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64683阅读:6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一种水稻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和小康目标的逐步实现,人们的健康消费需求日益增长,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影响到农产品的市场竞争。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水稻是中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65%的中国人以稻米为绝对主食,水稻的产量和质量直接关系的国民体质的健康安全,但是现有的水稻种植方法产量较低,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农业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的种植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稻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种水稻之前,先将稻田除害、晾晒、松土、施基肥、泡田、整理秧田;所述除害是指对稻田进行喷洒农药,将稻田内残留的害虫、杂草杀死;所述晾晒是指在播种前在阳光下将稻田暴晒5~7天,以充分杀死被喷洒过农药的害虫、杂草;所述松土是指将暴晒后的稻田进行深耕,深耕深度为25~35cm;所述施基肥是指在泡田前对稻田施加一定量的的肥料;所述泡田是指将稻田耥平,并将农田分垄,放水进入稻田进行浸泡,插秧时水的高度为5~10cm;所述整理秧田是指在稻田划分一片区域作为秧田,用稻田里的泥堆砌一条田埂以便将稻田和秧田分开;

(2)育种:包括选种、药浸、清洗、浸种、催芽;

1)选种:选择增产潜力大的颗粒饱满的水稻种子,在播种前将选好的水稻种子中的瘪粒、破损和异质种子去除,并且放置在阳光下晾晒1~3天;

2)药浸:将晾晒后的水稻种子在菌虫清和吡虫啉混合稀释后的药剂中浸泡14~24小时;

3)清洗:将步骤2)中浸泡过的水稻种子用清水清洗4~6次,彻底洗去浸种药剂;

4)浸种:利用容器把步骤3)中的水稻种子浸泡在常温的水里,如果水温为15℃及以上,需浸泡5~6天,如果水温低于15℃时需浸泡7~9天;

5)催芽:把步骤4)中的水稻种子放在45~55℃的温水里清洗3~6分钟,使谷身温暖后用箩筐进行保温催芽;在35~40℃的温度下经一昼夜就能使种子破壳露白,在种子破壳露白后,谷堆温度保持在30~35℃,经8~12小时长出的根满足生长要求,然后用20~25℃的清水对谷堆进行淋水;

(3)育秧:每亩秧田施牛粪或者猪粪140~160kg,复合肥22~24kg;然后分畦,畦宽为145~160cm,畦高3~5cm,秧沟宽40~50cm,秧沟深10~18cm,随后排水露畦;采用水稻塑料软盘+壮秧剂+覆盖塑料薄膜防寒育秧的方法,每亩稻田用353孔水稻塑料软盘育秧50~55块,每块353孔水稻塑料软盘播水稻种子25~35g,每50~55块353孔水稻塑料软盘用水稻壮秧剂0.8~1.2kg,其中353孔水稻塑料软盘底部先施一半水稻壮秧剂,在353孔水稻塑料软盘的孔穴里均匀灌满泥浆后在353孔水稻塑料软盘盘面施另一半水稻壮秧剂,然后均匀播种,用扫帚或者手在已经播种的353孔水稻塑料软盘上均匀横扫,使得水稻种子和泥浆混合后均匀的落在353孔水稻塑料软盘的孔穴里,保证每个353孔水稻塑料软盘的孔穴有1~3粒水稻种子;然后在畦上盖拱膜;15~25日后去掉拱膜,让秧苗通风;

(4)插秧:在水稻移栽前整地时,向土壤中每亩施腐熟农家肥500~650kg、尿素5~7kg、碳铵20~30kg;然后耥平、做畦、分畦,预留排水沟,采用25~35cm的行距,15~25cm的穴距抛秧;若采取插秧的方式,插秧深度不能超过2cm;

(5)灌溉:在插秧后,要有足够的水层,以不没过秧苗叶耳为限,分蘖期以浅水管理为主,插秧后至分蘖期保持田间水位为3~5cm,促进低位分蘖的发生和生长,适时晒田,控制无效分蘖,还有抽穗开花期加强水分灌溉,进入幼穗分花期,要及时上水,抽穗以后应灌一次浅水,自然落干,再灌第二次浅水,后期不能断水过早或淹水;

