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可变的多功能动物饲养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22330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空间可变的多功能动物饲养笼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动物饲养设备、动物科学实验、动物治疗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空间可变的多功能动物饲养笼。



背景技术:

灵长类动物与人类遗传物质有75%~98.5%的同源性,与人类在解剖、生理学上的特点最接近,灵长类实验动物包括恒河猴、食蟹猴、熊猴、豚尾猴、红面猴、日本猕猴及狒狒等。作为人类的“替身”和“活的精密仪器”,灵长类实验动物在科学研究领域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国内灵长类动物饲养绝大部分都是户外大群饲养,少量的室内饲养也由于饲养装置不规范;存在以下缺陷:

第一,传统饲养笼通常为全焊接式结构,不可分拆,笼内空间固定,移动和转运均不方便,未配置万向轮的笼具在使用时易损坏动物房底面和墙面;第二,由于传统笼具部件无法拆分,部分部件损坏了就不能迅速更换,维修周期长,存储时需要占用大量的空间,因传统笼具体积固定,在高压生气灭菌消毒时,需要大型穿墙式设备才能达到消毒要求;第三,将动物从笼中转移出来,需要人工将动物抓出饲养笼,然后转移,过程繁琐,且易被动物抓伤等;第四,传统笼具功能单一无法减小实验中的应激反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间可变的多功能动物饲养笼,以解决现有饲养笼体积固定,不可拆分,维修周期长,储存所需空间大及动物转移过程繁琐易被抓伤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间可变的多功能动物饲养笼包括笼体;笼体内设有连接其相对侧壁的导向杆,导向杆上滑动连接有连通笼体上下两面的推板;推板的一面连接有控制推板滑动的丝杆,丝杆的另一端位于笼体外。

进一步的,丝杆侧推板与笼体内壁之间连接有伸缩架;伸缩架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支撑体,支撑体包括相互交叉组成的叉剪结构。

具体地,位于笼体外的丝杆端连接有手柄;手柄包括横杆和与横杆折叠连接的把手。

具体地,笼体包括由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右侧面,顶面和底面围成的四方体;顶面的两相对边分别与左侧面和右侧面通过螺钉连接;后侧面通过螺钉连接在左侧面和右侧面一端之间,前侧面为笼门,其活动连接在左侧面和右侧面另一端之间。

具体地,左侧面和右侧面的底面均设有至少两个卡槽,卡槽内卡接有玻璃板。

具体地,底面为卡接在左侧面和右侧面底部的网板,网板至少为两个。

具体地,网板下方设有与左侧面和右侧面底部连接的支撑钩,支撑钩上倾斜可抽出连接有活动托盘。

具体地,笼体内卡接有饲料盒和水果盘。

具体地,笼体外侧壁上设有用于放置记录卡的卡片槽。

具体地,侧面和右侧面组成的四角分别连接有带刹车的万向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手摇丝杆左右旋转驱动、使叉剪结构前后滑动控制推板前进后退,在室内受到门、柜、箱、架阻挡物时,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将手摇丝杆位置改变在动物笼的上下左右位置等其他方便的位置,使操作更方便,实验时通过手摇丝杆转动控制推板将需要实验的动物缓慢逼到狭小的空间,减少实验前动物的应急反应;不需要辅助人员,一个人即可完成实验动物的保定,以实现给实验动物采血、给药、检查。

(2)本发明在不使用存储时,可将各个部件拆开,便于存储,所需存储空间较小,便于运输;本发明中各个部件均为标准件,部分部件损坏,可更换具体部件,不用整个笼体更换维修,使本发明能得到高效使用,使用寿命更长。

(3)本发明中各部件可拆卸组合连接,具体是通过螺钉或卡槽方式连接,不仅实现了笼具的稳固性,同时也实现了快速拆装,安全防逃,方便消毒,清洗,维修和部件更换。

(4)本发明中的叉剪结构推动推板,推板在导向杆的导向作用下滑动,能让推板在手摇旋转丝杆的驱动下,让推动板停留在笼中须要的任何位置,不会前后滑动,不需要专门的人员固定丝杆,让实验人员的双手解放便于做注射等其他工作。

