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谷子花生间作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64115阅读:775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谷子花生间作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农作物的间作套种能够充分利用水土光热资源,同时也能够利用复合群体内作物的不同特性,增强对灾害天气的抗逆能力,在单位面积上获得更高的产量,目前谷子和花生大都采用单独种植的方式,土地和光热资源利用率较低,进一步实现增产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谷子花生间作的种植方法,采用谷子和花生间作的种植方式,植株立体化分布,大大提高了土地和光热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花生的固氮作用可以减少夏季播种时氮素的投入,有利于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减少了氮素的流失避免了对环境造成污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谷子花生间作的种植方法,包括下述顺序步骤:

(1)植物品种选择:花生的品种选择高产、高抗的品种;谷子选择抗逆性强、高产的品种:

(2)整地施肥:6月中下旬深耕土地粉碎小麦秸秆还田,每亩施用农家肥2000-3000kg,控释肥20-30kg,均匀撒施在整好的土壤中;

(3)起垄:每间隔155cm起双垄,垄宽85cm×2,垄高10cm;

(3)播种前种子处理:花生种子平铺晾晒2-3天,使用杀菌药剂拌种,选择鲜艳饱满的种子播种;谷子种子平铺晾晒2-3天后,使用杀菌药剂拌种后进行播种;

(4)播种:当墒情情况为耕作层土壤手握能成团,手搓土壤松散时进行播种,花生播种在垄上,播种深度3-4cm,播种行间距35cm,在垄上共播种4行;谷子播种量为每亩0.4-0.5kg,每垄播种4行,行间距为45cm,与花生相邻的那行谷子与垄间距为20cm,谷子播后、苗前使用除草剂均匀喷施于地表,每亩用量120g,兑水30-50kg,在无风、12小时内无雨的条件下喷施;花生和谷子在播种时均同时施用种肥,谷子的种肥用硫酸铵,用量不超过2kg每亩;花生的种肥为磷钾肥,施用8-10kg每亩;

(5)田间管理:花生的田间管理:早期采用多菌灵或代森锰锌进行喷洒,每隔7-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3次;中期当花生株生长至35cm时,用烯效唑喷洒花生株叶面,每亩40-50g,或用壮饱安喷洒叶面,每亩20-25g,加水35-40kg;后期每亩喷施浓度为0.3%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50kg;

谷子的田间管理:在3-5叶期实施早间苗,中耕除草3次,第一次中耕结合间、定苗进行,浅锄、碎土、清除杂草;第二次中耕在拔节期进行,同时进行培土;第三次中耕在封垄前进行,中耕深度为4-5cm;

(7)收获:花生的收获:当花生植株茎枝落黄,叶片脱落,果壳硬化,网纹清晰时进行采收,采收后将荚果晾晒5-7天,水分将至10%以下后入库;谷子的收获:当谷子在蜡熟末期或完熟初期收获,收获后经过3-5天的后熟,进行脱粒晾晒,水分将至13%以下后入库。

在步骤(3)中,花生种子药剂拌种所采用的杀菌药剂为:种子量0.3-0.5%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种子量0.2%的浓度为50%辛硫酸加水4kg,进行拌种,晾干种皮后播种。

在步骤(3)中,谷子种子杀菌药剂拌种所采用的药剂为:种子量0.3%辛硫磷乳剂闷种12小时,再用种子量0.3%的甲霜灵拌种,6-10小时后播种。

在步骤(4)中,墒情较差时,先小水润灌或喷灌造墒,或播种时开沟、打孔浇水再播种。

在步骤(5)中,在第二次中耕时,结合追肥灌水。

在花生生长的过程中,金龟子害虫用阿维菌素进行防治;蚜虫用吡虫啉或乐果1000倍液喷雾防治;棉铃虫和尺蠖用阿维菌素防治;地下害虫通过轮作、深翻改土,增施有机肥进行,或在播种前用辛硫磷颗粒处理土壤;叶斑病用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或百菌清6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在谷子生长过程中,白发病用35%甲霜灵按种子量0.2%-0.3%拌种防治;谷瘟病用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40%克瘟散500-800倍液喷雾;褐条病用72%农用链霉素防治;钻心虫和粘虫,用4.5%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喷雾。

本发明采用上述方法,采用谷子和花生间作的种植方式,植株立体化分布,大大提高了土地和光热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花生的固氮作用可以减少夏季播种时氮素的投入,有利于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减少了氮素的流失避免了对环境造成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实施例1

