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粱育种愈伤组织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0785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粱育种愈伤组织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物育种愈伤组织培养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高粱育种愈伤组织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高粱是一种重要的谷物,在高温少雨地区,高粱作为多用途作物被广泛种植。由于高粱生物量高,抗逆性强,因此已成为重要的能源作物。由于高粱的组织培养和再生非常困难,因此,现有的高粱育种愈伤组织培养装置结构复杂,成本很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粱育种愈伤组织培养装置,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结构复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粱育种愈伤组织培养装置,包括瓶底和瓶罩,瓶底为圆柱体,圆柱体下端沿径向设有环形边缘,环形边缘通过固定件固定于台架上,圆柱体上端沿轴向设有环形瓶身,瓶身上端开口,开口处设有细菌过滤膜,圆柱体侧壁上设有外螺纹,瓶罩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圆筒,圆筒的开口端内壁上设有内螺纹,瓶罩与瓶底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连接,瓶罩的封闭端设有进气管,进气管内设有脱脂棉和微孔滤菌器。

优选地,上述细菌过滤膜通过紧固件紧固于开口处。

优选地,上述瓶罩下端与环形边缘之间设有密封垫圈。

优选地,上述脱脂棉设置于进气管上端开口内,微孔滤菌器设置于进气管下端开口处。

优选地,环形边缘上设有螺孔,环形边缘与台架之间通过螺栓与螺孔配合固定于台架上。

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粱育种愈伤组织培养装置,由瓶底和瓶罩通过螺纹连接构成,瓶身位于瓶罩内且开口处设有细菌过滤膜,进气管内设有脱脂棉和微孔滤菌器,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可有效防止细菌的侵入,避免了培养组织的污染。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粱育种愈伤组织培养装置,瓶底为圆柱体,且通过环形边缘固定于台架上,结构稳定,装卸容易,避免了现有技术打开瓶盖与瓶身时由于振荡、摇晃等原因造成培养组织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粱育种愈伤组织培养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瓶底和瓶身结构示意图。

图中,1.瓶底,2.瓶罩,3.环形边缘,4.瓶身,5.进气管,6.细菌过滤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一种高粱育种愈伤组织培养装置,参见图1、图2和图3,包括瓶底1和瓶罩2,瓶底1为圆柱体,圆柱体下端沿径向设有环形边缘3,环形边缘3通过固定件固定于台架上,圆柱体上端沿轴向设有环形瓶身4,瓶身4上端开口,开口处设有细菌过滤膜6,圆柱体侧壁上设有外螺纹,瓶罩2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圆筒,瓶罩2的开口端内壁上设有内螺纹,瓶罩2与瓶底1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连接,瓶罩2的封闭端设有进气管5,进气管5内设有脱脂棉和微孔滤菌器。

为了结合严密,细菌过滤膜6通过紧固件紧固于瓶身的开口处。紧固件优选瓶口箍。

为了增强密封性,瓶罩2下端与环形边缘3之间设有密封垫圈。

为了进一步防止细菌侵入,进气管5的上端位于瓶罩2外,进气管5的下端位于瓶罩2内,脱脂棉设置于进气管5上端开口内,微孔滤菌器设置于进气管5下端开口处。

为了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环形边缘3上设有螺孔,环形边缘3通过螺栓与该螺孔配合固定于台架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粱育种愈伤组织培养装置结构简单、稳定,装卸容易,且可有效防止细菌的侵入,避免了培养组织的污染,也避免了打开瓶盖与瓶身时由于振荡、摇晃等原因造成培养组织的损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