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挖坑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8582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挖坑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土地钻孔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挖坑机。



背景技术:

挖坑机,是山地,丘岭,沟壑区植树造林,施肥快速挖坑的专用机械。挖坑机让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解放出来,广泛应用于植树造林,栽种果林、篱笆、及秋季给果树施肥等处。

目前,公告号为cn20424468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挖坑机,它包括汽油机、左扶手、右扶手、电源开关、油门、油门线、钻头、汽油机固定架、钻头连接杆、加长杆,左扶手和右扶手焊接在汽油机固定架上;汽油机安装在汽油机固定架上;电源开关安装在右扶手上,油门安装在右扶手上,且通过油门线与汽油机的油阀连接;钻头连接杆穿过汽油机固定架与汽油机连接;加长杆与钻头连接杆和钻头连接。

这种挖坑机结构简单,在使用时,用钻头对土地进行挖坑,将泥土从坑中排出,但是钻头的外径是固定的,当需要挖内径较大的坑时,只能通过更换外径较大的钻头,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挖坑机,通过第一扩径板和第二扩径板往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即可得到较大内径的坑,免去了更换钻头的过程,达到提升生产效率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挖坑机,包括支撑架以及固定于支撑架上的汽油机,所述的支撑架上转动连接有钻头,所述的钻头与汽油机连接,所述的钻头靠近支撑架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驱动杆,所述的钻头沿径向滑动连接有第一扩径板和第二扩径板,所述的第一扩径板和第二扩径板之间形成用于放置钻头的容纳腔,所述的驱动杆旋转带动第一扩径板和第二扩径板同时往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所述驱动杆通过锁紧件固定于所述钻头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钻取较大内径的坑时,通过将驱动杆旋转,使驱动杆带动第一扩径板和第二扩径板往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增加与钻头之间的距离,继而通过锁紧件将驱动杆固定在钻头上,使第一扩径板和第二扩径板定位,通过汽油机带动钻头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第一扩径板和第二扩径板同时随着钻头的转动而转动,对土地进行挖坑,所得到的坑具有较大的内径,免去了更换较大外径的钻头的过程,操作简便,有效提升生产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驱动杆上开设有相互反向的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所述的第一扩径板与第一螺纹连接,所述的第二扩径板与第二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驱动杆旋转,通过反向设置的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的作用,能够将第一扩径板和第二扩径板同时往相互远离或者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当第一扩径板和第二扩径板往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时,能够挖取较大内径的坑,反之,坑的内径较小,免去了更换钻头的繁琐过程,有效提升生产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驱动杆包括一体化设置的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和支撑段,所述的第一连接段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远离第一连接段的一端与第一扩径板铰接,所述的第二连接段上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的第二连杆远离第二连接段的一端与第二扩径板铰接,所述的支撑段转动连接于所述钻头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支撑段转动,使支撑段可以同时带动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沿着支撑段的轴心发生转动,继而使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发生移动,使第一连杆推动第一扩径板往远离第二扩径板的方向移动,第二连杆推动第二扩径板往远离第一扩径板的方向移动,在钻头转动时,即可带动第一扩径板和第二扩径板沿着钻头的轴心转动,即可得到较大内径的坑,免去了更换钻头的繁琐过程,有效提升生产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驱动杆上固定有第一齿轮,所述的第一齿轮啮合有第一齿条,所述的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一扩径板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齿轮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的第二齿轮啮合有第二齿条,所述的第二齿条与所述第二扩径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驱动杆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一齿条发生移动,使第一齿条带动第一扩径板往远离第二扩径板的方向移动,同时,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使第二齿轮带动第二齿条发生移动,继而使第二齿条带动第二扩径板往远离第一扩径板的方向移动,免去了更换钻头的繁琐过程,有效提升生产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扩径板和第二扩径板远离支撑架的一端均铰接有钻板,所述的钻板远离支撑架的一端铰接有滑块,所述的滑块沿所述钻头的长度方向与钻头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扩径板和第二扩径板往远离钻头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钻板发生移动,同时,滑块沿着钻头的长度方向移动,使钻板倾斜,从而便于在地面上挖坑,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扩径板和第二扩径板背对钻头的一侧均固定有弧形引导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钻头挖坑的过程中,弧形引导板能够将大部分挖坑所产生的泥土从坑中排出,便于挖坑,从而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钻头上固定有护板,所述的护板置于驱动杆远离支撑架的一侧,所述的护板开设有用于放置第一扩径板和第二扩径板的滑槽,所述的第一扩径板和第二扩径板上均固定有用于封堵所述滑槽的滑板,所述的滑板与护板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护板上开设的滑槽能够便于第一扩径板和第二扩径板移动,同时滑板能够封堵护板,使泥土不易穿过滑槽,从而使泥土不易接触到驱动杆,使驱动杆不易发生损坏,有效延长驱动杆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支撑架上固定有支撑套,所述的支撑套沿自身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支撑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支撑杆穿设于地面一下,能够对支撑架支撑,减小本挖坑机工作所产生的震动,便于工人握持支撑架,从而便于挖坑,进一步有效提升生产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钻板的两侧均开设有引导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导斜面的设置,能够便于将泥土进行切割,便于钻入到地面以下,从而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弧形引导板上开设有用于传送泥土的引导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导凹槽的设置,能够便于将挖坑所产生的泥土从坑中排出,减小钻头的阻力,从而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当需要挖较大内径的坑时,将驱动杆转动,使驱动杆带动第一扩径板和第二扩径板往相互远离的方向同时移动,增加与钻头之间的距离,继而通过锁紧件将驱动杆定位,在汽油机驱动钻头转动的同时,使钻头带动第一扩径板和第二扩径板转动,使钻头、第一扩径板和第二扩径板同时对土地进行挖坑,通过钻头和引导凹槽将泥土从坑中排出,得到较大内径的坑,免去了更换钻头的繁琐过程,有效提升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方向视图;