该谷子花生间作的种植方法,包括下述顺序步骤:

(1)植物品种选择:花生的品种选择高产、高抗的品种;谷子选择抗逆性强、高产的品种:花生的品种可以选择花育918、潍花16、山花18等,谷子的品种可以选择济谷19、济谷20、中谷2号等,

(2)整地施肥:6月中下旬深耕土地粉碎小麦秸秆还田,每亩施用农家肥2000kg,控释肥20kg,如农大控释掺混肥等,养分含量不低于40%,均匀撒施在整好的土壤中;

(3)起垄:每间隔155cm起双垄,垄宽85cm×2,垄高10cm;

(3)播种前种子处理:花生种子平铺晾晒2-3天,使用杀菌药剂拌种,选择鲜艳饱满的种子播种;谷子种子平铺晾晒2-3天后,使用杀菌药剂拌种后进行播种;晾晒并采用杀菌剂进行拌种后的种子能够防菌。

花生种子药剂拌种所采用的杀菌药剂为:种子量0.3%的浓度为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种子量0.2%的浓度为50%辛硫酸加水4kg,进行拌种,晾干种皮后播种。

谷子种子杀菌药剂拌种所采用的药剂为:种子量0.3%辛硫磷乳剂闷种12小时,再用种子量0.3%的甲霜灵拌种,6-10小时后播种。

(4)播种:当墒情情况为耕作层土壤手握能成团,手搓土壤松散时进行播种,花生播种在垄上,播种深度3-4cm,播种行间距35cm,在垄上共播种4行;谷子播种量为每亩0.4kg,每垄播种4行,行间距为45cm,与花生相邻的那行谷子与垄间距为20cm,谷子播后、苗前使用除草剂均匀喷施于地表,每亩用量120g,兑水30kg,在无风、12小时内无雨的条件下喷施;花生和谷子在播种时均同时施用种肥,谷子的种肥用硫酸铵,用量不超过2kg每亩,花生的种肥为磷钾肥,施用8kg每亩;种肥同播后,后期不再追肥。两种作物间种采取4:4的间作方式,是最适宜田间的通风透光的种植方式。

(5)田间管理:花生的田间管理:早期采用多菌灵或代森锰锌进行喷洒,每隔7-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3次;中期当花生株生长至35cm时,用烯效唑喷洒花生株叶面,每亩40g,或用壮饱安喷洒叶面,每亩20g,加水35kg;后期每亩喷施浓度为0.3%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50kg;能够防止早衰。

谷子的田间管理:在3-5叶期实施早间苗,中耕除草3次,第一次中耕结合间、定苗进行,浅锄、碎土、清除杂草;第二次中耕在拔节期进行,同时进行培土;第三次中耕在封垄前进行,中耕深度为4-5cm;中耕除了松土除草外,能够促进根系发育,防止倒伏。

(7)收获:花生的收获:当花生植株茎枝落黄,叶片脱落,果壳硬化,网纹清晰时进行采收,采收后将荚果晾晒5-7天,水分将至10%以下后入库;谷子的收获:当谷子在蜡熟末期或完熟初期收获,收获后经过3-5天的后熟,进行脱粒晾晒,水分将至13%以下后入库。

墒情较差时,先小水润灌或喷灌造墒,或播种时开沟、打孔浇水再播种。造墒后播种,如果大水漫灌,会使地温回升慢,造成已播花生烂种和窝苗现象。

在第二次中耕时,结合追肥灌水。

在花生生长的过程中,金龟子害虫用阿维菌素进行防治;蚜虫用吡虫啉或乐果1000倍液喷雾防治;棉铃虫和尺蠖用阿维菌素防治;地下害虫通过轮作、深翻改土,增施有机肥进行,或在播种前用辛硫磷颗粒处理土壤;叶斑病用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或百菌清6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在谷子生长过程中,白发病用浓度为35%的甲霜灵按种子量0.2%拌种防治;谷瘟病用浓度为2%的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浓度为40%的克瘟散500倍液喷雾;褐条病用浓度为72%的农用链霉素防治;钻心虫和粘虫,用浓度为4.5%的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喷雾。

实施例2:

该谷子花生间作的种植方法,包括下述顺序步骤:

