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农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松联合整地机。
背景技术:
耕地长期采用翻耕或旋耕方式整地,导致耕层变薄、土壤板结,土壤比阻逐年增加,所需耕作动力也越来越大。大马力拖拉机等大型农机的广泛使用,又进一步加剧对土壤的压实,导致恶性循环,使耕地形成一层又厚又硬的犁底层。犁地层的存在使耕层容量下降,土壤结构变差;导致地表径流、水土流失越发严重,贮水能力减弱,农田肥力日趋衰竭;降低土壤孔隙度,限制植株根系生长发育,作物抗逆性下降,制约了高产和稳产。要从根本上改良土壤,只有通过深松技术。深松技术主要作用如下:可以打破多年来犁耕或灭茬形成的坚硬犁底层,增加耕作层厚度;形成鼠洞,深松后土壤能较多的接纳雨水,建立良好的“土壤水库”,增加田间持水量,从而减少地表径流,避免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改善土壤通透性,进而提高土壤的水肥气热协调能力,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和缓冲能力,加强有益微生物活动,加快有机质矿化及风化作用,改变土壤结构.增强土壤吸附能力,改变土壤物理化学性质,提高化肥利用率;松动了深处的土壤,让作物的根系密集区下移,根系残体增多,提高作物的抗倒伏能力,最终达到稳产增产目的。现有的整地机械存在的问题是:传统旋耕机械作业深度较小,长期的浅层耕作使土壤形成一层又厚又硬的犁底层;深翻耕机械牵引阻力过大,需要大马力拖拉机牵引,能耗过大,增加农户经济负担,另一方面深翻耕机械将深层生土翻耕到表层,破坏原有土壤耕层结构,不利于作物生长。机械化深松按作业性质分为全方位深松和局部深松两种作业方式,但全方位深松对土壤扰动量较大,存在较大的水分蒸发量,深松过程中存在的诸如工作阻力大、耗能过多;局部深松对土壤扰动量较小,但深松作业难以保证深松后土壤达到田面平整,土壤细碎,耕深一致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深松联合整地机,包括机架,机架下设有从动轮,机架底部依次装有圆盘耙,圆盘耙通过曲柄固定在机架上,圆盘耙后部设有深松铲和平耕铲,深松铲和平耕铲通过曲柄装置活动固定在机架上。
深松铲可沿着在机架上下调节,从而调整深松的深度,从而,进行不同的全方位深松作业、局部深松作业。
圆盘耙为两排,可沿着在机架上下调节,从而与深松铲相配合。
圆盘耙呈锅盖状弧面,周边均匀设有凹口,从而碎土面积。
深松铲和平耕铲分别均匀设置一排,满足不同的生产需要。
本发明的优点:通过全方位对深层土壤进行耕作,也能有效减少深松作业时机具所受牵引阻力,减少了能耗,并防止将深层土扰动到土壤表层;最后对耕作后的土壤进行打碎和平整作业,一次完成旋耕、深松、破碎、平整等作业,保证整地后土壤达到田面平整,土壤细碎,耕深一致的状态;还可不同作物的农艺要求,进行不同的全方位深松作业、局部深松作业、浅层翻旋耕作业和联合整地作业,实现一机多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深松联合整地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下设有从动轮2,机架1底部依次装有圆盘耙3,圆盘耙3通过曲柄固定在机架1上,圆盘耙3后部设有深松铲4和平耕铲5,深松铲4和平耕铲5通过曲柄装置活动固定在机架1上。
深松铲4可沿着在机架1上下调节,从而调整深松的深度,从而,进行不同的全方位深松作业、局部深松作业。
圆盘耙3为两排,可沿着在机架1上下调节,从而与深松铲4相配合。
圆盘耙3呈锅盖状弧面,周边均匀设有凹口,从而碎土面积。
深松铲4和平耕铲5分别均匀设置一排,满足不同的生产需要。
工作原理:
将深松联合整地机于动力装置连接,动力装置带动机架1运动,深松铲4和平耕铲5对土地进行深耕、平耕,机架后面的圆盘耙3将深耕、平耕土地进行碎土、平整作业,根据不同的生产需要深松铲4和圆盘耙3科沿着机架1上下调整深松及碎土、平整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