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麻栽培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0803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种植与栽培,尤其涉及天麻的栽培技术。



背景技术:

天麻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其块茎主要含天麻素等成分。性平、味甘,有息风、止痉的功能。主治眩晕、头痛、四肢拘挛、麻木、神经衰弱、失眠、风湿疼痛、小儿惊风等。因药源紧缺,近年来已采用人工培植的方法生产。

在传统的人工天麻栽培中,天麻的有性繁殖育种都采用在大田或大棚内集中培育。但是传统的栽培方法缺陷很多,例如在接菌种时,采用菌材菌枝,必须由长出的新菌索接触到新材鱼鳞口木质部才开始接菌,加上菌索顶端仅0.5~1mm的接触面,接触点可想而知,大大降低了接菌成功率,而且增加了杂菌污染几率;导致产量非常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麻栽培技术,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天麻栽培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1)选址:选择海拔500m至2000m,阔叶林资源丰富且覆盖率在50%~70%的高山区,阴闭度0.6~0.8,作为生产基地;

(2)换土:预先1~3个月将生产基地中的土壤更换为ph值4.5~6.5的、透气的沙性土壤,并且每亩施300~500kg有机肥;

(3)栽培前处理,

基质处理,选取鲜活的水冬瓜树,砍下并凉20~30天。然后据成长度为20~30cm的木棒,木棒直径不超过8cm,然后埋入上述土壤中,并加入萌发菌菌块,洒水保证水分含量为45%~55%,处理30~40天;

种子预处理:天麻种经0℃~8℃低温休眠50~60天,无病虫害的白麻或米麻作种麻,然后经过营养液浸泡2~4h,捞起晾干;

(4)栽培:栽培时间为秋冬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初春2月至3月,选择气温0℃~15℃时栽培天麻,种植;

现将木棒周边的泥土挖开,然后铺上2~3cm后的萌发菌菌块,将种麻种植在木棒周边,然后再铺上2~3cm的水冬瓜树叶碎屑,最后铺上2~3cm后的萌发菌菌块,然后再盖上泥土;

(5)覆盖地膜:覆盖扎眼地膜,不管秋冬,早春栽培都进行覆盖到来年农历四月初可揭去,将地膜揭开放一边,盖上青草树枝,直到农历八月中旬再盖上地膜,这样可延长地温3个月,期间管理除揭盖地膜新法外,病虫防止水份等管理同传统方法一样;

(6)采收:直到农历九月底或以后开始采收。

进一步的,所述的萌发菌菌块为:

1)培养基选择:水冬瓜树树叶63%、水冬瓜树木屑25%、菜籽粕3%、橘子皮8%、蔗糖1%;制备:先将树叶粉碎放人清水中浸泡20h,然后捞出沥去浮水,再拌入菜籽粕、橘子皮、蔗糖,拌匀后培养料的水分为60%~65%,最后装菌袋、灭菌;

2)萌发菌接种:将购买的蜜环菌接种到培养基上,然后装入培养瓶中;

3)培育,将培养瓶放入大棚中,温度保持在17~23℃,每天光照20~40min,并且隔天喷洒一次诱发液,培养20~30天;所述的诱发液每升中含有氨基酸50~75mg、维生素1~4mg、琼脂10~25g、左旋龙脑20~40mg。

进一步的,所述的营养液为萌发菌菌块的浸出液,并在浸出液加入吲哚乙酸、激动素、半胱氨酸;使得每升浸出液中含有吲哚乙酸50~100mg、激动素10~15mg、半胱氨酸1~3mg。

进一步的,所述的有机肥为30%蚯蚓粪肥和70%的蜜环菌发酵肥;所述的蜜环菌发酵肥为蜜环菌发酵树叶得到的肥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同传统方法相比,本发明能提高天麻的种子发芽率,减少了杂菌感染的几率,提高天麻产量,达到890kg/亩,而且还具有工序简单、成本低廉、节省空间、易管理、栽培成本小等优点。适用于农村栽培天麻药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麻栽培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

基质:水冬瓜树

种麻:天麻种经0℃~8℃低温休眠50~60天,无病虫害的白麻或米麻作种麻;

