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捕鼠装置及专用诱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96514阅读:5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捕鼠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捕鼠装置及专用诱饵。
背景技术
:老鼠是众所周知的公害之一,经常给人类的生活或者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同时,老鼠的繁殖力比较好,因此数量巨大。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采用两种防止来防治老鼠:第一种是采用老鼠药来毒死老鼠,采用这种方法,容易使家里的宠物误食老鼠药,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第二种就是采用捕鼠夹或者捕鼠笼来捕捉老鼠,采用这些装置进行捕捉,不会对家里的宠物带来影响,但是,捕鼠夹或者捕鼠笼在夹住或者困住老鼠以后,无法进行下一次捕鼠工作,只能通过将老鼠取走才能进行下一次捕鼠。同时,被夹住或者被困住的老鼠只能通过人工将其取出,及不卫生。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一种捕鼠装置及专用诱饵。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捕鼠装置及专用诱饵,包括柱形筒体,筒体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筒体靠近上端开口安装转轴,转轴两端搭接在筒体侧面上,柱形体套接在转轴上并可沿转轴转动,专用诱饵固定在柱形体外侧壁上,当老鼠顺着柱形体去专用诱饵处时,柱形体沿转轴转动从而将老鼠滑至筒体底部,转轴长度略长于柱形体长度,筒体外侧壁上靠近转轴两端设置木板,木板另一端与地面接触,从而使得老鼠通过木板爬上筒体上端。所述筒体截面为圆形或者方形。所述柱形体选用废弃饮料瓶。通过双面胶将专用诱饵固定在所述柱形体外侧壁上。所述专用诱饵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甜酒8~12份、白糖2~5份、红枣3~5份、黄原胶4~10份、氢氧化钙、鱼油2~4份、鱼粉5~8份、次粉4~7份、豆粕6~8份、高筋面粉4~6份、海藻酸钠3~6份、诱食剂2~5份、飘香剂3~7份。所述诱食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食用明胶10~12份、酵母粉12~15份、鱼肝油15~20、卵磷脂8~10份、乳清粉5~8份。所述飘香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高粱酒2~5份、蜂蜜8~10份、菜籽饼12~15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实现连续性捕鼠且卫生安全;(2)专用诱饵中的飘香剂能够将远距离老鼠引诱至捕鼠装置,诱食剂中的鱼肝油组分可改善诱饵的感官性状,增强食欲,在老鼠初尝诱饵时进一步激发老鼠向前前行并最终落至捕鼠装置中,食用明胶可以提升诱饵的黏性,使各组分粘接更为紧固,保证柱形体在沿转轴转动过程中不至散落到筒体内,从而达到长期使用的目的,乳清是脱胎乳经提取酪蛋白以制造干赂或干酪素后留下的溶液,是乳制品企业利用牛奶生产干酪时所得的一种天然副产品,其主要成份有乳糖、乳清蛋白、矿物质等,将乳清直接烘干就得到了乳清粉,乳清粉能提供大量的乳糖,改善老鼠在食用时的口感,这对于成功捕鼠具有重要意义,海藻酸钠可以进一步延长该诱饵使用期限,防止诱饵短期产生变质以至频繁更换。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如图1所示,一种捕鼠装置,包括柱形筒体1,筒体1截面为圆形或者方形,筒体1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筒体1靠近上端开口安装转轴2,转轴2两端搭接在筒体1侧面上,柱形体3套接在转轴2上并可沿转轴2转动,柱形体3可以选用废弃饮料瓶,专用诱饵4固定在柱形体3外侧壁上,可以通过双面胶将专用诱饵4固定在柱形体3外侧壁上,当老鼠顺着柱形体3去专用诱饵4处时,柱形体3沿转轴2转动从而将老鼠滑至筒体1底部,转轴2长度略长于柱形体3长度,筒体1外侧壁上靠近转轴2两端设置木板5,木板5另一端与地面接触,从而使得老鼠通过木板5爬上筒体1上端。所述诱饵4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甜酒8~12份、白糖2~5份、红枣3~5份、黄原胶4~10份、氢氧化钙、鱼油2~4份、鱼粉5~8份、次粉4~7份、豆粕6~8份、高筋面粉4~6份、海藻酸钠3~6份、诱食剂2~5份、飘香剂3~7份。所述诱食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食用明胶10~12份、酵母粉12~15份、鱼肝油15~20、卵磷脂8~10份、乳清粉5~8份。所述飘香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高粱酒2~5份、蜂蜜8~10份、菜籽饼12~15份。捕鼠实验:分别在同一环境下的四个粮仓中布置该捕鼠装置,平均一周时间后观察四个捕鼠装置的捕鼠效果。粮仓捕鼠装置捕鼠数量粮仓1捕鼠装置1(使用粮食诱饵)0粮仓2捕鼠装置2(使用红糖诱饵)2粮仓3捕鼠装置3(使用蜂蜜诱饵)3粮仓4捕鼠装置4(使用本发明诱饵)5将粮仓与捕鼠装置对调,一周后观察结果如下:粮仓捕鼠装置捕鼠数量粮仓1捕鼠装置4(使用本发明诱饵)3粮仓2捕鼠装置3(使用蜂蜜诱饵)1粮仓3捕鼠装置2(使用红糖诱饵)1粮仓4捕鼠装置1(使用粮食诱饵)0从对比实验可以发现,本发明专用诱饵能够显著提高捕鼠成功概率,减少鼠患的发生。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