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产苜蓿草种植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8734阅读:6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畜牧业种植领域,特别是一种高产苜蓿草种植技术。



背景技术:

苜蓿草,属豆科苜蓿草品种,是世界上栽培最早,分布面积最大的多年生苜蓿草品种。喜温耐寒,耐旱不耐湿,喜中性或微碱性土壤。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素有“苜蓿草之王”之誉。一年种植可利用10年以上,年刈割4~5次,亩产鲜草4000~5000公斤,适合各种家禽采食。可青饲,与禾本科苜蓿草混合青贮是牛羊等动物越冬的好饲料,亦可晒制干草,调制草粉,代替部分精料或制成配合饲料,青饲防牛羊膨胀病,苜蓿在利用第4年后产量逐渐下降,苜蓿种的选育尤为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技术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高产苜蓿草种植技书,可种植出高产量的的苜蓿草。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产苜蓿草种植技术,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地:选择海拔500~1000的平坦地和舒缓地作为苜蓿草种植地,土壤结构良好,有机质丰富、土壤深厚、含盐在0.1%以下的,并且排水良好、水分充足,土壤ph值在7.0~8.0;

(2)整地:按照选地要求整地达到要求,土壤需在秋季时进行翻耕,施底肥,在秋冬季需定期补充土壤水分,保持土壤含水量25%~30%;

(3)成长期施肥:一般土壤,每亩有机肥的施用量为2~3吨,加过磷酸钙15~20千克、磷酸钙10~15千克,再用草木灰铺撒在土壤表面,草木灰厚度1cm;

(4)播种:

a品种选择:种植优良的北方型苜蓿草草,选取新鲜的种子;

b种子处理:采用新鲜的苜蓿草种子,用恒温43℃的水浸泡苜蓿草种子持续20分钟,取出苜蓿草种子,再放入9℃的水中浸泡15分钟,重复此操作,使种子冷热水浸泡超过6小时,依此减小种子的硬实率;将浸泡后的种子置于阳光下照射三日;再将晒过的苜蓿种用风车清除杂质;最后将苜蓿种用药剂拌种,锌硫磷50%的乳剂,按1.5:500的比例均匀拌种;

c播种时间:从8月底到9月底进行秋播;

d播种方法:苜蓿草草的播种方法有单播及混播种,小面积高产饲料田可采用单播,大面积人工草地多采用混播。单播和混播都采用条播,土地肥沃时行距为50~60cm土地肥力较差时行距可缩小到30~40cm。宽行距可采用双条播,窄行距可采用单条播。苜蓿草草可与无芒雀麦、羊草、鸡脚草以及多年生黑麦草进行混播;

(5)田间管理:苜蓿草苗期生长极为缓慢,容易受杂草危害,高大的杂草对苜蓿草影响大,所以要在播种的第一年苗期开始,每隔20~30天进行一次除草;草荒十分严重时,适当采取化学除萎,可使用氟乐灵;在苗期发现生长不均,采用间苗和补苗的方法进行解决。除选育抗病品种外,要早期采取拔出病株或喷洒多菌灵措施防治;2年生苜蓿草返青前,施有机肥8㎏/亩;第一茬刈割后,施用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混合而成的复合肥,其中n的重量百分比7%~8%、p的重量百分比10%~14%、k重量百分比15%~20%,施肥量8㎏/亩;第二茬刈割后,施用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混合而成的复合肥,其中n的重量百分比8%~10%、p的重量百分比12~15%、k重量百分比15%,施肥量8㎏/亩;入冬前,施硫酸钾4kg/亩;2年生以上肥料用量适度增加10~15%,施肥后灌溉,土壤水含量20%。

所述步骤(2)中整地施肥,步骤一:要施腐熟的有机肥,每亩施有机肥2000公斤;步骤二:要施足速效性化肥,亩施纯氮4~6kg,速效磷6kg~8kg,速效钾6kg~8kg。

所述步骤(3)中草木灰需溶于3%盐水中,搅拌均匀,草木灰以集中施用为宜,采用条施和穴施均可,深度8~10厘米,施后覆土。

所述步骤(4)步骤时间应考虑实际当月的温度和土壤湿度,所述播种时间8月到9月底温度应当在25℃~32℃,土壤湿度保持在60%~72%。

所述步骤(4)品种选择,苜蓿种子秋眠级指数为范围1~3,苜蓿种子越冬指数范围1~2。

所述步骤(4)播种选择,种子要经过清选,晒干,使种子的净度达到90%;播前可将农药、除草剂、根瘤菌和肥料按比例配置拌种,10千克种配比1千克根瘤菌、500ml农药、30ml除草剂和2kg肥料。

通过上述步骤,可得出比现有的一般方法得出高产的苜蓿草,且通过该方法得到苜蓿草抗病性强,生长迅速,长势良好。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具体实施方式