有机肥为30%蚯蚓粪肥和70%的蜜环菌发酵肥;所述的蜜环菌发酵肥为蜜环菌发酵树叶得到的肥料

萌发菌菌块:1)培养基选择:水冬瓜树树叶63%、水冬瓜树木屑25%、菜籽粕3%、橘子皮8%、蔗糖1%;制备:先将树叶粉碎放人清水中浸泡20h,然后捞出沥去浮水,再拌入菜籽粕、橘子皮、蔗糖,拌匀后培养料的水分为60%~65%,最后装菌袋、灭菌。

2)萌发菌接种:将购买的蜜环菌接种到培养基上,然后装入培养瓶中;

3)培育,将培养瓶放入大棚中,温度保持在17~23℃,每天光照20~40min,并且隔天喷洒一次诱发液,培养20~30天;所述的诱发液每升中含有氨基酸50mg、维生素1mg、琼脂10g、左旋龙脑20mg。

营养液为萌发菌菌块的浸出液,并在浸出液加入吲哚乙酸、激动素、半胱氨酸;使得每升浸出液中含有吲哚乙酸50mg、激动素10mg、半胱氨酸1mg。

2.种植

(1)选址:选择海拔500米至2000米,阔叶林资源丰富且覆盖率在50%~70%的高山区,阴闭度0.6~0.8,作为生产基地;

(2)换土:预先1-3个月将生产基地中的土壤更换为ph值4.5~6.5的、透气的沙性土壤,并且每亩施300kg有机肥;

(3)栽培前处理,

基质处理:选取鲜活的水冬瓜树,砍下并凉20天。然后据成长度为20~30cm的木棒,木棒直径不超过8cm,然后埋入上述土壤中,并加入萌发菌菌块,洒水保证水分含量为45%~55%,处理30天;

种子预处理:种麻经过营养液浸泡2h,捞起晾干;

(4)栽培:栽培时间为秋冬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初春2月至3月,选择气温0℃~15℃时栽培天麻,种植;

现将木棒周边的泥土挖开,然后铺上2cm后的萌发菌菌块,将种麻种植在木棒周边,然后再铺上2cm的水冬瓜树叶碎屑,最后铺上2cm后的萌发菌菌块,然后再盖上泥土;

(5)覆盖地膜:覆盖扎眼地膜,不管秋冬,早春栽培都进行覆盖到来年农历四月初可揭去,将地膜揭开放一边,盖上青草树枝,直到农历八月中旬再盖上地膜,这样可延长地温3个月,期间管理除揭盖地膜新法外,病虫防止水份等管理同传统方法一样;

(6)采收:直到农历九月底或以后开始采收。称量得到天麻895kg/亩。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麻栽培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

基质:水冬瓜树

种麻:天麻种经0℃~8℃低温休眠50~60天,无病虫害的白麻或米麻作种麻;

有机肥为30%蚯蚓粪肥和70%的蜜环菌发酵肥;所述的蜜环菌发酵肥为蜜环菌发酵树叶得到的肥料

萌发菌菌块:1)培养基选择:水冬瓜树树叶63%、水冬瓜树木屑25%、菜籽粕3%、橘子皮8%、蔗糖1%;制备:先将树叶粉碎放人清水中浸泡20h,然后捞出沥去浮水,再拌入菜籽粕、橘子皮、蔗糖,拌匀后培养料的水分为60%~65%,最后装菌袋、灭菌;

2)萌发菌接种:将购买的蜜环菌接种到培养基上,然后装入培养瓶中;

3)培育,将培养瓶放入大棚中,温度保持在17℃~23℃,每天光照20~40min,并且隔天喷洒一次诱发液,培养20~30天;所述诱发液每升中含有氨基酸75mg、维生素4mg、琼脂125g、左旋龙脑40mg;

营养液为萌发菌菌块的浸出液,并在浸出液加入吲哚乙酸、激动素、半胱氨酸;使得每升浸出液中含有吲哚乙酸100mg、激动素15mg、半胱氨酸3mg。

2.种植

(1)选址:选择海拔500米至2000米,阔叶林资源丰富且覆盖率在50%~70%的高山区,阴闭度0.6~0.8,作为生产基地;

(2)换土:预先1-3个月将生产基地中的土壤更换为ph值4.5—6.5的、透气的沙性土壤,并且每亩施500kg有机肥;