(6)追肥:移栽后8~9天,每亩追加尿素7~8kg、硫酸钾7~9kg;移栽后16~18天每亩追加尿素9~11kg、硫酸钾12~13kg、过磷酸钙18~30kg;早稻移栽后25~30天每亩追加尿素3~5kg、硫酸钾5~6kg;抽穗前7~9天每亩追加农家肥12~15kg、尿素5~6kg、氮磷钾复合肥90~120kg;在齐穗期每亩采用尿素1.5~3kg与磷酸二氢钾0.3~0.5kg,兑水60~70kg进行叶面施肥;

(7)除草除虫:秧苗成长的时候,在栽后7~9天用野老系列防治杂草,在后期秧苗成长时需要定期拔除杂草;在螟虫和稻纵卷叶虫低龄期用药,每亩用苏云金杆菌100亿活芽孢/微升悬浮剂300~500g喷雾和18%杀虫双水剂250g喷雾;在稻飞虱发生盛期,每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8~25g或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8~35g喷雾,安全间隔期为15~20天;纹枯病每亩用5%井岗霉素150-200毫升或70%志信甲托1000倍喷雾;白叶枯病用叶枯宁或铜高尚防治;穗期病害用好力克或稻后安防治;稻曲病:用30%爱苗14~18毫升或5%井岗霉素400~500毫升,施药时田间应有2.5~4寸水层,并保水3~5天左右;

(8)收获:当稻穗垂下,金黄饱满时断水干田,7~10就可以开始收成,然后进行晒干、除杂、入库、贮藏。

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的容器为水缸、水盆或者水桶。

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拱膜是将竹片的两端分别插在秧畦两边的泥土里,每间隔0.8~1.2m设置一根竹片,将塑料薄膜铺在竹片上,塑料薄膜盖在竹片上的在畦的两边的边缘还预留宽度5~8cm的余地;在所述塑料薄膜的宽度5~8cm的余地上盖上淤泥以使秧畦达到密封效果。

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育秧至秧苗高12~20cm。

进一步,所述步骤(4)在抛秧前用杀螺剂喷洒大田,使秧苗免受螺害。

进一步,所述步骤(4)中插秧过程中所使用秧苗的秧龄为15~25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水稻的种植方法通过规范法的培养方式,整地、追肥,严格采用一些列肥料配比,亩产量比一般种植方法种植水稻产量高15%~18%,催芽率由原来的92%提升至95%,降低了水稻病虫害的发生率,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水稻的成活率低、产量低,病虫害多的问题,该方法操作简洁,有助于促进水稻育秧期间健康成长,具备很好的实用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的种植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稻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种水稻之前,先将稻田除害、晾晒、松土、施基肥、泡田、整理秧田;所述除害是指对稻田进行喷洒农药,将稻田内残留的害虫、杂草杀死;晾晒是指在播种前在阳光下将稻田暴晒6天,以充分杀死被喷洒过农药的害虫、杂草;松土是指将暴晒后的稻田进行深耕,深耕深度为30cm;施基肥是指在泡田前对稻田施加一定量的的肥料;泡田是指将稻田耥平,并将农田分垄,放水进入稻田进行浸泡,插秧时水的高度为8cm;整理秧田是指在稻田划分一片区域作为秧田,用稻田里的泥堆砌一条田埂以便将稻田和秧田分开;

(2)育种:包括选种、药浸、清洗、浸种、催芽;

1)选种:选择增产潜力大的颗粒饱满的水稻种子,在播种前将选好的水稻种子中的瘪粒、破损和异质种子去除,并且放置在阳光下晾晒2天;

2)药浸:将晾晒后的水稻种子在菌虫清和吡虫啉混合稀释后的药剂中浸泡20小时;

3)清洗:将步骤2)中浸泡过的水稻种子用清水清洗5次,彻底洗去浸种药剂;

4)浸种:利用水缸把步骤3)中的水稻种子浸泡在15℃的水里浸泡5天;