(1)植物品种选择:花生的品种选择高产、高抗的品种;谷子选择抗逆性强、高产的品种:花生的品种可以选择花育918、潍花16、山花18等,谷子的品种可以选择济谷19、济谷20、中谷2号等,

(2)整地施肥:6月中下旬深耕土地粉碎小麦秸秆还田,每亩施用农家肥3000kg,控释肥30kg,如农大控释掺混肥等,养分含量不低于40%,均匀撒施在整好的土壤中;

(3)起垄:每间隔155cm起双垄,垄宽85cm×2,垄高10cm;

(3)播种前种子处理:花生种子平铺晾晒2-3天,使用杀菌药剂拌种,选择鲜艳饱满的种子播种;谷子种子平铺晾晒2-3天后,使用杀菌药剂拌种后进行播种;晾晒并采用杀菌剂进行拌种后的种子能够防菌。

花生种子药剂拌种所采用的杀菌药剂为:种子量0.5%的浓度为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种子量0.2%的浓度为50%的辛硫酸加水4kg,进行拌种,晾干种皮后播种。

谷子种子杀菌药剂拌种所采用的药剂为:种子量0.3%辛硫磷乳剂闷种12小时,再用种子量0.3%的甲霜灵拌种,6-10小时后播种。

(4)播种:当墒情情况为耕作层土壤手握能成团,手搓土壤松散时进行播种,花生播种在垄上,播种深度3-4cm,播种行间距35cm,在垄上共播种4行;谷子播种量为每亩0.5kg,每垄播种4行,行间距为45cm,与花生相邻的那行谷子与垄间距为20cm,谷子播后、苗前使用除草剂均匀喷施于地表,每亩用量120g,兑水50kg,在无风、12小时内无雨的条件下喷施;花生和谷子在播种时均同时施用种肥,谷子的种肥用硫酸铵,用量不超过2kg每亩,花生的种肥为磷钾肥,施用10kg每亩;种肥同播后,后期不再追肥。两种作物间种采取4:4的间作方式,是最适宜田间的通风透光的种植方式。

(5)田间管理:花生的田间管理:早期采用多菌灵或代森锰锌进行喷洒,每隔7-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3次;中期当花生株生长至35cm时,用烯效唑喷洒花生株叶面,每亩50g,或用壮饱安喷洒叶面,每亩25g,加水40kg;后期每亩喷施浓度为0.3%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50kg;能够防止早衰。

谷子的田间管理:在3-5叶期实施早间苗,中耕除草3次,第一次中耕结合间、定苗进行,浅锄、碎土、清除杂草;第二次中耕在拔节期进行,同时进行培土;第三次中耕在封垄前进行,中耕深度为4-5cm;中耕除了松土除草外,能够促进根系发育,防止倒伏。

(7)收获:花生的收获:当花生植株茎枝落黄,叶片脱落,果壳硬化,网纹清晰时进行采收,采收后将荚果晾晒5-7天,水分将至10%以下后入库;谷子的收获:当谷子在蜡熟末期或完熟初期收获,收获后经过3-5天的后熟,进行脱粒晾晒,水分将至13%以下后入库。

墒情较差时,先小水润灌或喷灌造墒,或播种时开沟、打孔浇水再播种。造墒后播种,如果大水漫灌,会使地温回升慢,造成已播花生烂种和窝苗现象。

在第二次中耕时,结合追肥灌水。

在花生生长的过程中,金龟子害虫用阿维菌素进行防治;蚜虫用吡虫啉或乐果1000倍液喷雾防治;棉铃虫和尺蠖用阿维菌素防治;地下害虫通过轮作、深翻改土,增施有机肥进行,或在播种前用辛硫磷颗粒处理土壤;叶斑病用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或百菌清8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在谷子生长过程中,白发病用浓度为35%的甲霜灵按种子量0.3%拌种防治;谷瘟病用浓度为2%的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浓度为40%的克瘟散800倍液喷雾;褐条病用浓度为72%的农用链霉素防治;钻心虫和粘虫,用浓度为4.5%的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喷雾。

实施效果:

传统单独种植谷子的方式,亩产谷子为300-400公斤,以每公斤4元计算,每亩产值为1200-1600元,谷子花生间作,谷子亩产约200公斤,花生果亩产约210公斤、出仁率69%,以谷子每公斤4元,花生每公斤16元计算,每亩产值超过3000多元,生产效益增加显著。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发明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