图3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处放大图;

图5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的c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1、支撑架;11、汽油机;12、把手;13、安装孔;2、钻头;21、刮板;22、引导杆;31、放置板;32、驱动杆;321、握持段;33、第一螺纹;34、第二螺纹;35、锁紧件;41、第一扩径板;42、第二扩径板;46、弧形引导板;461、引导凹槽;51、护板;511、滑槽;52、滑板;53、钻板;531、引导斜面;54、滑块;55、引导槽;61、支撑段;62、第一连接段;63、第二连接段;64、第一连杆;65、第二连杆;71、第一齿轮;72、第二齿轮;73、第一齿条;74、第二齿条;81、支撑套;82、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挖坑机,如图1至图2所示,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呈长方形设置。支撑架1通过螺栓固定有一个汽油机11。汽油机11置于支撑架1的上方。在支撑架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一个呈u形的把手12。

在支撑架1的中部开设有一个安装孔13,将圆柱形的钻头2穿过该安装孔13后与汽油机11固定连接,通过汽油机11带动钻头2旋转。在钻头2的外壁上一体化设置有呈螺旋形的刮板21。

在钻头2靠近支撑架1的一端固定有一个呈长方体的放置板31,放置板31水平放置,放置板3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一个圆柱形的驱动杆32,驱动杆32置于放置板31的中部。在驱动杆32的一端固定有一个握持段321。在驱动杆32上设置有第一螺纹33和第二螺纹34,且第一螺纹33和第二螺纹34反向设置。在钻头2靠近支撑架1的一端固定有一个圆柱形的引导杆22,引导杆22的轴心与钻头2的轴心垂直设置。钻头2位于引导杆22的中部。驱动杆32的轴心和引导杆22的轴心平行设置。在放置板31上螺纹连接有一个锁紧件35,锁紧件35为螺栓。锁紧件35旋转后能与驱动杆32抵触,将驱动杆32定位。

第一扩径板41和第二扩径板42分别滑动连接于引导杆22的两端。第一扩径板41和第二扩径板42均呈长条状设置。使第一扩径板41和第二扩径板42之间形成一个用于放置钻头2的截面为圆形的容纳腔。第一扩径板41和第二扩径板42的长度方向与钻头2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

在第一扩径板41上开设有第三螺纹孔,在第二扩径板42上开设有第四螺纹孔,将驱动杆32上的第一螺纹33旋在第三螺纹孔中,第二螺纹34旋在第四螺纹孔中。在第一扩径板41背对钻头2的一侧沿自身长度方向上固定有多个弧形引导板46,在第二扩径板42背对钻头2的一侧沿自身长度方向上也固定有多个弧形引导板46。弧形引导板46朝向支撑架1的一侧开设有引导凹槽461,引导凹槽461的横截面呈方形设置。

在钻头2靠近支撑架1的一端固定有一个呈长方体设置的护板51。护板51水平放置。钻头2置于护板51的中部。在护板51上开设有两个截面呈长方形的滑槽511。滑槽511的长度方向与护板51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将第一扩径板41和第二扩径板42分别置于两个滑槽511中。