(3)栽培前处理:

基质处理,选取鲜活的水冬瓜树,砍下并凉20~30天。然后据成长度为20~30cm的木棒,木棒直径不超过8cm,然后埋入上述土壤中,并加入萌发菌菌块,洒水保证水分含量为45~55%,处理40天;

种子预处理:种麻经过营养液浸泡4h,捞起晾干;

(4)栽培:栽培时间为秋冬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初春2月至3月,选择气温0℃~15℃时栽培天麻,种植;

现将木棒周边的泥土挖开,然后铺上3cm后的萌发菌菌块,将种麻种植在木棒周边,然后再铺上3cm的水冬瓜树叶碎屑,最后铺上3cm后的萌发菌菌块,然后再盖上泥土;

(5)覆盖地膜:覆盖扎眼地膜,不管秋冬,早春栽培都进行覆盖到来年农历四月初可揭去,将地膜揭开放一边,盖上青草树枝,直到农历八月中旬再盖上地膜,这样可延长地温3个月,期间管理除揭盖地膜新法外,病虫防止水份等管理同传统方法一样;

(6)采收:直到农历九月底或以后开始采收。称量得到天麻935kg/亩。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麻栽培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

基质:水冬瓜树

种麻:天麻种经0℃~8℃低温休眠50~60天,无病虫害的白麻或米麻作种麻;

有机肥为30%蚯蚓粪肥和70%的蜜环菌发酵肥;所述的蜜环菌发酵肥为蜜环菌发酵树叶得到的肥料

萌发菌菌块:1)培养基选择:水冬瓜树树叶63%、水冬瓜树木屑25%、菜籽粕3%、橘子皮8%、蔗糖1%;制备:先将树叶粉碎放人清水中浸泡20h,然后捞出沥去浮水,再拌入菜籽粕、橘子皮、蔗糖,拌匀后培养料的水分为60%~65%,最后装菌袋、灭菌、接种、22~24℃避光培养;所得萌发菌的菌丝洁白粗壮、生长紧密,菌龄88~92d。

2)萌发菌接种:将购买的蜜环菌接种到培养基上,然后装入培养瓶中;

3)培育:将培养瓶放入大棚中,温度保持在17~23℃,每天光照20~40min,并且隔天喷洒一次诱发液,培养20~30天;所述的诱发液每升中含有氨基酸60mg、维生素3mg、琼脂15g、左旋龙脑30mg。

营养液为萌发菌菌块的浸出液,并在浸出液加入吲哚乙酸、激动素、半胱氨酸;使得每升浸出液中含有吲哚乙酸70mg、激动素12mg、半胱氨酸2mg。

2.种植

(1)选址:选择海拔500米至2000米,阔叶林资源丰富且覆盖率在50%~70%的高山区,阴闭度0.6~0.8,作为生产基地;

(2)换土:预先1-3个月将生产基地中的土壤更换为ph值4.5—6.5的、透气的沙性土壤,并且每亩施400kg有机肥;

(3)栽培前处理,

基质处理,选取鲜活的水冬瓜树,砍下并凉20~30天。然后据成长度为20~30cm的木棒,木棒直径不超过8cm,然后埋入上述土壤中,并加入萌发菌菌块,洒水保证水分含量为45~55%,处理35天;

种子预处理:种麻经过营养液浸泡3h,捞起晾干;

(4)栽培:栽培时间为秋冬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初春2月至3月,选择气温0℃~15℃时栽培天麻,种植;

现将木棒周边的泥土挖开,然后铺上3cm后的萌发菌菌块,将种麻种植在木棒周边,然后再铺上3cm的水冬瓜树叶碎屑,最后铺上3cm后的萌发菌菌块,然后再盖上泥土;

(5)覆盖地膜:覆盖扎眼地膜,不管秋冬,早春栽培都进行覆盖到来年农历四月初可揭去,将地膜揭开放一边,盖上青草树枝,直到农历八月中旬再盖上地膜,这样可延长地温3个月,期间管理除揭盖地膜新法外,病虫防止水份等管理同传统方法一样;

(6)采收:直到农历九月底或以后开始采收。称量得到天麻917kg/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