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厚朴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38641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厚朴的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厚朴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厚朴,植物学范围内别名紫朴、紫油朴、温朴等,为木兰科、木兰属植物,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常见为厚朴(原亚种)与凹叶厚朴(亚种)两种,主产于四川、湖北等地。厚朴在中药材中专指该植物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是我国传统药材,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其对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等疾病有治疗作用;还能加入癌症药物中。

厚朴的传统采收途径与用药主要是采收15年生以上的厚朴与凹叶厚朴的干皮、根皮及枝皮,也有部分地区采收10年生以上的厚朴。由于厚朴的种植周期较长,而且其主要是作为中药材进行使用,人们对厚朴药材的安全性比较重视。然而,目前厚朴的种植方式主要是:选取疏松、富含腐殖质、呈中性或微酸性的砂壤土和壤土,深翻、整平后,按株行距3m×4m或3m×3m开穴,穴深40cm,50cm见方,将厚朴幼苗定植到穴内。厚朴定植后,每年中耕除草2次,林地荫蔽后一般仅冬季中耕除草,培土五次;并结合中耕除草进行追肥。在厚朴生长期间,由于厚朴幼苗在生长初期怕强光,容易被太阳灼伤,影响厚朴的生长。同时,由于厚朴会受到根腐病、叶枯病、立枯病、褐天牛、白蚁、金龟子等病虫害的侵袭;人们通常的做法是使用大量的农药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从而导致厚朴生长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有害物质,影响厚朴的质量,使厚朴的药用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厚朴的种植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厚朴种植方法不当,导致厚朴生长不良和药用性较差的问题。

本方案中的一种厚朴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向地面铺撒4~6cm厚的有机肥,然后深耕20~30cm;在翻耕后的地面上按株行距2~2.5m×3~3.5m植入印楝幼苗,次年在相邻两行印楝的正中间植入厚朴幼苗;厚朴幼苗的株距为3~3.5m;

步骤二:厚朴幼苗植入2~3年后,每年均去除印楝的顶部,使印楝的顶端低于相邻厚朴的底端枝条40~50cm;

步骤三:当厚朴高度达到3m以上后;保持厚朴一侧印楝的顶端低于厚朴的底端枝条40~50cm,厚朴另一侧印楝的顶端距地面150~200cm;

步骤四:每年均将去除的印楝枝条粉碎为颗粒,并均匀埋于厚朴根部下5~10cm的土壤内;

步骤五:厚朴幼苗植入后,每年对厚朴和印楝施肥两次,及时除草,并在厚朴和印楝出现病虫害时,使用低毒药物对其进行防治。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本方案通过在植入印楝和厚朴前对地面铺撒有机肥,为厚朴和印楝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元素。将印楝的种植时间提前至厚朴种植前一年,通过一年的生长,使印楝的高度能达到2m左右,其叶展能达到1~1.5m左右;再在此时种植厚朴,印楝的枝叶能为厚朴遮风挡雨,使厚朴的生长处于一个更好的环境中;避免了厚朴遭到强光照射和根部雨水过多的情况发生,有利于厚朴的生长。同时,印楝中包含了以印楝素(aza-dirachtin)为主的80余种杀虫活性物质,其具有杀虫、杀菌和杀线虫等多种生物活性;印楝树发出的特殊气味对尖孢镰菌、腐败病菌、子囊菌、褐天牛、白蚁和金龟子等均有一定的驱杀作用,印楝与厚朴的混种能大量减少厚朴病虫害的发生,从而使农药的用量得以减少,使厚朴的药用性得到提高。

厚朴幼苗植入2~3年后,其具有2m左右的高度,此后的厚朴对光照的需求较强;去掉印楝的顶部,使印楝的顶端低于相邻厚朴的底端枝条40~50cm;避免印楝枝叶对厚朴的遮挡,有利于厚朴的生长;同时,去掉顶端的印楝由于失去顶端优势,能促使印楝枝干萌发出更多的新枝,丰富印楝素等物质的含量,使其对林区病菌、害虫的驱杀效果更明显,减少厚朴病虫害的发生。

