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饵盒和用于分离投放点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68132阅读:1335来源:国知局
毒饵盒和用于分离投放点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首先涉及一种毒饵盒,其带有壳体、带有在所述壳体中用于毒饵的投放点,并且带有分离元件,所述投放点在壳体中布置在空气垫中,使啮齿动物能够从毒饵盒的外侧通过壳体的下端部的入口接近,当壳体外部的液体上升超过临界液位时,分离元件在壳体内部限定出从临界液位延伸至分离元件的带有液体的液体腔并且将投放点与液体腔相分离,在所述临界液位上方不能再确保投放点对于啮齿动物的可接近性,其中,壳体除了入口之外都空气密封地闭合,从而使空气垫在液体上升时保持在壳体中。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使投放点与上升的液体分离的方法。临界液位在此是指液体相对于毒饵盒的位置,在所述临界液位上方不能再确保投放点对于啮齿动物的可接近性。



背景技术:

上述类型的毒饵盒和方法由文献de102014102034a1已知:已知的毒饵盒具有钟形的壳体和在壳体中垂直导引的浮子,在所述壳体中保持有空气垫并且在空气垫中构成投放点。浮子的下边棱在此被视为临界液位。只要液体未超过临界液位,则浮子位于自下向已知的毒饵盒的壳体中垂直导引的、用于鼠类的入口的下方。如果液体上升,则浮子随着投放点上浮,直至浮子贴靠在环绕入口的边棱上。在所述边棱上和在已知的毒饵盒的浮子上安置作为分离元件的密封元件,所述密封元件封闭边棱与浮子之间的间隙并因此使得壳体中的投放点与壳体外部的带有液体的液体腔分离。已知的毒饵盒通过这种方式避免毒饵从毒饵盒中冲掉并且避免液体被毒饵污染。

已知的毒饵盒由于在壳体中环绕的边棱并由于带有密封环的浮子而具有结构,所述结构要求所述部件之间极其精确的协调。

尤其在排水通道中流动的液体会以较高程度被固体加载,所述固体在液体上升时沉积在已知的毒饵盒的壳体中以及浮子上。所述沉积既能够阻碍浮子在壳体中的上浮,又能够对密封元件的密封效果产生不利影响,从而使得已知的毒饵盒的投放点被淹没并且使毒饵接近液体中。因此已知的毒饵盒必须定期检查检查沉积并且在必要时更换或费事地清洗沉积。

在本发明的背景技术中,de202006002386u1公开了一种带有探测器的毒饵盒,de102014112804a1公开了一种在浮子上带有投放点的毒饵盒,并且de928497b公开了一种带有壁固持部的毒饵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简化毒饵盒的结构和用于使投放点相对于上升的液体分离的方法。

基于已知的毒饵盒,根据本发明规定,分离元件是空气垫。本发明所基于的认识在于,被保持的空气垫已经有效地避免液体上升超过空气垫的下侧。根据本发明的毒饵盒据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既避免了活动部件又避免了密封元件。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毒饵盒具有管状的、在上端部上封闭的壳体,所述壳体在下端部上带有用于啮齿动物的入口。壳体例如可以考虑可购得的由硬质pvc制成的通道基础管,所述通道基础管在上端部被无孔盖封闭。

特别优选地,入口沿径向向壳体内导引。在通道基础管中可以轻松地沿径向铣削或锯开这种入口。径向的入口避免了通过壳体在通道底部上或障碍物上过于紧密的布置所造成的堵塞。作为备选,在毒饵盒的一种简化的实施方式中,在管状的壳体的下端部上的轴向开口可以构成入口。

优选地,空气垫环绕投放点。如果确保投放点完全地并且始终被空气垫环绕,则任何其他防止毒饵被液体冲掉的措施都是多余的。作为备选,投放点还可以例如先通过上升的液体上浮到空气垫中。

优选地,在壳体上沿径向安装腔室,在所述腔室中构造投放点。这种腔室例如可以通过由通道基础管形成的径向的分支构成。在所述腔室中啮齿动物可以轻易地获取毒饵。作为备选,在毒饵盒的一种简化的实施方式中,毒饵还可以安置在壳体的上端部上。

特别优选地,腔室的底部从壳体开始向外下倾。下倾的底部避免了毒饵的松散部分意外地从腔室掉落并且从壳体掉落。作为备选,不具有下倾底部、例如至壳体的过渡部的腔室还可以具有底梁(schwelle)。

优选地,在毒饵盒上安置可带有毒饵的可更换的盖件。带有毒饵的可更换的盖件简化了毒饵针对不同法律条件或天气条件的调整而还简化了毒饵针对不同啮齿动物的调整。

作为备选优选的是,在壳体中浮子垂直地导引,在所述浮子上构成投放点。这种浮子只要没由于壳体中的内装物或沉积物阻碍悬浮就始终浮在液体上。由此有效地防止投放点被液体淹没。

优选地,用于识别毒饵盒的识别元件可以被无接触地读取。这种识别元件允许对毒饵盒的身份的迅速控制。

优选地,用于识别毒饵的识别元件能够被无接触地读取。这种识别元件允许对毒饵的一致性的迅速控制。

优选地,毒饵盒能够借助固持件固持在通道建筑的壁部上。因此,毒饵盒在通道建筑上的位置可以轻松地确定。

基于已知的方法,根据本发明规定,分离元件是保持在毒饵盒中的空气垫。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利用根据本发明的毒饵盒实施,并且同样见长于所述毒饵盒的上述优点。

优选地,空气垫通过上升的液体被压缩。而且被压缩的空气垫避免液体上升超过空气垫的下侧。

附图说明

以下借助实施例阐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毒饵盒,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毒饵盒,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毒饵盒,和