5)催芽:把步骤4)中的水稻种子放在50℃的温水里清洗5分钟,使谷身温暖后用箩筐进行保温催芽;在38℃的温度下经一昼夜就能使种子破壳露白,在种子破壳露白后,谷堆温度保持在35℃,经10小时长出的根满足生长要求,然后用23℃的清水对谷堆进行淋水;

(3)育秧:每亩秧田施牛粪或者猪粪150kg,复合肥23kg;然后分畦,畦宽为150cm,畦高4cm,秧沟宽45cm,秧沟深17cm,随后排水露畦;采用水稻塑料软盘+壮秧剂+覆盖塑料薄膜防寒育秧的方法,每亩稻田用353孔水稻塑料软盘育秧52块,每块353孔水稻塑料软盘播水稻种子32克,每52块353孔水稻塑料软盘用水稻壮秧剂1.1公斤,其中353孔水稻塑料软盘底部先施0.55kg水稻壮秧剂,在353孔水稻塑料软盘的孔穴里均匀灌满泥浆后在353孔水稻塑料软盘盘面施另0.55kg水稻壮秧剂,然后均匀播种,用扫帚或者手在已经播种的353孔水稻塑料软盘上均匀横扫,使得水稻种子和泥浆混合后均匀的落在353孔水稻塑料软盘的孔穴里,保证每个353孔水稻塑料软盘的孔穴有1~3粒水稻种子;然后在畦上盖拱膜;拱膜是将竹片的两端分别插在秧畦两边的泥土里,每间隔1m设置一根竹片,将塑料薄膜铺在竹片上,塑料薄膜盖在竹片上的在畦的两边的边缘还预留宽度6cm的余地;在塑料薄膜的宽度6cm的余地上盖上淤泥以使秧畦达到密封效果;16日后去掉拱膜,让秧苗通风;20日后秧苗高为12~20cm时可以插秧;

(4)插秧:在水稻移栽前整地时,向土壤中每亩施腐熟农家肥600kg,尿素6.5kg,碳铵28kg;然后耥平、做畦、分畦,预留排水沟,在插秧前用杀螺剂喷洒稻田,使秧苗免受螺害,然后采用行距28cm*穴距22cm插秧;插秧深度不能超过2cm;

(5)灌溉:在插秧后,要有足够的水层,以不没过秧苗叶耳为限,分蘖期以浅水管理为主,插秧后至分蘖期保持田间水位为4cm,促进低位分蘖的发生和生长,适时晒田,控制无效分蘖,还有抽穗开花期加强水分灌溉,进入幼穗分花期,要及时上水,抽穗以后应灌一次浅水,自然落干,再灌第二次浅水,后期不能断水过早或淹水;

(6)追肥:移栽后9天,每亩追加尿素8kg、硫酸钾8kg;移栽后17天每亩追加尿素10kg、硫酸钾11kg、过磷酸钙25kg;早稻移栽后28天每亩追加尿素4kg、硫酸钾6kg;抽穗前9天每亩追加农家肥15kg、尿素6kg、氮磷钾复合肥110kg;在齐穗期每亩采用尿素2kg与磷酸二氢钾0.5kg,兑水65kg进行叶面施肥;

(7)除草除虫:秧苗成长的时候,在栽后9天用野老系列防治杂草,在后期秧苗成长时需要定期拔除杂草;在螟虫和稻纵卷叶虫低龄期用药,每亩用苏云金杆菌100亿活芽孢/微升悬浮剂500克喷雾和18%杀虫双水剂250克喷雾;在稻飞虱发生盛期,每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克或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30克喷雾,安全间隔期为18天;纹枯病每亩用5%井岗霉素200毫升或70%志信甲托1000倍喷雾;白叶枯病用叶枯宁或铜高尚防治;穗期病害用好力克或稻后安防治;稻曲病:用30%爱苗18毫升或5%井岗霉素400~500毫升,施药时田间应有3.5寸水层,并保水5天左右;

(8)收获:当稻穗垂下,金黄饱满时断水干田,7~10天后就可以开始收成,然后进行晒干、除杂、入库、贮藏。

本发明不局限于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案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