苜蓿草种植步骤如下;

(1)选地:苜蓿草喜温耐寒,耐旱不耐湿,喜中性或微碱性土壤,对土壤要求不严,但要获得高产的,必须选择海波500~1000的平坦地和舒缓地作为苜蓿草种植地,土壤结构良好,有机质丰富、土壤深厚、含盐在0.1%以下的,并且排水良好、水分充足,土壤ph值在7.0~8.0;种植地块选择于繁殖场周围的退耕还林梯田,排水好,土壤适宜游客或尔冈金品种生长。另外,苜蓿草为异花授粉植物,在草地周围应有一定数量的授粉蜂群,特别是应有赤眼蜂;

种植苜蓿草要与其他农作物间作,苜蓿草的良好前作是伏天翻耕掩施的麦类、瓜类等早熟作物以及管理水平较高的玉米、高粱、各种叶菜类及占有土壤面积较强的饲料作物,也是苜蓿草的良好前作。苜蓿草又是良好的肥田作物,它的作用可选择产量高、经济效益较大的作物,如玉米、大豆、小麦及油料作物;

(2)整地:按照选地要求整地达到要求,土壤需在秋季时进行翻耕,施肥,肥料为有机肥,每亩施有机肥2000公斤;其次要施足速效性化肥,一般亩施纯氮4~6kg,速效磷6kg以上,速效钾6kg以上,针对有些土壤缺少锌、锰和硼这些对苜蓿生长有重要作用的元素,所以在底肥中应该加入适量的微肥。在秋冬季需定期补充土壤水分,保持土壤含水量25%~30%。

(3)成长期施肥:一般土壤,每亩有机肥的施用量为2~3吨,加过磷酸钙15~20千克、磷酸钙10~15千克,再用草木灰铺撒在土壤表面,草木灰厚度1cm,草木灰需溶于3%盐水中,搅拌均匀,草木灰以集中施用为宜,采用条施和穴施均可,深度8~10厘米,施后覆土。

(4)播种:

a品种选择:种植优良的北方型苜蓿草草,选取新鲜的种子,苜蓿种子秋眠级指数为范围1~3,苜蓿种子越冬指数范围1~2。

b种子处理:采用新鲜的苜蓿草种子,用恒温43℃的水浸泡苜蓿草种子持续20分钟,取出苜蓿草种子,再放入9℃的水中浸泡15分钟,重复此操作,使种子冷热水浸泡超过6小时,依此减小种子的硬实率;种子要经过清选,晒干,使种子的净度达到90%;播前可将农药、除草剂、根瘤菌和肥料按比例配置拌种,10千克种配比1千克根瘤菌、500ml农药、30ml除草剂和2kg肥料;将浸泡后的种子置于阳光下照射三日;再将晒过的苜蓿种用风车清除杂质;新种最后将苜蓿种用药剂拌种,锌硫磷50%的乳剂,按1.5:500的比例均匀拌种;

c播种时间:从8月底到9月底进行秋播,时间应考虑实际当月的温度和土壤湿度,所述播种时间8月到9月底温度应当在25℃~32℃,土壤湿度保持在60%~72%。

d播种方法:苜蓿草草的播种方法有单播及混播种,小面积高产饲料田可采用单播,大面积人工草地多采用混播。单播和混播都采用条播,土地肥沃时行距为50~60cm土地肥力较差时行距可缩小到30~40cm。宽行距可采用双条播,窄行距可采用单条播。苜蓿草草可与无芒雀麦、羊草、鸡脚草以及多年生黑麦草进行混播;

(5)田间管理:苜蓿草苗期生长极为缓慢,容易受杂草危害,高大的杂草对苜蓿草影响大,所以要在播种的第一年苗期开始,每隔20~30天进行一次除草;草荒十分严重时,适当采取化学除萎,可使用氟乐灵;在苗期发现生长不均,采用间苗和补苗的方法进行解决。除选育抗病品种外,要早期采取拔出病株或喷洒多菌灵措施防治;2年生苜蓿草返青前,施有机肥8㎏/亩;第一茬刈割后,施用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混合而成的复合肥,其中n的重量百分比7%~8%、p的重量百分比10%~14%、k重量百分比15%~20%,施肥量8㎏/亩;第二茬刈割后,施用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混合而成的复合肥,其中n的重量百分比8%~10%、p的重量百分比12~15%、k重量百分比15%,施肥量8㎏/亩;入冬前,施硫酸钾4kg/亩;2年生以上肥料用量适度增加10~15%,施肥后灌溉,土壤水含量2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通过本发明技术得到的苜蓿草抗病性强,生长迅速,长势良好,可实现一年种植,多年收益的经济效益,提高产值。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