(5)本发明中笼体可单独使用,也可采用两个笼体上下组合使用,上下两个笼体通过螺钉连接,也可通过在在下笼体上设置集装箱型的卡口与上笼体连接;使用时,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选择上下双笼组合使用,也可选择单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1-导向杆,2-推板,3-丝杆,4-伸缩架,6-横杆,7-把手,8-前侧面,9-后侧面,10-左侧面,11-右侧面,12-顶面,13-底面,14-卡槽,15-玻璃板,16-万向轮,17-支撑钩,18-活动托盘,19-饲料盒,20-水果盘,21-卡片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空间可变的多功能动物饲养笼包括笼体;笼体内设有连接其相对侧壁的导向杆1,导向杆1上滑动连接有连通笼体上下两面的推板2;推板2的一面连接有控制推板2滑动的丝杆3,丝杆3的另一端位于笼体外;丝杆3推板2上设有贯穿其前后面的螺孔,螺孔与丝杆3通过螺纹连接;仅需一人即可完成增减动物的活动空间,继而转移或实验,不需要人工将动物抓出在转移,避免了被动物抓伤等;丝杆可根据不同环境需求可分别安装在笼体的上下左右位置。

作为本发明更佳的实施例中,丝杆3侧推板2与笼体内壁之间连接有伸缩架4;伸缩架4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支撑体,支撑体包括相互交叉组成的叉剪结构;伸缩架4用于缓冲推板2,使其运动更加可控,更加缓慢,使动物慢慢的适应空间变小,不会产生较大的应激性。

作为本发明更佳的实施例中,位于笼体外的丝杆3端连接有手柄;手柄包括横杆6和与横杆6折叠连接的把手7;横杆6一端与丝杆3连接,其另一端的两侧上连接有连接杆,把手7与连接杆可转动套接,使把手7可折叠。

作为本发明更佳的实施例中,笼体包括由前侧面8,后侧面9,左侧面10,右侧面11,顶面12和底面13围成的四方体;顶面12的两相对边分别与左侧面10和右侧面11通过螺钉连接;后侧面9通过螺钉连接在左侧面10和右侧面11一端之间,前侧面8为笼门,其活动连接在左侧面10和右侧面11另一端之间;这里的前侧面8,后侧面9,左侧面10,右侧面11,仅用来指定笼体的各个面;笼门的可拆卸连接为螺钉或合页连接。

作为本发明更佳的实施例中,左侧面10和右侧面11的底面13均设有至少两个卡槽14,卡槽14内卡接有玻璃板15。

作为本发明更佳的实施例中,底面13为卡接在左侧面10和右侧面11底部的网板,网板至少为两个;可选择在左侧面10和右侧面11底部设置“l”型卡板用于放置网板;多个网板时,可在卡板的竖边上多设置几个放置卡板的横柱;网板一般选择两个,不转移笼内动物就可实现底板的清洗,消毒,更换。

作为本发明更佳的实施例中,网板下方设有与左侧面10和右侧面11底部连接的支撑钩17,支撑钩17上倾斜可抽出连接有活动托盘18,倾斜活动托盘18便于被取出清洗,消毒剂更换。

作为本发明更佳的实施例中,笼体内卡接有饲料盒19和水果盘20;饲料盒19和水果盘20的位置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具体确定。

作为本发明更佳的实施例中,笼体外侧壁上设有用于放置记录卡的卡片槽21;卡槽14放置记录卡,便于明确动物的情况;卡槽14的具体位置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具体确定。

作为本发明更佳的实施例中,侧面和右侧面11组成的四角分别连接有带刹车的万向轮16。

通过丝杆3控制推板2滑动,扩大或减少动物所处空间的大小,实验时通过丝杆3转动控制推板2将需要实验的动物缓慢逼到狭小的空间,减少实验前动物的应急反应;不需要辅助人员,一个人即可完成实验动物的保定,以实现给实验动物采血、给药、检查;

本发明在不使用存储时,可将各个部件拆开,便于存储,所需存储空间较小,便于运输;本发明中各个部件均为标准件,部分部件损坏,可更换具体部件,不用整个笼体更换维修,使本发明能得到高效使用,使用寿命更长。

本发明中各部件通过螺钉或卡槽14方式连接,不仅实现了笼具的稳固性,同时也实现了快速拆装,安全防逃,方便消毒,清洗,维修和部件更换。

带刹车的万向轮16,采用聚氨酯材料制成的静音防滑脚轮,不挂伤地面;玻璃可采用透明玻璃或磨砂玻璃,均采用防撞击材料制成,在遇到撞击时,笼内动物不会受伤,惊恐逃脱;透明玻璃采光充足,利于观察,给动物疑似群居的感觉;磨砂玻璃在不需要观察时使用,玻璃为至少2个,可抽取其中一个更换清洗,使笼内动物的生存环境更好;本发明可单个单独使用,也可将两个上下连接在一起使用,可采用螺钉连接。

本发明能有效解决实验、科研、治疗、动物饲养过程中检查,采血,给药等活动时,控制动物在实验中减少动物应激反应及往笼外转移过程繁琐易被抓伤的问题;同时能使动物在笼中也能进行换件清洗,消毒,并减少开展各项活动时的辅助人员。

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发明。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结构设计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发明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发明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