骤f、丹参苗进行移栽时,如图2所示,注水阀外接水源,开启注水阀7,注水阀7往弹性支撑袋1内充分注水,弹性支撑袋1注水后膨胀,弹性支撑袋1的横截面呈拱形。相邻活动板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相对转动,从而使支撑板2发生弯曲变形后形成一个拱形,进而使支撑板2上的泥土层5和沙层6也发生弯曲变形,泥土层5在弯曲变形过程中开裂,使丹参苗的根与泥土的连接力下降,同时,相邻丹参苗的上端的距离逐渐增大,注水结束后将丹参苗从苗床上分离出。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丹参的育苗方法,在育苗方法使用了育苗装置,育苗装置包括弹性支撑袋和支撑板,弹性支撑袋上设有注水阀,支撑板位于弹性支撑袋的顶部,支撑板包括若干块活动板,相邻活动板之间相互铰接,活动板上固定连接有立管,立管的下端与弹性支撑袋的内部连通,立管的上端设有出水阀;通过育苗装置的使用,解决了丹参育苗移栽时丹参苗不易分开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文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凤冈县竹盛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3.21
技术公布日:2017.07.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