图4示出其他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毒饵盒在通道建筑中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毒饵盒1具有带有腔室3的管状的壳体2,在所述腔室3中安置毒饵4并且构造有用于未示出的鼠类的投放点5。

壳体2由通道基础管(“kg管”)dn100构成,并且具有10cm的直径6和25cm的高度7。壳体2在上端部8上通过焊上的第一盖件9气密地封闭并且在敞开的下端部10上具有用于鼠类的入口11。临界液位12、也即毒饵盒1上的能够使啮齿动物顺利接近的最高液位位于壳体2的下边棱13的高度上。

腔室3在下边棱13上方10cm的间距14处在从壳体2的径向分支15中同样通过dn100构成,并且通过焊上的第二盖件16气密地封闭。毒饵4粘接在第二盖件16的内侧上。

在壳体2的壁部17中注塑有第一识别元件18,并且在第二盖件16中注塑有第二识别元件19、也即分别注塑一个带有固定的、明确的标识的rfid芯片。在壳体2的上端部8上的第一盖件9中集成有记录装置20,其带有用于出现识别的被动式红外传感器。

红外传感器根据侵入毒饵盒1的啮齿动物的体温对其进行识别。当啮齿动物在毒饵盒1中滞留至少1分钟的情况下毒饵4上的饵料被沾染并且连同时间标记存储在记录装置20的数据存储器中。

在另一种(未示出的)根据本发明的毒饵盒1中,记录装置20为了存在识别而配置了基于无线电的位置和距离传感器(所谓的“radar”)。

记录装置20在毒饵盒1的组装状态下自动读取两个识别元件18、19的标识,并且将所述标识也存储在数据存储器中。记录装置20具有用于无线通讯的发送和接收模块,尤其用于近场通讯的rfid模块,并且通过所述发送和接收模块提供存储在数据存储器中的数据等待调取。

在构建应用在通道管中的毒饵盒1时,无论是通道管的地理基本数据形式的绝对坐标还是文本形式的用于定位的数据、例如街道地址、带有行驶方向或方位的街道侧和相对于相应通道的街道侧都存储在数据存储器中。如果可以,在毒饵盒1安装在通道管中时记录装置20还自动读取其标识并且将其同样存储在数据存储器中。在调取数据时,记录装置20将其自身明确的标识与该数据通过散列值(所谓的“哈希值”、例如md5)相关联。

第一盖件9和第二盖件16是可更换的并且简化了毒饵盒1的根据需要的构建,例如带有不同的毒饵并且带有不同的记录装置和传感器。

第一毒饵盒1适合应用在通道中,在所述通道中毒饵盒在临界液位12上大约100cm以上的位置处不被液体淹没。直至达到该上限,仅仅压缩保持在毒饵盒1中的空气垫21,从而使空气垫限制液体超出临界液位12与腔室3之间的构成的液体腔22。空气垫21由此在任何运行状态下都环绕毒饵盒1投放点1并且有效地阻止毒饵4被冲掉。

在图2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毒饵盒23同样具有管状的壳体24,然而不具有沿径向安装在壳体24上的腔室。取而代之地在此在圆柱形的浮子26上构造投放点25,所述浮子垂直地在壳体24中导引。在浮子26上粘接有毒饵27。浮子26由与发泡的且耐冲击的涂漆的聚苯乙烯制成,并且具有6cm的高度28。在浮子26中集成有(未示出的、与第一毒饵盒1相对应的)记录装置,其带有用于存在识别的被动式红外传感器。

壳体24由具有30cm的高度29的通道基础管dn100构成,并且在壳体24的下边棱30以上8cm的位置处具有四个用于啮齿动物的圆形入口31,所述圆形入口31各带有3cm的直径32。在上端部33上通过焊上的盖件34被封闭并且在下端部35上设有可取下的夹子36,所述夹子避免浮子26掉落。临界液位37以浮子36的高度28位于入口31以下。

在液体上升超过临界液位时,浮子26首先上浮。一旦液体到达入口31的上边棱38,则压缩保持在上边棱上方的空气垫39。

第二毒饵盒23适合应用在通道中,在所述通道中毒饵盒被淹没数米,而不会使毒饵27与液体相接触。为了避免溅射的水、例如在通道的高压冲洗的范畴内通过入口31灌入,可以利用未示出的向下敞开的凸肩包围毒饵盒。

图3示出作为第一毒饵盒1的变型方案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毒饵盒40:腔室41在此具有相对于水平线以10°的角度42向外下倾的底部43,从而使毒饵的碎屑不会意外从腔室进入到壳体44中并且从壳体44进入通道中的液体中。

图4示出第三毒饵盒40的仰视图以及其他两个根据本发明的毒饵盒45、46,所述毒饵盒例如借助未示出的固持部固定地安装在通道管48的壁部47上。四个毒饵盒具有矩形的管横截面49,并且除此之外与第一毒饵盒1相当。第五毒饵盒46基本上相当于第三毒饵盒40,然而第五毒饵盒具有腔室50的沿壁部略微弧形的走向,以便在狭小的通道中尽可能少地限制其自由横截面。

附图标记清单

1毒饵盒

2壳体

3腔室

4毒饵

5投放点

6直径

7高度

8上端部

9第一盖件

10下端部

11入口

12临界液位

13下边棱

14间距

15分支

16第二盖件

17壁部

18第一识别元件

19第二识别元件

20记录装置

21空气垫

22液体腔

23毒饵盒

24壳体

25投放点

26浮子

27毒饵

28高度

29高度

30下边棱

31入口

32直径

33上端部

34盖件

35下端部

36夹子

37临界液位

38上边棱

39空气垫

40毒饵盒

41腔室

42角度

43底部

44壳体

45毒饵盒

46毒饵盒

47壁部

48通道管

49管横截面

50腔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