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功能食品科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富硒紫苏籽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紫苏,又称荏,属唇形科一年生草本自花授粉植物,具特异芳香,是我国传统的药食、油料作物,是卫生部第一批规定的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的60种作物之一,在医药食品领域有着重要的开发价值,近年来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苏籽出油率高达45%~55%,不饱和脂肪酸占总含油量的90%以上,其中α-亚麻酸含量高达50%~70%。α-亚麻酸是人体重要的必需脂肪酸,紫苏籽油及α-亚麻酸具有调节免疫力、降血脂和血压、提高智力、延缓衰老、抗癌和预防多种疾病等保健功效,是高血压、血栓病患者的理想食疗油,可作为保健食用调和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主要来源。
硒是一种人和动物必须的微量营养元素,遍布人体各组织器官和体液,其中肾中浓度最高。人体内不存在长期贮藏硒的器官,机体所需的硒主要是不断地从饮食中摄入。硒浓度的平衡对许多器官、组织的生理功能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和促进作用,当人体硒缺乏时,就很容易导致免疫能力下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但人体不能合成每天必需的硒元素,需要从每天的饮食中进行补充。因此,开发富硒农产品是解决人体缺硒问题的主要途径。富硒农产品就是通过生物转化的方法,在动植物的自然生长过程中,把土壤或含硒肥和富硒饲料中的硒吸收利用到动、植物体内,生产出有利于人体吸收转化的有机硒较高的产品。合格的富硒农产品具有“安全、优质、健康”食品的特征,适合人体不断增长的饮食消费需求。
我国目前主要食用油中亚油酸含量较高而a一亚麻酸含量较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结构的变化,人们将越来越重视饮食的科学和营养。现在国内外以深海鱼为原料含ω-3脂肪酸制品风靡保健市场,销售颇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食用油结构中ω-3脂肪酸的摄取主要是海鱼油。我国海鱼油资源贫乏,而紫苏资源非常丰富,有着极大的资源优势,食用紫苏籽不仅可以成为我国人民ω-3脂肪酸的摄取的主要来源,改变不饱和脂肪酸不足的状况。
目前,我国人群从食物中对硒的摄取量严重不足。中国营养学会提出一个成年人每天对硒的适宜摄入量是50-250μg,全摄入量是400μg,而我国平均每人每日对硒的摄入量尚不能达到40μg的水平。这主要是由于食物里的含硒量不是很高。食物中的含硒量决定于土壤,我国约有70%的地区缺硒,特别是从东北到西南的15个省市自治区的部分地区构成了“贫硒地带”,还有苏、皖、鲁、甘、宁等省、自治区的部分地区也相对缺硒,在商品经济较不发达的状态下,人体内的缺硒现象更为严重。
目前国内外农产品有机硒含量受到特别关注,富硒农产品作为营养保健品开发利用的市场前景非常好。紫苏籽粒的含油率一般为35%~50%,油脂中的α-亚麻酸含量约占脂肪酸成分的60%~70%,是陆生植物中α-亚麻酸含量最高的植物之一。α-亚麻酸具有促进大脑发育,提高记忆力,降低胆固醇和血脂的作用,对动脉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也有良好预防及辅助治疗效果。紫苏因富含α-亚麻酸而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保健油植物,其经济价值和市场前景已引起国内外相关学者的广泛重视,紫苏籽产品以a-亚麻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成为天然高级营养保健品原料被广泛开发利用。
综上所述,目前紫苏籽产品不属于富硒产品;紫苏籽粒硒的含量、种子产量比较低。主要原因是紫苏籽的主要产区,土壤中硒含量较低,紫苏本身对土壤中的硒的转换利用较低,经检索,国内没有使紫苏富硒营养强化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富硒紫苏籽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富硒紫苏籽的生产方法,所述富硒紫苏籽的生产方法为在紫苏籽粒盛花期进行叶面喷施富硒叶面肥,将生物活性很低的无机硒转化为生物活性高的有机硒,存在于紫苏籽中。