在厚朴高度达到3m后,将厚朴两侧的印楝进行交错去顶,由于相邻两行印楝间的高度不同,使得印楝散发的气味在竖直空间内扩展空间更大,更有利于对病虫害的驱除。再将顶端去除的印楝枝条切碎成颗粒埋入厚朴的根部,印楝颗粒可以对厚朴树起到保温的作用,同时印楝中含有的印楝素等物质能对土壤中的病菌及害虫起到驱杀作用;另外,由于印楝的枝叶含有较多酸性物质,其腐化分解后在为厚朴的生长提供营养物质的同时使厚朴的生长土壤呈酸性;从而从多方面促进厚朴的生长。

综上,本方案通过采用印楝和厚朴混种,并通过对印楝进行剪切;使印楝在对林区内的病菌、害虫进行驱杀,降低厚朴农药使用量的同时;印楝剪切掉的枝条分解也促进了厚朴的生长。

进一步,在铺撒有机肥时,向有机肥中拌入混合土组成混合料进行深耕,混合土与有机肥的重量比为4:1;混合土包括的原料及其重量份数为蛭石8~10份、河沙4~5份和木屑3~4份。在有机肥中拌入混合土构成混合料,由于混合土中的蛭石、河沙和木屑均均有较强的保湿、保肥和透气的作用;使得种植厚朴和印楝的地面具有的透气、保肥性能,有利于厚朴和印楝的生长。

进一步,种植厚朴和印楝的地面选择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且呈微酸性的土壤。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和呈微酸性的土壤有利于印楝和厚朴的生长。

进一步,种植厚朴和印楝的地面为斜坡。斜坡地面有利于水分的下移,避免地面积水,有利于厚朴和印楝的生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厚朴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取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且呈微酸性的斜坡地面,地面土壤ph值为6~6.5;向地面铺撒4~6cm厚的有机肥,再在有机肥内拌入混合土组成混合料进行深耕,混合土与有机肥的重量比为4:1;混合土包括的原料及其重量份数为蛭石10份、河沙4份和木屑4份,深耕20~30cm;在深耕后的地面上按株行距2m×3.5m植入印楝幼苗,次年在相邻两行印楝的正中间植入厚朴幼苗;厚朴幼苗的株距为3m;将厚朴的株距与印楝的株距区别开,更加利于植物对空间的利用,有助于厚朴与印楝的生长;在厚朴与印楝之间挖设排水沟,排水沟宽度为30~35cm,深度为40~50cm;排水沟的设置有助于土壤内雨水流动,避免积水。

步骤二:厚朴幼苗植入的同时,在厚朴与印楝间种植辣根,辣根的株行距为20×20cm;厚朴幼苗植入2~3年后,厚朴幼苗达到2m高度后,每年均去除印楝的顶部,使印楝的顶端低于相邻厚朴的底端枝条40~50cm;辣根具有较强的驱虫、杀菌作用,在厚朴与印楝间种植辣根,有利于减少杂草的生长,同时,辣根配合印楝,能显著减少厚朴病虫害的发生。

步骤三:当厚朴高度达到3m以上后;保持厚朴一侧印楝的顶端低于厚朴的底端枝条40~50cm,厚朴另一侧印楝的顶端距地面150~200cm;

步骤四:每年冬季均将去除的印楝枝条粉碎为颗粒,并混合辣根均匀埋于厚朴根部下5~10cm的土壤内;由于辣根具有非常强的杀菌作用,其与印楝配合,有助于杀灭土壤内的病菌幼虫,从而减少来年厚朴发生根腐病、叶枯病、立枯病等的几率,有利于厚朴的生长和减少农药的使用;同时还能净化被污染的水和土壤,改善厚朴的生长环境,提升其品质。在冬季掩埋印楝颗粒与辣根,此时由于是病菌、害虫的冬眠期,印楝和辣根能将病菌、害虫大量杀死,避免来年的大量繁殖;同时两者在腐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有利于对厚朴供热,有助于厚朴的生长。印楝和辣根的埋入时间全年皆可,但在冬季效果较好。

步骤五:厚朴幼苗植入后,每年使用有机肥对厚朴和印楝施肥两次,及时除草,并在厚朴和印楝出现病虫害时,使用低毒药物对其进行防治。施肥时,每年的首次施肥时间选在4~5月份,第二次施肥选在7~8月份。印楝和厚朴的生长主要集中在5~10月份;在其快速生长前与快速生长期间为其提供有机肥,能显著促进其生长。

采用本方案种植的厚朴,相对常规种植而言,其农药物质含量降低40~50%。

实施例2:

一种厚朴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取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且呈微酸性的斜坡地面,地面土壤ph值为6~6.5;向地面铺撒4~6cm厚的有机肥,再在有机肥内拌入混合土组成混合料进行深耕,混合土与有机肥的重量比为4:1;混合土包括的原料及其重量份数为蛭石8份、河沙5份和木屑3份,深耕20~30cm;在深耕后的地面上按株行距2.5m×3m植入印楝幼苗,次年在相邻两行印楝的正中间植入厚朴幼苗;厚朴幼苗的株距为3.2m;并在厚朴与印楝之间挖设排水沟,排水沟宽度为30~35cm,深度为40~50cm;

步骤二:厚朴幼苗植入的同时,在厚朴与印楝间种植辣根,辣根的株行距为20×20cm;厚朴幼苗植入2~3年后,厚朴幼苗达到2m高度后,每年均去除印楝的顶部,使印楝的顶端低于相邻厚朴的底端枝条40~50cm;辣根具有较强的驱虫、杀菌作用,在厚朴与印楝间种植辣根,有利于减少杂草的生长,同时,辣根配合印楝,能显著减少厚朴病虫害的发生。

步骤三:当厚朴高度达到3m以上后;保持厚朴一侧印楝的顶端低于厚朴的底端枝条40~50cm,厚朴另一侧印楝的顶端距地面150~200cm;

步骤四:每年冬季均将去除的印楝枝条粉碎为颗粒,并混合辣根均匀埋于厚朴根部下5~10cm的土壤内;由于辣根具有非常强的杀菌作用,其与印楝配合,有助于杀灭土壤内的病菌幼虫,从而减少来年厚朴发生根腐病、叶枯病、立枯病等的几率,有利于厚朴的生长和减少农药的使用;同时还能净化被污染的水和土壤,改善厚朴的生长环境,提升其品质。在冬季掩埋印楝颗粒与辣根,此时由于是病菌、害虫的冬眠期,印楝和辣根能将病菌、害虫大量杀死,避免来年的大量繁殖;同时两者在腐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有利于对厚朴供热,有助于厚朴的生长。

步骤五:厚朴幼苗植入后,每年使用有机肥对厚朴和印楝施肥两次,及时除草,并在厚朴和印楝出现病虫害时,使用低毒药物对其进行防治。

采用本方案种植的厚朴,相对常规种植而言,其农药物质含量降低40~50%。

实施例三:

一种厚朴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取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且呈微酸性的斜坡地面,地面土壤ph值为6~6.5;向地面铺撒4~6cm厚的有机肥,再在有机肥内拌入混合土组成混合料进行深耕,混合土与有机肥的重量比为4:1;混合土包括的原料及其重量份数为蛭石9份、河沙4份和木屑4份,深耕20~30cm;在深耕后的地面上按株行距2.3m×3.2m植入印楝幼苗,次年在相邻两行印楝的正中间植入厚朴幼苗;厚朴幼苗的株距为3.5m;并在厚朴与印楝之间挖设排水沟,排水沟宽度为30~35cm,深度为40~50cm;

步骤二:厚朴幼苗植入2~3年后,厚朴幼苗达到2m高度后,每年均去除印楝的顶部,使印楝的顶端低于相邻厚朴的底端枝条40~50cm;步骤三:当厚朴高度达到3m以上后;保持厚朴一侧印楝的顶端低于厚朴的底端枝条40~50cm,厚朴另一侧印楝的顶端距地面150~200cm;

步骤三:当厚朴高度达到3m以上后;保持厚朴一侧印楝的顶端低于厚朴的底端枝条40~50cm,厚朴另一侧印楝的顶端距地面150~200cm;

步骤四:每年冬季均将去除的印楝枝条粉碎为颗粒,并均匀埋于厚朴根部下5~10cm的土壤内;

步骤五:厚朴幼苗植入后,每年使用有机肥对厚朴和印楝施肥两次,及时除草,并在厚朴和印楝出现病虫害时,使用低毒农药对其进行防治。施肥时,每年的首次施肥时间选在4~5月份,第二次施肥选在7~8月份。印楝和厚朴的生长主要集中在5~10月份;在其快速生长前与快速生长期间为其提供有机肥,能显著促进其生长。

采用本方案种植的厚朴,相对常规种植而言,其农药物质含量降低35~40%。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