在第一扩径板41和第二扩径板42上均固定有一个用于封堵滑槽511的呈长方体设置的滑板52。滑板52与护板51滑动连接,使泥土不易透过滑槽511与驱动杆32发生接触。

在第一扩径板41远离支撑架1的一端和第二扩径板42远离支撑架1的一端均铰接有一个钻板53。钻板53呈长条状。在钻板53的两侧均开设有引导斜面531。在钻板53远离支撑架1的一端铰接有一个滑块54,滑块54的横截面呈t形设置。沿着钻头2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截面呈t形的引导槽55,滑块54沿着引导槽55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于引导槽55中。

在支撑架1背对汽油机11的一侧固定有一个支撑套81,支撑套81呈圆筒状,在支撑套81中滑动连接有一个圆柱形的支撑杆82,使支撑杆82远离支撑套81的一端插入到地下。

综上所述,当需要挖较大内径的坑时,通过握持段321带动驱动杆32转动,通过第一螺纹33和第二螺纹34的作用,使第一扩径板41往远离第二扩径板42的方向移动,同时,第二扩径板42往远离第一扩径板41的方向移动,使得第一扩径板41、第二扩径板42与钻头2之间的距离增大,同时,钻板53发生移动,滑块54沿着引导板向上移动,继而旋转锁紧件35,通过锁紧件35将驱动杆32定位,使第一扩径板41和第二扩径板42定位;工人用手握住把手12,继而通过汽油机11带动钻头2转动,使钻头2通过引导杆22带动第一扩径板41和第二扩径板42沿着钻头2的轴心发生转动,使用钻头2、第一扩径板41和第二扩径板42在地面上挖坑,通过刮板21和弧形引导板46将泥土从坑中导出,即可得到内径较大的坑,免去了更换钻头2的繁琐过程,有效提升生产效率。支撑杆82与支撑套81产生相对滑动的工程中,使支撑架1不易因汽油机11的剧烈震动而使工人难以把握把手12。

实施例2:一种挖坑机,如图3和图4所示,与实施例1相比,免去了第一螺纹33和第二螺纹34的设置(见图1)。

驱动杆32为曲轴,包括一体化设置的第一连接段62、第二连接段63和支撑段61。圆柱形的支撑段61转动连接在放置板31上,放置板31置于支撑段61的中部,第一连接段62和第二连接段63分别置于支撑段61的两端。第二连接段63呈圆柱形。将第一连接段62与长条状的第一连杆64铰接,将第一连杆64远离第一连接段62的一端与第一扩径板41铰接;第二连接段63与长条状的第二连杆65铰接,将第二连杆65远离第二连接段63的一端与第二扩径板42铰接。将锁紧件35用于与支撑段61抵触。

当需要挖较大内径的坑时,通过支撑段61旋转带动第一连接段62和第二连接段63转动,使第一连杆64推动第一扩径板41往远离第二扩径板42的方向移动,第二连杆65推动第二扩径板42往远离第一扩径板41的方向移动,继而旋转锁紧件35,通过锁紧件35将支撑段61定位,继而使第一扩径板41和第二扩径板42定位;通过汽油机11带动钻头2转动,即可使钻头2、第一扩径板41和第二扩径板42在地面上挖坑,所得到的坑的内径较大,免去了更换钻头2的繁琐过程,有效提升生产效率。

实施例3:一种挖坑机,如图5和图6所示,与实施例1相比,免去了第一螺纹33和第二螺纹34的设置(见图1)。

驱动杆32上固定有一个第一齿轮71,将第一齿轮71和第二齿轮72啮合,第二齿轮72转动连接在放置板31上,将第一齿轮71与第一齿条73啮合,将第一齿条73远离驱动杆32的一端与第一扩径板41固定连接,将第二齿轮72和第二齿条74啮合,将第二齿条74远离驱动杆32的一端与第二扩径板42固定连接。第一齿轮71和第二齿轮72为直齿轮,第一齿条73和第二齿条74呈长条状。

当需要挖较大内径的坑时,将驱动杆32转动,使驱动杆32带动第一齿轮71转动,使第一齿轮71通过第一齿条73带动第一扩径板41往远离第二扩径板42的方向移动,第一齿轮71带动第二齿轮72转动,使第二齿轮72带动第二齿条74移动,使第二齿条74带动第二扩径板42往远离第一扩径板41的方向移动。旋转锁紧件35,将驱动杆32定位。通过汽油机11带动钻头2转动,即可使钻头2、第一扩径板41和第二扩径板42在地面上挖坑,所得到的坑的内径较大,免去了更换钻头2的繁琐过程,有效提升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