进一步,所述富硒紫苏籽的生产方法具体包括:
富硒叶面肥配制:硒肥3000ml,腐殖酸叶面肥200ml,磷酸二氢钾50g,表面分散剂6ml;
施用时期:调查目标地块,待紫苏植株处于盛花期,3天~5天内为最佳施用期;
进行叶面喷施:将富硒硒叶面肥各原料按比例配制,选择在晴朗无风天气上午11:00之前、下午15:00之后对处于盛花期的紫苏植株叶面喷施,使用时先将667m2推荐用量的50g磷酸二氢钾用1000ml水溶解后兑水30kg,依次加入硒肥3000ml,腐殖酸叶面肥200ml,表面分散剂6ml;搅拌搅匀,用喷雾器均匀喷施。
进一步,表面分散剂为有机硅水溶液;所述有机硅水溶液中,按体积比有机硅∶水=1∶5000。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上述富硒紫苏籽的生产方法生产的富硒紫苏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上述富硒紫苏籽制备的富硒紫苏籽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上述富硒紫苏籽油制作的沙拉。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上述富硒紫苏籽油烤制的面包。
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本发明着手开发与生产了富硒食品,人工加硒生产富硒食品,解决了缺硒问题,富硒紫苏籽的开发应用,将推动紫苏产品研发和产业发展,使其在发展区域经济,提高了人们健康水平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发明在紫苏籽粒形成期(盛花期)叶面喷施富硒叶面肥,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存在于紫苏籽中,富硒紫苏籽中的硒元素,主要以有机硒蛋白形态存在,容易被人消化吸收,并且更加安全,人们通过直接食用或其制品,既能达到摄取人体每日必须的优质不饱和脂肪酸,又能充分补充硒蛋白,获取易被人体吸收的硒元素,从而发挥其防病治病作用,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实现营养与保健的有机结合,又对提高紫苏产业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和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
本发明采用叶面喷施硒元素微肥的方法解决了紫苏籽粒产品富硒的关键技术问题,使紫苏籽粒硒的含量由一般0.05mg/kg左右,提高到了3.27mg/kg。硒含量较现有技术提高了65倍,种子产量比现有技术增产5.49%。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富硒紫苏籽的生产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富硒紫苏籽的生产方法,为在紫苏籽粒盛花期进行叶面喷施富硒叶面肥,将生物活性很低的无机硒转化为生物活性高的有机硒,存在于紫苏籽中。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富硒紫苏籽的生产方法,具体包括:
s101:富硒叶面肥配制:硒肥3000ml,腐殖酸叶面肥200ml,磷酸二氢钾50g,表面分散剂6ml。
s102:施用时期:调查目标地块,待紫苏处于盛花期,3天~5天内为最佳施用期。
s103:喷施方法:将富硒硒叶面肥各原料按比例配制,选择在晴朗无风天气上午11:00之前、下午15:00之后对处于盛花期的紫苏植株叶面喷施,使用时先将667m2推荐用量的50g磷酸二氢钾用1000ml水溶解后兑水30kg,依次加入硒肥3000ml,腐殖酸叶面肥200ml,表面分散剂6ml;搅拌搅匀,用喷雾器均匀喷施。紫苏籽粒硒的含量由一般0.05mg/kg左右,提高到了3.27mg/kg。
表面分散剂为有机硅水溶液;所述有机硅水溶液中,按体积比有机硅∶水=1∶5000。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通过2015~2016年的田间试验,对紫苏籽粒形成期喷施硒元素微肥生产的紫苏籽,经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哈尔滨)检测分析,喷施硒元素微肥3000ml/亩时,种子硒含量3.27mg/kg,对照紫苏种子硒含量为0.05mg/kg,硒含量较现有技术提高了65倍,种子产量比现有技术增产5.4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